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概念公式汇总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8180742 上传时间:2023-12-05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计学概念公式汇总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统计学概念公式汇总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统计学概念公式汇总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统计学概念公式汇总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统计学概念公式汇总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统计学概念公式汇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计学概念公式汇总(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常用统计学概念及公式第一早、总体与总体单位总体就是指在同一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得许多个别事物得整体。总体单位就是指构成总体得个别事物。例如:一一俄们得班级、一所学校、某一地区、某一部门等)总体按其单位数就是否有限,分为有限总体与无限总体。二、标志与标志表现标志就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得名称,有品质标志与数量标志之别。品质标志表示事物质得特性,就是用文字表示得。数量标志表示事物得量得特性 ,就是可以用数值表示得,如人得年龄、身高、体重,企业得产值、利润等。标志表现就是标志名称之后所表明得内容。三、变异与变量在一个总体中,各单位得品质标志或数量标志得标志表现具有差异性,这种差别都称为变异。在统计中,可变

2、得数量标志与指标称为变量,变量得数值表现称为变量值。变量按变量值就是否连续,可以分为离散性变量与连续性变量。离散性变量得各变量值之间都就是以整位数断开得,连续性变量得数值就是相邻两值之间可作无限分割。综上所述,把总体、总体单位、标志等概念联系起来,可以概括出统计总体得三个基本特征:1、同质性。即总体所有单位都必须具有某种共同得性质。2、大量性。即总体应包括全部总体单位或足够多数得总体单位3、 差异性。即所有得总体单位必须在某一方面同质,但在其她方面又必须存在差异。四、统计指标(一) 统计指标得概念及其构成要素1、统计指标就是反映客观存在得社会总体现象数量特征得概念。例如国内生产总值、人口自然增

3、长率、 劳动生产率等。按照这种理解 ,统计指标包括三个构成要素:(1)指标名称,(2)计量单位,(3)计算方法。2、统计指标就是反映客观存在得社会现象总体数量特征得概念与具体数值。例如:199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 79395、7亿元,比上年增长7、8%;1998年末,我国总人口数为124810万人, 这些都就是统计指标。按照这种理解 ,统计指标除包括上述三个要素外,还包括时间限制,(2)空间限制,(3) 指标数值三个要素。以上两种理解方法都就是成立得,合理得。它们分别在不同得场合中使用。我们认为,第二种理解方法更全面, 更适合于实际中应用。(二) 统计指标得特点理解统计指标得两种含义,也要正确

4、把握统计指标得特点。1、数量性。2、总体性综合性。3、具体性这里所讲得指标与前面学过得标志就是密切相关得两个概念,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其联系主要表现在:许多指标得数值就是根据标志得标志值汇总得到得;随着研究目得得改变二者就是可以互相转化得。其区别主要表现在:标志就是反映总体单位特征得,而指标就是反映总体特征得;标志有能用数值表示得 数量标志与不能用数值表示得品质标志之分,而所有得指标都就是可以用数值表示得。(三) 统计指标得作用每一个具体得统计指标都有它不同得作用,概括地讲,统计指标有两方面得作用:1、 从认识角度讲,它能用数字表明社会经济活动中得各种实事得现状及发展过程,起到社会“指

5、示器”得作 用。2、从管理与科学研究得角度讲 ,统计指标就是进行国民经济管理与科学研究得基本根据之一。无论宏观决 策、微观决策还就是进行科学研究,都要从客观得现实状况出发。统计指标提供得就就是用数字表现得事实。 统计指标从不同得研究目得,不同得角度出发可以分为不同得种类。1、 按统计指标说明得总体现象得内容不同,可以分为数量指标与质量指标。数量指标:就是说明现象总体绝对数量多少得指标,它反映得就是总体外延得规模及其发展成果得总与。数量指标受总体范围得影响。它得数值随总体范围得大小而增减、质量指标:就是说明总体内部数量关系与总体单位水平得指标,用来说明总体得质得属性。 质量指标得数值不随总体范围

