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窗智能控制系统通用技术要求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12867985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3.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门窗智能控制系统通用技术要求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门窗智能控制系统通用技术要求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门窗智能控制系统通用技术要求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门窗智能控制系统通用技术要求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门窗智能控制系统通用技术要求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门窗智能控制系统通用技术要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门窗智能控制系统通用技术要求(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次(征求意见稿)2020 年前 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系统构成 25 技术要求 26 试验方法 7、八.、前言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提出。本标准由全国智能建筑及居住区数字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426)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门窗智能控制系统通用技术要求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门窗智能控制系统的构成、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建筑用门窗智能控制系统的设计、开发及运营等。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

2、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 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755 旋转电机定额和性能GB/T 3785 电声学 声级计GB/T 4208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GB 4706.1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 第1 部分:通用要求GB 4943 信息技术设备安全GB 12663 入侵和紧急报警系统 控制指示设备GB/T 15211 安全防范报警设备 环境适应性要求和试验方法GB 16796-2009 安全防范报警设备 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GB/T 20138电器设备外壳对外界机械碰撞的防护等级(IK代码)GB/T 29739 门窗反复启闭耐久性试验

3、方法GB/T 31070.1-2014 楼寓对讲系统 第1部分:通用技术要求JG/T 394 建筑门锁通用技术要求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门窗智能控制系统 Intelligent control system for windows and doors 实现对建筑门窗进行本地或远程智能化控制的功能性装置的总称。3.2管理/控制部分 Management/controller section 通过现场手动操作,或探测环境参数的变化,向执行器发出相应控制指令的器件。3.3执行部分 Executable section 执行管理/控制部分的命令,驱动门窗完成相关动作的设备组

4、合。3.4智能管理平台 Intelligent management platform 为门窗智能控制系统提供接入、记录、操控、查询等管理服务的信息系统。3.5辅助智能终端 Auxiliary intelligent terminal 能够装载客户端应用软件,并通过客户端应用软件实现与系统对接的终端装置。4 系统构成 门窗智能控制系统由探测/传感部分、管理/控制部分、显示/指示部分、执行部分和可选的音 /视频采集部分、识读部分、辅助智能终端、第三方接口及智能管理平台组成(图1)。系统 有多种构建模式,可根据系统规模、现场情况、安全管理要求等,合理选择。图 1 门窗控制系统构成示意图 注:图中实

5、框表示基础配置,虚框表示可选配置。5 技术要求5.1 基本要求5.1.1 管理/控制部分 管理/控制部分应满足以下要求:a) 系统应具备存储能力,当供电异常或断电、重启、更换电池时系统均可自动保存信息b) 配置报警器的系统,报警声压等级应符合GB 12663的要求;c) 管理控制部分与各部分连接采用无线通信的,在空旷条件下,通信距离不小于30 米;d) 门窗智能控制系统必须内置安全机制对传输数据进行加密;e) 门窗智能控制系统应配置手动控制或手动解锁功能;f) 应具有上报设备故障、状态、基本设置等信息的能力;g) 系统应有故障的现场指示功能;h) 系统应具备根据传感/探测信号触发设备联动的功能

6、,其触发条件可由用户自主设置。5.1.2 探测/传感部分 探测/传感部分主要包括光线、雨水、风速、温度、空气质量、噪声、烟雾、可燃气体等探测 /传感装置,应满足以下要求:a) 采用电池供电的传感器,应具有低电量提醒功能;b) 宜具有数值显示或状态指示功能;c) 传感器需要易于安装和更换。5.1.3 显示/指示部分 系统应具有电源指示、运行指示功能,显示/ 指示可以是视觉和/ 或听觉的。5.1.4 执行部分 执行部分应满足以下要求:a) 应具备过载保护功能;b) 应具备轻柔闭合功能,保证门窗关闭时的运行速度不高于30 mm/s;c) 应具备实时状态反馈功能;d) 应具备运行速度、运行力矩调节功能

7、;e) 应具备手动优先操作功能;f) 门锁应符合 JG/T 394 的规定;g) 应具有防误操作功能;h)门窗智能控制系统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噪声等效连续A声级不应大于65dB(A)。5.1.5 音/视频采集部分 音/视频采集部分应满足以下要求:a) 门用智能控制系统的音/视频采集部分应具备访客视频通话功能和紧急通话功能,并符 合 GB/T 31070.1-2014的要求;b) 音/视频采集部分宜具有人脸识别、声纹识别等功能,应满足相关标准的要求。5.1.6 识读部分 识读部分宜有刷卡、指纹识别等功能,应满足相关标准的要求。5.1.7 第三方接口 宜具备与智能家居、智慧社区等第三方对接的功能接口,

8、实现对系统的设置、控制及实时状 态信息的获取。5.1.8 智能管理平台智能管理平台应满足以下要求:a) 智能管理平台最高权限管理者为使用者分配账号、初始密码及使用权限,使用者可自行 修改密码;b) 应记录系统更新升级、登陆时间、删除等信息;c) 应有用户设置、运行状态等数据的备份。5.1.9 辅助智能终端辅助智能终端应满足以下要求:a) 客户端应用软件应易于下载、安装、使用和更新;b) 客户端应用软件应对用户进行身份鉴别;c) 添加系统设备时,应添加设备唯一的身份标识号码/序列号;d) 应具有远程控制功能;e) 应能接收系统推送的实时状态信息,信息接收的滞后时间应低于2 s;f) 应能获取系统

