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锁闭道岔转换设备的维护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08388154 上传时间:2023-06-1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0.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锁闭道岔转换设备的维护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外锁闭道岔转换设备的维护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外锁闭道岔转换设备的维护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外锁闭道岔转换设备的维护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外锁闭道岔转换设备的维护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外锁闭道岔转换设备的维护》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锁闭道岔转换设备的维护(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S700K 型外锁闭道岔转换设备的维护及故障处理 外锁闭道岔转换设备是新型转换设备,它的维护,根据“长 寿命、高安全、少维护、无维护”的要求,在转辙机和外锁闭装 置自出厂之日起,保修 15 年。凡发生机内零部件损坏,现场必 须整机更换。如属在 15 年内正常使用并按照“维护标准”施以 维护,发生零部件损坏的由生产厂无偿修理。如属非正常情况损 坏零部件者,由工厂有偿修理。在日常维护工作中,要达到以下要求:1. 转辙机及密贴检查器外部整机外观无裂纹、无变形、不锈蚀、不进尘、不进水,号码齐 全。动作杆、表示杆动作灵活、润滑,不锈蚀。转辙机、密检器盖锁开闭灵活,钥匙孔、摇把孔堵板齐全,加 锁良好。蛇管

2、完好,无脱落。防护罩完整齐全,有良好的防水、防潮功 能。2. 转辙机内部电转机的电源开关锁通断电性能良好,能起防护作用。正常转换时动作平稳无噪声,摩擦连接器作用良好,手握滚珠 丝杠串动,串动量不大于 1mm。转辙机上下两检测杆无张嘴和左右偏移现象。检测杆头部的叉 形连接头与销也不应旷动。如旷动,其旷动量不应大于 1mm 。 速动开关通断电作用良好,接点不进水、进潮,不发霉,发黑。 滚珠丝杠、动作杆、检测杆、齿轮组、锁闭块、操纵板等均应保 持润滑。检测杆的缺口高速指示标应对检测杆缺口标记两侧各 1.5mm 0.5mm。内部配线整齐、美观,线头坚固,软线与线环之间压接良好, 电缆配线插头安装接触良

3、好,指针不脱落。机内保持清洁。3、密检器内部速动开关无裂纹,通断电作用良好,接点不发霉、发黑。接点 座固定良好,各部螺丝不松动。当滚珠轴与小缺口检测边调至15mm05mm间隙,检测杆 移动3 mm及其以上距离时应能可靠切断表示电路。检查斥离轨位置的大缺口,检测边不得超出检查密贴轨小缺口 检测边,其最小距离不小于3mm .内部配线整齐、美观,线头紧固,并用热缩管加固,软线与线 环间压接良好。保持内部清洁,杆件油润。按目前掌握的情况,只要按照规定的要求和标准做好巡视、 季检查、年整治工作,该设备发生故障的可能是比较小的。从几 年的运用经验,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情况:外锁闭要适当,不 宜过紧;(2)2

4、 mm和4mm的作用要良好;外锁闭各部件保持 良好的润滑;安装装置各杆件应方正。平时要认真按规定巡视。 发现有关部件存有杂物,如碎石子时,应及时清理,免得杆件等 运转时受阻,或不能落到规定位置。有相互贴合运动的部件不能 缺油。要注意检查道岔安装装置的方正。对工务设备也要给予适 当的注意,如滑床板的状态等。因为,由于滑床板的紧固螺栓松 动,造成吊板,也能增加尖轨转换时的阻力。铁道部公布的巡视、季检查、年整治工作内容和标准及提速 道岔及转换设备铺设安装验收技术条件附后。对于双机牵引的道岔,在转辙机动作时,由于涉及的电路比 较多,同时动作的继电器也比较多。特别是每个 1DQJ 都要通过 1A 左右的

5、自闭电流(在直流转辙机时,是使用道岔动作电源), 但在三相交流转辙机时,是使用KZ、KF电源,这对控制电源来 说是个不小的负担。在电源屏容量较小,交流电源输入电压又较 低时,控制电源(KZ、KF )电压会有较大的跌落,有可能使个 别继电器不能正常励磁。解决该问题的办法应从根本上找原因。 如采用容量合适的电源屏,因线路过细造成线路压降过大时,更 换截面较大的导线等。在应急时,可以将不能正常励磁的继电器 换用吸起值较低的同型号继电器。不得已时,也可将控制电源(KZ、KF )适当上调1-2伏左右。注意要及时回调。不能盲目 上调过多,2 伏对 24V 来说是 8.3% ,其它电源也将提高8.3% ,

