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J精解习题答案MQ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12000779 上传时间:2023-08-29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病理J精解习题答案MQ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病理J精解习题答案MQ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病理J精解习题答案MQ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病理J精解习题答案MQ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病理J精解习题答案MQ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病理J精解习题答案MQ》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病理J精解习题答案MQ(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组织细胞的损伤与修复(一) 名词解释 1化生:指一种成熟的组织细胞由于环境改变转化为另一种成熟的组织细胞。2变性:指细胞浆或间质中出现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增多。3坏疽:指大块组织坏死加上腐败菌感染。4机化:指坏死组织中长入新生的毛细血管和纤维母细胞的过程。 5坏死:指活体内局部组织、细胞的死亡。(二) 填空题1、病毒性肝炎 脂肪 浊肿(或细胞水肿) 细胞浆或间质中出现均匀红染、无结构、半透明的玻璃样物质2、新生的毛细血管 纤维母细胞 炎细胞 3、细胞核的改变 核固缩 核碎裂 核溶解4、体积 水分 细胞核 气球样变 病毒性肝炎5、纤维(轴突) 细胞胞体 很强 心 平滑肌和横纹肌6、细胞体积

2、增大,胞浆疏松、淡染,出现颗粒状物质 细胞浆内出现大小不等的空泡 细胞浆或间质中出现红色均质状、无结构、半透明的玻璃样物质7、细胞接受某种讯号或受某种损伤后,由有关基因调控或自动启动的一种程序性死亡过程 单个细胞 树叶枯萎、凋谢8、肢端 干固皱缩 黑褐 清楚 动脉阻塞,静脉仍通畅9、湿性 动、静脉同时阻塞 水分 腐败菌 全身中毒 深部开放性 产气厌氧菌 蜂窝 捻发 (三) 判断题(四) 选择题A型题:1、C 2、B 3、B 4、C 5、C 6、B 7、C 8、A 9、C 10、D11、C 12、C 13、C 14、A(五)简述题1、坏死和坏疽如何区别?坏疽是坏死的一种类型,病变范围较大,常常是

3、一个肢体或一个与外界相通的器官;而坏死既可以是一个器官,也可以是一个细胞。最关键的区别是坏疽合并有腐败菌感染。2、变性与坏死有何区别?变性只是发生了细胞内出现多余物质,使组织细胞代谢障碍,功能下降,是可复性病变;而坏死则引起了细胞的形态改变、代谢停止、功能丧失且不可复原。3、描述肉芽组织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健康肉芽形态特点为:鲜红、湿润、柔嫩、分泌物少,表面有均匀颗粒,触之易出血。肉芽组织的结构:包括新生的毛细血管、纤维母细胞和炎细胞。功能:(1)抗感染及保护创面;(2)填补缺损;(3)机化或包裹血凝块、坏死组织及其他异物。 4、简述坏死的类型。(1)、凝固性坏死:特殊类型干酪样坏死(2)、液

4、化性坏死:特殊类型脂肪坏死(3)、坏死 干性坏疽湿性坏疽气性坏疽 (4)、细胞凋亡 第三章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一)名词解释 1、血栓形成:指活体心血管内,血液成分析出,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 2、栓塞:指异常物质随血流阻塞于某部血管腔的过程。 3、梗死:指动脉血流阻断所引起的坏死。(二)填空题1、动脉性充血 静脉性充血 动脉血量增加 充血 静脉血量增加 淤血2、右心衰 呈红黄相间条纹,状似槟榔 槟榔肝3、动脉血流阻断 组织疏松可容纳多量血液的器官 肺和肠组织结构致密、侧支循环不丰富的器官 心、肾、脾、脑灰白 该器官血管分布状况 锥 地图 充血带出血4、血栓栓塞 心血管内皮细胞受损 血流状态改变

5、血液凝固性增加5、脑 肾 脾 下肢 静脉系统 右心6、子宫壁静脉窦 血液循环 肺 羊水栓塞 血栓栓塞 可压缩7、动脉血流阻断 严重淤血 双重循环 组织疏松 严重淤血 暗红 微血管壁通透性明显增高 组织疏松易藏血(三)判断题 (四)选择题A型题:1、A 2、B 3、C 4、D 5、D 6、C 7、B 8、C 9、A 10、B 11、B 12、B 13、C 14、A 15、C 16、B(五)简述题红黄相间,状似槟榔1、槟榔肝是如何形成的?肝小叶中央静脉及其附近肝窦高度扩张淤血红色条纹肝小叶周边区淤血较轻,肝细胞脂肪变性黄色条纹 2、空气栓塞与氮气栓塞的异同?异:空气栓塞 氮气栓塞前提: 静脉破裂

