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流程题考点分析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8376338 上传时间:2022-09-1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30.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工流程题考点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化工流程题考点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化工流程题考点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化工流程题考点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化工流程题考点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工流程题考点分析(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化工流程题考点分析:1、考查原料预处理(酸浸)、物质的分离提纯(调节PH溶解度曲线、重结晶法)、副产物的回收利用等;2、考查元素及化合物性质,调节PH值除杂法的原理,排除除杂过程中各种离子的相互干扰。3、考查元素及化合物的转化关系,混合物分离提纯的方法,化学式,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盐类水解原理。熟悉工业流程的几个常用的关键词1、浸出:固体加入水或酸溶解得到离子。2、酸浸:指在酸溶液中反应使可溶金属离子进入溶液,不溶物通过过滤除去溶解的过程。3、水洗:水洗通常是为了除去水溶性的杂质。有机物洗涤:减少晶体损失4、灼烧(“段烧):原料的预处理,不易转化的物质转为容易提取的物质:如海带中提取碘等5、酸作

2、用:溶解、去氧化物(膜)、调节PH促进水解(沉淀)6、碱作用:去油污,去铝片氧化膜,溶解铝、二氧化硅,调节PH促进水解(沉淀)7、氧化剂:氧化某物质,转化为易于被除去(沉淀)的离子8、控制PH值:促进某离子水解,使其沉淀,利于过滤分离9、煮沸:促进水解,聚沉后利于过滤分离;除去溶解在溶液中的气体,如氧气10、趁热过滤:减少结晶损失;提高纯度知识储备: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的化学性质;非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的化学性质;01酸碱盐的溶解性,单质和化合物的转化关系;。2有关混合物的分离提纯方法:。3人萃取一一适合于某一溶质在一种溶剂中溶解度很小,在一种溶剂中溶解度很大;分液一一适合于液、液互不相溶分离;B

3、,过滤一一适合于固、液分离,趁热过滤一一防止溶液中某溶质析出,冷却过滤一一让溶液中某溶质冷却析出;洗涤、干燥一一洗净固体表面的溶夜和除去固体表面的的水分;C、蒸发浓缩一一使稀溶液变成浓溶液便于溶质结晶析出;D、冷却结晶一一适合于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快的多数物质如KNO3E、加热结晶一一适合于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快的极少数物质,F、蒸发(浓缩)结晶一一适合于溶解度随温度升高没有多在变化的极少数物质如NaCl;G分储、蒸播一一适合于液、液(沸点相差大)相溶分离;3+有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如Fe+HO+;O422SO+Cl+;22盐类水解原理;平衡移动原理。5解题方法1、首先粗读题图

4、,尽量弄懂流程图。2、对比分析原材料与目标产物,找出原料与产品之间的关系:从原料出发,要得到最终产品,必须除去什么元素、引进什么元素?3、思考步骤中加入某试剂,采取某方法,其目的是什么?(除去什么元素、引进什么元素?)有关的步骤,问什么推什么,其他不必清楚。关注问题一般只图中一般会出现超纲知识,但题目中蕴涵了提示(所给资料一定有用!一定用到!分解、重组、迁移到本题中来。)有的步骤不能读懂,这时主要看这一步的结果,用已学过的知识来“圆”这个结果4、作答时一定要看清所提问题,不能答非所问,注意语言表达的科学性。注:当前的化工生产,为了降低成本,减少污染,增加效益,大都设计成综合利用原材料,生产多。

5、1种产品的工艺生产线.为此这种工艺流程题很多.大多数提问用所学知识便可直接回答,但个别地方往往有悖所学知识,这时就要考虑。2产物、环保、产量、成本等等。答题时注意前后问题往往没有联带效应,。即前一问不能回答没关系,不影响后面回答问题。:遇到做不出来的问题要及时放弃,以免影响其他问题的作答。高频问题:1、搅拌目的:充分接触,提高反应速率,使反应进行得更完全(若是固体溶解:提高溶解速率和程度)2、将反应物粉碎目的: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或增大反应速率或使反应更充分3、水浴加热的好处:答:受热均匀,温度可才且温度不超过100c4、过滤的沉淀欲称重之前的操作:答:过滤,洗涤,干燥,(在干燥器中)冷却,称重

6、5、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既加入该物质也产出该物质2+3+,FeFe氧化为HO的目的:一般是将、加入6227、在某一可逆反应中加入某物质的作用:一般是使平衡移动,从而达到目的8、“浸出”步骤中,为提高浸出率,可采取的措施有:答:适当提高反应温度、增加浸出时间,加入过量硫酸,边加硫酸边搅拌9、如何提高吸收液和SO反应速率:2答:适当提高温度、增大吸收液或NaClO的浓度、增大SO与吸收液的接触面积或搅拌2310、从溶液中得到晶体: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11、过滤用到的三个玻璃仪器:答:普通漏斗、玻璃棒、烧杯12 、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的可能的操作原因:答:玻璃棒下端靠在滤纸的单层处,导致

