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教学古诗词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8641205 上传时间:2023-12-0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有效教学古诗词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如何有效教学古诗词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如何有效教学古诗词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如何有效教学古诗词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如何有效教学古诗词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如何有效教学古诗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有效教学古诗词(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有效教学古诗词玉州区仁厚镇初级中学黎庆南【关键词】古诗词教学有效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史上一朵奇葩,短短的篇幅,却蕴含着丰富的内涵,是诗人情感的浓缩。每一首诗词,都能让我们看到一个别具性格的诗人,在诗词中,我们也能看到一个朝代的缩影,古诗词可谓一笔无法估量的文学财富。作为语文教师,应该有效的进行古诗词教学,引导学生领悟我们前人留下的财富。如何引导学生去学好古诗词?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研究,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朗读诗词,品味蕴意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古诗词丰富的内涵蕴藏在凝练的语句中,只有反复的诵读,才能品味诗词中的情感。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初中生要诵读古诗词,提高自己的欣赏

2、品味和审美情趣。”教学古诗词时,教师一定要重视古诗词朗读的环节,让学生“高声朗诵,低声漫吟,高低起伏,抑扬顿挫,以畅其气,以玩其味。”通过富有艺术感染力的朗读,使学生深入地了解诗词的情感,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如身临其境,引起他们与诗人的共鸣,从而受到思想教育,也陶冶了他们的情操。朗读教学也有几种方法:节奏朗读古诗词音韵优美、富有节奏、琅琅上口。古诗词按表音节奏划分的多,按表意节奏划分的少。四言为“二二”节奏,如“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五言有“二二一”节奏,也有“二一二”节奏,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七言有“二二三”也有“二二二一”节奏,如

3、“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另外还有“二二一二”节奏,如“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教师在教学古诗词时,可先教会学生按节奏划分诗词,再指导学生有节奏朗读。韵脚要读得响亮而稍长,读出诗歌的韵味。感情朗读在节奏朗读的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感情朗读。感情朗读,就是体会感情、读出感情,陶行知先生称之为“美读”。有感情的朗读,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诗词的意思,还有助于领悟诗词中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境和韵味。如渔家傲,要读出壮志难酬、苍凉悲怆;望天门山要读出豪迈奔放、想象瑰丽;过零丁洋要读出气壮山河、慷慨悲壮;情诗无题要读出委婉含蓄、缠绵绯恻;归园田居则要读出陶渊明的

4、与世无争、清新自然。情境朗读古诗词里描写的情境离我们的生活已经很远,能创造性地再现诗词的情境,让学生有身临其- 2 - 境、感同身受的感觉,对古诗词的教学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可以通过“配乐朗诵”“看图朗诵”等方法让学生进入诗词的意境中,有条件的可以用多媒体、幻灯片等形式,更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即使条件再落后,教师也可以通过自己优美语言的描述,引导学生进入诗词中,在头脑中想像诗词中的景,进行情境阅读。二、了解背景,感悟诗词诗人所写的诗词,都是在特定的朝代、特定的背景下写成的,每一首诗词都是特定时期诗人思想感情的反映,它既离不开诗词作者的生平经历、性格特点,更离不开诗词写作时的具体社会背景。只

5、有了解诗词的背景,才能更好地感悟诗词的情感。因此,教师在教学古诗词的时候,一定先介绍诗词的创作历史背景和作者的经历。以杜牧泊秦淮为例,在教学时,可先向学生介绍唐朝当时的状况:已呈衰落现象,风雨飘摇,然而当朝的达官贵人却不顾国家安危,夜深了仍然在花天酒地,醉生梦死。接着介绍作者杜牧:一个具有正义感和远见的诗人,他在秦淮河畔看到达官贵人醉生梦死的情形后,感到非常悲愤,因此写下了泊秦淮,质问那些达官贵人,怎么就不知道亡国之痛呢?又如分析诗人陶渊明,可以介绍他坎坷一生和归隐田园的原因,了解诗歌和诗人的背景,学生对于诗歌中一些现实生活里没有的东西,就会理解得更加深刻。三、比较阅读,提高能力比较阅读是指把

6、内容或形式相近的或相对的两篇文章或一组文章放在一起,进行对比阅读。在阅读过程中将其有关内容不断进行比较、对照和鉴别,这样既可以开阔眼界,活跃思想,使认识更加充分、深刻,又可以看到差别,把握特点,提高鉴赏力。古诗词重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赏析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古诗词时,也可以采用比较阅读的形式来提高学生的鉴赏力。可以是同一诗人诗词的比较,如杜甫的春望与春夜喜雨放在一起比较阅读;还可按其类别比较阅读,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与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同是送别诗,通过比较阅读,学生对两首诗中的名句“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和“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高适别董大的“莫愁前路无

7、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的“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作比较,品鉴出诗人的诗风情怀和诗句的意境情感。比较阅读,能够加深学生对诗词的理解,提高学生学习诗词的能力,活跃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的人文底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达到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四、强化积累,学以致用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教科书中的诗词是有限的,为了让学生积累更多的诗词,我采用多种手段,激励学生,如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摘抄报纸,广告媒体中的古诗词;在教室里粘贴美诗好词;引导学生到图书馆借阅诗词书籍;利用电脑积累诗词等,并不时举行一些

8、针对性的诗词比赛,或背诵,或书写,激励学生持之以恒地学习。为了便于学生记忆,我还要求学生对所学的古诗词进行归类。如:描写春的古诗词有: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几处早莺争暖村,谁家新燕啄春泥。韦应物的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描写友情送别的诗句有: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等。归类之后,记忆古诗就易如反掌了。语文来源于生活,也服务于生活。为了让学生切身感受到诗词的作用,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以致用。如:有学生不珍惜时间时,我对他说:“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月到中秋,我又吟:“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在我的潜移默化下,学生也喜欢上了运用诗词。春游时,登上高山,学生欢呼“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当同学遇到困难时,他们也喜欢用诗句勉励:“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学生们更是把诗词引入了作文中,使得作文锦上添花。多年的教学经验让笔者深深感受到:古诗词是人类文化艺术长廊中的明灯,教师教育学生学好古诗词,对继承我国传统优秀文化、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大有裨益,语文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应不断加大研究古诗词的力度,提高自己对古诗词的理解与感悟,让古诗词的课堂绽放光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