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考试资料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08501609 上传时间:2023-09-26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考试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考试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考试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考试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考试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考试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考试资料(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题型:单选题章节:第五章第五章 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1、大学时期是人生()形成、发展和成熟的一个重要阶段A. 道德品质B. 道德意识C道德境界D.道德素质2、 大学生要继承和弘扬(),做一个知荣辱、讲道德的人A. 社会主义道德精神B. 马克思主义道德精髓C. 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D. 世界文化中的道德传统3、 道德属于()范畴。A. 伦理范畴B. 文化范畴C. 经济范畴D. 上层建筑的范畴4、 道德是一种特殊的()。A. 社会意识形态B. 文化形态C经济形态D.伦理形态5、 道德是通过社会舆论、人们的内心信念和()来维系A. 传统习俗B. 生活习惯C法律制度D.个人喜好6、 道德是通过传统习俗、

2、人们的内心信念和()来维系A. 生活习惯B. 法律制度C社会舆论D.个人喜好)来维系),其产生有多方面的条件,经历了一7、道德是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A. 生活习惯B. 法律制度C个人喜好D.人们的内心信念8、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是一种( 个漫长的历史过程。A. 社会现象B. 文化现象C经济现象D.制度现象9、()的形成是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A. 伦理关系B. 法律关系C. 社会关系D. 道德关系10、 道德是()的产物,只有形成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 才会产生道德A. 伦理关系B. 法律关系C. 社会关系D. 道德关系11、 ()的形成与发展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A. 人类的

3、自我意识B. 人类的道德意识C人类的互助意识D.人类的共生意识12、 道德产生所需要的主客观条件是统一于()A. 生活实践B. 生产关系C生产实践D.社会实践13、 ()是人类道德起源的第一个历史前提A. 劳动B. 语言C社会风俗D.传统习惯14、 人类最初的道德是以()等形式表现出来A. 社会舆论B. 风俗习惯C生活习惯D.制度规范15、 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归根到底是由()决定的,是社 会经济关系的反映A. 上层建筑B. 经济基础C. 统治者D. 生产关系16、 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决定着各种道德体系的()A. 功能B. 性质C原则D.产生17、 社会经济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利益决定

4、着道德的基本原则和()A. 基本功能B. 基本性质C基本要素D.主要规范18、 社会经济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利益决定着道德的()和主要规范A. 基本功能B. 基本原则C. 基本性质D. 基本要素19、 在阶级社会中,社会经济关系的阶级特性决定了道德的()A. 阶级属性B. 经济属性C文化取向D.社会性质20、 道德对社会经济经济关系的反映是以()的方式来把握世界,引导和 规范人们的社会时间活动。A. 消极被动B. 主动C能动D.积极21、 ()是指道德作为社会意识的特殊形式对于社会发展所具有的功效与 能力。A. 道德的认识功能B. 道德的调节功能C道德的社会功能D.道德的功能22、 ()是处理个人

5、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之间的行为规范及实现自我完善 的一种重要精神力量。A. 道德的功能B. 道德的认识功能C. 道德的调节功能D. 道德的社会功能23、 ()是指道德反映社会现实特别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功效与能力。A. 道德的功能B. 道德的认识功能C. 道德的调节功能D. 道德的社会功能24、 ()是指道德通过评价等方式,知道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实践活动, 协调人们之间的功效与能力。A. 道德的认识功能B. 道德的调节功能C道德的社会功能D.道德的警示功能25、()是道德功能最突出最重要的社会功能。A. 道德的认识功能B. 道德的调节功能C. 道德的经济功能D. 道德的警示功能26、 ()道德调

6、节的主要形式A. 道德评价B. 社会舆论C. 传统习惯D. 人们的内心信念27、 道德功能的发挥和实现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及实际效果,就是()A. 道德的认识功能B. 道德的调节功能C. 道德的经济功能D. 道德的社会作用28、道德发挥作用的性质与社会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相联系,由道德所反映的 ( )所决定A. 经济基础、代表的阶级利益B. 社会的意识形态C. 社会的统治阶级D. 社会的上层建筑29、 人类道德的发展,是一个()的过程A. 直线上升B. 斜线上升C曲折上升D.徘徊停滞不前30、 道德发展的规律是()A. 人类道德发展的历史过程与社会的经济发展进程大体一致B. 人类道德发展的历史过程与

7、社会生产方式的发展进程大体一致 C人类道德发展的历史过程与社会的文化发展进程大体一致D.人类道德发展的历史过程与社会的意识形态发展进程大体一致3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 反映的是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A. 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 和奉献精神B. 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C. 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D. 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32、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反映的是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A. 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B. 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C. 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D. 追求精神境界,把道德理想的实现

