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佩克种猪饲养手册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11767603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 页数:43 大小:1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托佩克种猪饲养手册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托佩克种猪饲养手册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托佩克种猪饲养手册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托佩克种猪饲养手册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托佩克种猪饲养手册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托佩克种猪饲养手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托佩克种猪饲养手册(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种猪管理手册目录1 前言2 疾病预防3 猪舍与环境4 饲养5 饮水供应6 种猪场管理6.4近期已配种母猪(怀孕至少已35天的母猪)6.8 Topigs种猪的必要条件 6.8.1挑选和确定(祖)父母代母猪的标准 6.13.1琐事记录 1前言TOPIGS公司长期致力于猪的育种研究工作,从各方面来提高猪的性能,其目的在于保证最有利的经济回报。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TOPIGS种猪的遗传潜力,必须保证种猪处于最佳的生产状态,如果哪个方面低于正常标准,不管是健康、猪舍、饲料或者管理,都会对养猪生产产生不利的影响。本书包括了养猪生产管理各方面的具体事项,特别是TOPIGS公司在养猪生产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和专家技

2、术,对养猪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书的主要目的在于协助每一位养殖户在使用TOPIGS公司的种猪时获得最佳的收益。为了尽可能的增加本书的实用性,许多方法都通过实践后逐步改进。如果哪些方面需要进一步了解,TOPIGS国际种猪公司的服务与发展中心将会竭诚为您服务。本书将为您提供关于养猪生产的简明而且完整的表格和图片资料。关于祖父母代种猪和父代公猪生产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本书中用斜体字打印。请注意,本书中的一些方法应因地制宜(由于气候和地方性因素等方面的影响)。我们希望本书能够成为具有实用价值的参考书目,并乐于听取您的宝贵意见。TOPIGS国际种猪公司 服务与发展部2疾病的预防各种疾病,不管猪是否已经

3、表现出临床症状,都会对养猪生产的最后结果产生影响。因此,必须防止传染因子进入猪场,如果已经发现传染因子,应该通过最有效的途径将其消灭或者尽量控制感染。猪场的选址通过猪场的选址与邻近农场在一定范围内的合理分布,疾病传播、空气质量等方面的问题会得到尽量解决。围栏猪场周围应该用栅栏围起来,并且使入口明显易见,制作栅栏应选用质地坚固耐用的材料,这样就会减少未经允许的人和动物进入猪场的机会。路面清洁建立规定,尽量避免外来运输车辆进入猪场。如果无法做到这一点,应该在入口设置消毒池,防止疾病被带入猪场。通过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可以尽量减少疾病传播所带来的影响。通风换气(打开出气口)为了防止鸟类和体型较大的昆

4、虫进入,出气口必须用网罩住。出气口是猪舍的薄弱环节,为保证空气流通,应经常检查。来访者尽量限制外界人员进入猪场。来访者进入猪舍前,首先应该洗澡,然后到更衣室换上专用于猪舍的服装。猪场至少应该提供给来访者连身工作服和靴子,并且在进入猪场前洗手,必须保证参观过程中清洁的区域与污染的区域完全隔离,防止交叉感染。在每栋猪舍和敏感区(如产房)的门口,用装有消毒液的容器消毒每个人的靴子。宠物为防止疾病传播,宠物不得进入猪舍。用具尽量不要使用外界的工具,在每个区都配备专用的工具(如扫帚、铁锹)。饲料及其保存尽量使用颗粒料(制作过程中高温灭菌),如果使用袋包装饲料时,外包装必须是专门用来放置饲料的塑料袋或纸袋

5、。料箱在生产过程中尽量不要受到污染,一年至少消毒两次料箱,并且要清除饲料残渣,防止酶菌生成。如果猪场自己配制饲料,饲料原料的卫生一定要严格管理。加工过程当使用副产品或潮湿的原料时要特别注意。粪便清理粪便尽量采取卫生的方式,粪便最好集中贮存,便于通过排污措施清空。尸体的贮存与清理尸体应该在尽量卫生的条件下贮存。清理尸体后,贮存区应进行消毒。如果尸体不能清理出猪场,焚烧是最可取的销毁方法。害虫为了限制病原微生物在猪舍之间的传播,必须采取最有效的方式来消灭害虫。具体措施包括保持生产系统的整洁(例如防止饲料残留)。猪只的运输(运输与转移)应该从熟悉的健康的猪场引进猪只,并且尽量减少从不同猪场引种。新引

