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山东枣庄mw光伏发电项目施工组织设计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8389145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 页数:86 大小:59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项目管理)山东枣庄mw光伏发电项目施工组织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86页
(项目管理)山东枣庄mw光伏发电项目施工组织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86页
(项目管理)山东枣庄mw光伏发电项目施工组织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86页
(项目管理)山东枣庄mw光伏发电项目施工组织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86页
(项目管理)山东枣庄mw光伏发电项目施工组织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8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项目管理)山东枣庄mw光伏发电项目施工组织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项目管理)山东枣庄mw光伏发电项目施工组织设计(8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亭区凫城一期30MWp光伏电站项目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单位: 中机国能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日 期: 2017 年 04月 08 日目录第一卷 公司简介4第二卷 施工组织及施工方案5第一章 工程概况51.编制依据52.工程建设规模及承建范围53.厂址概况6第二章 主要工程量71.主要工程量7第三章 资源配置计划71.组织机构设置72.劳动力配置计划83.主要施工机械设备配置及进场计划11 第四章 工程进度计划的实施和控制.13 1.进度控制体系.13 2.进度控制程序.13 3.进度控制计划.14 4.施工进度计划实施.14 5.进度保证措施.16第五章 物资管理161.物资运输172.物资验

2、收173.物资存放174.物资领用175.工程竣工后备品、备件及专用工具的移交18第六章 主要施工技术方案19(一)施工工序19(二)土建主要施工方案20(三)安装主要施工方案42 (四)特殊作业施工方案57第三卷 安全、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71第一章 安全、文明施工711.安全管理712.文明施工措施773.成品保护794.消防管理81第二章 环境保护821.环境管理方针、目标82第四卷 档案资料管理84第一章 施工技术资料管理841.职责842.施工技术资料的主要内容及管理84第二章 竣工档案资料管理851.竣工资料的编制依据852.竣工资料的编制853.竣工资料的组卷864.竣工资料的装订

3、865.竣工图的编制886.竣工资料的移交89第五卷 服务901.施工前期的服务902.施工过程中的服务903.调试期间的服务90第一卷 公司简介 中机国能电力工程有限公司是专业从事新能源工程建设施工的服务商、投资与运营商,提供各类型、各等级光伏电站工程咨询、施工安装、工程承包服务及项目开发运营等全程全能服务。 中机国能电力工程有限公司承“品牌、增值、服务”的理念,为广大客户提供专业的光伏发电系统解决方案服务,努力成为领先的太阳能光伏系统集成建设者;并为促进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而做着继续的努力。第二卷 施工组织及施工方案第一章 工程概况1.编制依据1.1 火力发电厂施工组织设计导则;1.2 电

4、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1.3 火电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1.4 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5-95;1.5 电力建设消除施工质量通病守则;1.6 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火力发电厂部分);1.7 电力建设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工作规定(2002-01-21实施)。2.工程建设规模及承建范围山亭区凫城30MWp光伏并网发电工程场址位于山亭区凫城镇白庄村黄山前自然村,场址边有一宽约4m 的水泥路与凫城镇连接,交通较便利。2.1占地面积为1500亩。 2.2本工程新建一座35kV开关站,35kV侧采用单母线接线方式,光伏进线回路3回,出线回路1回。光伏场区逆变器采用集中式和组串式两种。35

5、kV出线回路送至220kV丰泽站35kV侧。线路总长度约为25km,采用LGJ-240型导线。工程采用265Wp多晶硅光伏组件,共30个子系统,共配置113212块265Wp电池组件,装机容量30.00118MWp;采用固定式支架,倾角为31。场地地质情况(1)场址原始地貌属于构造剥蚀侵蚀低山地貌,地质环境相对稳定区;场区无影响站址建设的大的不良地质作用,适宜光伏电站的建设。(2)场区地下水主要为基岩裂隙水,水位埋藏较深,可不考虑地下水对基础施工的影响。(3)根据场地岩土条件及光伏电站建(构)筑物的荷载特点,建议场区主要采用天然地基方案;(4)升压站按场平标高270m 考虑,南侧将会形成35m

6、左右的填土边坡,建议可修筑重力式挡土墙进行边坡支护。(5)在升压站场区等地势较低处,场地平整时将形成填土。在升压站等场地整平施工期间,控制好填料的颗粒级配,对填土进行分层压实以提高填土的承载能力,减小其沉降变形量,同时应加强地面排水和地表覆盖等措施,位于填方区的上下水道应采取防渗、防漏措施。2.6电站工程主要建设方案1)总体技术方案本工程主要由太阳电池方阵、逆变器、交流升压电气系统以及电站自用电系统组成,太阳电池方阵及逆变器系统是光伏电站的核心系统。本工程规模容量30MWp,采用多晶硅光伏组件。2)光伏电池方阵设计方案太阳电池方阵由光伏组件经串联、并联组成。光伏电池组件串联的数量由并网逆变器的