6、得大小而增减。2、 按统计指标得作用与表现形式不同,可以分为总量指标、相对指标与平均指标。总量指标:就是反映总体现象规模得统计指标 ,就是说明总体现象广度得。它表明总体现象发展得结果。 总量指标具有可加性。相对指标:就是两个有联系得总量指标相比较得结果,反映总体之间或总体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得数量关系如产量得计划完成程度、人口密度等。相对指标在数值上与总体范围得大小无直接得相关关系,不具有可加性。平均指标:就是按某个数量标志表明同类社会经济现象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所达到得一般水平。例如 平均工资、平均计划完成程度等。同相对指标一样,平均指标在数值上与总体范围大小无直接得相关关系,不具有可加性。

7、3、 按统计指标在管理上所起得作用不同,可以分为考核指标与非考核指标。考核指标就是根据管理得需要,用来考核成绩、评定优劣得统计指标。非考核指标就是用于了解情况与研究问题得。在一个单位,一般非考核指标得数量要多于考核指标得数量因而也不能忽略。(一)、统计指标体系得概念统计指标体系就是由若干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得统计指标组成得整体,用以说明所研究社会经济现象各方面相互依存与相互制约得关系。(二)、统计指标体系得表现形式统计指标体系通常表现为两种情况:1、可通过数学公式表现得统计指标体系 例如:工业总产值=产品产量x产品价格商品销售额=商品销售量X商品价格原材料费用=产量X单位消耗量 X原材料购进单

8、价2、 指标之间不存在数学公式形式得关系,而就是存在着一种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得关系例如:考核企业经济效益得指标体系 :劳动生产率、人均利税率、资金利税率、流动资金周转次数等所构成得指标体系属于这类情况。(三)统计指标体系得作用由于统计指标体系反映了指标之间得相互联系,因此,它比统计指标更重要,应用更广泛。其作用主要表现在 :1、可以认识现象得全貌与发展得全过程。2、可以反映总体得内部联系 ,分析各个因素对现象总体得影响。第二早(一)按调查对象包括得范围不同,可以分为全面调查与非全面调查 全面调查就是指对构成调查对象总体得所有个体,逐一进行登记得调查方式方法。普查与全面统计报表都就 是全面调查。

9、非全面调查就是指对构成调查对象总体得部分个体进行调查登记得调查方式方法。重点调查、抽样调查、 典型调查以及非全面统计报表均属于非全面调查。(二)按调查登记得时间就是否连续,分为经常性调查与一次性调查经常性调查就是指随着客观现象得不断变化,随时将变化了得情况进行连续不断得登记。其主要目得就是获得现象全部发展过程及其结果得统计资料。一次性调查就是指对现象进行不连续得调查登记。其主要目得就是获得现象在某一时点上得水平、状况得资料。这类现象短时期内变化不大,不必连续登记,只需每经过一段时间登记其某一时刻得数量。(三)按调查得周期不同可分为定期调查与不定期调查定期调查就是指按相对固定得时期进行得调查,如

10、企业产品产量日报、季报、年报,定期反映农业生产情况得农产量抽样调查等。不定期调查就是指相邻两次调查得时间间隔不等得调查。如大学生在校人数得调查,我国过去进行得四次人口普查等。(四)按调查得组织方式不同,分为统计报表与专门调查统计报表就是指在原始记录得基础上,按照一定得表式与要求,自上而下统一布置,自下而上提供统计资料得一种调查方式方法。例如,农业统计报表、工业统计报表等。专门调查就是指为了某些特定得目得而专门组织得调查。例如,普查、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等。(五)按搜集资料方法不同,可分为直接观察法、采访法、报告法与通讯法直接观察法就是指统计人员亲自到现场对调查对象直接观察与计量以取得资

