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原理知识点总结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8650950 上传时间:2022-08-03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72.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据库原理知识点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数据库原理知识点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数据库原理知识点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数据库原理知识点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数据库原理知识点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数据库原理知识点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据库原理知识点总结(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数据库原理知识点总结-精华(总16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 -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数据库系统概述一、有关概念四个基本概念1. 数据(Data):数据库中存储的基本对象2. 数据库的定义:数据库(Database,简称DB)是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有 组织的、可共享的大量数据集合3. 数据库管理系统(简称DBMS):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 理软件(系统软件)。用途:科学地组织和存储数据;高效地获取和维护数据主要功能: 1.数据定义功能 2.数据操作功能 3.数据库的事务管理和 运行管理功能 4.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 5.数据的组织,存 储和管理

2、功能6其他功能4. 数据库系统(Database System,简称DBS):指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 数据库后的系统桌面 DBMSAccess ,VFP客户机/服务器型 DBMSSQL Server , Oracle, MySQL , DB25. 数据库系统(DBS)的构成J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开发工具)数据库应用系统I数据库管理员(DBA)和用户二、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1数据管理的三个阶段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数据库系统阶段2数据库系统管理数据的特点如下1数据共享性高、冗余少;3数据独立性高;3.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1数据定义功能功能4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功能可以对数据提供哪些控制功能数

3、据的安全性(Security)保护:保护数据,以防止不合法的使用造成数据结构化;4由DBMS进行统一的数据控制功能2数据操作功能3数据库的事务管理和运行管理5数据的组织,存储和管理功能6其他的数据的泄密和破坏。数据的完整性(Integrity)检查:将数据控制在有效的范围内,或保证数据之间满足一定的关系。并发(Concurrency)控制:对多用户的并发操作加以控制和协调,防止相互干扰而得到错误的结果。数据库恢复(Recovery):将数据库从错误状态恢复到某一已知的正确 状态。数据模型用来抽象、表示和处理现实世界中的数据和信息的工具。通俗地讲数 据模型就是现实世界数据的模拟。数据模型三要素:

4、数据结构,数据操作,数据的完整性约束。 数据模型分为概念模型、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3个方面。数据结构:是所研究的对象类型的集合,它是刻画一个数据模型性质最重要的 方面;数据结构是对系统静态特性的描述数据操作:对数据库中数据允许执行的操作及有关的操作规则;对数据库中数据 的操作主要有查询和更改(包括插入、修改、删除);数据操作是对系统动态特 性的描述数据的约束条件:数据及其联系应该满足的条件限制概念模型一、模型的三个世界1. 现实世界2. 信息世界:即根据需求分析画概念模型(即E-R图),E-R图与DBMS 无关。3. 机器世界:将E-R图转换为某一种数据模型,数据模型与DBMS相关。 注意:信息

5、世界又称概念模型,机器世界又称数据模型二、实体及属性1)关系:一个关系对应通常说的一个表2)元组:表中的每一行数据称作一个元组3)属性:表中的每一列,列可以命名称属性名4)码:也译为码键,表中的某个属性或属性组,它可以是唯一的确定一个 元组。域:属性的取值范围6)分量:元组中的一个属性值7)关系模式:对关系的描述,表示为:关系名(属性1,属性2 属性n) 注:关系模型要求关系必须是规范化的,满足最一定的规范条件,关系的 每一个分量必须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数据项。实体型:即二维表的结构例 student(no, name, sex, age, dept)5实体集:即整个二维表三、实体间的联系: 1两

6、实体集间实体之间的联系1: 1联系1: n联系m: n联系2同一实体集内实体之间的联系1: 1联系1: n联系m: n联系四、概念模型(常用E-R图表示)实体型说明:E-R图作为用户与开发人员的中间语言。 E-R图可以等价转换为层次、网状、关系模型。举例: 学校有若干个系,每个系有若干班级和教研室,每个教研室有若干教员 其中有的教授 和副教授每人各带若干研究生。每个班有若干学生,每个学生选修若干课程 每门课程有若干学生选修。用E-R图画出概念模型。数据模型一、层次模型:用树型结构表示实体之间的联系。 每个结点代表一个实体型。 只能直接处理一对多(含一对一)的实体关系。 查找层次数据库中的记录,

7、速度较慢。二、网状模型:用图结构表示实体之间的联系。 每个结点代表一个实体型。 可以处理多对多的实体关系。 查找网状数据库中的记录,速度最快。三、关系模型:用二维表表示实体之间的联系。1. 重要术语: 关系:一个关系就是一个二维表; 元组:二维表的一行,即实体; 关系模式:在实体型的基础上,注明主码。 关系模型:指一个数据库中全部二维表结构的集合2特点: 关系模型是建立在严格的数学理论的基础上的; 关系模型的存取路径对用户透明; 查找关系数据库中的记录,速度最慢。关系模型的数据完整性约束 实体完整性 参照完整性 用户定义的完 整性关系完整性规则实体完整性规则主码的属性值不能为空值。因为如果出现

8、空值,那么主码就无法保证元组的唯一性。参照完整性规则在关系模式中实体以及实体之间的联系是用关系来描述的,所以自然存在着关系与关系之间的联系,而关系之间的联系是靠公共 属性实现的,如果这个公共属性是一个关系R1的主码,那么在另一个与它有联 系的关系R2中就称为外码。参照完整性规则告诉我们外码的取值只有两种可 能,要么是空值,要么等于R1中某个元组的主码值。用户定义完整性反映某一具体应用所涉及的数据必须满足的语义要求。 小结:数据有三种类型,DBMS就有三种类型,DB亦有三种类型。数据库系统结构一、数据库系统的体系结构 单机结构:DBMS、数据库、开发工具、应用系统安装在一台计算机上。 C/S结构

