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采风”与“田野工作”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9264289 上传时间:2023-02-1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也谈“采风”与“田野工作”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也谈“采风”与“田野工作”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也谈“采风”与“田野工作”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也谈“采风”与“田野工作”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也谈“采风”与“田野工作”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也谈“采风”与“田野工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也谈“采风”与“田野工作”(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也谈“采风”与“田野工作” 于“采风”一说,可追溯到中国古代的西周,而“田野工作(Fieldwork)”这一西方文化人类学的术语,却是随着民族音乐学在中国近几十年的发展,逐渐地被国内更多学者使用于民族音乐研究领域。至于这两种称谓的内涵实质及其与民族音乐学学科发展中的曲曲折折,始终以来均有诸多有关的讨论。在杜亚雄、邱晓嫣的“采风”还是“田野工作”一文中,作者从“看待民间音乐的态度”、“收集民间音乐的目的”、“看待民间音乐资料的方式”三个方面对“田野工作”和“采风”进行对比论述,最后“建议后来在民族音乐学的研究中废弃采风的提法,而用田野工作取而代之”。并觉得“如果我们把民族音乐学当成文化人类学的一

2、种分支学科,如果我们觉得民族音乐学是一种科学研究工作,我们就不应去采风,而去做田野工作”。 笔者觉得,随着民族音乐学这一门学科在世界各国更进一步的发展和成熟,对其工作措施在理论上做出一种规范、科学的约束不仅是有也许的,也是有必要的。这更有助于各国的民族音乐学研究在国际通用的学科名称下的“接轨”,更好地实现优势互补,增进学科更进一步的发展。同步,我们更应当以发展的观点看待各国的研究老式,尊重各个研究阶段中历史存在的事相,只有将事物置于历史中进行全面的考察,方可做出客观有效的评价。要对“采风”与“田野工作”进行何者“更科学”的比较,我们必须正视它们在历史发展中的演变以及两者之间的异同之处,回避了这

3、一点,必然会陷入片面失实的误区。基于此,本文针对“采风”还是“田野工作”一文(如下简称“采风”)中的某些观点,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 一、中国的“采风” “采风”一文对“采风”的考察,从三个时段、三个方面进行,即“古代”、“20世纪五六十年代”、“近十近年来”三个时段和“看待民间音乐的态度”、“收集民间音乐的目的”、“看待民间音乐资料的方式”三个方面。得出的结论为“采风的目的不仅是为了王者因此观风俗?熏知得失?熏自考正也?熏还要对风进行加工、整顿和改造?熏使符合主流文化的规定和利益。在为旅游者提供的采风中,民间音乐更是被扭曲了。采风者是商品的消费者?熏被采风者则是商品的制造者?熏她们但是是按采风

4、者的规定提供表演服务罢了”。当笔者沿着这条线索再对“采风”的实质内容进行一番梳理之时发现,“采风”除了显示“采风”文中所列举的“劣质”现象之外,亦有更多积极可取之处。也正是“采风”中的这些积极因素极大地增进了中国有关音乐研究的发展和进步,它是中国音乐研究发展史中不可割裂的一部分。如下是笔者对中国本土“采风”的结识: (一)古代采风制度 “老式”是此前时代留下的一种文化,我们可以超越习俗和限制,但却不能忽视它们的存在。“采风”在中国自西周以来便已浮现,虽说西周时期的“采风”在目前看来并不能纳入“音乐研究”的范畴,但它却是中国历史上客观存在的一种老式。“西周的采风制度,是统治阶级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规

5、定的。其目的是要通过民歌来观测人民的反映和对统治者的情绪,同步是要运用民歌作为统治的工具。”但“在另一方面,统治阶级从其主观意图出发所履行的采风制度,就其客观效果而言,却也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虽然通过了选剔和修改,它仍然因此而为我们保存和传下了不少劳动人民集体创作的优秀诗歌,只要能揭开其表面笼罩着的迷雾,剔除其歪曲的成分,我们仍然可以从而看到我们现实主义的初期源头。”诗经、楚辞、汉乐府民歌等等,都是古代“采风”制度中留下的珍贵历史遗产,是中国老式音乐极具价值的一部分。我们不能由于其中的某些被套上适合于统治阶级利益的诠释,而对历史上客观存在的“采风”全盘否认。“采风”一文亦以不小的篇幅提及国内古