7、最高输入电压、最低工作电压、光伏组件的最大系统电压以及当地气候条件确定;组串并联的数量由逆变器的额定容量确定。3)电站直流发电系统方案由全固定系统构成,以1MWp为一个发电单元。4)电站交流电气系统方案3. 现场地址概况 工程区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简单,不存在大的不良地质现象。地下水类型主要为基岩裂隙水,地下水位埋深较大,区域构造基本稳定。场区表层有少量覆土,覆土厚度约 0.5m。覆土以下为碎石土或强风化岩石。场区未发现滑坡、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现象,为可进行建设光伏电站。4.1电气主接线全站共设两级交流电压:交流0.48kV、35kV。本工程共装 30MWp光伏光伏组件组件,通过升压至35k

8、V后接入站内35kV开关站,后送至220kV丰泽站35kV侧。4.2 35kV系统: 电站发电系统共设 台0.48/35kV的 kVA箱式升压变。将每 座箱变35kV侧交流输出并联,共 回出线送至35kV开关站。5)监控系统方案电站监控系统采用全数字化电气监控系统,全站具有统一的数据模型和通信平台。电站可监控至每一个组串的运行参数。本工程光伏发电单元系统采用集中监控方式,其监控系统与中控室的计算机监控系统合并。各光伏发电单元(以每个逆变器小室为1个单元)的所有运行参数及就地的实时气象数据,组件的监控通过户外汇流监控箱将数据用双绞线送至逆变器小室,通过逆变器小室的数据采集装置用光纤送至中控室的监

9、控系统。集中型逆变器以光纤传输方式传送至升压站计算机监控系统,主控制室内的操作员站上监视各光伏发电系统的运行数据和气象数据,并可在大屏幕上显示。在主控室操作员站上,还可以单独对每台逆变器进行参数设置,可以根据实际的天气情况设置逆变器系统的启动和关断顺序,使整个发电站的运行达到最优性能和最大的发电能力。第二章 主要工程量1.主要工程量 机电工程:包括光伏发电区组件安装、电缆敷设、逆变器箱变安装、防雷接地工程等;电气工程、通信工程、防雷接地工程等设备安装及并网调试等。 土建工程:开关站、综合楼基础及主体结构、建筑装饰工程;室外设备基础、土石方开挖、道路、护坡、绿化等。设备基础工程:固定式钢支架、钢

10、桩安装。第三章 资源配置计划1.组织机构设置1.1为了有组织、有秩序地开展施工生产活动,必须要建立健全完善的组织机构。中机国能电力工程有限公司山亭区凫城30MWp光伏电站项目部机构设置:项目执行经理项目总协调费用控制工程师进度计划工程师质量安全经理调试经理施工经理资料管理员合同工程师调试工程师安装工程师电气工程师土建工程师设备工程师0 2.劳动力配置计划综合劳动力和主要工种劳动力安排计划说明如下:(四)劳动力计划A. 劳动力安排计划由于工程量大,工期紧,质量要求高,为了按期保质地完成本工程,我公司将配备施工经验丰富、组织能力强的项目班子,并根据本工程的施工特点组建适合本工程的、工种齐全的施工作

11、业队伍,对进场的劳动力进行技能考核,严格执行施工前的施工组织、施工方案、工艺流程的技术交底制度,确保施工队伍的高效投入。项目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均由有同类工程施工经验的人员担任。我公司施工队伍在以往的光伏电站建设中承担过相应工作,具有丰富的施工经验。我公司还将根据现场进度的实际需要来综合平衡、调配劳动力,在保证进场人员的各项素质达到要求的前提下,优先满足本工程进展的需要。B. 劳动力投入的保障措施劳动力保障措施编制劳动力需求计划,综合调配人力。在施工前根据施工进度计划、施工阶段的划分、各专业工种的需要,编制切实可行的劳动力需用量计划,并根据工程实际进展情况,由项目部每月对各施工队劳动力进退场

12、时间、数量进行调整。进行岗前培训,提高劳动力素质。根据本工程的需要,做好岗前岗位培训工作,提高劳动者的操作技能,加强质量、安全意识教育,使施工人员充分了解该工程的特点及施工方法及技术要求。劳动力动态管理和调配劳动力动态管理要求:进入现场的劳动力在工程建设中由项目部统一协调、平衡和调配;劳动力的综合管理要以优先保证本工程为对象,以实现质量、工期、安全和文明施工相统一的综合效益为目标。劳动力动态管理的原则:动态管理应以动态平衡和日常调度为手段;动态管理应以达到劳动力优化组合和以作业人员的积极性充分调动为目的。项目部对劳动力的动态管理:按计划向施工单位要求增派劳务人员,在施工中不断进行劳动力平衡、调配,解决施工要求与劳动力数量、工种相互配合中的矛盾,在此过程中保持与施工单位的信息沟通、人员使用和管理的协调。劳动力资源管理保证措施合理组织好各个专业工种之间的流水作业,避免产生窝工现象,同时还要根据实际的施工进度随时调整各工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