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导学案表格式全册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11669996 上传时间:2023-03-03 格式:DOC 页数:65 大小:40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导学案表格式全册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导学案表格式全册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导学案表格式全册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导学案表格式全册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导学案表格式全册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导学案表格式全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导学案表格式全册(6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水东教学区课堂导学案年 级五学科科学课型实验课授课教师设计时间2012118201228总课时1授课时间学习内容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学习目标1、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判断物体沉浮有一定的标准。2、对物体沉浮做出预测,并用实验验证,做好记录。3、学会用切分和叠加物体的方法研究沉浮变化。学习重点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质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学习难点帮助学生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概念。学习准备水槽1个,物体7种(小石块、泡沫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实验记录表(教材第2面)。 集体备课二度备课导学过程设问导读: 1、把砖块和木块分别

2、轻轻放入水里,观察它们在水中的沉浮情况。2、观察更多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分别是小石块、泡沫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合作探究: 1、小组领实验器材,分工合作,对设问导读1、2题进行实验观察,完成2页实验记录表。2、观察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橡皮在水中是沉的,把橡皮切成一半大小,还会沉吗?再切成四分之一、八分之一大小,还会沉吗?推测把它切得更小会怎样。学生完成教材第3面的记录表“预测”、“理由”这两列。xK b1.Co m3、小组领小刀,实验操作,记录实验结果并思考其中的原因。4、一枚回形针在水中是沉的,把两枚回形针穿在一起,还是沉的吗?导学过程汇报点评:1、整理自己的

3、预测理由,想一想物体的沉浮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呢?(随机罗列各因素,如体积大小、轻重、形状、材料、是否空心等。)2、组织交流,在这个活动中我们改变了什么因素?(体积大小),物体的沉浮情况有没有发生改变?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可以得到什么结论?(同一种材料的物体,把它们的体积变小,在水中的沉浮状态是不会发生改变的。)巩固练习:1物体在水中沉浮标准:只要物体(不沉入水底),就说明这个物体是浮的2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质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拓展延伸:http:/了解鱼为什么能自由的沉降板书设计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砖块 沉木块 浮塑料块 浮猜测与沉浮相关因素:体积大小、轻重、形状、材料、是

4、否空心等导学反思水东教学区课堂导学案年 级五学科科学课型实验课授课教师设计时间2012118201228总课时2授课时间学习内容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学习目标1、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质量和体积都有关。2、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质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3、潜水艇应用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原理。学习重点用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探究物体沉浮的原因。学习难点学习用分析的方法研究影响沉浮的因素。学习准备物体7种,水槽,一套相同体积不同质量的小球,一套相同质量不同体积的立方体 集体备课w W w .x K b 1.c o M二度备课导学过程温故互查:1、物体在水中沉浮标准:只要物

5、体(不沉入水底),就说明这个物体是浮的2、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质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设问导读:1、按体积大小顺序排列七种物体,再标出它们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想一想,物体的沉浮和它的体积大小有关系吗?2、按轻重顺序排列七种物体,再标出它们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想一想,物体的沉浮和它的轻重有关系吗?合作探究:1、一套相同体积不同质量的小球,一套相同质量不同体积的立方体,推测它们在水中的沉浮,并填写在实验报告单上。实验一:相同体积不同质量的小球的沉浮(从重到轻排列)实验二:相同质量不同体积的立方体的沉浮(从小到大排列)导学过程2、潜水艇既能在水面航行,又能在水下航行。它是应用了什么原理

6、呢?让我们来做个模拟实验。3、提供实验材料:水槽,小瓶子,沙子若干,实验报告单,学生小组合作。汇报点评:从这两组材料的实验中,我们得出什么结论?(第一层次: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质量和体积都有关。第二层次;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质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第三层次:体积大、质量小的物体容易浮,体积小质量大的物体容易沉。)巩固练习:1、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质量)和(体积)都有关。2、潜水艇应用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原理)3、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质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拓展延伸:解释潜水艇在水中沉浮的秘密板书设计沉浮与什么

7、因素有关 小球的沉浮 物体沉浮与自身的质量和体积都有关立方体的沉浮 控制变量 小瓶子的沉浮 体积大质量小易浮,体积小质量大易沉潜水艇 应用沉浮原理导学反思水东教学区课堂导学案年 级五学科科学课型实验课授课教师设计时间2012118201228总课时3授课时间学习内容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学习目标1、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排开的水量很大。2、用橡皮泥制作成不同的形状,使之能够浮在水面上。3、根据橡皮泥排开的水量,做出沉浮判断。学习重点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学习难点认识到认真细致地采集数据的重要。学习准备水槽1个,不溶水的橡皮泥若干块,刻度杯1个,记录表(教

