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4.3自然灾害与我们教案 湘教版选修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8702882 上传时间:2022-09-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9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 4.3自然灾害与我们教案 湘教版选修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中地理 4.3自然灾害与我们教案 湘教版选修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中地理 4.3自然灾害与我们教案 湘教版选修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中地理 4.3自然灾害与我们教案 湘教版选修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中地理 4.3自然灾害与我们教案 湘教版选修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 4.3自然灾害与我们教案 湘教版选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 4.3自然灾害与我们教案 湘教版选修(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4.3 自然灾害与我们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1明确在灾害发生时自救与互救的目的与意义,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救与互救常识、方法;2掌握应对洪水灾害和地震灾害的正确方法。(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收集资料,相互交流应对自然灾害的典型事例和方法; 2能多途径地获得资料并通过对众多材料进行选择、归纳、分析,形成观点并在讨论中发表自己的看法;3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设计在灾害发生时的自救和互救办法,现场演示。(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典型例子,培养学生应对自然灾害时冷静的心态和机敏的反应; 2培养学生面对自然灾害的积极态度、互帮互助的精神和“减灾防灾、人人有责”的意识,树立人类战胜自然灾害的坚定信念; 3

2、强化生存本领意识,强调生存能力教育,提高学生的生存能力。教学重点1. 我们面对自然灾害的态度2. 应对洪水灾害和地震灾害的正确方法教学难点如何将应对自然灾害的正确办法和意识渗透到学生的思维当中,形成生存本领。教学媒体与教具课本插图以及师生收集的有关资料和图片课时安排2课时讲授过程 第一课时【新课导入】减轻自然灾害既是各级政府、科学家、工程师的责任和义务,同时,也与我们的个人生活和行动密切相关。当灾害迫在眉睫或正在发生时,我们该怎么办?【板书】第三节 自然灾害与我们【案例分析】阅读以下两则案例,从中你悟出哪些道理?案例一:一人跑出全家得救 秦振英,唐山钢铁公司工作;唐山地震前住在秦庄北街28号,

3、住平房,烈度十度区。“震前我家住的四间平房是刚刚盖起的新房,地震时我被惊醒,当时我反应很快,迅速从窗户跳出,我爱人也想随着外逃。然而仅仅几秒钟之差,房子就倒了,她被压在墙角。这时大女儿也被砸在炕沿下,住在西屋的三个儿子,大儿子想往外跑没有成功,跳窗时被水泥檩砸伤腰部,另外两个儿子还平躺在炕上,身上也压着水泥檩,所幸的是下面有掉下的碎石架着,所以砸的力量不太大,当时尽管没有生命危险,可是靠自己力量又没法出来。 “我第一个从屋中跑出,免遭埋压,争取到抢救家人的机会。但这五口人中该先救谁呢?我想在这一刻千金的宝贵时机里,救人的先后顺序非常重要,必须先救容易救的,把压埋较重,但对生命没威胁的放在后面,

4、这样安排可节省很多时间。我爱人砸埋在墙角,由于房倒后在墙角处形成一个小三角空间,起到保护作用,掉下的焦子片已破碎,比较好搬,很快我就将她拉出来。这时大女儿喊叫得很急,但我从她呼喊的声音分析她压得并不重,只是因惊慌而喊叫。我问清她的情况,证明我的判断是正确的 我又看了看压在她上面的焦子顶很沉,我一个人也抬不动,于是先从上面挖开一个小洞,空气可以透进去,估计较长时间内不会有危险,我就告诉她自救办法,让她安静等待,便急忙去救大儿子。压埋大儿子的水泥檩很沉,我搬不动,只好找根小棍一点点往上撬,撬一点垫上一块石头,檩条逐渐抬高,大儿子终于被救出来了。大儿子没伤着,他的得救,立即增加了救助力量。我们三人合

5、力掀起压在大女儿身上的焦顶,大女儿也被救出。最后我们四个人又一起抢救另外两个孩子,由于人多力量大,很容易将沉重的檩条抬起,两个儿子也钻了出来。我们全家互救仅用了一个小时,终于安全脱险。回忆起这紧张珍贵的一小时,真是感慨万千呀!” 案例二:l0岁女孩救了几百人印度洋海啸后,世界各大媒体都在争相报道这样一件事:一名10岁的英国小女孩仅凭自己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在大海啸中救了几百人的命。这位小英雄名叫缇丽,海啸来临当天,她正与父母在泰国普吉岛海滩享受假期。就在海啸到来前的几分钟缇丽的脸上突然露出惊恐之色。她跑过去对母亲说:“妈妈,我们现在必须离开沙滩,我想海啸即将来临。”她说她看见海滩上起了很多的泡

