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构造第二章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13097719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构造第二章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建筑构造第二章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建筑构造第二章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建筑构造第二章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建筑构造第二章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建筑构造第二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构造第二章(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墙体练习题班级:姓名:一、判断:1提高砌墙砖的强度等级是提高砖墙砌体强度的主要途径2、圈梁是均匀地卧在墙体上的闭和的带状的梁3、设有暖气槽的窗台至少应有240mnS外围护墙4、伸缩缝和沉降缝的基础可以不必断开5、散水施工应先于勒脚施工&毛石墙灰缝应控制在20-40mm之间。7、适合建筑墙体的石材有石灰岩、花岗岩、砂岩、玄武岩等。8、圈梁的混泥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m9、横向轴线之间的距离是进深。()10、横向轴线之间的距离是开间。()11纵向轴线之间的距离是进深。()12、提高砌墙砖的强度等级是提高砖墙砌体的强度的主要途径。()13、圈梁是均匀地卧在墙上的闭合的带状的梁。()14、砖砌体的强

2、度一般为砖的强度与砂浆强度的平均值。()15、普通粘土砖的强度必定大于砖砌体的强度。()16、钢筋混凝土过梁的断面尺寸是由荷载的计算来确定的。()17、墙既是建筑物的承重构件,又是围护构件。18、较大空间的阅览室建筑一般可采用横墙承重的构造做法。19、水泥砂浆属于气硬性材料,强度高,适合砌筑处于潮湿环境下的砌体。20、石灰砂浆属于水硬性材料,强度不高,多用于砌筑次要地面以上的砌体21、基础圈梁可用于代替防潮层。22、外窗台应设置排水构造,并采用不透水的面层。23、按构造要求,过梁必须是连续闭合的。24、隔墙也起到承重作用。25沉降缝可替代伸缩缝。二、选择:26、在墙面靠近地面处、高度仅1001

3、50mnt勺装饰构造叫()。A.勒脚B.泛水C.墙裙D.踢脚27、用标准砖砌筑墙体时,其墙段长度应是()。(125n+10)mmB.(125n-10)mmC.(115n+10)mmD.(115n-10)mm2&用标准砖砌筑墙体时,其洞口宽度尺寸应是()。A.(125n+10)mmB(125n-10)mmC.(115n+10)mmD.(115n-10)mm29散水的宽度通常不小于()mrn30、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整体类地面构造做法的选项是()。A.水泥砂浆地面B.天然石板地面C.水磨石地面D.细石混凝土地面31、下面既属承重构件,又是围护构件的是()。A.墙B.基础C.楼梯D.门窗32、墙体按受力

4、情况分为()。A.纵墙和横墙B.承重墙和非承重墙C.内墙和外墙D.空体墙和实体墙33下列关于圈梁,说法错误的是()。A.般情况下,圈梁必须封闭。B.过梁可以兼做圈梁。C.圈梁可以兼做过梁。D.当遇有门窗洞口时,需增设附加圈梁。34下列关于构造柱,说法错误的是()。A.构造柱的作用是增强建筑物的整体刚度和稳定性。B.构造柱可以不与圈梁连接。C.构造柱的最小截面尺寸是240mm180mmD.构造柱处的墙体宜砌成马牙搓。35、一般民用建筑对隔墙的要求有()。I坚固耐久n隔声防潮in隔热保温iv质轻壁薄v便于拆卸a.i、ii、mb.i、iv、vc.ii、m、ivd.ii、iv、v36、半砖隔墙的顶部与

5、楼板相接处为满足连接紧密,其顶部常采用()或预留30mm左右的缝隙,每隔Im用木楔打紧。A.嵌水泥砂浆B.立砖斜侧C.半砖顺砌D.浇细石混凝土37、伸缩缝是为了预防()对建筑物的不利影响而设置的。A.温度变化B.地基不均匀沉降C.地震D.荷载过大38、沉降缝的构造做法中要求基础()。A.断开B.不断开C.可断开,也可不断开D.刚性连接39、在地震区设置伸缩缝时,必须满足()的设置要求。A.沉降缝B.防震缝C.分格缝D.伸缩缝40散水的宽度应小于房屋挑檐宽及基础底外缘宽()A300mmB600mmC200mm41、温度缝又称伸缩缝,是将建筑物()断开。I地基基础u墙体m楼板iv核梯v屋顶a.In

6、mb.iinvc.nmivd.ninv42、内墙面抹灰类装修,一般包括水泥砂浆,混合砂浆及()oA.纸筋灰B.水刷石C.花岗岩D.干粘石43、水磨石地面设置分格条的作用是()I坚固耐久U便于维修IH防止产生裂缝IV防水a.Inb.44、在墙体布置中,仅起分隔房间作用且其自身重量还由其他构件来承担的墙称为()0A.横墙B.隔墙C.纵墙D.承重墙45、墙体依结构受力情况不同可分为()。内墙、外墙承重墙、非承重墙实体墙、空体墙和复合墙叠砌墙、板筑墙和装配式板材墙46、建筑物勒脚是墙身接近室外地面的部分,其作用是()。|.保护墙身;n.抗震;m.增加建筑美观;iv.防潮,防水;V.防止碰撞;VI.防火

