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统计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8542292 上传时间:2023-03-02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08.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统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新课标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统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新课标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统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新课标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统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新课标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统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课标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统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统计(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单元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第三单元 统计一、教学内容1、在前几册教材中,学生已经学会了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方法,会用统计表(包括单式统计表和复式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格表示一个或多个单位)来表示统计的结果,并能根据统计图表提出问题加以解决。通过这些学习,学生已经掌握基本的统计方法,建立了初步的统计观念。本单元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之上,让学生认识两种新的条形统计图,并根据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此外,教材在这儿还介绍了描述数据集中程度的一个统计量:平均数。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学会求平均数的方法。本单元分为两小节,内容结构如下:2、课标教材:根据课标的要求,安排在第一学段教

2、学。加强了对统计作用的进一步认识及对平均数在统计学意义上的理解。二、教学目标1、向学生介绍两种新的条形统计图,使学生学会看这两种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2、使学生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3、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三、编排特点1、简单的数据分析。本小节在学生认识了一格代表2个单位、5个单位的纵向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通过两个例题继续介绍一些常见的条形统计图:一种是横向条形统计图,另一种是起始格与其他格表示不同单位量的条形统计图。让学生根据统计图表进行初步的数据分

3、析,通过分析寻找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作出进一步的判断和决策。到此为止,单式条形统计图的教学基本结束。学生通过这一阶段的学习,对条形统计图的结构、数据的表示方式、作用,都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为下一阶段学习复式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打下坚实的基础。四、教学建议1、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进行教学。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积累了大量统计知识,会看统计图表,并能根据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所以,教学本单元时,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知识基础,确定适当的教学起点,尽量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方式学习,达到教学目标。例如,学生在二年级下册已经认识了一格表示5个单位的纵向条形统计图,在本单元出现一格表示5个单

4、位的横向条形统计图以及一格表示10个、100个或更多单位的纵向条形统计图,可以让学生通过迁移类推进行学习。2、注意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统计的作用。学生在二年级下册已经学会利用统计结果进行合理的预测,能初步理解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要注意结合实际情境,使学生理解在日常生活中为什么要使用统计,进一步体会统计的意义。例如,在进行一项决策时,对已有的数据进行统计学上的分析,其结果便能对科学决策提供依据,这就体现了统计的一个主要功能:通过有限样本的数据分析来推断总体样本的大致情况。3、加强学生对平均数在统计学上意义的理解。以前在教学“平均数”的概念时,教师往往把教学重点放在平均数的含义和

5、求法上,而对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和作用很少提及。实际上,平均数作为反映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的量数,是统计学中应用最普遍的概念,它既可以描述一组数据本身的总体情况,也可以作为不同组数据比较的一个指标,教学时要注意体现这一点。例如,坐公共汽车时,身高在110厘米以下的儿童可以免票,这里的“110厘米”就是根据某一年龄儿童的平均身高得到的,体现了平均数在制定政策中的作用。第三单元 统计第一课时 简单的数据分析(1)教学内容教材P38页例1,P40页练习十1题。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会看横向条形统计图和起始格与其它格代表的单位量不一致的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2、过程与方法: 初

6、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感受到统计对于决策的作用。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加强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充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教学重点会看横向条形统计图和起始格与其它格代表的单位量不一致的条形统计图。教学难点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教学准备每人一张空白的统计图(纵向),四人小组一张空白的格子图。教师准备一些空白统计图(横向)。教学过程一、目标导学(一)导入新课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师:同学们,天气越来越热了!你们喜欢喝什么品牌的矿泉水呢?师:是的,市场上有这么多品牌的矿泉水,超市的李叔叔也统计了6月3日9日的几

7、种矿泉水销售情况。师:说说,你从统计表中获得了哪些信息?师:你能将这些信息制成纵向条形统计图吗?(请同学们自己制作统计图)在纵向条形统计图中横轴表示什么?纵轴表示什么?一格表示多少?你们还有什么疑问?统一矿泉水的销售量是多少?B矿泉水的销售量是45箱。你能将B矿泉水的数据填入统计图中吗?(格子不够)2、揭示课题:简单的数据分析(1)(二)出示学习目标(见教学目标1)二、自主学习(一)出示自学提纲自学教材P38页例1并完成自学提纲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1、说说,你从统计表中获得了哪些信息?2、你能将这些信息制成纵向条形统计图吗?(请同学们自己制作统计图)3、在纵向条形统计图中横轴表示什么?纵轴

8、表示什么?一格表示多少?4、你们还有什么疑问?B矿泉水的销售量是多少?B矿泉水的销售量是45箱。你能将B矿泉水的数据填入统计图中吗?(有时候纸的空间太小,不够画出这样纵向的条形统计图,那怎么办呢?)你们想到了哪些方法?(二)学生自学(学生对照自学提纲,自学教材P38页例1,并完成自学提纲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学生自学,教师在不干扰学生的前提下巡回指导,发现共性问题,以掌握学生学情)(三)自学检测生独立画出横向条形统计图,并分析数据,解决问题.1、横轴表示什么?一格表示的数量是多少?2、纵轴又表示什么?3、根据横向统计图上的数据,你知道了什么?4、你认为应多进哪种矿泉水,为什么?5、请你再

