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项目方案代申请建设可研报告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12946031 上传时间:2024-01-05 格式:DOC 页数:60 大小:7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项目方案代申请建设可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项目方案代申请建设可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项目方案代申请建设可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项目方案代申请建设可研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项目方案代申请建设可研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项目方案代申请建设可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项目方案代申请建设可研报告(6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项目方案目 录第一章 总论11.1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11.2项目概况41.3结论和建议7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建设必要性102.1项目背景102.2项目建设必要性13第三章市场需求分析223.1再生资源行业形成一定的市场规模223.2再生资源行业前景广阔233.3项目建设的优势分析26第四章建设条件294.1场址所在地位置现状294.2场址建设条件29第五章项目建设总体规划方案325.1项目建设总体规划思路与目标325.2规划依据及原则335.3项目总体规划方案34第六章环境保护486.1环境保护标准486.2环境现状486.3环境保护与治理措施496.4环境影响分析结论51

2、第七章资源节约527.1国家节能的相关法律及设计规范527.2项目的能源消耗情况527.3项目的节能降耗措施527.4资源循环利用效果分析54第八章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558.1劳动安全卫生558.2消防设施56第九章项目实施进度安排589.1项目实施进度安排的依据589.2项目实施进度安排589.3工程招标60第十章项目组织管理与运作模式6110.1项目组织管理6110.2项目运作模式6310.3项目宣传和招商引资6510.4人力资源配置6510.5员工招聘和培训66第十一章 项目总投资估算6711.1项目总投资估算的依据6711.2编制范围及方法6711.3项目总投资估算的原则6711.4项

3、目总投资估算6711.5项目资金来源与筹措7411.6资金使用和管理74第十二章 项目财务评价7512.1项目评价的依据7512.2项目经营与收入预测7512.3项目经营成本预测7612.4流动资金7712.5财务盈利能力分析7812.6清偿能力分析7812.7不确定性分析7812.8项目财务评价结论80第十三章 社会经济效益评价8113.1社会效益评价8113.2经济效益评价8313.3社会经济效益评价结论85第十四章 环境效益评价8614.1环境现状8614.2项目实施对环境的影响8614.3采取的主要环保措施87第十五章 项目风险分析8815.1项目主要风险因素识别分析8815.2防范和

4、降低风险措施89第十六章 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9116.1可行性研究结论9116.2建议91附 表:1、 x x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项目总投资估算汇总表2、加工利用中心建设投资估算表3、流动资金估算表4、项目总投资使用计划与资金筹措表5、营业收入和营业税金及附加估算表6、总成本费用估算表7、固定资产折旧费估算表8、项目总投资现金流量表9、项目资本金现金流量表10、损益表11、资产负债表12、借款还本付息计算表13、资金来源与运用表x x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 总 论1.1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1.1.1项目名称及工作阶段项目名称: x x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

5、项目工作阶段:可行性研究1.1.2项目承办单位承办单位:xx省 x x市xx物资回收有限责任公司联系地址: x x市 x x区xx南路4号法人代表:白德喜邮 编:727000联系电话:0919-26832641.1.3可行性研究工作编制依据和范围研究工作依据原国家计划委员会印发的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指南(2002试用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2008.8)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2005.2)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2005.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2006.3)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21号商务部关于加快再生资源回收利

6、用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商改发200620号国家六部委关于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工作的通知(发改环资20052199号)环保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十一五”规划 x 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五年规划纲要委托方提供的其它相关资料研究工作范围本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范围是根据国家有关政策、法律法规、技术规范、标准定额,对本项目背景和建设必要性以及产品市场情况进行分析;对项目建设规模、建设方案及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等进行论证;着重对加工利用中心的建设方案,技术方案进行论证;对项目实施计划及进度和资金筹措进行安排;对项目投资进行估算;对项目实施后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进行综合分析,并对项目

7、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设意见。1.1.4项目提出的理由和过程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开展资源综合利用,是实施节约资源基本国策,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途径和紧迫任务。“九五”以来,在国家政策引导和扶持下,我国资源综合利用规模不断扩大、利用领域逐步拓宽、技术水平日益提高,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对缓解资源约束和环境压力,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全国已形成遍布城乡的废旧物资回

8、收网络及区域性废金属、废塑料、废纸等集散市场。我国钢、有色金属、纸浆等产品近三分之一左右的原料来自再生资源,已成为资源供给的重要渠道之一。 x x市是一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新中国成立后迅速发展起来的资源性工业城市,根据国家的产业发展政策和人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要求,解决好从资源型城市向现代化城市转化的课题是实现 x x市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的根本任务。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就是实现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 x x的再生资源市场混乱,回收利用网络不健全,回收利用率低,二次污染严重,既影响了市容市貌,也制约了 x x市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规范 x x再生资源市场,建立完