6、泡,然后浪就突然打了过来。这正是地理老师曾经描述过的有关地震引发海啸的最初情形。老师还说过,从海水渐渐上涨到海啸袭来,这中间有l0分钟左右的时间。起初,在场的成年人对小女孩的预见都是半信半疑,但缇丽坚持请求大家离开。她的警告如星火燎原般在沙滩上传开,几分钟内游客已全部撤离沙滩。当这几百名游客跑到安全地带时,身后已传来了巨大的海浪声“噢,上帝,海啸,海啸真的来了!”人们在激动和惊恐中哭泣,争相拥抱和亲吻他们的救命恩人缇丽。当天,这个海滩是普吉岛海岸线上唯一没有死伤的地点。【师生共同总结】(1)减轻自然灾害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和行动密切相关,在自然灾害发生时,个人行动是否积极、合理,往往决定了我们在

7、灾害中能否生存。 (2)自然灾害具有突发性,我们应该具备一定的自救和互救知识,有备无患。【探究活动】阅读教材P9293材料“逃生的机会就在眼前”,组织学生交流:在灾难事故中我们应该怎么办?【学生发言,教师总结】理智和清醒的头脑;正确的判断,逃离现场;忍痛自救。 【讨论】(1)除了上文中提到的逃生措施外,你还能补充吗?和同学们交流你的想法。 (2)你是否碰到过险情?如碰到过,你是如何应对的?把你的经验和教训告诉大家。(3)把你收集的人们应对灾害成功或失败的例子告诉大家。 (4)结合教材,讨论面对自然灾害,我们应该怎么做?【学生发言,教师总结】面对自然灾害,我们应该做好以下几点:学、听、备、察、报

8、、抗、避、断、救、保。【联系实际】请你说说当地有哪些常见的自然灾害,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准备?【承转】我国是一个洪水灾害严重的国家,每年因洪水造成的损失巨大,掌握应对洪水灾害的正确方法对防御洪水灾害、减轻洪水灾害具有重要意义。【板书】二、应对洪水灾害的正确方法【复习提问】(1)简要说明我国洪水灾害的主要分布。(2)洪水灾害的主要危害有哪些?【学生回答】略【思考活动】下列应对洪水灾害的方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洪灾时中小学生应以抗灾为主,积极参加抢险活动。 室内进水前,要及时拉断电源,以防引起触电事故。 在室外要站在地势较高处,且不要手持锐利的金属物品。 洪水猛涨时,可用绳子或被单等物将身体与烟囱、树

9、木等固定物相连,以免被洪水卷走。 洪水围困时,可用手电筒、哨子、旗帜、鲜艳的衣服发出求救信号。 水性好的人,在洪水汹涌时可游泳逃生。 在旅游景区遭遇洪水时,一定要沿山谷中的旅游路线撤离。 如遇泥石流,在可能行动的时候,应迅速沿泥石流运动的方向躲避。【参考答案】错误。【师生总结】应对洪水灾害的正确方法:服从组织,及时报告;高处转移,备品医药;躲险避电,自救信号;注意卫生,抢救有“窍”。【承转】地震灾害是危害最大的地质灾害。破坏性地震发生时,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板书】三、应对地震灾害的正确方法【复习提问】(1)我国地震灾害的分布特点。(2)地震灾害的主要危害有哪些?【学生回答】略【思考活动】阅读教

10、材P95材料“不同场所的避震方法”,思考下列应对地震灾害的方法是否正确?为什么?在家中就地避险的方法是选择床下、桌子底下躲避。 高层住户应选择乘电梯的方式迅速撤离住宅。 在室外,无论是汽车还是火车要远离陡崖,防止滑坡、泥石流、滚石的威胁。【参考答案】错误【强调】地震发生时,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情况应采取不同的应对方法。 保障安全的关键有三点。一是要切断电源、气源,防止火灾发生;二是要远离高大建筑物、窄小胡同、高压线、变压器、陡山坡、河岸边;三是要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做出敏捷反应。【过渡】通常大地震发生前,都有一些前兆。【阅读】阅读教材P96材料“有没有地震,动物早知道”,了解有关动物的地震前兆。