8、材第8面)。 集体备课二度备课导学过程温故互查:1、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质量)和(体积)都有关。2、潜水艇应用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原理)设问导读:有的物体在水中是沉的,有的物体在水中是浮的。我们能想办法改变它们的沉浮吗?有没有办法能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呢?合作探究:1、把一块橡皮泥放入水里,观察它的沉浮。2、把一块橡皮泥做成各种不同的形状,放入水中,观察它的沉浮。3、取一个量杯,在量杯里倒入200毫升水,把橡皮泥做成实心团,放入量杯中,观察它排开的水量,做好记录。再把橡皮泥做成能浮在水面的各种形状,观察它们排开的水量,也记录在表格中。(教材第8面)导学过程汇报点评:1、讲授: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

9、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排开的水量可以用量杯来进行测量。方法是:放入物体后的刻度减去量杯原有水的刻度就是物体排开的水量。(补充:排开的水量与我们平时说的是排水量是有区别的,前者指的是物体排开水的体积,而后者是物体排开水的重量。另外用量杯测量排开的水量还不是很精确,所以在读数的时候一定要细致,特别是观察刻度时视线要与水凹面持平。)2、从上面的数据中我们发现了什么?(沉的形状排开的水量小,即浸入水的体积小,浮的形状排开的水量小,即浸入水的体积大。从上面的数据中我们发现,橡皮泥浮起来的原因在于它的质量不变,而浸入水的体积增大。)巩固练习:1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2改变物体排开

10、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3沉的形状(排开的水量小),即浸入水的体积小,浮的形状(排开的水量小),即浸入水的体积大拓展延伸:铁块在水中是沉的,钢铁造的大轮船却能浮在水面上,还能装载货物。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能解释了吗?如果要制造能装载更多货物的超大轮船,你认为个怎样做呢?板书设计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 沉浮可能发生改变船浮在水面上 排开的水量很大导学反思水东教学区课堂导学案年级五学科科学课型实验课授课教师设计时间2012118201228总课时4授课时间学习内容造一艘小船学习目标1、科学与技术紧密相连,它们为人类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2、按照自己设计的方案制造小船,

11、并不断改进。学习重点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入水中的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学习难点探索用橡皮泥造船,不断改进船的形状,增大船浸入水中的体积。学习准备教师准备:水槽一个,橡皮泥若干,垫片或玻璃弹子若干。收集船的发展史资料和各种船的模型,造个性船需要的各种材料。 集体备课二度备课导学过程温故互查:1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2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设问导读:1我们怎样能造一艘装载量较大的船呢?2阅读船的发展史合作探究:1集体制订比赛规则:用同体积的同种品牌橡皮泥,不准有其他的添加物,比谁制造的小船装载量大。2、学生分小组制作,教师提醒要

12、考虑装载物以及船的稳定性。并控制时间。3、测试:哪艘船装载的货物多。4、阅读教材11面内容,教师随机介绍(按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顺序):木筏、独木舟、明轮、帆船、气垫船、远洋货船、现代客轮、航空母舰。导学过程5、学生补充介绍自己收集的关于船的知识,要求精要。6、学生出示各类船的模型,集体观看。汇报点评:1、学生说说了解了船的发展、观看了各种船模型后的体会。2、讨论如何制造自己喜欢的个性船,重点讨论:我想造什么样的小船?我希望它有什么特点?造这艘小船需要什么材料?3、出示我的造船计划,学生分组按计划进行个性船的制作。巩固练习:1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入水中的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2

13、教材11面内容:(木筏、独木舟、明轮、帆船、气垫船、远洋货船、现代客轮、航空母舰)。拓展延伸:拓展活动:进行一次个性船展示会,举行各类奖项的评比。板书设计造一艘小船我的造船计划一、准备二、制作三、改进和完成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 越容易浮 装载量增大导学反思水东教学区课堂导学案年级五学科科学课型实验课授课教师设计时间2012118201228总课时5授课时间学习内容浮力学习目标1、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2、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时就上浮,浮在水面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学习重点上浮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学习难点运

14、用浮力和重力的概念,解释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学习准备精确刻度杯一个,泡沫塑料块、木块、空瓶子、小船等物体。弹簧秤一个,一块大泡沫塑料块,一个底部带小滑轮的精确刻度杯 集体备课二度备课导学过程温故互查:新 课 标 第 一 网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入水中的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设问导读: 1 、关于浮力的描述性定义2、怎样测量浮力3、分析拉力、浮力和排开的水量之间的关系合作探究:1、用手指轻轻按压小船,有什么感觉?分别把泡沫塑料块、木块、空瓶子压人水中,有什么感觉?2、讨论怎样测量浮力:当把泡沫塑料块压入水中时,它受到的浮力有变化吗?是多大呢?我们能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浸入水中的泡沫塑料块受到的浮力大小吗?3、学生参照前一个活动的测量方法,独立自主完成测量,把测量结果填入记录表中,并分析浮力大小与体积大小之间的关系。导学过程汇报点评:1、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