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师生关系的思考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11761397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师生关系的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对师生关系的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对师生关系的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对师生关系的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对师生关系的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师生关系的思考(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对师生关系的考虑【摘要】师生关系可以直接反映出老师的地位。师生关系是教学关系里的重要关系,如何进步老师的地位,使师生关系更加和谐,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和管理者应该考虑的问题。【关键词】老师地位师生关系据?中国青年报?报道的描绘:多数同学和班主任没有见过几面,甚至连班主任的样子都不记得了;科任老师也不记得学生的名字,甚至双方根本不认识!据新华网?花季女生跳湖自杀?的报道,这位名叫雯雯的女生,竟是因为被老师挡在考场外无法参加考试而自杀的;而直接的原因竟然是老师因为该生没有扎辫子而不准她进入考场!更让人无法理解的是审讯当天,法院进入辩论阶段,被告代理律师发言后,被告方来参加旁听的五六十名老师代表竟然集

2、体热烈击掌喝彩。老师的集体“冷血让家长心寒,让社会不解。此外,还有中国政法大学“杨帆门事件、海淀艺校辱师事件,诸如此类的问题不禁让我们震惊:我们的教育怎么了?我国的师生关系怎么了?众所周知,老师在人类社会的延续和开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他们的社会地位应该是崇高的,他们的劳动应当受到全社会的尊重。我国历来都有尊师重教的传统,从古代皇帝的老师帝师到普通的私塾先生,都是知识的化身,智慧的长者,都是让人尊敬的。可以被人称之为“先生,那是非常的荣耀。我国的儒学,更是把老师的地位抬的很高,常常把师与君相提并论。读书人家就把“天、地、君、亲、师刻在牌位上,摆在厅堂里供奉起来,认为这是治理国家,推动社会前进

3、的根本。古代这种尊师重教的思想一直被沿袭下来,形成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尊师传统。遗憾的是,在私有制的社会里,还存在歧视老师的一派。在统治阶级内部,也是非师无学,歧视老师的一面。在我国长期的封建社会里,地主阶级垄断学校教育,他们不止一次将老师排在“老九的地位,他们在社会上往往处于被压迫、受剥削的地位。其主要的原因在于中国封建社会消费力开展程度的落后,封建统治阶级的愚昧无知。特别是元朝统治者把人分十等: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工六匠,七农八娼九儒十丐;其中排行第九的“儒就是老师,从此我国的老师有了另一个不太荣耀的称号“臭老九。由于中国没有经历过资本主义社会,这一块的尊师重教在我国历史上根本无据可考。我们

4、放眼看看国外资本主义社会,现代兴旺的资本主义国家里,由于统治阶级意识到了开发智力对于开展经济竞争的宏大作用,而开展经济竞争那么离不开教育、离不开老师。因此,他们比拟重视教育,对老师得到较高的物质待遇。进入民国,由于中国人尊师的潜意识一直都没有变。1931年,教育家邰爽秋、程其保等在南京中央大学集会,发表要求“改善老师待遇,保障老师工作和增进老师修养的宣言,并议定6月6日为老师节,也称双六节。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种种原因被中断,老师的地位曾一度的低到了底点,“批林批孔以及“臭老九的称号再一次让我国的老师抬不起头来,被压在了社会的最底层。然而,让人欣慰的是,1985年,改革开放后的中国迎来了第一届老

5、师节。千百万的老师有了一个荣耀的称号:人民老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人们充分认识到老师的作用和地位、老师劳动的复杂性和繁重程度,党和政府调整了老师的工资,增加了教龄补贴,适当进步了老师的经济地位。由于人民群众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树立了“知识就是财富的新观念,普遍重视智力投资,所以适当进步老师的经济地位,得到了社会的普遍拥护。以上所述根本都是从一个国家的角度来考虑老师的地位,从中可知站在国家开展的立场上,尊师重教是必须的。但是,对于一个学生或家长来说,老师的地位应该是怎样的呢?首先可以肯定的说,如今老师在学生或家长心中的地位是远不如以前了。学生和家长对老师的尊敬往往只是处于礼貌了。那么,如今如此紧张

6、的师生关系,难道缺乏以说明些问题吗?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古代对老师这个职业最形象的描绘,也定下了老师的工作方向。“学高为师,身正为范陶行知先生的这八个字更是作为一个老师的立身准那么;以及我国多数指导所说的“德不为范者不可为师,才不符职者不可为师一样,多是对老师的要求。那么,如今的多数老师做到了这一点吗?或者说,学校在招聘老师时,准入的条件把好关了吗?要说全部做到了,我想是谁都无法成认的。然而,假如由于某些学校在准入上没有把好关,让如此神圣的老师队伍里,每年都会出现一些害群之马,整个老师队伍的形象该如何挽回?一粒老鼠屎弄坏一锅粥的道理,是非常容易理解的。所以,当社会上大力报道某某老师师德败

7、坏消息的同时,不知又有多少学生和家长对全体老师产生了质疑和不信任。有人总结一条说:如今“重教是有增无减了,家长会给孩子胎教,会送两三岁的小孩子去读半年就要上万的幼儿园,会倾其所有让孩子上最好的小学、中学以及大学;可是真正意义上的“尊师呢,却只能摇摇头了。君不见有博士自己开班给自己的小孩上课的?总不会让普通的家长只是无奈的把孩子送到学校来度度假,养养身体吧而我所任教的高职高专学校,我还真听到了太多的家长就是因为孩子年纪太小,不得已先来学校养养身体,缓两年再去打工的?其二,在市场经济下,老师如今只是三百六十行里普通的一行,老师也是普通人,而不是圣人。首先老师也得靠这份工作养活自己,刚刚毕业的大学生

