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二知识点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12057864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48.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二知识点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二知识点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二知识点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二知识点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二知识点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二知识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二知识点(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人口与地理环境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人口增长模式原始型传统型现代型特出生率高于 2%高于 2%低于 2%死亡率高于 1.5%低于 1.5%低于 1.5%点自然增长率低于 1%高于 1%低于 1%人口增长极为缓慢快速增长零增长或负增长分布热带原始森林深处的土非洲东部的坦桑尼亚、肯尼亚等众多德、法、英、意、瑞典等著居民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中国 不同国家的人口问题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问题人口增长缓慢,人口老龄化出生率高、自然增长快,014 岁少年儿童比重过大经济发达,生产力水平高;有良好的社会经济落后,现代化水平低,需要的劳动力多;社会保原因保险和福利制度;人口受教育水平高,生育险和

2、福利制度不完善;政治独立、经济发展、医疗进步;意愿不强人口基数大社会经济负担加重; 影响社会劳动生产率粮食供给不足;教育、就业问题突出;人民生活贫影响的提高;老年人生活孤单、生活困难;劳困化;人口素质偏低;产生持久的资源和环境压力等动力不足;青壮年负担过重措施鼓励生育;接纳海外移民、推迟退休计划生育,降低人口自然增长率趋势人口数量将比较稳定, 但一些国家会逐渐减少随着控制人口措施的实施,人口增长将趋缓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自然生态因素:气候、土壤、水和矿产资源、自然灾害等等经济因素: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经济发展、城市化、区域开发、大型工程建设等)是引起人口迁移的重要原因。一般经济落后地区迁出

3、率高,而发达地区迁入率较高。政治因素:国家政策(如深圳的崛起) 、战争(战争难民)等社会文化因素:文化教育、家庭婚姻、宗教信仰、种族民族等。我国的民工流方向总特点从农村到城市、从内地的省、自治区到沿海城市和工矿区主要迁出地四川、广西、安徽等省区主要迁入地广东、上海、北京等提供大量劳动力,缓解劳动力不足;促进了城市经济和城市化的发展,积极影响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发展,促进城乡思想文化的交流消极影响给城市的住房、交通、医疗卫生、教育、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等带来压力。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农村出现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城乡和地区之间巨大的收入差别;国家推出允主要原因许农民进城的一系列政策人口迁移的影响积极弥补劳动

4、力不足,促进资源开发与社会经济发展。引进先进的技术和人才。推动城市化发展。对迁入地区加剧生态环境问题。消极给城市造成巨大的压力,带来就业困难、交通拥挤、居住困难等问题。积极有利于加强与外界的经济、科技、思想和文化的联系。缓解当地人地矛盾。增加经济收入。对迁出地区消极造成劳动力和人才的流失。使教育投入回报减少。其他效应改变人口和人种的分布;促进经济、文化交流;促进民族融合和人种基因交流1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1、自然环境因素:是最基本因素,主要包括地形、气候、水资源和土壤、矿产资源等。2、社会经济因素:主要包括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活动方式、交通运输条件以及文化教育状况等。其中,生产力发展水平对人

5、口分布的影响最为显著。3、政治文化因素:有时甚至可在较短时间内改变人口分布状况。此外,宗教信仰、文化习俗、科技发展水平、政府的人口与发展政策以及历史因素等,也都对人口分布产生影响。我国的人口分布特点东部地区人口多,西部地区人口少;沿海、沿江、沿湖的平原地区人口多,内陆干旱的高山、高原地区人口少;经济发达和交通便利的地区人口多,经济落后、交通闭塞的地区人口少;汉族居民集中的地区人口多,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少。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1、环境人口容量是指特定地区的资源与环境,在维持最低生存标准的情况下,所能承受的最大人口数量,是个警戒值。 16 亿人口合理容量则是指在环境承载力范围之内,有效

6、和持续地利用资源、环境并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情况下,一个地区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最适宜人口数量。8-9 亿2、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资源丰富程度科技发展水平经济发达程度对外开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正相关)消费水平(负相关) 。3、我国的人口合理容量:根据我国的地理国情,坚定不移的实施“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的基本国策,努力提高科技水平,提高资源利用率和资源管理水平,使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相协调。第二单元城市与地理环境城市化及其特点1 、概念:指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区转化为城市地区,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2 、主要表现: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

