四年级品德与社会第二单元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13100886 上传时间:2023-10-14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6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第二单元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第二单元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第二单元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第二单元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第二单元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第二单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品德与社会第二单元(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二 单 元单元教材分析民居与饮食家乡的方言多彩的民间艺术家乡民俗探秘他们是家乡人的骄傲单元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感悟家乡的民风民情,增强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2、能力:自觉参与学习活动,掌握家乡民风民俗中的特色活动及相关内容。3、知识:知道家乡的人吃、住等方面的地方特色;了解并学会欣赏家乡的民间艺术,知道家乡名人;探寻家乡风俗习惯,自觉抵制陈规陋习,知道用科学的方法战胜迷信。单 元 训 练 重 难 点重 点难 点感悟家乡的民风民情,增强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知道家乡的人吃、住等方面的地方特色;了解并学会欣赏家乡的民间艺术,知道家乡名人;探寻家乡风俗习惯,自

2、觉抵制陈规陋习,知道用科学的方法战胜迷信。探寻家乡风俗习惯,自觉抵制陈规陋习,知道用科学的方法战胜迷信。单元课时安排居民与饮食2课时家乡的方言2课时多彩的民间艺术3课时家乡的民俗探秘3课时他们是家乡人的骄傲2课时课 题5.居民与饮食授课班级四年级授课人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态度:增进尊重历史、珍惜今天生活的积极情感。2、能力:运用通过比较、分析认识事物发展的方法。3、知识:感受家乡人生活的巨大变化。教学重点通过交流汇报、感受家乡人生活的巨大变化,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教学难点通过交流汇报、感受家乡人生活的巨大变化,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教学准备1、搜集家庭居室的新旧照片,旧粮

3、票、粮本,长辈用过的生活用品等。2、向长辈调查了解家庭生活的变化和家乡道路的发展情况。(图片)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态度:增进尊重历史、珍惜今天生活的积极情感。2、能力:运用通过比较、分析认识事物发展的方法。3、知识:感受家乡人生活的巨大变化。教学重点通过交流汇报、感受家乡人生活的巨大变化,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教学难点通过交流汇报、感受家乡人生活的巨大变化,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教学准备1、搜集家庭居室的新旧照片,旧粮票、粮本,长辈用过的生活用品等。2、向长辈调查了解家庭生活的变化和家乡道路的发展情况。(图片)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及活动二次备课一、导入。1、师:同

4、学们,生活在远方的小文、乐乐、虎子和奶奶向大家作了介绍,你想知道他们介绍的内容吗?请大家打开教科书,阅读一下。(学生阅读。)2、师:他们告诉我们什么了?他们的家乡发生了巨大变化,我们的家乡发生变化了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出示课题)谁能说一说家乡人指的是哪些人?3、师:对,说得很对。那么家乡人的生活又包括哪些方面呢?(学生答)4、师:同学们说得对。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从“衣、食、住、行”这四个方面来研究家乡人生活的变化。两个星期前我们按内容进行了自愿分组,同学们回去调查了吗?二、调查汇报。1、师:各小组汇报一下你们调查的内容。2、师:请同学们拿出你们的调查记录,在小组内进行交流,一会儿汇报。(学

5、生在组内交流,分工。)3、师:哪个小组先来和我们一起交流一下?(住房调查组:学生根据调查的情况,具体介绍家庭住房的变化。学生运用录像片介绍现在自家住房的状况。学生播放采访录音,介绍过去的住房情况。学生出示照片,对比介绍过去与现在住房状况。)4、师:谢谢你们小组和我们交流,并让我们了解到家乡人住房变化。其余同学有补充吗?还有哪个小组愿意和我们交流一下?(道路调查组:学生根据调查的情况,具体介绍道路的变化。学生运用采访资料,介绍现在的道路:新修路、扩建路等。5、师:同学们坐过汽车吗?你们能谈一谈乘坐汽车的感受吗?6、师:也非常感谢你们小组给我们带来的信息,让我们了解到家乡人道路的变化。其余同学有补

6、充吗?还有哪个小组想和我们交流的?(衣着调查组:组长根据调查情况,具体介绍衣着的变化。学生根据调查访问资料介绍现在的衣着。)师:针对我们现在穿衣的情况,老师想说一下,大家不要过分讲究穿着,只要穿得干净、整洁就可以了。(学生通过对奶奶的采访,给大家介绍过去大连人的衣着状况。学生展示了一件旧衣物,介绍它的款式、质料等。老师举例介绍过去使用的布票,表扬和鼓励小组学生所做的努力,同时请最后一个小组和大家交流。)7、师:还有哪个小组想和我们交流的?来,欢迎饮食调查组介绍。(饮食调查组:组长结合调查的情况具体介绍饮食的变化。学生根据调查的资料介绍现在饮食情况,介绍家庭中常吃的蔬菜、水果。介绍过去饮食情况。

7、学生根据市场调查,汇报为什么家乡人一年四季能吃上蔬菜。学生根据对家长的调查,汇报什么是粮票,过去粮票如何使用,并展示从家里搜集到的过去的粮票。)8、师:通过同学们的相互交流,我们了解到家乡人在饮食方面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除了以上四个方面内容你们还有其他方面的补充或问题吗?9、师:同学们说得都对,由于当时社会经济不发达,生产的粮食满足不了人们生活的需要,只能统一供应、统一控制。现在不同了,社会发展了,科学进步了,生产的粮食能满足人们的需要,所以再也不需要用粮票购买食品了。10、师:从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也可以看出家乡人生活的变化三、总结提升。师:自从1979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由于有了党的

