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卷考试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与学法指导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12324641 上传时间:2022-08-2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开卷考试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与学法指导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开卷考试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与学法指导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开卷考试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与学法指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开卷考试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与学法指导(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在开卷考试对学生能力要求与学法指导新课程标准要求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素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潜力和创造性,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参与性、主动性,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思想政治课这几年都是半开卷考试,根据新课标新标准的要求和这一考试形式, 我主要就能力的培养问题谈些粗浅的认识。一、 能力要求。 全面提高学生能力,是指依据新课标和新课程,在开卷考试模式下,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学生应具有的或者说应培养和提高的各方面的能力。我把全面提高学生能力分成四个层次。一是知识内化能力,就是真正理解,牢固掌握所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的能力,达到知识要过关。主要包括对知识的记忆能力、呈现能力

2、、阅读能力、理解能力、笔记能力、归纳提炼与整理能力,等等。其中尤其不能忽视的是知识的记忆能力和呈现能力,要特别重视的是做笔记和整理笔记能力。二是知识运用能力,就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回答问题的能力。主要包括融会贯通能力、举例说明能力、多角度思维能力、自问自答能力、辨析能力(辩证分析能力)、正确评价能力,等等。其中多角度思维能力是运用能力中的核心能力,是教学过程中要着力打造和重点培养的能力,这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三是知识创新能力,主要包括探究能力、研究性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大胆想象能力、质疑能力等。以上三种能力是互相联系,互相促进的,不能割裂开来。知识内化能力是

3、基础是前提,知识运用能力是重点是核心,创新能力是最终目的。只有全面提高学生能力,才能提高学生素质,才能切实提高教学实效,才能应对开卷考试,提高学习成绩。全面提高学生能力,最主要的途径就是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改变课型结构,优化课堂教学。二、注重学法指导,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学法能力,提高学习实效及应考的技巧和能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学生明确了开卷考试的目的、意义和要求的基础上,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的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首先,要指导学生学会读书。要让学生了解教材内容的编写特点。如教材的结构特点:单元课框;框目内容;内容问题材料(文字材料、图片材料、格言等)。每一个单元都一

4、个贯穿整个单元的主题探究,每一课都有画龙点睛的引言。读懂书,要让学生了解教材内容的逻辑结构、知识层次和知识的内在取系;积极思考并努力寻找教材中提出的问题的答案。读薄书,要教会学生用一定的角度去读书,要提炼,要归纳整理。读熟书,要反复读,书读千遍其意自现,要回忆巩固,要了解知识在教材的所在位置或者至少大概位置,如那一单元、那一课、那一框,是初一的,还是初二的,还是初三,等等。其次,要指导学生学会做笔记。在书上要有做笔记的符号,要把问题尽量写在相关内容的旁边。要记下教师讲的提纲和对问题分析的角度。要记课堂上同学讨论交流时出现的新的大胆的正确看法,要记自己读书的心得体会,等等。第三,要指导学生学会从

5、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和回答问题。对问题的思考要有思路,有角度。要多联系,多层次多方面思考问题,多层次多方面回答问题,不能死记书上的答案,也不要寻求唯一的答案。回答问题要做到“有话可说,说得有理,说得有据,说得有层次”。第四,要指导学生学会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与巩固。开卷考试不是不要记住知识,而是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住知识,巩固知识。除了背的方法以外,还有更多更好方法,如反复阅读法、比较归类法、数字记忆法、关键词记忆法、提纲记忆法、列表法、知识网络法、联想法、自问自答法、抓重点法,等等。第五,要指导学生学会回答不同题型的技巧。对开卷考试的各种题型的基本的答题思路、答题要求要进行指导。尤其是分析说明题和活动探究题,不能简单的问什么就答什么,回答时一定要有分析要有理由。第六,要指导学生学会关注时事热点,重视知识点与时政热点的结合。学会观察思考身边的生活变化,重视知识点与身边实际的结合。学会收集整理对学习有益的材料,重视知识点与材料的结合。拓宽学生视野,学会感悟,学会体验,学会运用,学会创新。 第七,重视对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 要注重审题,先划关键词,确定答题范围和方向,并写上页码,以备检查。材料题先看题目,如果题目给定答题范围,则先不看材料。如果题目没有明确的范围,则要在材料中找。找出书中出现过的词语,如经济或政治或权利或资源,这是大体范围的暗示,要在书中找关键词所对应的范围找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