7、升和城市数量增加及城市用地规模扩大。3 、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水平的主要标志:通常为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4、城市化的新特点: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城市数量迅速增加,大城市带出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差异加大。发达国家起步早,目前速度慢,城市化水平高,出现逆城市化。逆城市化原因:大城市人口过于密集,环境恶化,生活质量下降,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向乡村迁移;乡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交通、通信日益方便快捷。发展中国家起步晚,目前速度快,城市化水平低,出现郊区化。郊区化原因:城市中心区人口激增、地价上涨、交通拥挤、环境污染、住房紧张等问题,人口由市中心区向郊区迁移。 城市区位分析与

8、区位选择1、自然因素与城市区位自然因素影响结果原因实例平原大多数城市分布在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我国城市大多在第三级交通、节省建设投资阶梯上地形高原热带地区城市多分布在高原上热带地区低地闷热,高原地区凉爽巴西利亚山区城市沿河谷谷底或开阔低地分布地表相对平坦,水源丰富汾河、渭河谷地气候城市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沿海地区适度的降水、适中的气温湿润区的城市比例高适宜气候气候荒漠区、高寒区、湿热区的城市少降水或气温条件不适宜我国西北干旱区城市少恶劣供水城市常沿河分布城市需大量的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长江沿岸城市河运起点和终点处易形成城市人流、物流量大,货物集散、中转地,赣州河流运输干支流汇合处

9、易形成城市变更交通运输方式宜宾、重庆、武汉河口处易形成大城市上海、广州军事河流弯曲度较大处、河心岛处建城利用天然河面进行防卫伯尔尼、巴黎防卫22、社会经济因素与城市区位社会经济因素举例社会经济因素举例交驿道邯郸政政治中心罗马、六大古都、合肥、巴西利亚、堪培拉、伊公路、铁路石家庄、株洲、郑州、蚌埠、宝鸡治斯兰堡、华盛顿通水运扬州、济宁政策特区城市深圳宗教拉萨、麦加、耶路撒冷、梵蒂冈、军事嘉 峪 关 、山海关、旅游张家界、黄山市、桂林科技筑波、班加罗尔、中关村、硅谷、剑桥矿煤矿伯明翰、曼彻斯特、匹兹堡、大同、鹤岗、抚顺、开滦、阳泉、淮北、六盘水产铁矿鞍山、包头、攀枝花、马鞍山、贝洛奥里藏特资石油大

10、庆、玉门、东营、克拉玛依、阿伯丁、休斯敦源其他金属约翰内斯堡 ( 金 )、白云鄂博 ( 稀土 )、金昌 ( 镍)、白银 ( 铜 )、城市规模、等级与服务功能城市等级城市作用服务范围城市数目城市距离低小小多小高大大少大城市功能分区的形态、特征、区位及成因功能分区 形态区位特征位置城市功能分区原因中心商务区的特点: 经济活动繁忙;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 街角路商业区呈点状或条状人口昼夜差别大、 建筑物高大稠密、口内部有明显的分区历史因素经济工业区集聚成片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并趋向于沿城市外缘, 交通干线两侧, 位于 因素:主要从交通通主要交通干线分布下风向、下游区达度和距离市中心高级住宅区, 在城

11、市外缘; 低级的远近两个方面考是城市的主要占用面积最大;建筑质量上高级与住宅区在内城工业区附近, 与低虑社会因素行住宅区职能,工业化后 低级住宅区分化;位置上高级区与地、工业区相联系与工业区有防政因素出现分化低级区背向发展护带,在上风向、 上游区, 尽可能少受污染。城市问题及解决措施问题: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地下水位降低、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就业困难措施 :(1) 建设卫星城,开发新区:控制城市中心区的规模;建立与城市经济相适应的城市发展机制;向郊区分散人口和工业,建设卫星城。 (2)进行合理规划,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对城市进行功能分区,妥善安排各种用地的相对位置;对工业企业合理布局,适当

12、分散污染源;改善交通和住房条件。第三单元产业活动与地理环境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方式会给地理环境带来不利影响。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过度放牧造成草场退化,引起土地荒漠化;不合理的灌溉导致土壤盐渍化;山区、黄土区毁林开荒会产生水土流失;迁移农业会导致森林减少、气候变暖等。农药、化肥的使用导致土壤、大气、水体污染。对策根据不同的农业问题提出针对性措施。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1) 平原区:土地培肥,增施有机肥;防止土壤肥力下降;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和生态农业,延长生产链。 (2) 林区:退耕还林,森林资源综合开发利用。(3) 丘陵山区:封山育林,保持水土;发展立体农业。(4) 牧区:退耕还草,规定合理载畜量,培育人工草场,轮牧。(5)灌溉农业区:发展节水农业;合理灌溉,防止土壤盐渍化;兴修水利,保证灌溉水源。(6) 环境问题: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发展生态农业。 区分几个因素:主要区位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