7、A.I、U、IH、IVB.ImIVVc.u、m、iv、vid.u、m、vi、v47、隔墙的设计要求是()。I.自重轻;n.有足够的强度;m.防风雨;IV.易折装;V.隔声;VI.防潮,防水;VH.防冻;Vffl.防晒;IX.隔热a.I、u、m、iv、vb.u、iv、vi、vnC.l、U、IV、V、VID.VIVfflVfflIX4&墙面装饰按材料及构造做法不同可分为()。I.抹灰类;n.水刷石;m贴面类;IV.裱糊类;V.大理石;vi.铺钉类vii.涂料类;Vffl.马赛克A.l、m、IV、VI、VIIB.I、U、IH、vvnC.lIHVWVfflD.InIVVIW49、采用工厂制作的成品板材

8、,现场组装而成的隔墙是()A立筋隔墙B块材隔墙C板材隔墙50、清水墙勾缝多用()水泥砂浆。AB1:2-1:301:1.5-1:2.551、毛石墙中为使里外皮石块互相衔接,应在每皮砌石中,每隔()左右砌筑一块()A2m填馅石B1m通石C1m抱脚石52、在墙角、端部及门窗洞口处较大且较方整的石块是()A填馅石B通石C抱脚石53、钢筋栓过梁,梁端伸入支座的长度不小于()A、250mmB、200mmG120mm54、钢筋栓圈梁断面高度不小于()mm.A、180B、120C110D6055、散水的宽度应不小于房屋挑檐宽及基础底外缘宽()mmA、300B600C、20056提高砖砌墙体的强度等级主要途径有

9、()A、提高砌墙砖的强度B、提高砌筑砂浆的强度C、以上两种都不能提高57、对构造柱叙述正确的是()A、构造是柱B每砌筑一层或3m浇注一次C、构造柱边缘留出每皮一退的马牙槎退进60mm5&檐墙是指()A、纵墙B、横墙C、纵外墙D、横外墙59、和易性好的是()A、水泥砂浆B、水泥石灰砂浆C、石灰砂浆D、粘土砂浆三、填空:60、普通砖的规格尺寸为o61、勒脚的高度一般为距地面mnW062、散水的宽度一般不小于mm.63、实心砌块和多孔砌块砌体上下皮搭接不得小于mm64、砌筑砂浆是与和加水搅拌而成65、砖墙厚度、长度计算公式为,门窗洞口计算公式为66、过梁弯曲是由于,过梁折断是由于67、在多层砖造房屋

10、中和:、须设置圈梁.6&钢筋栓圈梁宽度不小于墙厚的,且高度不小于mm69标准块小型砌块标志尺寸为,构造尺寸为.70、墙身水平防潮层对不透水性地面和垫层应设在,对透水性地面和垫层应设在处.71、相邻房间地面有高差时,应在墙体内设置道水平防潮层,垂直防潮层应设在其间侧。72、水泥空心砖尺寸为和o73、砖墙的组砌原则是:墙面美观、施工方便、,避免通缝,保证砌体强度和整体性。74一八墙对应的构造尺寸为米,标志尺寸为毫米。75、普通砖的规格为()76、砌筑砂浆是()与()掺和加水搅拌即成。77、砌筑砂浆中,一般用于砌筑基础的是(),用于砌筑主体的是()7&下列砖墙组砌方式中,适合于砌筑半砖墙的方法是()

11、。79、在设有暖气槽的窗台,至少应有()的围护墙。80、外墙与室外地坪接触的部分叫()。81、沉降缝处基础的做法有()、()、()。82、砖墙的组砌原则是:()、()、()、()、避免通缝,保证砌体强度和整体性。83、空心墙是指檐墙是指,山墙是指284墙体的作用有、o85、隔墙是指它分为?种。86半砖墙对应的构造尺寸为米,标志尺寸为米,三七墙对应的构造尺寸为米,标志尺寸为米。87墙体结构的布置方案一般有?四种形式.8&墙体结构的布置方案一般有()()()()三种形式。89、变形缝分为()、()、()三种。其中从基础底面到屋顶全部断开的是()。90、变形缝分为种,其中基础必须断开的是,其具体作法

12、有_、?种.91、墙面装修是指,分和,有五大类四、简答:92、斗砖:93、沉降缝的设置部位?94、钢筋混泥土圈梁常用的配筋和混泥土强度等级各式多少?95、如何加强石墙与砖墙连接的整体性?96、构造柱的布置位置:97、为保证构造柱和墙体连接牢靠,应从构造上采取什么措施?9&简述对墙体的基本要求?99、简述克服窗台开裂、窗台下外墙面污斑、雨水倒灌弊病的具体构造做法:100、简述复合墙的做法:101简述墙体水平防潮层的做法种类:102、简述圈梁的作用:103、简述在烟囱出口两侧设置挡风板的作用:104、墙体变形缝的构造处理要求是什么?五、作图题:105绘制内墙、外墙的伸缩缝处理平面详图10&绘制轻钢龙骨石膏板隔墙的构造剖面图107、绘图说明瓷砖墙面的构造做法。108绘图说明大理石墙面的构造做法。109绘制地下室卷材防水的构造示意图。六、解释概念:110圈梁:111过梁:112构造柱:113隔墙:114变形缝:115空心墙:&勒脚:117散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