6、代“采风”的目的,以及当时“采风”者看待所采之“风”的态度,这也是“采风”行文的一大论据。至于中国古代“居高临下”的“采风”官员与2世纪西方“虚心学习”的“田野工作”者之间的对比,笔者将在下一部分中进一步提出自己的见解。 (二)20世纪初至五六十年代中国的“采风”工作 1.学术思想的影响 20世纪初至五六十年代,中国的民族音乐研究的学术思想“深深地烙上在西方已渐成体系的比较音乐学思想印记,这种印记显示出它来源于两个不同的比较音乐学学派:其一,是西欧比较音乐学学派的学术思想烙印,其研究成员构成重要是专职音乐学家,其研究对象重要是世界各民族音乐,研究目的和任务重要是为构建与完善科研型的音乐学理论,

7、这里试将具有此特性的学术思想格式化为科研型民族音乐理论研究思想,其代表性人物以音乐学家王光祈为例;其二,是东欧民俗音乐学学派的学术思想烙印,其研究对象重要是与专业音乐类型相相应的民间音乐类型,研究目的和任务重要是为创作和发展艺术型的新音乐作品服务,这里试将具有此特性的学术思想格式化为创作型民间音乐理论研究思想,其代表人物以吕骥、安波、冼星海等左联旗帜下的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和音乐活动家为例。”在这样一种学术思想背景下,“采风”作为有关音乐研究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工作,必然在实际操作中有所倾向性。 2.“采风”工作在“民族音乐学”这一名称被引入中国之前的很大部分时间里,中国的有关研究,都是在“采风”的

8、基本上进行的。在中国的“比较音乐学”时期,就有某些音乐工作者在民族音乐研究方面做出特殊的奉献。如刘天华先生就是国内民族音乐研究事业开一代先河的人物,她在实际工作中身体力行,在赴天桥收集锣鼓谱时染猩红热,最后为此付出生命。如果没有一种对民间音乐的尊重与虚心学习的态度,没有一种为所做事业的奉献精神,又何以会有这样伟大和令人敬佩的举动?到了“民间音乐研究”时期,文艺工作者重要致力于民间音乐的收集和整顿,并力图把它与音乐创作实践和“唤起民众,团结抗日”的社会政治运动结合起来。这种“采风”与音乐创作的密切结合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是必要的,对于特定历史下的这一场轰轰烈烈的音乐运动,其目的性以及音乐家们看待民

9、间音乐的态度是认真的、严肃的。进入“民族音乐理论”时期,音乐学者广泛地和民族学、民俗学、社会学工作者接触和配合,实地考察和收集民族民间音乐活动的目的也从开始的更注重“为创作服务”而逐渐转向对音乐学自身建设的关注,成为一种为音乐学研究为服务的调查。最有影响、最有代表性的“采风”活动有两次:一次是153年由中央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研究所组织进行的对于山西河曲地区民间歌曲的采访活动,这是当时就一种地区的一种“乐种”进行调查的范例;一次是1956年中国音乐研究所组织进行的对于湖南民间音乐的普查,这是对于一种更大地区范畴内的“民族民间音乐”进行全面调查的一种范例。 在此期间,具有突出奉献的有方暨申先生对于侗

10、族音乐文化,特别是对“侗族大歌”和“拦路歌”的进一步调查和研究及侗族拦路歌的收集与研究报告的刊登。在今天看来,她当时所用的研究措施,与文化人类学家强调的所谓“住居体验”和民族音乐学对于“田野工作”的规范规定非常类似,至今都不是民族音乐学研究者所能普遍做到的。如果方先生当时进行“采风”的目的就是为了“改造”或是抱着一种“高高在上”的态度去“体察民情”,那也就不会有侗族拦路歌的收集与研究报告这一成果了。在萧梅的博士学位论文中国大陆1900196民族音乐学实地考察编年与个案的第六章中,对中国音乐研究所第一代音乐学家们于20世纪进行的一系列实地考察的个案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其中杨荫浏先生所做的奉献最为让

