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个人计划总结读守望教育有感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11205926 上传时间:2024-02-2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个人计划总结读守望教育有感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教师个人计划总结读守望教育有感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教师个人计划总结读守望教育有感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教师个人计划总结读守望教育有感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师个人计划总结读守望教育有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个人计划总结读守望教育有感(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师个人参考计划总结读守望教育有感 在儿童世界何处寻开篇第一段刘教授就援用了王富仁把儿童世界还给儿童一书中“儿童不但要生活在成人的世界中,还要生活在本人的世界中,他在成人的世界中接受教育,获得更快的开展,但也要在本人的世界中获得本人的自由,感受生活的乐趣,体验世界的美和人生的美”,“只要一个青年儿童没有仅仅属于本人的世界,仅仅属于本人的感受方式,他就没有任何抵御被成人文化过早异化的才能,他或者毫无分辨才能地接受所有成年人的教诲,造成制造力的过早桔萎和生命力的过早消失,或者产生逆反心理,盲目地回绝成年人的任何教诲。”的言论和蔡元培先生的“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的理念。刘教授认为:“教育要把儿

2、童的世界还给他们,首先要尊重儿童的人格尊严,在此根底上再去积极引导、扶助儿童去制造那属于儿童的世界,让他们能真正体会到”儿童世界“的感受。我尽管为人父母,但是在教育小孩方面,不管是理论依然经历,总是有些匮乏,如今想想本人有时候的一些做法也是不对的,比方小孩看其他小朋友玩沙子,本人也想去玩,我觉得不卫生,不同意小孩玩,惹得小孩不快乐,如今想想是本人错了,在教育小孩时,我无形之中强加给小孩一些大人的办法,剥夺了小孩享受欢乐的权利。总之,儿童的世界是童话的、顽皮的、富有童趣的;儿童的世界是彩色的,是欢乐的,不是被成人化了的灰色彩或单色彩。我们要把儿童看成儿童,要擅长蹲下来看儿童;要注重对儿童的观察;

3、注重观察儿童的生活。我们要尊重儿童,把儿童的世界还给儿童,遵照儿童的本身的开展规律,好好地让小孩享受童年的乐趣。所以,尊重并不是投合,假如儿童有不良的兴趣,我们家长及时要加以引导,而不是听之任之;尊重也不是一味的顺从,即便儿童不感兴趣的,但假如是儿童成长必需的我们也要想方法引导学生感兴趣。 叶澜先生曾提出老师的教育科研才能主要是指研究学生及教育实践的才能。老师的研究才能,首先表现为对本人的教育实践和四周发生的教育现象的反思才能,擅长从中发觉咨询题、发觉新现象的意义,对日常工作保持一份敏感和探究的适应,不断改良本人的工作并构成理性的认识。在教育叙事与老师成长一文中,刘教授亦指出:教育叙事作为一种

4、切近于老师日常教育生活的研究方式,让我们与本人所从事的日常教育工作更为亲近,让我们在平凡的、逐步适应化的日常教育工作中发觉教育的意义,从而获得我们对本身作为老师生命个体存在的价值与意义的发觉与提升,并可能成为我们走出教育生活中的适应,提高我们对自我教育生活反思、批判的才能,也提升我们的教育生活的制造性品行,从而有效地改造、提升我们的教育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做过教育叙事的老师一定会有同感。而刘教授关于教育叙事的偏爱在他的书中有好的表达,在他的考试中也是如此,他的考试与其他老师不同,没有过多的背记的东西,主要任务是完成一篇教育叙事,看似轻松,却也为了让他对本人的东西有所印象而煞费了一番苦心啊! 在

5、研究性教学:一种以咨询题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一文中,刘教授指出:好的教学实际上只是为了把学生引入”咨询题“之中,引入他们属己的”咨询题认识“之中,同时不断扩展他们的咨询题认识。如此,好的教学就不再是以其过程中的知识、技能的授受作为教学的终极目的,好的教学不再是一次性地处理咨询题,而只是通过临时的处理咨询题来鼓励、焕发学生更多的咨询题,焕发学生的咨询题认识,让他们自觉地走上本人的咨询题思想之路。毕竟”教“是为了”不教“,我们的研究性教学也并不是为了把每个人都培养成学术研究的专家,而意在让每个学生都能自我”想咨询题“,能独立考虑、推断、评价、选择、制造,视野开阔,并最终落实到对社会、自然世界以及自我人

6、生的价值与意义的关注之中。然而,反过来考虑,这种研究性学习关于老师的成长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海明威曾经说过,现实不一定总是美妙的,但我们必须拥有一颗面对美妙的永久的心。我们勾勒出”绝对“的”好教育“旨在提示我们现实教育总是不完满的,总是欠缺的。正如刘教授所言:”我们总在追求绝对的好教育的过程中提升我们现实教育的质量好教育的理想恒在远方,我们恒在理想追寻的路上。“ 假如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能做一个教育理想的守望者,那么,人类文明的薪火就可以永传不灭。也许,我们一直只能在现实与理想之间彷徨,然而,我们却要一直瞭望着理想的高地,我们不应屈从于现实:尽管也会有临时的休憩和沮丧,但我们永远怀着找寻精神家园的热情,且行且思。一直对各种教育咨询题进展理性的批判与必要的反思,以一颗平凡的、挚爱的、理性的心灵来守望教育,守望我们心中的教育梦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劳务/用工合同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