6、大气压骤降原因: 外伤、手术、检查、分娩、输液 高空飞行遇险、深海潜水迅速上浮栓子来源: 外界空气 溶解于血液中的气体气体成分: 空气 氮气同栓子性质:都为气体栓子栓塞机理:气体栓子随静脉血到达右心,形成泡沫血,中断血液循环,引起猝死。3、以肺出血性梗死为例说明出血性梗死的形成条件。组织疏松易藏血;有肺动脉和支气管动脉双重循环;先发生严重肺淤血;肺动脉血流阻断。4、简述栓子运行途径。来自静脉系统及右心的栓子血流肺动脉栓塞 来自动脉系统及左心的栓子血流各器官小动脉内,如心、脑、脾、肾、下肢 来自门静脉系统栓子血流肝内门静脉分支栓塞第四章 炎 症(一)名词解释 1、炎症:指机体对致炎因子的损伤所发

7、生的一种以防御反应为主的基本病理过程。 2、炎症介质:指参与并引起炎症反应的化学活性物质。3、渗出:指炎区血管内的液体和细胞成分进入组织间隙的过程。 4、趋化作用:指白细胞穿出血管壁后被趋化因子吸引,以阿米巴运动的方式向炎区集中的过程。(二)填空题1、变质、渗出、增生 渗出 渗出性病变 重要标志2、纤维素 浆液 中性粒细胞 浆液性3、浆液性炎 纤维素性炎 化脓性炎 出血性炎4、阳性 无 阴性 有 阳性 严重 皮肤粘膜出血点,脾和全身淋巴结肿大,易并发中毒性休克 化脓 严重 多发性脓肿5、中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 巨噬细胞 嗜酸性细胞 感染严重、机体抵抗力较强6、粘膜 纤维素 假膜性炎 浆膜 纤维素

8、 纤维素性心包炎7、局限性化脓 脓腔 金黄色葡萄球 弥漫性化脓 溶血性链球 透明质酸酶和链激酶8、窦道 瘘管 表面化脓 积脓(三)判断题 (四)选择题A型题:1、B 2、A 3、C 4、C 5、A 6、B 7、D 8、C 9、B 10、D11、C 12、C 13、B 14、C 15、B 16、CB型题:1、B 2、C3、D 4、C 5、B 6、A7、D(五)简述题1、简述炎症的渗出过程和白细胞的渗出过程。病原 N反射 小动脉收缩 N(+),炎症介质 小动脉扩张充血 N(-),组胺 小静脉扩张充血 血流停滞 渗出(细胞、液体) 白细胞的渗出过程可概括为:靠边、壁立、穿出、游走。2、简述炎症的结局

9、。炎症消退 完全恢复正常瘢痕形成 炎症迁延 反复发作长期不愈转为慢性 炎症扩散 局部蔓延淋巴道扩散血道扩散 菌血症毒血症败血症脓毒血症 第五章 肿 瘤 (一)名词解释 1、癌:指来源于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 2、肉瘤:指来源于间叶组织的恶性肿瘤。 3、异型性:肿瘤在组织结构和细胞形态上与其起源组织的差异,称为异型性。 4、癌前病变:指某些具有癌变潜能的良性病变,在形态上表现有细胞的活跃增生和一定的异型性者。 5、原位癌:指癌变仅限于上皮层内,未突破基底膜的早期癌。(二)填空题1、肿瘤细胞本身 血管 结缔组织 外生性生长 膨胀性生长 浸润性生长2、接触抑制 分化不成熟 粘着力3、不成熟 低(高)

10、大(小) 高(低) 高 缺乏(极低) 很大(极高)4、大 细胞形态的异型性 细胞和细胞核的多形性(奇形怪状)、核浆比例增大、瘤巨细胞、核分裂象和病理性核分裂象5、癌 肉瘤 6、淋巴道转移 血道转移 种植性转移 淋巴道 局部淋巴结 肺 肝 全身性7、原位癌 早期浸润癌 (三)判断题 (四)选择题A型题:1、D 2、A 3、B 4、B 5、D 6、D 7.C 8.B 9.D 10.C 11.B 12.B 13.A 14.A 15.C 16.DB型题:1、B 2、A 3、A 4、C 5、B 6、C 7、D 8、B 9、C 10、A (五)简述题1、简述肿瘤的一般命名方法。肿瘤的一般命名方法可归纳为:

11、 肿瘤 良性肿瘤:部位+起源组织+“瘤”,称“瘤” 恶性肿瘤癌症癌:来源于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 部位+起源组织+“癌”,称“癌”肉瘤:来源于间叶组织的恶性肿瘤, 部位+起源组织+“肉瘤”,称“肉瘤” 2、如何区别良、恶性肿瘤?P693、简述肿瘤的组织结构及其作用。肿瘤的组织结构包括如下两部分:肿瘤的实质:瘤细胞本身,是肿瘤的主体,起决定肿瘤性质、分类、命名组织来源和生物学特征的作用。肿瘤的间质:是肿瘤中的血管和结缔组织,是绝大多数肿瘤不可缺少的部分,起营养和支架作用。4、简述肿瘤的异型性。良性肿瘤的异型性小,仅有轻度组织结构的异常,如瘤细胞纵横交错排列呈编织状,腺瘤的腺体数量多,腺腔大小不等,形状不规则等。恶性肿瘤的异型性较大,包括如下两方面:A、组织结构的异型性:主要为瘤细胞排列紊乱,失去正常的层次结构,如癌细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