11、笔者感动。在杨先生所编写的苏南吹打曲中浮现了极为有价值的“乐器阐明”、“符号阐明”、“常用术语阐明”等内容,充足注意到了记谱中的节奏节拍等问题。如果对所录资料没有充足的尊重和科学严谨的态度,何苦再做这些细微繁琐的工作?这样的例子,在那一时期不胜枚举。 (三)20世纪0年代后的“采风” 20世纪80年代后来,“民族音乐学”作为一门学科被简介到中国。随着民族音乐学这门学科在中国的进一步发展,逐渐确立了其自身的学科地位,无论是学科基本理论和措施论建设,还是具体的调查采集及多种专项研究,都获得了引人注目的成绩。某些中国的民族音乐学家立志建立起既与国际学术界相通,又适应于国内国情的民族音乐学的中国学派。

12、在这样的一种学术背景下,中国民族音乐学研究中的一项重要工作“采风”也发生了进一步的变化。这个时期的“采风”工作,在前一时期研究老式的基本上,吸取了西方民族音乐学的措施,朝着更有效、更规范的方向发展,在多方面获得了明显的成果。而在中国音乐研究的措施论方面也已收获丰富成果,如在中国艺术研究院的民间音乐采访手册中,详尽地对“采风”工作做出了规定,其中就有有关民间音乐记录的规定,这固然也涉及了“看待民间音乐资料的方式”。这一时期的“采风”工作,为国内的音乐研究事业积累了珍贵的经验,其中,音乐工作者们所付出的艰苦苦动及她们的工作态度勿庸置疑。随着各国的民族音乐学研究在国际上更加广泛的协作与交流,采用一种

13、国际通用的名称更便于学术上的交流。某些民族音乐工作者开始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西方“田野工作”的这一称呼,但也有人仍沿用“采风”的叫法。“采风”与“田野工作”在这一时期的实际研究工作中,在某种限度上已经是不同名的相似工作。随着经济的发展,文化也变成商品,也就有了“采风”文中提到的所谓“文化风情采风基地”,在文中波及到两组关系:“采风者”等于“商品消费者”、“被采风者”等于“商品制造者”,形成这一组关系的背景是“为旅游者提供的采风”。这的确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这是“采风”在新时期商品经济浪潮下的一种表征,但它却不是研究工作的实质。 二、“采风”与“田野工作”之比较 (一)有关“田野工作” 1.西方“

14、田野工作”“田野工作(ewor)”一词来自人类学。如果从历史的观点出发我们不难发现,西方的“田野工作”同样经历了历史的变迁,它的实质内容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西方民族音乐学的历史可以说是田野工作史,大体可分为五个部分重叠的时期:一是18901930年,重要特点是小规模地集中收集歌曲和乐曲,并对文化背景有所注意。常由传教士或民族志学者录音,而将分析和解释留给音乐学家去做,称作扶手椅式的研究。二是20世纪之交,也是收集小曲,但注意录制完整曲目,将保存看作重要任务。三是19200年,其特点呈多样化,如继续专注于录音,在一种社区长期居住,对文化背景日益敏感,试图从一种小社区、一种部落或一种民间文化出发理解

15、整个音乐体系。四是20世纪50年代初起,开始强调参与,研究者成为学习本地表演、即兴和创作的学生。五是1960年以来,与此前不同的是,不求综述,而严格局限于专项研究,但前面必须要有一部总的民族志大量的研究和录音,还可以研究一种典礼,涉及对其背景及表演者个人的研究,此外也研究表演实践或即兴等。由此可见,西方的“田野工作”由于各时期的研究侧重及研究理念的不同,具体的工作操作也会有所不同的倾向。 2中国“田野工作” “民族音乐学”自上世纪80年代在中国逐渐兴起并不断发展之后,其最重要的研究措施“田野工作(实地调查)”也开始为国内民族音乐研究者注重与运用,有关的理论成果相继出版,如伍国栋、杜亚雄不同版本

16、的民族音乐学概论中均呈现了“田野工作”(实地调查)的理论及措施,从理论层面及实际操作层面都做了较为系统的简介。国内民族音乐学研究者在多种研究领域中,也获得丰硕的研究成果。其中,大多研究成果都是建立在详尽细致的田野考察上,并以所获得的一手资料的基本上展开研究。1尽管研究者从各自的不同研究侧重出发展开研究,但“田野工作”已然成为民族音乐学研究中必不可少的基本性工作,并在不断的研究工作推动中,逐渐以“田野工作”这一称谓取代“采风”之称谓,或是尽管有些学者仍取“采风”之称,但在实际的研究工作中,其工作措施及态度已与古代之“采风”相差甚远。 (二)“采风”与“田野工作”之异同 1.有关“同”的结识 对“采风”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