8、看成是一种高层次的需要3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反映的是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A. 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B. 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C. 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D. 追求精神境界,把道德理想的实现看成是一种高层次的需要34、中国人在对外关系种,始终秉承强不执弱、众不暴寡、富不侮贫的精神,反映的是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A. 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 和奉献精神B. 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C. 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D. 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35、 ()是指一种真实无妄、表里如一的品格,也是道德

9、的根本A. 诚B. 信C. 礼D. 仁36、 ()是指一种诚实不欺、遵守诺言的品格A. 诚B. 信C义D.礼37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 , “信近于义,言可复也” 反映的是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A. 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B. 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C. 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D. 追求精神境界,把道德理想的实现看成是一种高层次的需要38、 礼记。中庸强调“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反映的是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A. 追求精神境界,把道德理想的实现看成是一种高层次的需要B. 重视道德践履,强调修养的重要性,倡导道德主体要在完善自身中发挥自己 的能动作

10、用C. 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D. 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39、孔子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反映的是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A. 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B. 重视道德践履,强调修养的重要性,倡导道德主体要在完善自身中发挥自己 的能动作用C. 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D. 追求精神境界,把道德理想的实现看成是一种高层次的需要40、墨家提倡“察色修身”“以身戴行”, 反映的是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A. 追求精神境界,把道德理想的实现看成是一种高层次的需要B. 重视道德践履,强调修养的重要性,倡导道德主体要在完善自身中发挥自己 的能动作用C. 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

11、防矜D. 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41、“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反映的是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A. 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B. 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C. 追求精神境界,把道德理想的实现看成是一种高层次的需要D. 重视道德践履,强调修养的重要性,倡导道德主体要在完善自身中发挥自己 的能动作用42、“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 “吾日三省吾身” , 反映的是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A. 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B. 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C. 重视道德践履,强调修养的重要性,倡导道德主体要在完善自身中发挥自己 的能动作用D. 追求精神境界,把道德理想的实现看成

12、是一种高层次的需要43、 正确对待中华民族道德传统,要坚持()的立场、观点和方法。A. 马克思主义B. 唯物主义C批判与继承D.社会主义44、道德建设的最终目标就是要恢复中国“固有文化” ,形成以中国传统文化为 主体的道德体系, 并通过这种传统道德的复兴衍生出现代的科学和民主, 即所谓 ()A. “虚无主义”B. “复古思潮”C. “复兴主义”D. “返本开新”45、 ()认为,中国传统道德从整体上说在今天已经失去了价值和意义, 不能满足我过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必须从整体上予以全盘否定。A. “虚无主义”思潮B. “科学主义”思潮C“民主主义”思潮D. “返本开新”思潮46、在对待其他民族或国家

13、的道德文明成果的问题上, 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坚持()的原则。A. 以我为主,为我所用B. 全盘西化C. 既继承又批判D. 全盘否定47、 社会主义道德是 ()伦理思想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相结合的 产物,是对中国古代优良道德传统的传承与升华, 是中国革命道德传统的直接继 承和发展。A. 传统社会B. 马克思主义C现代社会D.近、现代社会48、 中国革命道德传统是指()以后,中国共产党人、一切先进分子和 人民群众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形成的革命气 概、精神品质和道德情操。A. 辛亥革命B. 五四运动C. 新中国成立D. 南昌起义49、 马克思主义科

14、学地揭示了道德的本质,认为道德是()A. “天”的意志、“神”的启示B. 人先天具有某种良知和善良意志C决定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根本力量D. 种由社会经济基础决定的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50、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 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 ()A. 集体主义B. 诚实守信C明荣辨耻D.为人民服务51、个人品德的形成过程包含多种心理成分的相应发展。 其中,人们遵循道德原 则规范所表现出的外在活动,称为( )A. 道德行为B. 道德意志C道德信念D.道德认知52、 通过反复检查以发现和找出自己思想中的不良念头和行为上的不良习惯,并将坚决克服和整治掉。这是完善个人品质中()A. 陶冶情操的方法B. 省察克治的修养方法C. 学思明理的修养方法D. 慎独自律的修养方法53、重视道德修养的自觉性, 强调一个人在独处、 没有外在监督的情况下也能做到严于律己、保持操守。这种道德修养的方法叫作 ()A. 慎独B. 学思并重C. 积善成德D. 由学而进54、为保障我国社会主义市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