6、在输入的交流电源电压升高时,有可能损坏设备造成问题。附 1:外锁闭道岔转换设备维护标准(试行)本标准使用于对两点牵引的外锁闭道岔转换设备的维护工 作。一、巡视1. 设备有无外界干扰和异状,斥离尖轨与基本轨之间无异物,各 部件无意外破损。2. 道岔密贴状态良好,尖轨、基本轨、心轨、翼轨的竖切部分无 肥边。3. 尖轨爬行不影响外锁闭装置正常转换,心轨表示拉杆接头不碰 钢轨,并有 10mm 以上间隙。4. 道床平正,列车过道时转换设备无过大的起伏,其上下起幅不 大于 10mm。5. 固定尖轨、心轨第一、第二拉板的防松螺栓齐全,紧固,无松 动。6. 安装和外锁闭装置的紧固件、开口销、连接销、连接轴压板

7、、 表示杆和动作杆防松螺母,无脱落,不松动。7. 转辙机(包括第二牵引点)动作杆、表示杆,密贴检查器表示 杆伸出端,外锁闭机构及安装装置的各连接销、摩擦面应油润。8. 询问车务人员,了解转换设备运用情况。9. 外锁闭设备上道初期(1 个月左右),为克服和预防因道床不稳 定而造成的早期故障,应适当增加巡视次数,直至稳定为止。转 辙机在上道初期(1 个月内),应适当增加检查次数,检查机内 机械工作无异状,液压件无渗漏。二、季检查1. 巡视的各项内容。2各连接头、T型拐与销轴之间旷量及外锁闭调整铜块磨损旷量 不大于1mm .3. 尖轨第一、二牵引点(含心轨)的开口量和锁闭量应符合“提 速道岔及转换设

8、备铺设安装验收技术条件”的要求。4. 尖轨第一、二牵引点(含心轨)的开口量和锁闭量定反位应均 匀,其误差不大于2mm。5. 电动操作转辙机,在尖轨第一、二牵引点和心轨第一牵引点处 插入4mm厚、20mm宽的铁板,外锁闭装置不得锁闭,且不 得接通转辙机内表示接点。6. 电动操作转辙机,在尖轨第一、二牵引点间任意一点上,尖 轨与基本轨之间插入10mm厚、20mm宽的铁板,不得接通密 贴检查器内或转辙机内的表示接点。7. 检查测试各钢枕固定螺栓绝缘、外锁闭装置和各种杆件的绝缘 性能。8. 打开转辙机(含付机)、密贴检查器机盖。机内无积水,不锈 蚀。电动操作时转辙机(含付机)、密贴检查器应动作灵活、稳

9、 定无异状。9. 转辙机季检查项目见“转换设备检查、整治项目周期表”。三、年整治1.季检查的各项内容。2. 检查、测试各项电特性。3. 按“转换设备检查、整治项目周期表”中的整治内容进行整治4. 更换锈蚀的紧固件,防护件。5. 安装装置、外锁闭装置除锈、润滑、油漆。6. 按工厂保修周期,更换安装装置到期的零件和绝缘件。7. 配合工务整治道岔。8. 转辙机年整治项目见“转辙机检查、整治项目周期表”。转辙机检查、整治项目周期表设备内容技术标准周期S700 K 转 辙 机、季检杳11巡视的全部内容1.2机夕卜动作,表示杆润滑润滑、不锈蚀半个月13整机外观检杳无异常个月1.4机盖锁开闭灵活15机盖防尘

10、、防水机内清洁、干燥无 锈16机内配线无破损17表示缺口指示杆对中左右偏差小于0.5mm18机内零部件动作正常,无损坏二、年整治2.1季检查的全部内容年2.2底壳固定螺栓不松动2.3动作表示杆齿轮丝杠涂专用润滑脂并 均匀2.4操纵板注润滑油2.5锁闭块注润滑油,无严重 磨损ELP319 密贴 检杳 器、季检杳11巡视的全部内容12机夕卜表示杆润滑润滑、不锈蚀半个月13整机外观检杳无异常个月1.4机盖锁开闭灵活15 机盖防尘、防水机内清洁、干燥无 锈16机内配线无破损17表示杆缺口左右偏差小于1mm18机内零部件动作正常,无损坏二、年整治2.1季检杳的全部内容年2.2底壳固定螺栓不松动2.3机内

