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八年级语文试卷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12435930 上传时间:2023-03-3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八年级语文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初中八年级语文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初中八年级语文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初中八年级语文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初中八年级语文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八年级语文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八年级语文试卷(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八年级语文试卷试题一二三总分评卷人分数一、 积累与运用(14分,其中8、9两题各2分)1、白头搔更短, 春望杜甫 2、,柳暗花明又一村 游山西村陆游3、衣带渐宽终不悔,凤栖梧柳永 4、,自将磨洗认前朝 赤壁杜牧5、在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达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的句子是:,6、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揭示旧事物必然被新事物所代替的名句是:,7、在危难时刻人们都会激发出对民族、对国家的热爱,能奋不顾身的去面对各种危机,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这时我们常会想起那两句诗:,8、当今社会人们对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其中包括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在班级的社会调查中,班主任老师要大家你出一副对联来反映

2、人们的这一要求,班主任老师拟出上联,要求大家拟出下联来:上联:山明水秀阳春暖下联: 9、冬季来临。天气越来越冷,早晨起来,你已经穿了足够的衣物,但你的母亲仍让你多穿一件,你怎样和母亲沟通,达到自己的目的: 二、阅读(46分)(一)课内文言文阅读(10分)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

3、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10、本文是桃花源诗并序的序,作者 东晋诗人。(1分)11、解释划线的词语(2分)落英缤纷 ( ) 屋舍俨然 ( ) 便要还家 ( ) 后遂无问津者

4、( )12、文中桃林的美丽在文中有何作用(2分) 13、文章结尾叙述刘子骥寻找桃花源的作用是什么?(2分) 14、请将桃花源的美丽用语言叙述出来介绍给大家。(3分)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回答后面问题。(5分) 太宗有一骏马,特爱之。恒于宫中养饲,无病而暴死。太宗怒养马宫人将杀之。皇后谏曰:“昔齐景公以马死杀人,晏子请数其罪云:尔养马而死,尔罪一也。使公以马杀人,百姓闻之,必怨吾君,尔罪二也。诸侯闻之,必轻吾国,尔罪三也。公乃释罪。陛下尝读书见此事,岂忘之邪?”太宗意乃解。又谓房玄龄曰:皇后庶事相启沃,极有利益尔。”15、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1分) 尝读书_16、本文主要写了件什么事?(

5、2分) _17、皇后谏言中讲到晏子历数养马人的罪状,晏子的真正用意是什么?(2分)_(三)现代文阅读(26分)冰雪里的灵魂 李陵小时候,祖父李广一定与他一块朗读过诗经中那篇有名的黍离:“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收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对诗意似懂非懂的李陵看着祖父微微翕动的嘴唇,感到祖父的表情是那深沉而又奇怪,祖父好似看到了血光冲天,好似看到了无边雪原,好似看见了自己留在苍茫大地上的无数脚印。李陵从祖父的声调里听出了这首诗的美。李广对李陵说:从前有一个人,离开家非常久非常欠,当他回来的时候,他发现他家没有了,他的家已经被人做田地来耕种了,黍和稷

6、都长得很高了。小李陵似乎明白了:人不能离家太久,更不能一辈子不回家。 公元前99年秋天,李陵率五千步卒出击匈奴,出河西,临大漠。冬天很快降临了,寒潮一阵一阵从漠北扑来。这是一个与他过不去的冬天。至浚稽山一带,在两座峰峦之间,李陵部众与单于率领的三万匈奴骑兵遭遇。一场惨烈的厮杀之后,单于很快发现他这三万骑兵竟不足以制服李陵五千步卒。单于让部队后撤,很快调来八万余骑,摆成合围之势,紧紧咬住李陵。突围,突围!李陵此时惟一的念头就是突围。英勇的将士击退了匈奴一次又一次的进攻。可单于的包围圈越勒越紧。李陵抽出一支箭,又抽出一支箭。他的箭率领着千百箭飞向敌阵。可是,忽然之间,他的箭袋空了。他高呼:箭,箭,

7、快给我箭!可是,几乎在同时,将士们的箭袋全都空了。五千将士的五十万支箭全飞向了匈奴人。从此,李陵一生都没有摆脱赤手空张弓的感觉。他下令解散部队,各自突围。匈奴将士簇拥着单于很快来到李陵跟前。李陵和单于互相看清了对方的面孔。李陵控住马,望一眼天空和大地,望一眼南方,深深叹息一声,下马,投降。 李广如此忠义,他的孙子李陵却投降了。武帝对此耿耿于怀。那些从前赞扬李陵的人现在都说李陵的坏话,他们知道皇帝愿意意听什么。武帝问颇有些书生气的司马迁对此事有什么看法。司马迁说:“李陵事亲极孝,与人效往恪守诚信,为国家奋不顾身。这次出征,虽身陷绝境,但杀敌数量巨大。他不死,可能是图谋将来有机会报答陛下”武帝不喜

8、欢这几句话,司马迁受了宫刑。不久,李陵遭受灭族之祸,老母娇妻幼子弱弟都被杀掉了。两千年来,面对李陵这个名字,人们一直是一咏三叹。人们在心灵里为李陵辟出了隐秘的一角。体制总是塑造适合它需要的偶像,而李陵在体制的冷硬面孔之外。 李陵在匈奴生活了约二十年,最后死在那里。匈奴人埋葬了他,匈奴人为他哭泣。他的躯体上一这覆盖着厚厚的冰雪。一个蒙羞的灵魂,一个堆积着厚厚冰雪的灵魂,一个插着无数把刀的灵魂,在两千多年前安息了。他埋骨在哪里谁也不知道。重视葬地是农耕民族的传统,他已融入了游牧民。而他前半生所在的那个民族却不能忘记他。隔着两千多年的岁月,李陵这个名字为什么总给人异样的感受?人们感受到了李陵灵魂里的

9、冰雪。李陵似乎永远在历史深处沉思默想。我感到历史一直在打扮李陵,但与打扮任何历史人物不同,人们念说着李陵时,总是颤动着那根最敏感最多情的神经。面对李陵这个投降者,人心竟知道了羞愧。人们企图以个人的方式,以一已的情感,融化李陵灵魂里的冰雪。而李陵在冰雪中远去,远去。人们一直遥望着的,是那一个背影。(节选自散文2002年11月号)18给下列的字注音(2分)翕( )动 峰峦( ) 恪 ( )守 耿( )耿于怀 19、文题“冰雪里的灵魂”中“冰雪”有哪几层含义?试谈谈你的看法。(4分)_20、段中说“李陵这个名字为什么总给人异样的感受”,你是如何理解“异样的感受“的?(4分)_21请赏析下面的句子:“李陵控住马,望一眼天空和大地,望一眼南方,深深叹息一声,下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