6、进的猪进入猪场一星期内,与其他猪接触前,应将其安排在隔离区分开饲养,以便确定其健康状态。此过程可改进为:使用猪场内的“标记”猪,同时做为“致污”猪,这样可以保证猪很好地适应新环境。4至5周后,如果猪不携带疾病,而且适应了猪场的微生物环境,可将其引入繁殖种群。转移动物时可在猪场周围选址设立发送区。避免司机进入猪场。交通运输工具到达猪场时应是消毒处理的,清洁的空车。当车离开后,泊车的地点应进行消毒 。猪场管理 猪场和猪场所在地区应该始终保持整洁和卫生,使害虫无处藏匿。猪舍结构(设备)所有猪舍的设计和建造必须便于清扫和消毒。猪舍结构(布置)产房和保育舍必须做到“全进全出”,这些区域内的仔猪日龄差异不

7、能超过1周。病猪舍猪场应隔离出专门的区域给病猪,使其与其它猪分开饲养。气候气候必须适合于每组不同生长阶段的猪。任何时候都要避免饲养密度过大。清扫和消毒产房、保育舍、后备舍和育成舍(如果两者存在)应在每个生产周期结束后彻底清扫和消毒。如果同时将各个区的废物坑中的粪便和污泥清走,对于猪场的卫生条件更加有利。所有的生产区和走廊必须经常性的清扫和消毒。保持健康每天检查猪的健康状态是必要的。那些对外界影响非常敏感的猪群,如分娩、保育猪群,以及出现问题的猪群,每天应进行多次检查。2、3治疗尽可能少使用抗生素和其他药品,而应该在常规的饲养管理上下功夫。如果常规操作不能取得好的效果,那么应该调查导致异常情况的

8、具体原因。用药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为控制用药所达到的效果以及猪肉中的药残,必须认真记录药物使用的具体情况。* 药物的质量比价格要更为重要* 注意药残问题。如果药品附赠说明书,应按说明饲养至残留药物分解后再进行屠宰。投药方法:注射- 准确控制剂量- 每一头正确注射过的猪只仍要进行治疗- 连续几天为较大群的猪进行注射是一件很困难的事(猪群较大,需连续给药时不宜采用注射法)- 注射部位:颈部中间,耳根后面。如果进行肌内注射,需要一支长针头(成年猪:4.5)通过饮水给药- 猪的给药是非常重要的。通常病猪还需要大量饮水。通过饮水给药的准确性相对注射要差一点。- 水溶性药物可通过此法给药。- 药物不能下

9、沉太快。在倒入水槽之前,应先用少量水进行溶解,溶解完全后进行搅拌,然后再倒入水槽中搅拌均匀。- 要经常对供水管道进行检查,看水管是否畅通,有时水管中会被淤泥或沉渣堵塞。拌料给药- 通过这种办法投药,其药物剂量的准确性更差。混合中的失误,药物沉淀,饲料的最后处理以及贮存方法,都会对剂量和治疗效果产生影响。最准确的方法是:把适当剂量的药物投在食槽中饲料的表面。- 因为病猪食欲一般较差,那些需要给药的猪通常不能摄入足够的药物。所以唯一适合搅料给药的是那些预防性的药物- 抗生素的味道也会降低采食量。正确的免疫接种计划可以有效的防治疾病的感染和临床表现。根据疫苗说明书进行接种。注意适用日龄,时间间隔,注