8、再次跨入学校担任老师,他得让自己活下来,得存钱买房,得娶妻生子,得把孩子抚养成人。而所有这些的开销,这个社会并不会因为你是老师而给你优惠。那么,一个非常锋利却不得不提的问题出来了:老师的工资和福利待遇到底该是多少?我们不需要纸上的规定和提倡。市场经济下,请问老百姓会怎样去评价一个人的地位?是不是看收入?或者说月薪?如今全国上下老师的工资到底是高了,还是太低了?在这样的情况下来谈老师的努力和奉献,是不是有点力不从心?举个简单的例子:一个天天骑着自行车上下班,住着租来的破房子的老师,在课堂上大讲努力学习,将来有知识后就有长进了的道理,他的话语还有说服力吗?学生难道不会想:你老师有知识吧,可是你还不

9、是混成这个样子?而如今像这样骑着自行车上下班以及住着租来的破房子的老师却是大有人在!当国家在这个事情上处理的有点缓慢的时候,老师不得不自己考虑对策。九十年代老师下海潮,如今的大学生特别是男生选择职业时最后考虑老师这一行,都无疑说明了老师的地位有点低了。与之相对应的,如今的学生怎样对待老师的呢?首先应该说,由于我国尊师的传统,多数或半数左右学生和家长还是对老师恭敬有加的。然而家庭条件好点的学生,他们对待学习的态度就很让人生气甚至愤怒了。对待这类学生,你苦口婆心的劝,一两次他也许会听,劝多了,他也学会了你的语气了,他就麻木了,像被注射了抗体,就此对老师的教育“免疫了。于是,在这个社会里,面对多数老

10、师不想当班主任,社会青年常来捣乱,学校学生不听劝的情况下,有给学生下跪的中学校长周常德;反之,疯狂英语总教头李阳为了唤起社会以及学生对老师的尊重,引导三千多学生集体给老师下跪,都强烈的说明了这个社会在呼唤尊师的回归。在我所任教的高职高专学校,特别是中专生,根本是零条件准入我校的,初中的学习根底本来就是比拟差,而且往往是对学习不重视,甚至是有着各种小缺点的孩子,比方父母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来自父母离异的单亲家庭或重新组合家庭的不和谐家庭,甚至还有局部心理上有着严重的自闭、抑郁、梦想等病症的学生。面对这些学生,新生班的班主任根本天天下班,管理上也采取了中学里的管理方式,目的是为了纠正学生的行为标准

11、。可是,这样的做法,仅仅是在应付学生的平安问题而已,学习成绩问题被无情的摆在了第二位,培养出来的学生,只是平安度过这几年的学生的话,对社会又谈什么奉献?何况,在这样的学校,师生关系是非常紧张的。由于没有特别大的教学质量的要求,只担任科任老师还是比拟舒适的,但是班主任呢?是最直接面对学生问题的一批人,他们的做法假如得不到应有的尊重,他们假如只是上传下达,如何与学生真正打成一片?如何使说话站得住脚?如何获得学生的信任从而引导他们安康成长?在这个压力比拟大的社会,学生的心理问题逐年的凸显出来。这可以从每年不断有学生自残、自杀、逃避现实等问题看得出来。然而不令人乐观的是,如今多数学校的心理咨询机构形同

12、虚设,而且也不会主动和各系或班主任配合,班上一旦出了事,最倒霉的还是辛苦了几年的班主任。为何不学学国外的做法?班主任有权把学生送到学校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让这些机构来处理学生的心理问题,学校主动来承当因此而引发的一切问题。而我国目前的现状是正好相反。层层负责,最后往往是最基层的负责人负责,班主任处在了孤立无援的地位。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最信任的班主任都靠不住了,学生还会指望谁?指望自己吧?过一天算一天?学校的事情都与学生无关系了,学校有什么喜事,学生是不会关心的;就连老师节也变成了任务,必须搞活动,累坏了本应该休息的老师;或是变成了“送礼节,让学生望节却步,这样的教育是可怕的。难以想象假如我们留

13、给后代的是这样的教育,我们国家的将来会是什么样子?如今我们的社会已跨入网络时代,网络时代的师生关系更加需要进步老师的地位,重视教育,因为网络时代的师生关系已经成为了一种民主、平等的人际关系;一种协调、合作,双向互动的交往关系。老师将成为学生的参谋、一位交换意见的参与者、一位帮助发现问题而非直接给出答案的人。所以,这同时需要我们的学生转换学习观念,家长特别是老师转换教育理念,设身处地的为学生着想,既然站在了三尺讲台,更多的应该是讲一个奉献,讲一份职业道德,假如追求的物质要求冲破了底线,一个好老师也会无可挽回的走向反面。总之,让老师、学生、家长以及全社会都来关注教育,关注我们的将来一代;让我们多点

14、信任,多点合作,少点指责,少点推让,共创共享教育的幸福。让老师乐于教育,体验到教学相长和桃李满天下的幸福;让学生喜欢上学,乐于与老师交流。当更多的优秀人才流向教育时,中国教育的春天,真的就很近了!但愿我能坚守,因为我在期待!参考文献:1李丽萍,李桂茹.大学校园病症:师生关系根本就不存在N.中国青年报,2022,11.2王黎明,万成,李俊新,李望.花季女生跳湖自杀.新华网教育频道nes.xinhuanet./legal/2022-07/03/ntent_4787678_1.ht,2022,07.3臧乐源.老师在历史上的地位N.中国教育报.4王洪录.现代教育技术.高等教育出版社,2022,07:35-3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