9、采集的音视频信息。5.2 电源电压适应性 当交流电源电压在额定值的-15%至+10%、直流电源电压在额定值的5%范围内变化时,系 统应正常工作。5.3 安全性5.3.1 电气安全性5.3.1.1 电源安全性电源适配器和/或电池应满足GB 4943的要求。系统工作电压不应高于36 V DC。5.3.1.2 抗电强度系统带电主回路与外壳裸露金属部件之间应能承受500 V直流电压,历时1min应无击穿现 象。5.3.1.3 绝缘电阻在环境温度为(402)C、相对湿度为(933) %的条件下,系统带电主回路与外壳裸露 金属部件之间的绝缘电阻应不小于2M Q。5.3.1.4 带电部件的防护带电部件的防护

10、应符合GB 4706.1的要求。5.3.2 运行安全5.3.2.1 防夹措施 系统应具备自动感应或监测可能造成人体夹伤的装置,并自动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5.3.2.2 制动响应系统应保证门窗实现稳定可靠的制动,制动响应时间应不大于1.0 s。5.4 环境适应性 环境适应性应满足以下要求:a)安装在室内的设备应满足表1中丨级的要求,安装在室外的设备应满足表1中丨级或II 级的要求。表 1 环境适应性要求分级项目I 级 II 级高温试验(工作状态)+55C 16h +70C 16h低温试验(工作状态)-25C16h -40C16h恒定湿热试验(工作状态)+40C相对湿度93%96h +40C相对湿

11、度 93%96h正统振动试验(工作状态)频率10Hz-150Hz加速度2m/s2扫频速率1 0ct/min三轴向各1个循环 - 频率10Hz-150Hz加速度5m/s2扫频速率1 0ct/min三轴向各1个循环 -b)在承受各项气候和机械条件后,系统各设备应无任何电气故障,结构变形或接触不良现 象,每项试验中或试验后系统功能均应正常。5.5 电磁兼容系统应能承受GB 755中规定的以下电磁干扰的影响:a)电源电压暂降和短时中断抗扰度;b)静电放电抗扰度;c)射频电磁场辐射扰扰度;d)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e)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f)浪涌(冲击)抗扰度。5.6 标志和机械结构5.6.1

12、 标志系统设备的标志应满足以下要求:a)系统中的设备应有清晰、永久的标志。标志应包括以下内容:制造厂名称或商标;产品型号;序列号或批号;电源额定值,即正常工作电压、电流和频率(可选); 电路保护电流(可选)。如果无法在产品本体上标识上述内容,则应在使用说明书中给出。产品的生产日期可以在产 品的包装中给出;b)手动控制装置应有清晰的用途标识;接线端子附近应有字母或数字的标识;连线应有编 号、颜色或其他的标识。c)标志应具有耐擦性,按照6.7.1.2的方法进行耐擦性试验。擦试后,标志应仍清楚可辨, 标牌应不能被轻易揭掉,而且不得出现卷边。5.6.2 机械结构 系统各组成部分的机械结构满足下列要求:

13、a) 按键、开关等类似部件应便于用户操作。b) 按键、开关等类似部件操作应灵活可靠,正常使用情况下零部件应紧固无松动,不会造 成危险。c) 系统安装后,在正常使用情况下,系统设备的接线端子应不能被用户接触到。5.7 外壳防护能力5.7.1 外壳防护等级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外壳防护能力等级应符合以下要求:a) 安装于室内的设备外壳防护能力应符合GB/T 4208中IP30的规定;b) 安装于室外的设备外壳防护能力按使用环境的严酷等级分为三个等级: I级:符合GB/T 4208中IP33要求; II级:符合GB/T 4208中IP44要求;III级:符合GB/T 4208中IP54要求。5.7.2 外

14、壳抗破坏能力安装在户外的装置外壳宜具有抗破坏能力。按产品说明正常安装后,具有抗破坏能力的装置 应满足下列要求:a) 符合外壳防护等级II级要求;b) 符合 GB/T 20138 中 IK05 要求;c) 能抵御1min以内的破坏行为并能正常工作,破坏行为包括以下情况:用螺丝刀把装置卸下;将装置拉出;将按键拔出或塞死;用螺丝刀破坏;用打火机烧。d) 对带糖碳酸饮料的防护。5.8 反复启闭性能 系统的反复启闭性能应满足以下要求:a) 门控制系统应2100000次;b) 窗控制系统应220000次。5.9 信息安全5.9.1 身份鉴别辅助智能终端和/或智能管理平台应提供用户身份标识唯一和鉴别信息复杂

15、度检查功能、登 录失败处理功能等,可采取结束会话、限制非法登录次数和自动退出等措施。5.9.2 权限控制 辅助智能终端和/或智能管理平台应授予不同帐户为完成各自承担任务所需的最小权限,并 在它们之间形成制约的关系。5.9.3 数据传输安全 辅助智能终端和/或智能管理平台应采用密码技术保证通信过程中数据的完整性和机密性。6 试验方法6.1 试验条件6.1.1 试验环境条件试验环境条件为:温度:15 C35 C;相对湿度:25%75%;大气压力:86 kPa106 kPa;如无特殊说明,试验场地的环境噪声应不大于 40 dB(A)。6.1.2 电气连接 待测设备应按制造商推荐的方法进行连接构成试验基本配置,待测设备的配置应满足实现系 统功能的要求。6.2 基本要求试验6.2.1 管理/控制部分试验 按产品说明书操作,检查系统功能,判定试验结果是否符合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