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区域地理习题:第1单元 地球与地图 质量检测题1 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8505782 上传时间:2023-12-2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区域地理习题:第1单元 地球与地图 质量检测题1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中地理区域地理习题:第1单元 地球与地图 质量检测题1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中地理区域地理习题:第1单元 地球与地图 质量检测题1 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中地理区域地理习题:第1单元 地球与地图 质量检测题1 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中地理区域地理习题:第1单元 地球与地图 质量检测题1 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区域地理习题:第1单元 地球与地图 质量检测题1 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区域地理习题:第1单元 地球与地图 质量检测题1 Word版含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地球与地图质量检测题(一)一、单项选择题读所给经纬网图,回答12题。1从B地到C地,若不考虑地形因素,最近的走法是(C)A一直向东走B一直向西走C先向东北,再向东,最后向东南走D先向东南,再向东,最后向东北走2读经纬网图,纬线AB约是DE长度的(B)A一半B等长C15倍D2倍解析:本题考查经纬网的综合应用。第1题,球面上两点间最短距离为过这两点大圆上的劣弧长,图示中B的坐标是(60N,45E),C的坐标是(60N,135E),据此判断最近的走法。第2题,60N纬线圈的长度为赤道的一半,因此60N纬线上经度相差180的AB线和赤道上经度相差90的DE线距离相等。读下图完成34题。3下列关于地理

2、位置的说法,正确的是(B)A点的位置是110E,10SB点的位置是40N,100EC点的位置是135W,70ND点的位置是100E,50N4下列关于两点之间相对方向的说法,正确的是(A)A点在点的东北方向B点在点的西南方向C点在点的正南方向D点在点的东北方向解析:本题考查地图(经纬网)。第3题,A项位置,向东经度数在减小,判断为西经;错误。B项,根据80E,确定点的经度为100E,顺着东经度数增加的方向,呈逆时针,故中心为北极,则所在纬度为40N,故B项正确。C项的经度为135E,顺着逆时针的自转方向,经度数增大,为东经;错误。D项根据70N的纬线分布判断中心点为北极,自转方向呈逆时针,利用逆

3、时针的自转方向,经度数递减,故为西经;错误。第4题,A项以点看点位于东北方向;正确。B项根据(110W,10S);(40N,100E)判断,位于的东南方向;错误。C项中心点为北极点,故在的正北方向;错误。D项在的西北方向;错误。(高考预测题)读南北半球经纬网图,回答56题。5图中与地方时相同的点是(C)A B C D6当赤道上全部属于白天时,北京时间为(B)A620 B920 C1420 D1820解析:第5题,在同一条经线上地方时相同。根据图中极点确定左图逆时针方向为向东,右图顺时针方向为向东,因此与同为70E。第6题,图中全部属于白天时,即70E为600,可计算出其以东50的120E,时间

4、较之早3小时20分钟。读下图,回答78题。7a在c的_方向(C)A东北 B西南 C西北 D正北8若ab段图上距离为22cm,则该图的比例尺约为(D)A1100000 B11000000C110000000 D1100000000解析:第7题,a点坐标是(30S,180),c点坐标是(50S,140W),通过比较可知C项正确。第8题,根据比例尺的公式计算,比例尺等于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的比值。a、b在同一条经线上,且纬度差是20度,所以其实地距离约为(11120)千米。(2018届湖南师大附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图(单位:m)。读图回答910题。9下面四图中,能正确表示等高线图中

5、沿30纬线从1065至107的地形剖面的是(C)10在学生绘制的该地区地形剖面图中,地形起伏不明显。为了突出图中的地形起伏,绘图时应采用的做法是(B)A比例尺不变,适当缩小图幅B水平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垂直比例尺C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图幅D垂直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水平比例尺解析:第9题,图中剖面线左侧海拔高度应低于500米,B、D错。根据剖面线在30N上穿越经度05,水平距离等于111千米乘以余弦30,水平距离在40千米左右,C对,A错。故选C。第10题,绘制地形剖面图,地势起伏不明显,说明垂直比例尺太小,为突出起伏特征,应保持水平比例尺不变,增加垂直比例尺。故选B。(高考预测题)下图为我国某

