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大佛现代文小学阅读答案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13098715 上传时间:2023-12-1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6.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乐山大佛现代文小学阅读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乐山大佛现代文小学阅读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乐山大佛现代文小学阅读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乐山大佛现代文小学阅读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乐山大佛现代文小学阅读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乐山大佛现代文小学阅读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乐山大佛现代文小学阅读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乐山大佛现代文小学阅读答案 乐山大佛现代文小学阅读答案在四川乐山的三江合口处,坐着一尊受香火的清廉大佛。他叫弥勒,弥勒佛。但不是那位袒露大肚皮的弥勒佛,那位成天笑眯眯的“老好人”“大肚能容天下难容之事,慈颜常笑世上可笑之事”的弥勒佛。他是一位严肃的沉思者,面色温和,神情严肃。他不是什么都笑世上并没有那么多可笑的事,也不是什么都容天下一切丑恶都容。他的严肃的思考,首先来自缔造他的海空和尚。一千一百多年前,凌云寺和尚海空为了减缓三江合口后的凶猛水势,避免沉舟淹死众生,倡导在峭崖临江边造就一座佛。他光头顶烈日,下雪披袈裟,四处化缘,钱化得不少了,但当地官吏说:“如果你真心造佛,就把眼珠挖出来见我。”

2、大佛兴建了,海空的眼珠也没有了。海空的眼珠是为建大佛而失去的。世上除了生命,还有比眼珠更珍贵的东西吗?由于意识到自己的职责,因此,乐山乐水佛不乐。他坚守岗位,从不擅离职守,从不懈怠松驰,从不向惊涛恶浪屈服。他成了实现海空和尚遗愿,拯救三江芸芸众生的中流砥柱。他常常想起塑造他的工匠们。是的,他是伟大的:头与山齐,脚踩江水,身高71米,比阿富汗世界第一大佛还高18米,可称世界第一伟佛了。如果不是设计、雕塑他的工匠们经过九十年的千刀万凿,他仍然是半片石头山,普普通通通到处可见谁也不会瞄一眼的石头山。为了他的降生,有多少人摔下峭壁,跌进的江心,付出了生命!他是真正的人民之子。他永远不忘这最根本的一点,

3、因此他从不居功,从不索取,从不接受人民的香火和祭祀。在这里,看不到一柱香火,一支红烛,一从跪拜,看到的只是他伟岸的身躯,两袖清风,一尘不染。为了根绝香火,他一开始就釜底抽薪铲除了滋生这些东西的土壤:立脚点在临江的悬崖上,没有地方让人设立祭祀他的殿堂,周围全是香火插不进的岩体,连他的脚趾甲也是向下倾斜的,人站上去就会跌倒,所以连下跪朝拜也没有地方。人们只能簇拥在轮渡上才能看到他那顶天立地的尊容并默默遥致祈祷。有人感叹,有人惊奇,有人礼赞:“呀,连小小的土地庙都有几柱香火哩,而他世界第一大佛,连一柱香火也没有。”1.第自然段画横线的句子意思比较复杂,如只保留其中最主要的意思,其文字应是_ 。2.第

4、自然段中的“这最根本的一点”指的是_ 。3.第自然段中的三个“从不”主要是从履行工作职责的角度赞扬乐山大佛的,而第自然段的三个“从不”则是从_的角度来歌颂乐山大佛的。4.第段“釜底抽薪”一词的本意是抽掉锅底下燃烧的柴,该词在文中的意思是_;“土壤”一词在文中指的是_。5.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乐山大佛之所以不同于“笑弥勒”,是因为他是一个身负重任的思考者。B.为了修建大佛,海空和尚和几代的工匠们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和极其沉重的代价。C.人们感叹的是大佛的奇特的身世,惊奇的是大佛的治水能力,礼赞的是大佛的崇高品格。D.乐山大佛之所以受到人们的礼赞和敬仰,主要原因是他是真正的人民之子。6.这

5、篇*表现主题的手法是 (托物言志;写景抒情;叙事抒情;直抒胸臆)(从中选一)。7.*向我们叙述了乐山大佛的建造经过、作用及其独特之处。请根据以下这些已知的信息简要回答:从修建大佛的艰辛和建成的不易,我们联想到了什么?大佛为了根绝香火,“一开始就釜底抽薪铲除了滋生这些东西的土壤”。他的这一举动,给我们什么启示?参考答案:1.海空倡导造佛。2.他是真正的人民之子。3.思想品德4.从根本上解决(根绝);环境和条件。5.C6.托物言志7.任何成果(功)的取得都必须付出辛勤的劳动的事例或道理; 做事必须抓住根本(关键),不仅治标,更重要的是治本。(根除错误的东西,我们必须态度坚决,不能犹豫不决)小说语言

6、特色分析-化用引用,充满文学性。-修辞手法,抒情性,生动性。-形象化词语运用与新颖的词语搭配。-句式:长短结合,整散结合。节奏感,韵律感。-叠词-色彩,画面。方言使用:口语化、生活化、直白、诙谐幽默、质朴自然。辛辣的语言,发人深省。现代文阅读解题方法归类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二、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四、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五、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六、描写角度:

7、正面描写、侧面描写七、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八、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九、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十、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间接)十一、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十二、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十三、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十四、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十五、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具体环境十六、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十七、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十八、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十九、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也叫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二十、论证方式:立论、驳论(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二十一、议论文的*的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递进式。二十二、引号的作用: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否定、讽刺、反语二十三、破折号用法:提示、注释、总结、递进、话题转换、插说。乐山大佛现代文小学阅读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