11、动作部分润滑涂专用润滑脂2.4两表示杆之间注润滑油均匀2.5轴上毡圈注润滑油适量附 2:提速道岔及转换设备铺设安装验收技术条件(一)道岔1、轨距1.1尖轨尖端轨距1435 mm,允许偏差1mm。1.2直尖轨轨头刨切起点处轨距1435mm允许偏差1mm(从尖轨尖端量起6256mm 处)。1.3其他部位轨距1435 mm,允许偏差+3-2mm。2、尖轨2.1直尖轨轨头刨切部分应与基本轨密贴,允许尖端至第一牵引点部分有0.2mm疑隙, 其余部分有不大于1mm缝隙。2.2尖轨非工作边与基本轨工作边间距不小于65 mm。2.3尖轨第一牵引点处开口值160 mm,允许偏差3mm,尖轨第二牵引点处开口值75

12、 mm,允许偏差3mm (丈量点在相应于外锁闭燕尾锁块中心处)3、可动心轨3.1可动心轨应在轨头刨切部分与两翼轨密贴,允许有不大于1mm的缝隙。3.2心轨第一牵引点开口值117 mm,允许偏差1.5mm。4、基本轨及导轨基本轨及导轨无硬弯,无倾斜,接头轨面及工作边一侧平齐。5、护轨护轨平直段缘槽宽度42mm,允许偏差+1-0.5mm。(日常养护维修标准为+3-xmm )。6、查照间隔及护背距离6.1查照间隔n 1391 mm。6.2护背距离 1348 mm。6.3查照间隔及护背距离在心轨轨头宽20-30 mm断面范围内丈量。7、水平7.1偏差不超过4mm。7.2导曲线内股不高于外股。8、方向8

13、.1直线远视直顺,用10 m弦量,偏差不超过4mm。8.2导曲线支距离偏差士2mm。8.3连接曲线用10 m弦量,正矢不超过3 mm。9、高低前后高低用10 m弦量不超过4mm。10、道床洁净饱满,夯实拍平,边坡整齐。11、岔枕11.1岔枕间距允许偏差:木枕士 10mm,混凝土岔枕20mm (日常养护维修标准士 20mm),配置符合要求。11.2岔枕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11.3无连续空吊板。12、其他连接零件12.1螺栓无松动、无缺少、无缺油。12.2铁垫板及橡胶垫板或塑料垫片齐全。12.3扣件齐全密靠,离缝1mm者,不超过6%。13、外观13.1 道岔钢轨编号,各部尺寸用油漆标记正确,字迹清

14、晰13.2 旧料收集干净。(二)外锁闭和安装装置1、外锁闭装置1.1 外锁闭装置的安装应符合施工安装要求,燕尾锁块、锁闭杆,锁闭铁等无毛刺、飞 边,底漆或镀层均匀,无漏漆或漏镀。1.2 锁闭杆、锁闭铁及连接铁安装平直,可动部分在转动过程后中动作平稳、灵活、无卡阻现象。1.3 主要技术指标安装位置转换动程外锁锁闭量转辙器第一牵引点1603mm 35mm第牵引点753mm 20mm辙岔第一牵引点1173mm 35mm第牵引点68mm 20mm1.4 各部螺栓应拧紧,丝扣露出螺母外,铁垫圈、绝缘管、垫圈等齐全,开口销齐全2、安装装置2.1各种基础螺栓紧固,丝扣露出螺母外的余量应为5-10mm ,开口

15、销齐全,开口合适, 螺栓底部有防转装置。2.2基础托板安装与钢轨垂直、平顺、道岔各部杆件安装偏移量不大于10mm,转辙机 外壳边缘与基本轨直线距离相差不大于5 mm。2.3 分别检查尖轨、心轨第一、第二牵引点外锁闭两侧(定位、反位)锁闭量,两者之 差不超过2 mm,超过时要进行调整。2.4安装装置零部件齐全,质量合格,安装正确,可动部分转换灵活,不卡碰,旷量符 合设计要求。2.5道岔安装装置绝缘良好。2.6各类电气配线整齐、美观、端子紧固,接点调整良好。2.7第一、第二牵引点外锁闭杆中心线处有4mm及以上间隙时,道岔不锁闭或不接通 表示。2.8各种防护装置完好,各类零部件要求有防护措施(涂防护漆或电镀)。文档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