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考点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9110907 上传时间:2023-11-0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考点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考点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考点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考点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考点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考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考点(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唯物辩证法专题复习第三单元二.第三单元基本结构:一.第三单元的核心问题:世界是怎么样的: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联系、发展、冲突的。总特征:联系、发展的观点(七、八课)实质和核心:冲突规律(第九课)根本要求:创新(第十课)唯物辩证法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综合探究)形而上学对立孤立静止片面第七课联系观主要考点:1、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2、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3、系统优化的方法联系观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联系的含义联系的特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联系的普遍性联系的客观性联系的多样性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驾驭系统优化的方法方法论

2、要求方法论要求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主观臆造并不存在的联系,是诡辩论的一个重要特征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树立全局观念系统与要素的关系重视局部的作用系统的特征方法论要求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方法论要求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遵循系统内部的有序性,用综合的思维方式相识事物学问结构.联系的概念 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主要考点分析:1.理解联系的含义和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联系的普遍性(表现)第一、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四周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其次、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

3、互联系的第三、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方法论要求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和处理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易错点:联系是普遍的,因而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有干脆联系。提示:联系是普遍的。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与四周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但联系是详细的、有条件的,只有在肯定条件下两个事物之间才能建立干脆的联系。.联系的客观性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具有客观性。方法论要求这要求我们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也不能无视甚至破坏客观联系。“彗星出现预示国家兴衰”、“喜鹊报喜,乌鸦叫丧”这些所谓的“联系”离开事物真实的联系,抓住事物表面

4、相像之处。这些所谓的联系不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是主观想象的联系,违反了联系的客观性。如何理解“联系是客观的”?事物的联系就其与实践的关系来看,可以分为自由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1)自由事物的联系在人类诞生之前,或在人类相识与实践活动尚未涉及的领域中,存在着纯粹自由的客观联系。(2)人为事物的联系在人类实践活动范围内由人们依据肯定目的、安排或方案而形成或建立的联系(呈现“人化”的特点)自由事物的联系在人类产生以前就存在了,当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因此自由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人为事物的联系尽管呈现着“人化”的特点,但人为事物的联系只有通过实践这一客观的物质活动才能够形成,形成之后便独立于人

5、的意识之外。因此人为事物的联系也是客观的。联系是客观的,是否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呢? 联系具有客观性,但并不是说人们对事物的联系是无法变更的。人们可以依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变更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详细联系。 联系的普遍性和多样性比较联系普遍性体现在,事物的联系广泛的存在与各个事物之间,是共性。包含着两方面的含义:一是世界上任何一个事物内部的诸要素是相互联系的,就是说,任何事物都具有内在的结构性;二是任何一个事物与其他事物也处于相互联系之中。联系多样性则侧重一个事物的对外联系有许多种,指的是详细联系的数量多和有多个不同性质的联系。如依据事物联系的依据和条件,可以把联系分为内

6、部联系和外部关系;依据事物之间的联系有无中间环节,可以把联系区分为干脆联系和间接联系;依据事物之间联系的性质,可把联系区分为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依据事物之间联系有无确定的趋势和方向,可把联系分为必定联系和偶然联系;依据联系的空间和范围,可以把联系分为全局联系和局部联系,或整体联系和部分联系。依据联系的时间和依次,可以把联系分为历史联系、现实联系和将来联系。 此外还有因果联系,内容和形式的联系等等。总之联系是多种多样的。联系的多样性表现:有干脆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定联系和偶然联系等。方法论要求留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变更不利条件,创建有利

7、条件,促进事物的发展,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每一事物都是由内部各要素联结而成的有机整体,假如没有内部联系,事物就不能构成有机整体。(内部) 推断:失去联系,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 分析:联系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任何事物都与四周的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着。一事物失去了与四周事物的联系,该事物就失去了自身存在和发展的条件。“鱼儿离不开水,瓜儿离不开秧”、“唇亡齿寒”、“雨露滋润禾苗壮,万物生长靠太阳”(外部)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区分:第一、含义不同。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从数量上看它是一。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从数量上看它是多。其次、地位、作用和功能不同。整体居于主导地位,

