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词二首、李清照词二首》教案1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12267307 上传时间:2023-04-06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6.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轼词二首、李清照词二首》教案1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苏轼词二首、李清照词二首》教案1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苏轼词二首、李清照词二首》教案1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苏轼词二首、李清照词二首》教案1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苏轼词二首、李清照词二首》教案1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轼词二首、李清照词二首》教案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轼词二首、李清照词二首》教案1(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轼词二首、李清照词二首?教案1一、教学目的:1理解豪放宋词的风格特点,进步古典诗词的阅读鉴赏才能。2理解苏轼的生平和思想,理解词的写作背景。3理解作者渴望为国效力的思想与壮志未酬的苦闷,理解其“人生如梦的思想感情。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引导学生通过比照赏析,体会词的不同的妙处和作者含蓄深入的思想感情。2理解作者渴望为国效力的思想与壮志未酬的苦闷,理解其“人生如梦的思想感情。3感受苏轼的旷达和洒脱、豁达坚韧、积极乐观地面对人生的情怀。三、教学方法:诵读法、讲解法和讨论法相结合四、课时安排:2课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学习?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步骤】一、导入课文,激发兴趣许多古人

2、,每见名山大川,必有所感怀,如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范仲淹临洞庭而忧苍生,欧阳修游滁州而醉山水。他们心为山动,情为水发,锦文华章,喷薄而出,留下许多千古绝唱。宋代词人苏东坡来到历经沧桑的赤壁古战场,同样情难自己,醉书一曲?念奴娇?,让世人传唱。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赤壁风景图及苏轼原作,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苏轼的这篇传世佳作?念奴娇赤壁怀古?。二、简介作者和写作背景:?三维设计?三、整体感知1、指导朗读,疏通文字。诵读提示:这首词历来被视为豪放派的代表作,应读得铿锵有力,表现出作者对历史上这场战争的向往和对英雄的景仰;最后的感慨语尽管含有消极情绪,也应读得洒脱,不要当作低调处理。2、从章法上说,词的上片

3、大多侧重写景,叙事,下片侧重抒情。板书上阕:赤壁怀古所见:大江、故垒所想:千古风流人物乱石、惊涛一时多少豪杰下阕:怀古伤今所忆:(周郎)雄姿英发所慨:多情善感风流潇洒早生华发才华横溢人生如梦四、词句鉴赏考虑:“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一句在全词中起什么作用?明确:“大江东去是赤壁之战的衬景,“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是“怀古的点题。这一句泛写作者凭高远眺,所见所感,是全词起兴之笔,词一开头就浓缩了浩瀚的时空,把江水、浪花、千古风流人物融成一片,创造了一个的旷远、深沉的意境,为“周郎出场造成声势。考虑:“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描绘出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明确:乱石壁立,高耸入云,怒涛澎湃

4、,雪浪千迭。先写江岸,后写江水。既正面描写赤壁江山胜景,又勾勒古战场景象,真可谓是有声有色。考虑:“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在上下片中起什么作用?明确:过渡。“江山如画承上,“一时多少豪杰启下,由状景过渡到述人,非常自然。这一声慨叹将怀古之情和江山之胜融为一体。“一时多少豪杰是虚写,既照应了开头“千古风流人物,又为下片写周瑜作了铺垫。讨论:为什么单单怀周瑜?明确:a、建功年龄苏轼四十多岁团练副使虚职周瑜二十多岁就被重用b、机遇苏轼遗憾没有碰到这样的时机。周瑜碰到了孙权这样的明君。赤壁之战中主要角色是周瑜c、惺惺惜惺惺苏轼:“知音如周瑜。怀古的目的是为了抒发感情考虑:词中周瑜的形象有什么特点?为什