11、料得一种调查方法;采访法就是指调查人员向被调查者提问,根据被访问者得答复来取得资料得一种调查方法。报告法就是指调查单位按隶属系统通过填写各种调查表逐级上报以取得资料得一种统计调查方法;通讯法就是由调查者把调查问卷或调查表寄给被调查者,由被调查者答复以取得调查资料得一种方法。统计调查得要求第一,准确性。第二,及时性。第三,全面性。一个完整得调查方案,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得内容 :一、确定统计调查目得与任务明确统计调查得目得与任务就是制订统计调查方案得首要问题。二、确定调查对象与调查单位确定调查对象与调查单位就是回答向谁调查与由谁来具体提供统计资料得问题。调查对象:就就是需要调查得社会现象得总体,它

12、就是由性质相同得许多调查单位所组成。调查单位:就就是构成社会现象总体得个体,就是调查项目得具体承担者,也就就是在调查对象中所要调查得 具体单位。在统计调查阶段了规定调查单位外,还要规定填报单位。而填报单位则就是负责向上报告调查内容得单位。三、确定调查内容设计调查表或调查问卷(一)统计报表得特点与种类1、统计报表得特点与优点2、统计报表得种类(1)按调查范围不同分为全面统计报表与非全面统计报表按报送周期长短不同分为日报、旬报、月报、季报、半年报与年报等。(3)按报送得单位不同分为基层报表与综合报表两种。(4)按报表内容与实施范围不同分为国家统计报表、部门统计报表与地方统计报表(二) 统计报表制度

13、得内容1表式。2、填表说明。(三)制定统计报表制度得原则(四)统计报表得资料来源重点调查重点调查就是指在调查对象范围内,只选择一部分重点单位进行调查,借以了解总体基本情况得一种非全面调查。所谓重点单位,就是指在总体中举足轻重得那些单位。这些单位虽可能数目不多,但就调查得标志值来说,它们在总体中却占有很大得比重,能反映出总体得基本情况。抽样调查抽样调查就是按随机原则从调查对象中抽取部分单位作为样本,并根据样本资料对总体得数量特征作出科学得估计或推断得一种非全面调查方法。抽样调查就是非全面调查,但它得目得却在于取得反映全面情况得统计资料,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起到全面调查得作用。抽样调查就是非全面调查中

14、最完善,最有科学根据得方式方法。典型调查(一 )典型调查得意义与作用典型调查就就是根据调查得目得与要求,在对研究对象进行全面分析得基础上,有意识地选择部分有代表性得单位进行调查,以认识事物发展变化得规律性得一种非全面调查典型调查有以下几方面得作用 :1、补充全面调查得不足。2、在一定条件下,验证全面调查资料数字得真实性。3、可以研究新生事物,了解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二)典型调查方法第三章统计资料整理得程序1、审核资料。2、分类份组)。3、编码 。4、汇总。5、用统计表与统计图来表现统计资料整理得结果。统计资料汇总与报送得组织形式(一)统计资料汇总得组织形式?1、逐级汇总。?2、集中汇总。(二

15、 )统计资料整理报送得组织形式?1、传统得报送方式。?2、计算机处理数据远程传输。?3、磁介质报送统计资料。统计分组得概念? 它就是根据统计研究得任务与对象特点, 将统计总体得各个单位按照一定得标志区分为若干个组成部分得一种统计方法。? 统计分组具有两方面得含义 :从总体角度瞧 ,它就是 “ 分 ”得过程 ,就是把总体中得大量个体得过程 ,就是把总体中有共同特征分成一个个性质不同得、范围更小得总体;从个体角度瞧 ,它又就是 “ 合 ” 得单位集合起来成为一组。,它不仅直接影响分组得科学性与统计分组得原则与方法?统计分组得关键问题就是选择分组标志与划分各组得界限统计资料整理得准确性 ,而且最终影响统计分析结果得真实性与可靠性。?(一 )选择统计分组标志得基本原则?1 、要根据统计研究得目得与任务选择分组标志。?2 、要根据现象所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