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尔伯格:学习风格测试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8651943 上传时间:2023-09-2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尔伯格:学习风格测试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科尔伯格:学习风格测试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科尔伯格:学习风格测试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科尔伯格:学习风格测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尔伯格:学习风格测试(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习风格测试性别年龄年级本学习风格调查问卷,旨在了解您的学习方式、思维活动方式以及您处理日常生活 情景的方式。下面有12个问题,每个问题都有A、B、C、D四个答案选项。每一个选项都 无所谓对与错,只是反映了您的学习偏好与倾向。请您尽量以近期(两周内)的学习情况为 依据,按照每个答案选项与您实际情况相符合的程度,给予相应的打分,并把分数填写答题 纸的相应位置上。具体的打分方法如下:与您的情况最符合:打4分;与您的情况比较符合:打3分;与您的情况一般符合:打2分;与您的情况基本不符合:打1分。请注意:打分时不能出现相同的分数。如果您清楚了打分标准,就请完成以下的问题:(1)我在学习过程中:A、喜欢

2、调动自己的情感体验C、喜欢做中学B、喜欢思考D、喜欢看和听(2)我感觉什么时候学习效果最好:A、认真聆听并观察的时候C、相信自己的预感和体验的时候B、借助逻辑思考的时候D、努力将事情做完的时候(3)我在学习过程中:A、喜欢推理C、安静而沉稳B、认真负责D、有强烈的情感反应(4)我采用什么方式学习:A、情感体验C、观察B、实践D、思考(5)我学习的时候:A、对新的体验、新经历采取开放的态度B、会多方位地观察问题C、喜欢分析事物,将整体分解成各部分D、喜欢试验(6)我在学习的时候:A、乐于观察C、看重直觉B、积极活跃D、偏重逻辑思维(7)通过什么途径我会学得最好:A、观察C、合理的理论B、人际间互

3、动D、有机会试验和实践8)我学习的时候:A、喜欢看到自己的学习成效C、倾向行动前做好充足的准备 (9)什么时候我学得最好A、依赖观察时B、喜欢理念和理论D、喜欢全身心投入学习B、凭借感觉时D、思考时(10)我在学习中:A、是个心静、含蓄的人C、是个负责的人B、是个乐于接受的人D、是个理性的人C、己尝试做时(11)我学习时:B、喜欢观察D、乐于积极行动A、乐于投入其中C、喜欢对事情作评价 (12)什么时候我可以得到最理想的学习效果:A、进行思考、分析时B、乐于接受、思想开放时C、认真仔细时D、学以致用时三、计分与说明单独题目上给分:依据与自己情况符合程度,在每个题目中A.B.C.D 4个选项分别

4、给出分数, 12个题目是一样的。所有题目的同一个问项分数相加后得到1个总分(说明:一共有12个题目,12个A选项上 分数相加;12个B选项上分数相加;12个C选项上分数相加;12的D选项上分数相加, 共得到4个总分。) 然后依据4个总分的高低给予排序。就能反映出那一种学习风格占有优势。四 解释总共得到4个总分,分别表示Kolb学习经验模式中的四个阶段, 具体的经验:以个人的感受获得实际经验; 省思的观察:由不同的观点分析以进行价值判断; 抽象的概念:以对情况的心智了解取代感受以发展通则、理论以解决问题; (4)主动的实验:测试理论、凭借流程及用实际方法以影响他人或事件。 以四个阶段尺度为基础,

5、可将学习风格分布至四象限中,即分散者、同化型、聚合型及适 应型。每种学习风格的特点解释如下: 分散型:喜好省思观察与具体经验,有较强的想像力和创意,擅长脑力激荡,由于多观察少 行动,须以图像或整体观念来帮助学习,喜欢开放式的作业及自我判断的活动,不喜欢同侪 互动学习。在人才培养方式上,建议采用:内部导师辅导、工作中学习、公开课、MBA或 大学课程、多媒体课程等;在培训形式上建议采用:实验、示范、练习、面谈、观摩、小组 讨论。同化型:喜好省思观察与抽象概念,具有归纳推理而建立理论架构的能力,能够同化完全不 同的发现,而提出一个完整的解释,偏好确定方向的学习,但较缺少对人事物实际的价值判 断。在人

6、才培养方式上,建议采用:公开课、MBA或大学课程、阅读书籍、网上学习或多 媒体课程等;在培训形式上建议:小组讨论、演讲、文献资料。聚合型:喜好主动实验与抽象概念,擅长问题的解决,藉由假设和演绎推论的方式来获得知 识,相信单一答案、普遍知识及实际的价值,故重视专家式的学习及结构好的知识。在人才 培养方式上,建议采用:阅读书籍、网上学习或多媒体课程、MBA或大学课程、工作中学 习等;在培训形式上建议:演讲、文献资料、小组设计以解决问题。适应型:喜好主动实验与具体经验,喜欢实际的完成计画或任务,以获得新的经验,较喜欢 冒险,最常用直觉和错误尝试的方式来处理问题,容易适应新环境,不需要架构或权威,较 需要互动学习。在人才培养方式上,建议采用:工作中学习、内部导师辅导等;在培训形式 上建议:小组设计以解决问题、实验、示范、练习、面谈、观摩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