5、么插进“小乔初嫁了一语?在对周瑜形象的刻画中,作者寄寓了什么感情?明确:周瑜儒将风流,沉着潇洒,指挥假设定。插写小乔突出周瑜少年英雄气宇非凡。诗人赞颂周瑜非凡的胆略,意在抒发自己年将半百而功业无成的感慨。五、探究考虑如何理解“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是积极还是消极?明确:“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这是苏轼对人生的无限感慨,有大彻大悟、超脱尘俗的味道。苏轼在?前赤壁赋?里说:“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张假设虚在?春江花月夜?里说:“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也许苏轼在想:人生真的犹如一场空梦,辉煌像周瑜那样是一生,郁闷像我苏轼一样也是一生,在滚滚不息的长江面前,在圆缺循环的月亮面前,一切

6、的失意潦倒,迫害挫折,郁闷愁苦又算得了什么呢?“大江东去,浪涛尽千古风流人物,放得下,才能拿得起,看得开,才能出得来,因此,苏轼才会情不自禁倒一杯酒祭奠江水和月亮。这就是苏轼的生存智慧,这就是苏轼的达观态度,这也就是苏轼的诗意人生。不能改变环境,那就改变心情,这难道算是消极吗?这其实告诉我们一个朴实的生活道理,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当你遇到人生苦难时,抱怨无济于事,伤感徒增烦恼,所以要学会自我解脱和心灵释放,想想人生也就犹如一场梦,“古今将相今何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天大的困难放到短暂而珍贵的人生面前,又算得了什么呢?又何必苦苦去计较什么呢?这就是人生的

7、豁达境界。苏轼年轻时也是意气风发,拼搏进取,有“澄清天下之志,而“乌台诗案让他站到了死亡的边沿线上,也许鬼神在向他敲门的时候,苏轼才能真正的体会和领悟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假如说这就是“消极,那么,我想说,人生需要这样的消极,建立自己的弹性人生,或许正是一个人积极进取的另一种表现。六、品读衬托和映衬的表达技巧衬托:衬托是“以乙托甲,使甲的性质更加突出,乙起陪衬作用。词中“千古风流人物引出赤壁之战时的“多少豪杰,最后集中为周瑜一人,突出周瑜在作者心目中的主要地位。映衬:映衬是衬托的特殊形式,一方面“以乙托甲,一方面“以甲托乙,有互相彰显的作用。词中有两种映衬:实景与虚景映衬。作者亲眼所见的景象是实,

8、作者想象的战争情景是虚,二者互相衬托。周瑜的“雄姿英发与作者的“早生华发互相映衬,既显出周瑜的少年得志,又嫌出作者的壮志未酬。七、小结豪放词的特点1、要有壮阔景2、要写英雄事3、要表功业志4、要抒苍凉的情八、布置作业比较将?念奴娇赤壁怀古?与柳永?雨霖铃?作比较,重点从“情景、事情、情感三方面去展开。背诵?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第二课时【教学要点】学习?定风波?【教学步骤】一、新课导入:同学们,听听这些词句是谁写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对,是苏轼的名句。苏轼,我们并不生疏,他是宋朝豪放派的代表人物。今天,我们再一次来感受他词中阔达渺远的意境和豁达的胸襟。二

9、、理解作者,知晓背景:?定风波?是一首记事抒怀之作,作于元丰五年(1082)谪居黄州时。据?东坡志林?卷一记载: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蛳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得疾这首词及小序虽然着力表现了吟啸徐行、听凭雨打的超然自得的人生境界。但实际上潇潇春雨和料峭春风是使苏轼得了一场病的。但苏轼不提病事,而直抒胸襟。三、整体感知:1放录音或老师范读2诵读要求:读准字音如:同行xng吟啸xio一蓑su烟雨读出情感:词语的抑扬顿挫文句的舒缓轻重读出节奏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3跟着录

10、音读一遍。男女同学分别朗读4找同学朗读,大家感受一下苏轼给你的最大印象是什么?从词中找一下答案。沉着。再大的穿林打叶声,都打不乱一个人既有的步伐,只要你视风雨为无物,照样吟啸徐行。豪迈。竹杖芒鞋不可惧怕,只要你以之为乐,一样可以轻胜过马。随意而安。料峭春风冷,山头斜照暖。气候不定,人生不定,祸福难晓,不如听其自然。通达。也无风雨也无晴。他淡化弱化了甚至无视了所有的风雨。阴晴可以等同,盛衰荣辱,又何足挂齿?利害得失可以一并泯灭。四、重点探究、拓展1、那按照自己的理解,再自由读一遍。看看这首短短的词,作者的情感有没有变化?假如抓重点,你会抓哪两句来看?大家互相讨论一下。明确:上片重点:“谁怕?一蓑