7、滤纸破损;漏斗中液面高于滤纸边缘13 、沉淀洗涤操作:答:往漏斗中(工业上改为往过滤器中)加入蒸馏水至浸没沉淀,待水自然流下后,重复以上操作2-3次2-):(含SO14、检验沉淀Fe(OH)是否洗涤干净43答: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加入BaCl溶液,若有白色沉淀则说明未洗涤干净,若无白色沉淀2则说明洗涤干净15、如何从MgCl6HO中得到无水MgCl:222答:在干燥的HCl气流中加热,干燥的HCl气流中抑制了MgCl的水解,且带走MgCl-6HO222受热产生的水汽16、直接加热MgCl-6HO易得到Mg(OH)Cl;加热LnCl-6HO生成LnOCl22233+,加何种试剂调pH值:、CuCl

8、中混有Fe172+3+FeH,促进消耗溶液中的。原因:加CO(OH)CuCuCO3、答:CuOCu(OH)、CuO3222的水解,生成Fe(OH)沉淀析出32+3+(2.13.2)沉淀,pH值范围是:pH值使得Cu(4.7-6.2)中的Fe18、调3+全部以Fe(OH)沉淀的形式析出而3.24.7,使Fe答:3.24.7。原因:调节溶液的pH值至32+不沉淀,且不会引入新杂质Cu19、产品进一步提纯的操作:答:重结晶20、趁热过滤的原因及操作:答:减少过滤时间、保持过滤温度,防止XX杂质析出;已预热的布氏漏斗趁热抽滤21 、需将温度或者时间控制在某一数值的原因:例如需将温度控制在60c答:因为

9、低于60C,反应速率达不到最大值高于60C,反应温度对反应结构影响不到,造成资源浪费从工业效率角度考虑,控制温度在60c较为合理22 、减压蒸发(小心烘干):答:常压蒸发温度过高,XX易分解;或者减压蒸发降低了蒸发温度,可以防止XX分解23、Mg(OH)沉淀中混有Ca(OH)应怎样除去:22答:加入MgCl溶液,充分搅拌,过滤,沉淀用蒸馏水洗涤224、蒸发浓缩用到的主要仪器有、烧杯、酒精灯等答:蒸发皿、玻璃棒。还有取蒸发皿用坩埚钳25、不用其它试剂,检查NHCl产品是否纯净的方法及操作是:4答:加热法;取少量氯化铵产品于试管底部,加热,若试管底部无残留物,表明氯化铵产品纯净+26、检验NH的方

10、法是:4答:取XX少许,加入NaOH溶液后加热,生成的气体能使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注意方法与操作的差别)27、工业上用5060热风吹干六水氯化锶,选择该温度的原因是:温度低不利于除去表面附着的水,但温度高于61时六水氯化锶中的结晶水也会失去28、“趁热过滤”后,有时先往滤液中加入少量水,加热至沸,然后再“冷却结晶”:答:稀释溶液,防止降温过程中xx析出,提高产品的纯度29、苯甲酸的重结晶中粗苯甲酸全部溶解后,再加入少量蒸馏水的目的:答:为了减少趁热过滤过程中损失苯甲酸,一般再加入少量蒸馏水30、加NaCl固体减低了过碳酸钠的溶解度,原因:+浓度显著增加,Na抑止了过碳酸钠的溶解答:31、

11、检验Fe(OH)是否沉淀完全的试验操作是:3答:取少量上层清液或过滤后的滤液,滴加几滴KSCN溶液,若不出现血红色,则表明Fe(OH)沉淀完全。33+的操作是:Fe32、检验滤液中是否含有3+(或加NaOHFe,根据情况而定)KSCN答:滴入少量溶液,若出现血红色,则证明有33、冰水洗涤的目的:34、防止某物质升温时会溶解而带入新的杂质;35、冰水中反应或降温反应的目的:防止某物质在高温时会溶解或为使平衡向着题目要求的方向移动;36、反应中采取加热措施的作用:一般是为了加快反应速率或加速某固体的溶解;37、题目要求温度控制在某温度范围内(可用水浴或油浴来控制):一般有以下几个目的:A、防止某种

12、物质温度过高时会分解或挥发,也可能是为了使某物质达到沸点挥发出来,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如侯德榜制碱中,将CO通入NaCl的氨溶液中,保持溶液的温度为2(30+2)C,可彳NNaHCO漏体,温度控制在这个范围,目的就是防止NaHC8解。而3在Br的制取过程中,出溴口的温度控制在8090,目的就是要使Br挥发出来而又减22少水蒸气混入Br中。2B、使催化剂的活性达到最好:如合成氨或工业SO氧化为SO时,选择的温度是500左右,32原因之一就是使催化剂的活性达到最高。C、防止副反应的发生:如乙醇的消去反应温度要控制在170,原因是就是在140时会有乙醚产生。D对于一些工艺来说,降温或减压可以减少能源成本,降低对设备的要求,达到绿色化学的要求。38、结晶的几种方法:(1)、当溶液是单一溶质时、所得晶体不带结晶水(如NaCl、KNO:蒸发、结晶、所3得晶体带结晶水:蒸发浓缩(至有晶膜出现为止),冷却结晶,过滤(2)当溶液中有两种或以上溶质时、要得到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小的溶质:浓缩(结晶),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要得到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的:趁热过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