8、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处于被支配的地位,听从服务于整体。*整体与部分的功能不同有三种情形:一是整体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二是当各个部分以有序、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功能就会大于部分功能之和。三是当部分以无序、欠佳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功能就会小于部分功能之和。2.说明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及其指导意义联系:相互联系、密不行分首先,二者不行分割。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其次,二者相互影响。部分的功能及其变更会影响到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更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确定作用。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更也会

9、影响到部分。.指导意义(方法论意义)第一,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志向效果。其次,必需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1)系统的含义: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2)系统优化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倾向。(3)驾驭系统优化原理的方法论意义:3.理解系统优化的方法 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留意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和优化趋向,要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相识事物。要用综合的思维方法来相识事物。(既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从整体动身相识事物和系统,又要把事物和系

10、统的各个部分、各个要素联系起来进行考察,统筹考虑,优化组合,最终形成关于这一事物的完整精确的相识)。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肯定意义上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系统的基本特征整体性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具有它的每一个要素都不能单独具有的功能。有序性系统内部都具有层次等级式的结构,系统的各要素总是依据肯定的依次和方向发生作用。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系统内部各要素的优化结合使整体的功能具有了趋向强化的特征,整体的功能不是部分的简洁相加。(2009浙江高考)春秋时期,齐国国王吩咐大臣们必需穿丝质衣服,但国内只准种粮食而不准种桑树,齐国蚕丝需求量大,价格上涨,邻近的鲁、梁等国纷纷停止种粮改种桑树。几年后,齐王又吩咐只准

11、穿布衣,且不准卖粮食给其他国家。结果,鲁、梁等国因饥荒而大乱,不战而衰,齐国坐享其成,使疆土得以扩张。29. 鲁、梁等国不战而衰的惨痛教训给我们的启示是,看问题、办事情既要看到运动的肯定性,更要看到静止的相对性。 既要留意量变,更要促成质变。既要相识冲突的同一性,又要把握冲突的斗争性。 既要重视局部,又要统筹全局。 B C. D. C 台湾作家余光中乡愁一诗中写道:“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这首诗所包含的哲学观点是 事物是变更发展的要按客观规律办事社会存在确定社会意识事物处于一个前后相继的历史联系中ABCDD “天

12、山雪松根连根,各族人民心连心”,这句在新疆各地广为传唱的歌词,形象地道出了新疆各族人民渴望团结的心声。 从生活与哲学的角度看,新疆各族人民渴望团结是因为 A人们可以变更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详细的联系B优化结构有利于整体功能的发挥C有了量的积累,就会有质的飞跃D冲突是事物发展的动力B 长期以来,由于受经济、交通等因素的影响,西藏地区的壁画、堆绣、藏戏等文化珍宝始终蒙着神奇的面纱。随着青藏铁路的全线贯穿,藏文化渐渐被人们所了解,它成为人们相识西藏、了解中国的一个窗口。 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联系的观点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经济和交通等因素影响着藏文化的传播,说明事物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

13、系。人们可以依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详细联系。青藏铁路全线贯穿,建立了藏文化与外界之间新的详细联系。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夫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目前,我们要大力发展农业,增加农夫收入,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用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原理谈谈解决好“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唯物辩证法告知我们,整体和部分不行分割,相互影响,甚至在肯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性能会对整体的性能状态起确定作用。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关系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全局的大事,属于整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解决“三农”问题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中

14、的一个局部,属于部分。党和国家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因为它始终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重要问题。农业丰则基础强,农夫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由此可见,解决好“三农”问题,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确定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关键。第八课发展观主要考点:1、发展的普遍性和实质2、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道路)3、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质变(状态)4、事物发展的缘由:冲突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发展观辩证法的发展观世界是永恒发展的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发展的普遍性发展的实质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相识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发展的前途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前途是

15、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量变质变要求既要对将来充溢信念,又要英勇地接受挫折与考验方法论要求主动做好量的积累;坚决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坚持适度原则。反对两种倾向:拔苗助长或优柔寡断学问结构重要考点分析1.了解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总特征2.理解发展的实质,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什么是发展(发展的实质) 发展是指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联系与发展的关系: 自然界的发展是由物质世界的相互联系引起的。物质世界的相互联系包含着相互作用,正是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构成了事物的变更和发展。因此说,没有联系就没有发展,发展是联系的结果。推断:变更就是发展、把握发展要着重留意两点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具有远大前途旧事物是否要明确区分新旧事物的标准新事物就是符合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