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电测法测定材料弹性模量E、μ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11063005 上传时间:2023-04-25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270.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一、电测法测定材料弹性模量E、μ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实验一、电测法测定材料弹性模量E、μ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实验一、电测法测定材料弹性模量E、μ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实验一、电测法测定材料弹性模量E、μ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实验一、电测法测定材料弹性模量E、μ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实验一、电测法测定材料弹性模量E、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一、电测法测定材料弹性模量E、μ(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实验目的1学习电测方法。2. 电测法测定材料的弹性模量E、二、实验仪器设备1弯曲梁实验装置。2数字式电阻应变仪。三、实验装置与实验原理图 11实验装置见图 1 和图 2,拔下销子 3,卸下加载横梁8,卸下传感器 9,从传感器上旋下加载压头7,然 后将万向接头旋到加载系统5 上,再将传感器旋到万向接头上,传感器下端与上夹头连接,下夹头 安装在试验机架底座的孔内(注意:螺母不要旋紧,留有一定的活动距离,使其起到万向接头的作 用;另外保护试件,以免试件被压弯),接着调整好上、下夹头之间的距离,将E、“试件放入上、 下夹头内,对准孔,插入销子,就可进行试验了。图4图32实验原理 试件上沿着试件轴向

2、和横向各粘贴两片应变片,补偿块上粘贴四片应变片见图3,按图 4 接两 个测量桥,对试件加载,记录载荷 P,并分别记录测得的轴向应变 P和横向应变 p/,由公式计算出弹性模量E,由公式计算出泊松比。实验一 电测法测定弹性模量E和泊松比U实验日期: 室温 小组成员(一)实验目的二)实验设备、仪器三)实验记录表1测定E和“实验试件原始尺寸试件材料宽度b(mm)厚度t(mm)横截面面积 Ao(mm2)长度L(mm)152.5表2电测法测定E和p实验数据记录载荷(N)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PP d(P ) :(P ) d(P ) :(P )d(p ) :(P ) d d dd d d dd d d /dP=

3、 d=d d=d d=dAsLX = =As(四)结果处理弹性模量: E= A P泊松比:A Aso a五)问题讨论1. 电测法测定材料的E和p值时应测何值?2电阻应变片的作用是什么?3. 写出电阻应变仪的读数应变表达式 d?d4温度补偿片的作用是什么?5应变片在电桥中的接线方法有哪两种?6根据逐级加载时载荷和变形的读数记录,作图验证虎克定律。成绩教师签字日期一、实验目的1电测法测定纯弯曲梁正应力分布规律 2验证纯弯曲梁正应力计算公式。二、实验装置与仪器1纯弯曲梁实验装置。2数字式电阻应变仪。三、实验装置与实验原理1实验装置弯曲梁试验装置如图1 所示。它有弯曲梁 1,定位板 2,支座 3,试验

4、机架 4,加载系统5, 两端带万向接头的加载杆 6,加载压头(包括0 16钢珠)7,加载横梁8,载荷传感器9和测力仪 10 等组成。该装置有已粘贴好应变片的钢梁(其弹性模量E = 210gn 2 )用来完成纯弯m 2曲梁正应变分布规律试验。图1纯弯曲梁正应变分布规律试验纯弯曲梁受力状态及有关尺寸见图2。7弋150V620*650图 2在梁的纯弯曲段内已粘贴好两组应变片,每组8片,分别为18号片和1*8*号片,各片距中心层的距离在图3 中已标出。当梁受力变形后,可由应变仪测出每片应变片产生的应变,这样就可 得到实测的沿梁横截面高度的正应变分布规律。根据材料力学中纯弯曲梁的平面假设,沿梁横截面 高

5、度的正应变分布规律应当是直线。另外材料力学中还假设梁在纯弯曲段内是单向应力状态,为此,我们在梁的下表面粘贴有与 7 号片和 7*号片垂直的8号片和8*号片,当梁受力变形后,可测得8和*贰根据泊松比A再,可由7或纵十计77*算得到卩,若W近似等于R时,则证明梁纯弯曲段内近似于单向应力状态。图 32实验原理 梁的纯弯曲段内,每片应变片所处状态是单向应力状态。根据单向应力状态的虎克定律o = Ee可以计算出梁的纯弯曲段内每片应变片所处的应力。注:该装置只允许加 4KN 载荷,超载会损坏传感器。实验二 弯曲正应力电测实验实验目的室温小组成员(一)实验目的(二)实验装置与仪器(三)实验原理四) 实验记录