11、【资料收集】通过网络或书刊,收集地震前兆。【讨论】如何根据地震前兆进行地震预报?【学生发言,教师点评】略【思考活动】读图418,判断下列防雷电的方法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参考答案】a、b是错误的 第二课时:活动课自救与他救目的: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突发事件,这个时候,在场的人如果有一定的常识,组织大家开展自救与互救,就能够减少损失,达到防灾减灾的目的。作为未来的建设者,高中学生有责任、有义务学习这方面的知识,并能主动地充当防灾减灾宣传员。 布置任务: 1把学生分成小组,10人一组。 2分小组准备材料:收集当地常见灾害的资料;学生就有关情况到当地相应部门访问、调查;学

12、生上网查找有关灾害自救和互救的资料。 补充资料参考: 资料一:闪电是很危险的,应尽力避开。它是造成森林火灾的主要原因,也可能造成人和动物死亡。下面是一些应该牢记的避免在雷雨天气发生危险的安全规则。 避开空旷地方,但是不要在大树下避雨,最好在建筑物内避雨。如果在游泳,那么在出现暴风雨临近的最初迹象时就应离开水。在下雷雨时,关掉所有电器,不要使用电话。在雷雨中行走时绝对不能带金属棍,包括有金属棍的雨伞。当感到头发和汗毛开始竖起来时,闪电就会发生在你的附近,应该迅速离开那个地方。如果不能及时赶到安全的地方,就应趴下,尽量贴近地面。 资料二:一支欧洲探险队在非洲撒哈拉大沙漠的“纵深腹地”,突然遭遇一场

13、特大风暴。风沙完全毁坏了所有的通讯器材和水箱。这支队伍一下子陷入了绝境。搜寻人员几经周折才找到了他们。发现除了一对相互“鼻碰鼻、嘴贴嘴”紧紧拥抱的情人外,其余的人早就渴死了。这一富有浪漫色彩的奇闻披露后,人们纷纷提出了一个共同感兴趣的问题:为什么这对恋人拥有超常的抗渴能力呢?难道真是“不可战胜的爱情力量”吗? 巴黎大学医学研究中心的科研人员进行深入细致的探索后确认,这对情人之所以生命力特别顽强,主要并不是“伟大的爱”而是“相互近面呼吸”。对此,该中心的路易博士作了如下科学解释生理学家都知道,在人体水分消耗的各种渠道中,“呼吸丧失”所占的比重非常大。这是因为人每一次呼出的空气,总是潮湿的,即通常

14、所说的“水汽”。它们毫无疑问会带出体内的一些水分。而每一次吸入的相对干燥的空气,又都要吸收一些体内水分。众所周知,人的呼吸是不能停止的。这样一进一出,人体一小时累计损失的水分就不少,一昼夜更是相当可观。而两个近面呼吸的人双方呼出的大部分湿润空气都可以被对方吸入。这样,两人体内水分的“呼吸损失”自然都会大大减少。这位人体生理学教授断言,这种“相互近面呼吸”对濒临干渴困境的人来说,无疑是一种非常简单而又十分有效“救命奇招”。 资料三:遇上灾害咋自救 沙尘暴:沙尘暴天气尽量少外出,少骑自行车,以防刮倒。少走高层楼之间的狭长通道,因为道口的风力会突然加大。不要在广告牌和老树下逗留,以防被强风刮倒伤人,

15、轻型轿车上应放一些重物或者慢速行驶。另外,防尘用品必不可少,以免沙尘对眼睛和呼吸道伤害。 雷击:雷雨时,特别不能在河水中游泳;不要在水田作业;不要站在高大、独立的树、杆、塔下躲雨;不要在高大建筑物附近和屋檐下避雨,最好在室内底层;身上不能穿湿衣,同时关好门窗,拔下电器电源和外接天线。 洪水:发生洪水时,应到洪水不能威胁的高处去。设置救生船,没船可以把木家具用绳子捆在一起组成救生排,也可以临时上大树避洪。 滑坡:遇到滑坡灾害时,应迅速环顾四周,向较为安全的地段撤离。一般除高速滑坡外,只要行动迅速,都有可能跑离危险地段。跑动时,以向两侧跑为最佳方向。如滑坡呈整体滑动时,原地不动或抱住大树等物也不失为一种自救措施。 【板书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