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模量数据表格及数据处理要求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8486634 上传时间:2023-09-30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32.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杨氏模量数据表格及数据处理要求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杨氏模量数据表格及数据处理要求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杨氏模量数据表格及数据处理要求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杨氏模量数据表格及数据处理要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杨氏模量数据表格及数据处理要求(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杨氏模量测定(横梁弯曲法)一、实验目的1学会用横梁弯曲法测定金属材料的杨氏模量; 2学会读数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掌握测量微小长度变化的方法;二、实验仪器及用具FD-YZ-MT 杨氏模量测试仪 1 套JC10 读数显微镜米尺 游标卡尺千分尺 待测矩形金属条三、实验原理这部分内容请同学们按照实验报告写作要求来写四、实验步骤(供参考)(1) 将矩形待测材料安放在仪器的刀口上,套上铜刀口(下端挂一砝码盘)并使其刀刃恰 好在仪器两刀口的中间。(2) 调节显微镜的目镜,看清楚镜简内的叉丝松开显微镜的底座并使镜筒轴线正对着铜 刀上的基线,前后移动底座,直到从镜中看清楚铜刀基线,锁定底座和升降杆;转动 读数显微

2、镜的镜筒使得目镜中看到直尺方向与竖直方向一致,读数显微镜的手轮朝 上,锁紧读数显微镜镜筒,转动手轮移动十字叉丝与基线像完全重合,记下读数(3) 在砝码盘上顺序地加法码.共加7次,每次砝码的质量为10 g,同时,每次转动显微 镜的手轮,使得十字叉丝水平线与目镜中基线像重合,记下相应读数(4) 由梁上每取下一片砝码,仿照步骤(3)记下相应的读数.(5) 测出仪器两刀口间的距离1,测量13次,再测出待测样品的厚度h和宽度a,各测量 6 次,记录下相应的测量结果.(6) 实验完毕整理好实验仪器(7) 利用逐差法求出对应10g的弛垂度AX,代入表达式(1)计算杨氏模量并求出其测量 不确定度。注意事项:1

3、. 从初始读数到增加每一片祛码,转动读数显微镜的手轮使得叉丝与基线像重合过 程中叉丝移动方向要保持一致2. 整个测量过程确保读数显微镜或者铜刀口位置不发生移动,因此调节好读数显微 镜一定锁紧相应部位以免测量产生转动,增加砝码或减少砝码时要谨慎切莫碰动 铜刀口的位置。倘若发生了它们的位置有一个发生了变化,就必须从头开始测量。3. 使用千分尺和游标卡尺之前先记下相应的零点读数;再则,使用千分尺测量样品 厚度时应注意测量杆与固定砧别卡得太紧以免样品发生形变,使用游标卡尺测量 样品宽度时内量爪也别卡得太紧。五、数据表格表 1 待测样品及支架两刀口距离测量支架两刀口距离 d 度为:cm千分尺零点读数:

4、mm测量量读数1读数2读数3读数4读数5读数6样品厚度a /mm样品宽度b /cm表 2 在不同重物作用下的弛垂度测量次数0克10克20克30克40克50克60克70克1zzzzzzzz012345672z z z z z z z z 01234567数据处理利用逐差法求出对应I0g的弛垂度Az及其综合不确定度Az1Az2z -z=T 14Az3z -z=624Az4z -z4Az5z -z=T 14Az6z -z6 2_ 丈 Az,求其平均值Az = 4(根据有效数字的修约法则,计算结果以毫米为单位的话,应保留6到小数点后四位)Az的A类不确定度UA保留两位有效数字)求出两刀口间距d、样品厚度a、宽度b的平均值d、a、b (注:计算样品厚度时应 扣除千分尺的零点读数)及其A类不确定度UA 3、吐)、UA G)将相关数据先转换成国际制单位再代入E二船计算杨氏模量E杨氏模量的测量不确定度为:注意测量不确定度最终计算结果只保留一位有效数字,根据有效数字有关运算法则来确定杨氏模量Y的有效数字的位数。测量结果:E二E + u命) 单位:N/m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