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态型乡村旅游发展与空间重构——以珠海斗门区排山村为例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12434932 上传时间:2023-10-13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化生态型乡村旅游发展与空间重构——以珠海斗门区排山村为例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文化生态型乡村旅游发展与空间重构——以珠海斗门区排山村为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化生态型乡村旅游发展与空间重构——以珠海斗门区排山村为例(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2文化生态型乡村旅游发展与空间重构以珠海斗门区排山村为例 林连华【摘要】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乡村的社会空间从单一稳定的农耕生 产居住的空间朝生产居住空间、乡愁记忆载体、现代性旅游服务空间等复杂多元的方向转变。由于旅游引起的乡村社会空间的变迁,使得乡村的传统文化也发生着继替与变更 。本文以珠海市排山村古村落为个案,呈现在乡村旅游背景下,古村落社会空间的变迁以及古民居建筑活态化保护的可 能方式。【关键词】乡村旅游 社会空间 排山村 古村落一从社会空间理论视角来审视乡村旅游现象乡村旅游”和乡村都市化” 一直是旅游人类学、都市人类学与经 济人类学领域关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19世纪后半叶,欧洲将乡村旅游作为一个独立的旅游项目之后,学术界掀起一股对乡村旅游研究的热潮。中国在此领域起步较晚,大致在21世纪开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对我国乡村都市化进程的促进及影响已然日益明显。旅游业的发展往往涵盖自然和文化两大方面的建设和改造。旅游作为*本文系2017违018年珠海市社科研究基地年度研究项目“乡村旅游背景下社区空间再生产研究以珠海斗门区为例”的阶段性成果。*林连华,吉林大学珠海学院讲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宗教人类学、民俗学。1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