6、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读图回答1112题。11图示区域的主要地形是(D)A高原 B平原 C盆地 D丘陵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图中最高点位于村庄的西南方向B凉亭与村庄的最大高差约为125米C甲、乙、丙河段流速最快的是乙段D晴朗的白天,甲处人们可以看到凉亭解析:第11题,从图中等高线高度大部分位于200500米判断属于丘陵地形区。第12题,从图中等高线和指向标可知图中最高点位于村庄的西南方向,故A正确;图中凉亭海拔介于210220米,村庄海拔介于320330米,因此两者高差介于100120米,故B错;甲、乙、丙河段中,甲处等高线最密集,流速最快,故C错;甲处位于谷地,并且甲与凉亭之间

7、有山脊阻挡,甲处人们不能看到凉亭,故D错。(广东省铁一中2017届高三10月月考)下图为某区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各题。读图回答1314题。13图中隧道(C)A穿过等高线密集区,设计不合理B长度大约为6000mC出入口受地质灾害影响较大D应建成“之”字形,以降低坡度14一辆汽车由甲镇沿公路开往乙镇,北京时间12:10司机可看到阳光从车的左前方射入车内的路段是(A)A B C D解析:第13题,图中隧道穿过等高线密集区,设计合理,A错。根据比例尺,隧道长度不超过5000m,B错。根据等高线,陪送口位于山谷中,出入口受地质灾害影响较大,C对。建成“之”字形的是盘山公路,以降低坡度,隧道的海拔高度相

8、同,不能建之字形,D错。第14题,根据纬度可知,太阳位于该地南部天空。北京时间12:10,当地约是正午,太阳位于正南方向,由甲镇沿公路开往乙镇过程中,司机可看到阳光从车的左前方射入车内的路段是,A对。阳光从左侧射入,没有阳光照射,阳光从左后方射入,B、C、D错。二、综合题15读“局部经纬网图”,完成下列问题。(1)甲、丙的地理坐标分别为:甲_60S_170W_,丙_70S_170E_。(2)甲、乙、丙、丁四地位于东半球的是_乙、丁_,位于温带的有_甲、乙_。(3)甲位于乙的_正东_方向,丙位于甲的_西南_方向,某飞机由甲飞往乙,沿最短路线,合适的航向为_先西南,后西北(先西南,再正西,后西北)

9、_,其最短距离应_小于_(小于、等于、大于)2220千米。(4)丙、丁之间的距离_小于_(小于、等于、大于)丙、乙之间的距离。如果乙丁之间的图上距离为2厘米,那么该图的比例尺为_1111000000_。16(2017河北衡水中学高三期末)某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今年暑假对我国西南某地区进行了野外综合考察。下图是他们考察地区的等高线(单位:米)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C处有一石碑“河源”。请在图中画出发源于该处的小河。小组同学发现,图示区域内该河的上游和下游段水流较急,而中游段水流缓慢,你是否能解释其中原因?答案:画图略。该小河上游、下游段流经的地区等高线密集,坡度大,故水流较急

10、;而中游段流经的地区等高线稀疏,坡度小,故水流相对缓慢。(2)该小组的几位同学在山上玩起了“躲猫猫”游戏,其中一位同学站在C处、另一位同学站在E处,如果不考虑树木等物体的影响,请问站在D处的同学能否看到上述两位同学?为什么?答案:看不到C处的同学,因为C、D之间有山脊阻挡了视线;能看到E处的同学,因为D、E之间是低谷,不会阻挡视线。(3)该小组的两位同学分别画了DE、GH两线的剖面图,出现了图右侧两种情况,你认为正确反映GH剖面的是_,请在两图中标出GH和DE的交点I。答案:标注略(分别在最低、最高处)。(4)两位同学分别在A、B两地测量当地的温度,你认为两地之间的温差约为多少?为什么?答案:3。根据等高线可知,两地高度相差500米,而在近地面,高度每增加1000米,气温约下降6。解析:第(1)题,河流发源于等高线由数值小的弯向数值大的山谷处,沿着过C点等高线弯曲最厉害的点就可以画出小河。由于该小河上、下游段等高线密集,故坡度大、水流急;而中游段等高线稀疏,水流慢。第(2)题,根据等高线可知,C、D之间有山脊,会影响通视;而D、E之间是低谷,不影响通视。第(3)题,I位于鞍部,该点是GH方向的最高点,是DE方向的最低点。第(4)题,A、B两地的高度相差500米,故两地的气温相差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