9、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并解决?三、合作探究(一)小组互探(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同桌或学习小组内互相交流。把小组也解决不了的问题记好,到学生质疑时提出,让其他学习小组或教师讲解)。(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方法计算,鼓励学生分工合作,探索交流,教师巡回辅导,发现学生不同的解法)(学生四人小组合作,讨论设计好的横向条形统计图。)(二)师生互探1、解答各小组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2、教师有针对性地请同学汇报自己的解题思路与方法。A:交流汇报展示自己本组设计的条形统计图。B:师肯定学生的创作,并出示规范的横向条形统计图。C:全班学生再说说横向条形统计图横轴、纵轴、每一小格表示的意思。横轴表示矿泉水卖出的数量,

10、纵轴表示各种不同品牌的矿泉水。D:师小结:你看,统计图还可以帮助我们分析问题,帮我们决策。(三)生生互探质疑: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还有哪些疑难问题请提出来,让同学们帮你解决,好吗?四、达标训练1、练习十1题。A:看横向统计图,说说统计图各部分表示的意思。(同桌交流)B:根据统计图,回答题后的三个问题。2、练习册P28第三单元评价1题。根据图中的信息,将表格填完整。并说明理由。3、练习十5题(思考题)。 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你对自己、同学这节课学习的表现如何评价?五、堂清检测 (一)出示检测题(1题必做,2题选做)1、练习册P20页练习与巩固题。2、练

11、习册P20提高与创新题。(二)堂清反馈:作业布置(略)板书设计简单的数据分析(1) 横向统计图:横轴代表数量 纵轴代表项目 第二课时 简单的数据分析(2)教学内容教材P39页例2,P40页练习十25题。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会看起始格与其它格代表的单位量不一致的条形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 2、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感受到统计对于决策的作用,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加强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充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教学重点 使学生学会看起始格与其它格代表的单位量不一致的条形统计图。

12、会分析各种不同的统计图。 教学难点 起始格与其它格表示不同单位量的条形统计图。 教学过程 一、目标导学(一)导入新课1、谈话:我们学校的校医非常关心大家的身体健康,经常要了解我们同学的体重、身高等(出示班级座位图), 你有什么办法能让老师一眼就能够看得明白、清楚吗?2、揭示课题:简单的数据分析(二)展示目标(见教学目标1)二、自主学习(一)出示自学提纲自学提纲(自学教材P39页例2,并完成自学提纲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1)观察,这个统计图和前面学的统计图有什么不同?(2)起始格代表多少个单位,其它格呢?这样画有什么好处?(3)引导学生按照示例,把其余的条形补充完整。(4)小组讨论:在什么

13、情形下使用这种统计图?它的优点是什么? (5)根据上面两个统计图,你知道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你能解决吗? (6)与课本39页下 “中国10岁儿童身高、体重的正常值”引导学生比较。发现哪些同学的身高、体重在正常值以下,哪些同学在正常值以上?(二)学生自学(学生对照自学提纲,自学教材P39页例2,并完成自学提纲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学生自学,教师在不干扰学生的前提下巡回指导,发现共性问题,以掌握学生学情)三、合作探究(一)小组互探(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同桌或学习小组内互相交流。把小组也解决不了的问题记好,到学生质疑时提出,让其他学习小组或教师讲解)。(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方法,鼓励学生

14、分工合作,探索交流,教师巡回辅导,发现学生不同的解法)(二)师生互探1、解答各小组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2、教师有针对性地请不同方法的同学汇报自己的思路与方法。师引导学生思考:在统计图中怎样一目了然地看出每个同学的身高、体重是在正常值以上还是正常值以下?(引导学生在统计图上用一条虚线画出正常值,再直观地比较。)3、引导学生为这些体重超正常值的同学出谋献策。(实践作业)让学生从报纸、书籍上找到更多形式的统计图表,并找出相应的信息,可以培养学生从各种渠道收集信息的能力。四、达标训练教材4041页2题、3题。课堂小结:通过完成这一份统计图。你得到了哪些信息?进一步体会统计的作用。你想对这些同学说些什么?谈谈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感受?还有问题吗?五、堂清检测(一)出示检测题(练习十4题必做,5题选做)(二)堂清反馈:作业布置(略)板书设计简单的数据分析(2)纵向统计图:横轴代表项目 纵轴代表数量条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多少起始格与其他格代表的单位量可以不一致 第三课时 平均数(1) 教学内容 教材P42页例1及练习十一1、2、3题。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熟练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1)使学生掌握求一组数据平均数的方法,理解统计的意义。(2)通过求平均数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统计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分析、综合计算与统计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