9、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体系迫在眉睫。1.2项目概况1.2.1建设内容与规模根据 x x市四区一县的城市分布特点,建立完善的 x x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体系,规划分为再生资源加工利用中心、回收基础网络系统和集散交易市场三个部分。新建再生资源加工利用中心一个,根据 x x市再生资源市场及地域和企业发展,并考虑项目资金能力和建设场地等多种因素。在加工利用项目中分两部分,一是利用现有生产企业对回收的再生资源进行加工,其中有废玻璃的加工,发挥现有灯泡厂进行加工利用,废旧电池的加工利用,由现在的锂离子电池厂进行加工利用。二是该项目再生资源加工利用中心拟建生产线。一条1万吨/年废塑料加工生产线,一条1万吨

10、/年废橡胶加工生产线,一条10万吨/年废钢铁加工生产线,一条10万台/年废旧家电处理生产线,废纸加工10万吨/年。为了规范和完善 x x市再生资源回收网络系统,实施规范化交易,同时为了给加工利用中心提供原料保障,需新建再生资源回收基础网络和集散交易市场。再生资源回收基础网络系统建设主要包括400个回收亭,800辆流动回收车;再生资源集散交易市场共建三个,即 x x县、 x x区、xxx交易市场。该项目规划占地83亩,总建筑面积35000平方米。其中:加工利用中心规划占地50亩,建筑面积25000平方米;集散交易中心占地33亩,建筑面积10000平方米。1.2.2建设目标与期限1、建设目标以“废

11、旧资源源头分类回收运输分拣整理加工利用消费”的资源再生回收利用为着眼点,加强再生资源的加工利用环节,提高再生资源的利用效率,重新打造 x x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保证 x x再生资源市场的良性发展,最终实现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的和谐统一。通过构建由基础回收网络、集散交易中心和综合利用加工中心三级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使 x x市90%以上回收人员纳入规范化管理,90%以上社区和乡镇设立规范的回收点,90%以上再生资源进入指定市场进行规范化交易和集中处理,90%以上可用废弃物得到回收加工利用,消灭二次污染,达到资源的再生利用。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力促循环经济发展。2、建设期限项目建设期限为二年

12、,2009年至2010年两年建成,并投入使用。1.2.3主要建设条件1、党的“十七大”报告里明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这为发展循环经济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科学发展观要求必须加大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的力度,这就为本项目的建设提供了发展的客观依据。3、 x x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为本项目的建设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4、 x x市的社会经济状况、城市配套设施为项目建设提供了条件。1.2.4项目总投资与资金筹措本项目建设总投资7618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7118万元,在全部

13、投资总额中,再生资源加工利用中心固定资产投资6024万元。项目融资方案如下:企业自筹资金2618万元银行借款:5000万元1.2.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本项目的财务评价结果如下:全部投资财务评价指标:投资回收期:5年(税后) 贷款偿还期:7年财务净现值:7950.64万元(税后)11026.88万元(税前)内部收益率:28.77%(税后) 37.13%(税前)资本金财务评价指标:财务净现值: 7,136.56万元内部收益率:53.60%项目的盈亏平衡点:11.08%1.3结论和建议1.3.1结论本报告通过对项目技术经济分析论证,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本项目建设符合国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再生资源

14、综合利用的政策要求;可以满足 x x市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完善 x x市再生资源市场的需要。因此,项目建设是必要的。2、 x x市政府大力支持,良好的社会经济状况,投资主体丰富的资源优势,保证了项目实施具备条件。3、项目规划设计建立统一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合理解决再生资源的回收、加工、利用问题,提高再生资源的回收率和利用率,消除了二次污染。因此,设计方案可行。4、项目税后净现值7950.64万元,内部收益率28.77%,投资回收期5年,满足再生资源行业平均收益水平,项目从财务上评价是可行的。5、项目实施可以完善 x x市再生资源市场,提高再生资源的综合利用能力,带动地方循环经济快速发展,缓解

15、就业压力,增加财政收入,加快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社会效益明显。6、项目实施可以加快城市垃圾回收,减少二次污染,造出绿色环保原料或产品,环境影响评价良好。7、通过对项目盈亏平衡分析、不确定性分析和风险分析,项目的抗风险能力强,风险影响程度较低,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可以将风险控制在合理限度以内。综合以上所述,项目规划合理、技术先进、经济可行、社会效益突出、环境影响评价良好、风险低。因此项目建设是必要的,可行的。1.3.2建议根据我们在项目评价过程中的认识,对本项目的实施提出如下建议:本项目作为全省再生资源网络体系建设的一部分,投资规模较大,建议国家和省政府在土地政策和建设资金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本项目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涉及到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