6、表 1 弯曲正应力实验应变片布片位置材料弹性模量E(GPa)高度h (mm)宽度b(mm)距离a(mm)应变片至中性层的距离(mm)Y1Y2Y3Y6Y7低碳钢2104020150010102020表 2 弯曲正应力电测实验数据记录载荷(N)电阻应变仪应变读数Y1Y2Y3Y6Y7PP d d d d d d d d d dP= 1= 2= 3= 6= 7=(四) 结果处理:表 3 弯曲电测实验应力计算结果应变片号Y1Y2Y3Y6Y7应力实验值(MN/m2)应力理论值(MN/m2)误差()(五) 问题讨论1、试分析影响测试准确性的主要因素是什么?2、温度补偿有哪两种方式?3、在图中标出多点测量时公

7、共补偿的接线特点12345A。A。A。A。AB。B。B。B。BC。C。C。C。CD。D。D。D。D成绩教师签字日期一、实验目的1电测法测定弯扭组合主应力大小和方向。 2学习电阻应变花的应用。二、实验装置与仪器1 弯扭组合实验装置。2数字式电阻应变仪。三、实验装置与实验原理1实验装置该实验装置见图1,它由薄壁管1(已粘贴好应变片),扇臂2,钢索3,传感器4,加载手轮5, 座体 6,数字测力仪7 等组成。试验时,转动加载手轮,传感器和薄壁管均受载荷作用。传感器受 载荷作用后,就有信号输给数字测力仪,此时,数字测力仪显示的数字即为作用在扇臂端的载荷值, 扇臂端作用力传递至薄壁管上,薄壁管产生弯扭组合

8、变形。薄壁管受弯扭组合变形后,粘贴其上的 应变片就有应变输出,用应变仪就可以检测到。21G37456.图1其弹性模量为E = 70 gN 2,泊松比m 2薄壁管为铝合金材料,卩=0.33。薄壁管截面尺寸见图 2(a),图2 (b)为薄壁管受力简图和有关尺寸。本设备选取I-I截面为测试截面(试验者也可以 选取其它截面),并取四个被测点,位置见图2 (a)所示的A、B、C、D,在每个被测点上粘贴一枚 应变花(-45、0、45),如图3所示,共计12片应变片,供不同的实验选用。该实验装置逆 时针为加载,顺时针为卸载,最大载荷为400N,超载会损坏薄壁管和传感器。a)图2图32实验方法与原理指定点主应

9、力大小和方向的测定将I- I截面A、B两点的应变片RR , RR按半桥接线法接入应变仪,用公共补偿片,加载1 3 4 6后可测得A、B、两点的应变 ._、0、-4545,已知材料的弹性常数,主应力大小和方向可用下式计主应力大小QE1 =Q 1 -卩 23主应力方向2- 45+ ) 1 _上 1;( )245v2- 450- )2045 - tg 2tt =( - 45 )-(45 - )0 45450式中、 、 分别表示与薄壁管轴线成-45、0、4504545方向上的应变。实验日期:室温小组成员(一) 实验目的(二) 实验装置与仪器(三) 实验原理四) 实验记录表 1 弯扭组合实验试件原始尺寸

10、材料弹性模量E(GP )泊松比M外圆直径D(mm)内圆直径d(mm)扇形臂Lo(mm)测点距离L(mm)700. 334034200300表 2A、B、C、D 各点组合变形实验记录载荷(N)读数应变 d (p )ABPP -45 0 +45 -45 0 +45 d=五)结果处理表 3 A、 B 、 C、 D 各点数据计算结果主应力值(MN/m2)实验值理论值误差()。2ABCDABCDABCD。2六)问题讨论1二向应力状态下,主应力方向已知的情况时用测定主应变,其布片位置沿方向。2. 二向应力状态下,主应力方向未知时用首先测量出方向的线应变,然后按公式,计算的大小及方向。成绩教师签字日期一、实

11、验目的1用电测法测定叠梁、复合梁在纯弯曲受力状态下,沿其横截面高度的正应变(正应力)分布 规律;2推导叠梁、复合梁的正应力计算公式。二、实验仪器和设备1纯弯曲梁实验装置一台(纯弯曲梁换成叠梁或复合梁);2YJ-4501A 静态数字电阻应变仪一台;三、实验原理和方法叠梁、复合梁实验装置与纯弯曲梁实验装置相同,只是将纯弯曲梁换成叠梁或复合梁,叠梁和复合梁所用材料分别为铝梁和钢梁,其弹性模量分别为E=70GN/m2和E=210GN/m2。叠梁、复合梁受力状态和应变片粘贴位置如图1 所示,共 12 个应变片。叠梁、复合梁受力简图如图2 所示,由材 料力学可知图1 醫梁、复合梁受力状态及应变片粘贴位苴图APAP醫梁受力简图复合梁受力简图图2叠梁横截面弯矩:M=M+M21 M M M= 1 = 2 =p EI El EI + El1 Z12 Z 21 Z1 2 Z 2IZ1为叠梁1截面对Z轴的惯性距;IZ2为叠梁2截面对Z2轴的惯性距。 因此,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