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沿线环境综合整治“百日攻坚”专项行动方案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12855815 上传时间:2023-10-0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4.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铁路沿线环境综合整治“百日攻坚”专项行动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铁路沿线环境综合整治“百日攻坚”专项行动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铁路沿线环境综合整治“百日攻坚”专项行动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铁路沿线环境综合整治“百日攻坚”专项行动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铁路沿线环境综合整治“百日攻坚”专项行动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铁路沿线环境综合整治“百日攻坚”专项行动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铁路沿线环境综合整治“百日攻坚”专项行动方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镇铁路沿线环境综合整治“百日攻坚”专项行动方案XX镇铁路沿线环境综合整治“百日攻坚”专项行动方案XX镇铁路沿线环境综合整治“百日攻坚”专项行动方案为进一步贯彻落实2019年8月15日省铁路沿线环境综合整治攻坚会战指挥部关于研究当前铁路沿线整治提升重点工作会议精神、2019年9月27日全市铁路沿线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推进会上XX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及XX县铁路沿线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行动方案的要求,经研究,决定开展XX县XX镇铁路沿线环境综合整治“百日攻坚”专项行动,特制定方案如下:一、总体要求按照“路地结合、上下联动、突出重点、因地制宜、村民主体、标本兼治”基本原则,统一标准、统一行动,重点开展房屋

2、整治、绿化美化、卫生治理、安全保障等四项工作,高标准、高质量地对我镇域内铁路沿线环境进行综合整治,打造安全有序、整洁美观、房屋和山水林田湖草协调、富有地域特色的景观通道,将铁路沿线打造为入莲第一道风景线。实现赣龙复线铁路用地红线两侧至100米范围内“八无四有”(无杂乱搭盖、无破弃建筑、无乱堆物料、无垃圾渣土、无黄土裸露、无破旧广告、无水体漂浮物、无不协调房屋、有绿色廊道、有山青水净、有风貌建筑)及两侧1000米可视范围内沿线建筑物和村庄、农田林网、道路网、河湖水系网充分治理。二、整治重点(一)房屋整治1.拆除乱建乱搭。依法拆除铁路用地红线内的建筑、沿线红线两侧1000米可视范围内杂乱搭盖、简破

3、厂棚、废弃建筑;依法拆除可视范围内不符合当地畜禽、渔业养殖规划和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计划乱搭乱建的鸡鸭棚、猪圈、鱼塘等;依法拆除可视范围内各类违规设置的广告设施;依法清理可视范围内凌乱缆线、杆塔、一店多招、破损店招和遮阳(雨)蓬、乱搭晾(晒)衣架等,做到规范设置、简洁有序;依法清理整治沿线红线两侧200米内废品收购站、加工维修、采石场等站点。责任单位: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国土资源所、林业站、市场监督管理所、XX村。2 .规整建筑立面。对沿线红线两侧1000米可视范围内不协调的建筑立面进行提升改造,规范设置空调外机、水箱、排烟管道,加固改造零乱的敞开式阳台、破旧门窗。建筑立面改造要融入本地传统民居特色

4、元素,外墙装饰装修完整,提升沿线建筑风貌。责任单位:村建站、国土资源所、XX村。3 .规范新建房屋。结合房屋整治,规范新建审批,严格监督履职,确保沿线符合条件的建房申请及时得到审批,加强建房管控,遏制新增违建和裸房;推广具有地域特色的住宅通用图集,打造协调建筑风貌。责任单位:村建站、国土资源所、综合行政执法大队、XX村。二) )绿化美化按照宜林则林、宜绿则绿、宜花则花原则,通过新建绿地、拆墙透绿、拆违还绿、见缝插绿等途径,扩大绿地面积,提升绿化品位。铁路用地红线内有条件的统一种植护坡植被、修建隔离护栏和绿篱;对红线两侧1000米可视范围内的农田林网、荒山荒坡、道路网、裸露地、闲置地及拆除违法建

5、筑后的地段,实施绿化美化。加强铁路沿线已毁山体和青山挂白的修复治理,尽快恢复山体自然景观。对已平整但未施工的建筑工地,要进行简易花化绿化。规模较大、难以整治的裸房及工厂厂房,通过栽种高大开花乔木进行有效遮挡,但必须满足铁路林木种植的规范和要求,不得影响机车司机瞭望、信号输送和行车安全。在不适合栽植树木进行绿化的路段,可酌情采取有效方式对观瞻效果差的区域进行遮挡。责任单位:林业站、国土资源所、水利站、村建站、中国铁路XX局集团公司XX工务段、XX村。三) )卫生治理重点清理沿线红线两侧1000米可视范围内的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屋顶垃圾、水面漂浮物、院内杂物及卫生死角;铁路部门要强化车站站区、主要

6、进出口、生产办公院落、铁路两侧员工生活区,以及铁路栅栏(或隔离网)内的卫生整治和日常保洁工作,清除卫生死角,及时清理废弃路料及建筑垃圾,规范路料堆放,保持干净整洁。以沿线村庄房前屋后、河塘沟渠为重点,实施清淤疏浚,采取综合措施恢复水生态,加快消除村庄及沿线黑臭水体;加强沿线可视范围内规模畜禽、渔业养殖场场区卫生综合治理,对符合养殖和污染防治规划的规模畜禽、渔业养殖场,要落实养殖场主体责任,强化养殖场环境卫生管理,打造环境优美、清洁卫生的标准化养殖场。督促沿线建筑工地落实文明施工要求,采取防治扬尘污染措施,做到“施工文明化、运输密闭化、进出水槽化、物料覆盖化、场地无尘化”。责任单位:村建站、综合