11、烟雨任平生。哪个字最关键?任。有风雨,但任风雨漫天,任乱云飞渡,我自岿然不动。潇洒镇静中,有几分倔强、几分抗争的心。有点啸傲江湖的味道。板书:任“徐行下片关键:“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还有没有雨了?一切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似的。本无风雨,何来晴明。板书:无“回首2、假如我们想把全词浓缩到一个字上,你会想到哪个字?为什么?板书:归明确:前二者合在一起便是全词思想情感的核心所在,那就是:作者不怕任何风雨,也不在乎风雨阴晴多变,一心渴望退隐,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情。颇有点超凡拔俗的味道。这也是归。回首。实指刚刚遇雨之处,虚指自己平生经历过的宦海风波的感悟和反思,反思的结果是归去。苏轼人生态度是入世而非

12、出世。他宦海沉浮一辈子,他从来没抛弃过世俗生活和仕途生活,他是大儒,但又通佛通道,儒释道在他身上矛盾又统一。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古代读书人都希望有所作为,建功立业,所谓“大丈夫当以天下为己任,“穷那么独善其身,达那么兼善天下等,当这种理想无法实现或遭遇挫折时,道家的思想又占上风,而道家讲的是无为,所以他又像庄子一样,要逃离这个社会。3、大家再考虑:东坡为何不躲雨?因为他知道“前方亦雨,人生就是一场雨,无边无际,无可躲藏。已经活在世上,谁又能脱身人生这个大罗网呢?所以无论是人间天上,还是庙堂江湖,对于苏轼来说均是“外部世界,本无区别。他最后的归宿只能是自己的“内心世界。最好的避风港就是自己的心灵了

13、。心灵驿站,心灵家园,心灵归所,这是一种宁静和通达。所谓的“也无风雨也无晴词人希望获得精神解脱的一种象征。所以苏轼的潇洒里面有人生的空漠和心灵的超脱!五、问题讨论是不是大家都喜欢苏轼?是或不是。那请联络本词来说说。风雨本客观存在,他却视而不见,说“也无风雨也无晴,这是一种自我欺骗、自我慰藉。你觉得这种慰藉不好吗?假如命运强加给他的这种风雨是不合理、不公正的,他就应该愤怒,应该抗争,这才是真性情。快乐了你就喊,痛苦了你就哭。这才是人的本性,正常人,俗人。像苏轼这样的好官却最终落了个“贬谪琼崖的下场,是不正常的,而苏轼最终可以对这一结果承受并心平气和那就更不正常了。在这种不正常的背景下,完美的“达

14、那么兼济天下,穷那么独善其身理念其实只是“随遇而安的另一种富于欺骗性的表达。在这种不正常的情况下,“旷达实那么是一种无奈,“突围其实是一种逃跑。六、反响达标我们围绕“雨说了这么多,原文的“雨到底是什么意思啊?既是自然风雨,又是政治风雨、人生风雨,这么说诗中的“风雨用了什么手法?隐喻义,双关。很好,假如考试,这儿很可能成为考点。最后我们来做一件入世之事:给这首词拟几道赏析题。“一蓑刻画了苏轼什么样的形象?抓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常常是重点“归去苏轼要往哪归?结合苏轼生平谈谈苏轼的人生态度。“轻怎么理解?竹杖芒鞋行于泥地真比马轻?“迎在词中的作用是什么?抓字词来解读,很符合出题常规本单元标题语说东坡词“新天下耳目,怎么理解,请举例说明。七、小结:心有东坡词,人生无难题。人生再多的雨,经过东坡的过滤,都变成一片晴空了。苏轼为我们撑起了一把伞,撑出了一片晴朗的天空,愿我们活得像他一样亮堂,一样豁达。八、布置作业:1.背诵、默写?定风波?。2.完成课后练习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