9、:局域网结构客户机:装开发工具、应用系统服务器:装DBMS、数据库 B/S结构:Internet结构服务器:装DBMS、数据库、开发工具、应用系统 客户机:装IE即可三、数据库系统的模式结构1三级模式 模式:是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模式只涉及数据库的结构;模式既不涉及应用程序,又不涉及数据库结构的存储; 处模式:是模式的一个子集,是与某一个应用程序有关的逻辑表示。特点:一个应用程序只能使用一个外模式,但同一个外模式可为多个应用 程序使用。 内模式(一个数据库只有一个内模式):描述数据库结构的存储,但不涉 及物理记录。2两级映象 外模式/模式映象:定义了外模型与模式之间的对应关

10、系(可以有多 个),保证数据库的逻辑独立性; 模式/内模式映象:定义了模式与存储结构之间的对应关系(唯一的), 保证数据库的物理独立性;3两级映象的意义通过二级映像,可以使数据库有较高的数据独立性,也可以是逻辑结构和 物理结构独立性,也可以使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得以分离,换来了用户使用数 据库的方便。 使数据库与应用系统完全分开,数据库改变时,应用系统不必改变。 数据的存取完全由DBMS管理,用户不必考虑存取路径。关系数据库语言分为关系代数、关系演算和结构化查询语言三大类。 关系的5种基本操作是选择、投影、并、差、笛卡尔积。关系数据库的特点(关系数据模型的特点)优点1)建立在严格的数学概念基础上

11、2)概念单一,数据结构简单清晰,易懂易用3)关系模型为存储路径对用户透明,从而具有更好的数据独立性,更好 的安全保密性,也简化了程序员的工作和数据库开发建立的工作缺点:存储路径对用户透明导致查询效率往往不如非关系数据模型 三级模式优点是对数据的三个抽象级别,它把数据的具体组织留给DBMS管理,使用户能 逻辑的抽象的处理数据,而不必关心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和存储 为了能在 内部实现这3个抽象层次的联系和转换,数据库系统在这三级模式之间提供了 二层映像,外/模和模/内保证了数据库系统中的数据能有较高的逻辑独立性和 物理独立性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管理员有三个主要工作i)数据库设计ii)数据库维护过)

12、改善系统性能,提高系统效率1. DBMS的功能:负责对数据库进行统一的管理与控制。 数据定义:即定义数据库中各对象的结构 数据操纵:包括对数据库进行查询、插入、删除、修改等操作。 数据控制:包括安全性控制、完整性控制、并发控制、数据库恢复。2. DBMS的组成:厂DDL语言 DML语言j DCL语言实用程序注意:SQL集DDL,DML,DCL功能于一体; 所有应用程序通过SQL 语句才能访问数据库一、基本概念1. 码:能唯一标识元组的属性集。2. 候选码:一个属性集既能唯一标识元组,且又不含有多余属性,一个关 系模式可以有多个候选码。3. 主码:任选候选码中的一个。4. 主属性:主码中包含的各

13、个属性。5. 非主属性:不包含在主码中的各个属性。6. 外码:设F是关系R的一个属性,不是R的主码,但却是另一个关系S 的主码,则称F是关系R的外码。阐述DBA的职责。决定数据库的中的信息内容和结构决定数据库的存储结构和存取策略决定数据的安全性要求和完整性约束条件监控数据库的使用和运行数据库的改进和重组重构定期对数据库进行重组织,以提高系统的性能 日志文件需要登记的内容包括哪些各个事物的开始(BEGIN TRANSACTION)标记; 各个事物的结束(COMMIT或ROLLBACK)标记; 各个事物的所有更新操作。日志文件的作用有哪些事物故障恢复和系统故障恢复必须用日志文件;在动态转储方式中必

14、须建立日志文件,后备副本和日志文件结合起来才 能有效地恢 复数据库;在静态转储方式中,也可以建立日志文件。关系模式的规范化一个好的关系模式应满足: 冗余应尽可能少应尽可能避免插入、删除异常消去关系中不合适的属 性依赖关系。二、范式 什么叫范式指一个关系的非主属性函数依赖于主码的程度。 什么叫关系规范化指一个关系从低级范式向高级范式的转换过程。1NF 二 2NF 二 3NF 二 BCNF 二 4NF 二 5NF 应用:关系规范化理论应用在逻辑结构设计阶段。三、关系模式的规范化 1第一范式(1NF) 定义:若关系R的所有属性不能再分,则RG1NF 存在问题 原因:存在非主属性对主码的部分依赖。 解

15、决办法:消除非主属性对主码的部分依赖,将关系R分为二,将满 足完全依赖的属性集组成一个关系;将满足部分依赖的属性集组成另一个关 系;2第二范式(2NF)定义:若关系RG1NF,且它的每个非主属性都完全依赖于主码,则称RG2NF。 存在问题:冗余大:R1必要冗余,R2冗余可以修改。修改麻烦插入异常:如新来的教师没有上课,则该教师的信息就没办法插入R2 表中。删除异常:若某位教师只授一门课,当该门课不开时,该教师的信息亦 被删除。 原因:存在非主属性对主码的传递依赖。传递依赖必须有两个非主属 性 解决办法:将R2 分为二3第三范式(3NF) 定义:若关系RW2NF,且它的每个非主属性都不传递依赖于主码,则 称 RW3NF。 规范化过程 非规范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