8、富民政策,我国人民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我们的家乡变了。通过今天的学习,老师希望大家能够了解家乡的过去,珍惜今天,长大后用自己智慧和勤劳的双手开拓未来,让未来家乡人生活得更加幸福、美好!教学反思第二课时授课班级四年级授课人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态度:增进尊重历史、珍惜今天生活的积极情感。2、能力:运用通过比较、分析认识事物发展的方法。3、知识:感受家乡人生活的巨大变化。教学重点通过交流汇报、感受家乡人生活的巨大变化,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教学难点通过交流汇报、感受家乡人生活的巨大变化,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方法小组合作,

9、交流。教学准备1、搜集家庭居室的新旧照片,旧粮票、粮本,长辈用过的生活用品等。2、向长辈调查了解家庭生活的变化和家乡道路的发展情况。(图片)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及活动二次备课一、欣赏感受。1、师:通过上节课同学们的发言,我们感到家乡人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让我们一起到美丽的塘沽去参观,好不好?(看图片,然后讨论。)2、师:参观后你发现了什么,有什么体会?(学生课堂讨论,交流。)二、扩展延伸。1、师:同学们说得很好。自从1979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由于有了党的富民政策,我国人民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我们的家乡变了。在未来的几年或几十年,我们的家

10、乡会变成什么样?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家乡会变得越来越美,将来在我们居住的塘沽还要修建好多个现代化的住宅小区和一些大型广场,修建便民设施、超市、商场,我们农村也会有惊人的变化。2、师:同学们,你爱自己的家乡吗?老师留一个作业,大家可以想像,画一幅未来家乡的画,来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学生作画)3. 看一看:我们的家乡还有很多风景名胜,大家想去看一看吗?4.议一议:家乡风光多么美。三、总结提升。通过今天的学习,老师希望大家能够了解家乡的过去,珍惜今天,长大后用自己智慧和勤劳的双手开拓未来,让未来家乡人生活得更加幸福、美好!板书设计5、民居与饮食房子饮食与自然条件的关系教学

11、反思课 题6.家乡的方言授课班级四年级授课人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活动,学生了解方言在人民生活中的应用。2、通过方言与普通话的对比,了解了说方言的利与弊。教学重点通过学习活动,了解方言在人民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难点通过学习活动,了解方言在人民生活中的应用。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教学准备1、搜集家庭居室的新旧照片,旧粮票、粮本,长辈用过的生活用品等。2、向长辈调查了解家庭生活的变化和家乡道路的发展情况。(图片)课时安排2课时第 一 课 时授课班级四年级授课人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活动,学生了解方言在人民生活中的应用。2、通过方言与普通话的对比,了解了说方言的利与弊。教学重点通过学习活

12、动,了解方言在人民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难点通过学习活动,了解方言在人民生活中的应用。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教学准备1、搜集家庭居室的新旧照片,旧粮票、粮本,长辈用过的生活用品等。2、向长辈调查了解家庭生活的变化和家乡道路的发展情况。(图片)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及活动二次备课活动一:1、教师播放用家乡方言表现的节目,引导学生观看。2、谈话交流:同学们,我们是哪里人,是否喜欢家乡的方言?谁会说自己家乡的方言?3、学生交流。4、引导学生谈体会。活动二:了解其他地方的方言。1、引导学生了解其他地方的方言,交流。2、将其与普通话进行对比,让学生学好普通话,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教学反思第 二 课 时授课班级四

13、年级授课人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活动,学生了解方言在人民生活中的应用。2、通过方言与普通话的对比,了解了说方言的利与弊。教学重点通过学习活动,了解方言在人民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难点通过学习活动,了解方言在人民生活中的应用。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及活动二次备课一、师生相互作用,引入话题师:同学们,今天我很高兴和各人一起学习。教师用差别的方言向各人问好。问:请同学们说一说,刚才老师讲话中,你感觉哪一种话听起来最熟悉?师:是啊,听着家乡话我们倍感亲切!“少小离家老大还,乡音无改鬓毛衰”这一诗句道出了每个人对家乡深深的眷恋之情,一股浓浓的乡土情,尤其那是身在他乡的人,听到家乡话,

14、更会感到格外的亲切与和煦。但是,与普通话进行对比,哪个更好呢?二、辩论会:方言与普通话哪个好?1、对比方言与普通话哪个好。2、小小辩论会。3、教师归纳总结。板书设计6、家乡的方言方言亲切说好普通话更重要教学反思课 题7.多彩的民间艺术授课班级四年级授课人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和学秦腔,使学生感受秦腔的风格特点,增强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2、激发学生关注身边的民族民间艺术,初步感知艺术与生活的关系。3、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引导学生有创造性的参入音乐实践活动。教学重点通过欣赏和学秦腔,感受秦腔的风格特点,增强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激发关注身边的民族民间艺术,初步感知艺术与生活的关系。教学难点通过欣赏和学秦腔,感受秦腔的风格特点,增强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扇子、剪纸用品等。2、学生小组围坐,便于讨论。3、我的家乡录象及相关的图片。4、家乡的歌曲、戏曲等。课时安排3课时第 一 课 时授课班级四年级授课人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秦腔,使学生感受秦腔的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