10、射部位和保质期。为了制订一套适合于自己猪场的免疫程序,应该向兽医师或相关机构进行咨询。建议以下情况不宜进行免疫接种:- 从产前一周至产后一周,- 配种前一周至配种后四周,- 运猪或转猪一周前至一周后- 猪只健康状况不明在有些情况下,全场免疫可以很好的保护猪群除非有特别说明,否则不能将不同的疫苗混合在一起注射 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同时进行两种疫苗的注射(使用不同的注射器和在不同的位置注射)两次免疫接种之间的时间间隔至少为2周使用优质清洁的注射器,必须经常消毒(煮沸)注射器,使用前应将注射器用清水清洗干净。封口破损的药品应存放在冰箱里,并且尽量在短时间内用完。抽取疫苗时应使用清洁的针头进行肌内注射时,

11、应使用清洁、适宜的针头以便于在肌肉准确的深度注射。同时可以降低猪之间的感染。体重() 100针头长度()1220 25 30 35 4045应该针对猪场的实际情况,结合整个地区疫病的流行情况来制订猪场免疫程序。- 免疫程序确定后,应该一直坚持按此程序进行猪场的免疫工作。二、三章中已经指出,平时应尽量减少药物治疗。但是寄生虫防治例外。2.5.1体内寄生虫的防治(蠕虫)虽然在许多现代化的猪场中,寄生虫的感染率比较低,但是仍然建议进行常规的防治。防治方法1、 母猪转移至产房前一周左右进行驱虫。可将驱虫药加在饲料表面投喂或采用注射的方法给药。建议采用上述方法进行驱虫,可保证母猪在进入分娩舍时缅受感染,

12、同时仔猪感染的危险性也会降低至最小。2、 每4个月在饲料中添加驱虫药一次,每次持续给药57天,可降低寄生虫感染的几率。2.5.2体表寄生虫的防治(疥癣和虱)猪群经常在人们尚未发觉的情况下感染疥癣和体虱,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生产母猪可采用以下方法:1、 按照常规,所有怀孕母猪在进入分娩舍前一周左右驱虫,可以以散撒的形式或者注射来完成(见2.5.1)。以此法治疗,分娩时母猪体表寄生虫数量较低,仔猪通过接触而被感染的危险性也会下降(通过两种途径给药后,药物作用时间可持续3周左右)2、 另一种方法是向猪全身喷洒疥药水。为了杀灭幼虫和卵,应该在10天内重复喷洒一次。最好是在母猪转移到产房前10天

13、喷洒一次,转猪当天清洗完猪体后进行第二次喷洒。后备母猪:在其与其他猪接触之前驱虫。公猪:每年至少两次驱虫。如果有可疑情况应增加驱虫次数。根除疥癣:按照严格的疥癣治疗方案根除疥癣是可以做到的。治疗方案必须避免通过其它猪只和运输车辆来引起疥癣的再次感染。3猪舍与环境不同生产阶段的猪和不同日龄的猪都有不同的猪舍。每一组猪都需要合适的环境条件,以达到最佳的生产效果,同时也为人们高效工作提供好的环境。首先应做到以下几点:建一条中心走廊,通过相互分开的门可以有效地控制各个区域的小气候。各区的猪群:每个区的大小取决于猪舍的大小以及猪场的管理系统。全进全出:每个区的养猪生产过程中保证全进全出,尽可能使周围环境

14、和管理措施能够适应猪群的需要。产仔栏、仔猪区、空怀母猪区以及怀孕母猪区的相关数目主要取决于猪场的管理系统以及预期的生产结果,表3.1列举了养猪生产中一些基础数据。另外需预留一些空间用于处理突发事件。特殊类型的猪场(如以3周为生产周期的猪场)在生产过程中需要特殊要求和设计。如果预期结果与生产中的基础数据不相符,那么必须调整猪场的结构布局以消除生产过程中的薄弱环节。每头母猪年产窝仔数每头母猪年产仔数22产前进入产房的时间7天平均断奶天数28天平均转移至育成舍天数65天母猪淘汰率35%40%据表3.1可对不同猪场中各猪舍数目有一个大体的了解。猪场的所有区域都应能够进行清扫和消毒,包括走廊和配种区。猪场使用的器具所采用的材料应该是优质耐用的,而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