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出口贸易论文范例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11999784 上传时间:2022-12-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进出口贸易论文范例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进出口贸易论文范例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进出口贸易论文范例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进出口贸易论文范例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进出口贸易论文范例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进出口贸易论文范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进出口贸易论文范例(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试论我国出口商品战略调整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迅猛发展。当前,我国的出口商品结构仍以工业制成品为主,初级产品为辅,出口产品加工深度不够,出口商品自主知识产权匮乏等表明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人仍在突出问题。因此,出口商品战略调整成为我国经济在新世纪进一步发展和迈向新台阶的关键。我国必须加快发展新技术主导产业、实施出口品牌战略、调整服务出口结构等方面,促进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升级。关键词出口贸易战略调整商品结构升级一、战略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根据其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和国际市场需要,对出口商品构成做出战略性的规划。一国要想使出口贸易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不能忽视出口商品结构的先进性和合理性。制定出

2、口商品战略的意义在于合理安排出口商品结构,增强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扩大出口创汇能力,提高出口经济效益。二、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现状(一)工业制成品出口占据主导地位1. 改革开放以后,在理论界外贸引擎”说和一些国家及地区凭借外贸出口鼓励使经济发展获得成功的诱导下,我国自觉不自觉地米纳和推行了出口导向战略2.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主导着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而出口规模的扩大和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化又推动产业结构不断由低级向高级转变。二)在工业制成品中资本技术密度型产品的比重超过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重我国出口商品结构迅速高度化的又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工业制成品种资本密集型产品比重超过劳动密集型产品比重。长期以来

3、,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在工业制成品种一直占主导地位,但总的来说呈不断下降趋势,而密集型产品比重则出现不断上升的趋势三、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在国际间的比较1.我国出口商品总体结构已接近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比重不仅大于高于发展中国家(地区),也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但我国出口商品的质量结构,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甚至低于新兴的工业化国家(地区)。2. 我国的工业制成品以低技术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纺织品及服装出口比重之高是世界上少有的,这与我国在世界排名第11位的贸易大国地位很不相称。可以说,目前我国是出口总量的大国,却是商品质量的小国。我国的纺织品及服装出口面临着同处于发展中国

4、家地位的、低产业结构国家的激烈竞争。从世界贸易大国发展的道路和经验看,把眼睛盯在只占世界总出口56的纺织品及服装出口上,显然难以实现我国出口贸易持续、稳定的发展。我国机电产品出口比重,虽然已从改革开放初期的78提高到目前的32,但仍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特别是代表现代工业技术水平的机械设备出口,因此我国要赶上世界平均水平还要走很长的路。我国资本及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比重偏低,使我国制成品出口的实际贸易净收益偏低,这一状况受制于我国目前的投资结构、产业结构和贸易方式结构。3. 长期以来,人们总是按照联合国国际贸易标准分类,把出口商品分为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将这两者在出口总值所占的比重,作为衡量一

5、个国家出口商品结构是否合理的标准。似乎工业制成品比重越高,一国的技术水平和工业化程度就越高,参与国际交换所获得的比较利益也就越大。然而通过我国出四、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存在的问题(一)出口商品的要素禀赋并没有实质性改变在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中,虽然工业制成品所占比重已经超过了初级产品,但是仍然以“杂项制品”和中低技术的“机械运输设备”为主。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出口商品结构尚处于较低层次,基本上是“以量取胜”,即通过增加出口商品的数量来扩大出口。另外初级产品出口的绝对数量的持续增长,一方面反映出中国的产业结构低级化,另一方面则反映出了初级产品的加工深度不够。其结果是,在制成品方面,我国对发展中国家出口

6、价格指数有所上升,而对发达国家出口的价格指数有所下降(二)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比重过大我国出口商品列前几位的主要集中在服装、家用电器、通讯设备、玩具、钢材等,而这些产品的共同特点是:要素禀赋特征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三)出口工业制成品档次较低(四)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产品比重偏低目前OECD国家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其出口的比重平均达到40%,而我国2000年仅为15%。我国每年高新技术成果的转化率约为20%,其中形成规模效益的只占15%,仅占成果总量的3%。据统计,我国的技术进步对经济发展贡献率仅为30%,是发达国家的一半。另外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范围狭窄,主要集中在计算机、通讯设备、电子产品等少

7、数类别,高科技的缓慢发展严重阻碍了我国贸易强国的进程。五、调整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策略(一)促进经营主体结构的优化加快对国有外贸企业的战略性改组,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增强我国出口部门的国际竞争力。要加快向外贸经营权登记制度的过渡,把外贸经营主体再造工作放在发展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大背景下来考虑。打破所有制的界限,实现在资产和国际竞争力平台上的融合。(二)强化外贸企业的组织功能在当前的国际贸易中,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异化是决定比较优势的主要因素,需要打破地区、部门界限,鼓励跨地区、跨部门的企业联合,增强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有计划、有步骤地实现企业集团主业低成本扩张,充分利用外国资本、资源、技术。(三

8、)创造提升产业结构的环境出口商品结构是国内产业结构的延伸和反映,出口商品结构不尽合理,根本原因还在于优化出口商品结构上缺乏强有力的产业支撑。发展新的产业,有利于加快传统产业改造的步伐,促进结构的优化和产业升级。(四)扩大服务贸易出口要把发展对外服务贸易作为优化我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的一个重要内容。尽管总体上我国服务贸易不发达,在金融、保险、咨询、律师等方面还很落后,没有出口优势,但在对外劳务输出包括工程和国际旅游方面还有相当的优势,理应作为扩大服务贸易出口的主攻方向。(五)完善出口促进措施在制度创新方面,积极推进我国外贸体制的改革,实现专业化和多元化,推进工贸结合、贸技结合。进一步加大出口政策性金融支持力度,加大对传统优势产业和战略性产业的扶持。既要落实已有的各项贸易扶持措施,又要充分履行对WTO的承诺,让国内出口部门尽快在生产出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之前适应规范化的国际竞争环境。结语:总之,只要我们目标明确,坚持不懈,认真做好各项工作,就一定能实现我国出口商品以一般工业制成品为主向高新技术产品为主的战略性转换。参考文献1曲如晓.中国对外贸易概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2赵玉阁.中国对外贸易教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3李荣林.中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转型的理论与实证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