7、行政执法大队、水利站、河长办、中国铁路XX局集团公司XX工务段、XX村。(四)安全保障把铁路运行安全放在首位,确保沿线环境综合整治不影响铁路正常运行。路地双方共同开展铁路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影响铁路安全的隐患。坚决取缔沿线不符合规定的危险化学物品、易燃易爆物品场所,整治非法采砂取土、抽取地下水、开矿、爆破、排污排水、放养牲畜、开荒、耕种农作物、开挖鱼塘、渔业养殖、私自拓宽铁路道口或私设非法通道、截断和堵塞铁路排水系统等违法施工行为。完成铁路沿线废旧电杆、线路清理,加大“三线”(电力、通信、广播电视线路)搭挂治理力度,拆除或迁移违规搭挂在铁路房屋、桥梁、杆塔等建筑物上的设施;整治违法交越、搭挂,引

8、导合理共杆;拆除或迁移上跨铁路的通信线路,确保铁路沿线架空及沿建筑物敷设的电力线路美观整洁、走向规范、安全可靠;拆除或迁移在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内违章杆塔构建物(违章通信、电力线路、杆路、铁塔及基站等设施),整治加固安全保护区外的杆塔构建物;拆除或迁移铁路光(电)缆两侧各1米范围内非法建造、搭建建筑物、构筑物等设施。整治未在铁路安全保护区内的道路、公铁并行地段等区域设置防止车辆及其他物体进入、坠入铁路线路的安全防护设施行为;严厉打击机动车辆或船舶超载、超限、超速通行上跨铁路公路桥梁、下穿铁路道路桥涵,干扰和封堵铁路货场,非法侵占铁路(货场)土地行为,打击非法封路、堵路等阻扰铁路维修人员正常通行的

9、行为;治理在铁路桥(涵)下方及其附近的道路停放车辆、堆砂堆土、堆放可燃物等影响铁路运输安全的环境问题。结合日常养护和专项养护,整治修复沿线破损公路路面、路缘石,修缮补充公路防护设施、排水系统。在靠近铁路及并行高速公路的居住小区、村庄的路段,安装隔音设施,减少噪音对附近居住小区及村庄的污染和危害。对沿线县政道路阴暗路段、路灯损坏路段全部进行维修亮化,对沿线大型建筑物或标志性建筑物、重点部门建筑和车站要道进行夜间景观照明亮化。责任单位:中国铁路XX局集团公司XX工务段、村建站、国土资源所、综合行政执法大队、派出所、XX村。四) 进度安排(一)摸底调查(2019年10月16日前)根据我镇实际情况,由

10、镇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由镇分管领导和相关沿线村挂村领导担任副组长,镇相关部门负责人和铁路沿线相关村主干为成员。并组织铁路工务段、林业站、村建站、国土所、铁办、综合执法队等部门及沿线的6个行政村的村主干对我镇域范围内的赣龙铁路沿线(需整治长度11.004公里)展开全面排查(具体详见附件2)。(二)全面实施(2019年10月17日-2019年12月20日)年底前完成沿线红线两侧1000米可视范围内杂乱搭盖和违规设置的广告设施拆除、杆线整治、卫生清理、绿化(除种植外)、铁路用地红线内违章建筑和破弃建筑物拆除,红线两侧500米可视范围内房屋立面整治等工作。重点整治XX冠豸山火车站进出车站缓慢行驶区间

11、段,以拆除乱搭乱建、绿化美化、卫生治理为主,适度整治建筑立面;精细整治车站周边区域。要把车站两侧各2公里范围作为示范路段进行整治,示范路段应高标准进行治理,为整治工作提供样板。(三)验收评估(2019年12月21日-2019年12月31日)镇攻坚会战指挥部将对照沿线环境问题清单XX县XX镇铁路沿线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台账,在2019年12月21日-2019年12月31日完成初期验收。五) 奖励机制(一)奖励标准各相关村建立裸房整治“一户一档”台账,在2019年11月30日前完成整治的,每户奖励6000元;在2019年12月30日前完成整治的,每户奖励5000元;在2020年1月31日前完成整治的,

12、每户奖励3000元;1月份以后的不予以奖励。(二)组织验收由各村组织相关人员对裸房整治户进行验收,在验收表上签字确认,并上报村建站进行备案。(三)补助发放根据验收结果,按时间节点及标准进行奖励发放,将奖励资金统一划拨到各村,由各村统筹。五、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各村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沿线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建立健全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协同推进的工作体系。镇政府将成立XX镇铁路沿线环境综合整治攻坚会战指挥部,镇政府主要领导任总指挥,分管领导任副总指挥,成员由挂村领导和村书记组成,指挥部下设办公室,挂靠村建站(具体名单见附件),负责日常整治事务,及时协调解决有关问题,每周召开一次现场推进会,推动工作开展。(二)明确责任分工按照“属地管理”原则,排查出的整治点由所在行政村负责销号处理,挂村领导为责任领导,工作队、村书记为具体责任人。(三)发挥村民主体作用各地在整治工作过程中要进村入户,认真听取、充分吸收群众意见,引导群众深入了解、积极支持并参与整治,共同管护整治成果。将农民建房、房前屋后整治、公共环境卫生、绿化美化等内容纳入村规民约,强化村民自治约束。将农村建房“一户多宅”“贪大求洋”“建半拉子房”、私搭乱建以及乱丢垃圾等现象纳入移风易俗和乡风文明建设,增强沿线广大群众的自律意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