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研组工作制度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08103973 上传时间:2023-09-10 格式:DOC 页数:59 大小:1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教研组工作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幼儿园教研组工作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幼儿园教研组工作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幼儿园教研组工作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幼儿园教研组工作制度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园教研组工作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教研组工作制度(5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幼儿园教研组工作制度 一、以教育改革为中心,以教书育人为出发点,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保教研究和教改实践活动,依据教科室工作计划,结合本组实际情况,按时制订教研组工作计划。 二、认真执行教研组工作计划,注重过程管理,活动要求有目标,有记录、有检查、有总结,努力实现本组工作目标。 三、认真学习教育理论和学科专业理沦,不断充实现代教育理论和学科专业知识,提高全组教师的理论素养,定期组织组内教师进行理论学习、专题研讨、活动交流,理论学习要定内容、定时间,并要求做好读书笔记;专题研讨要定主题、定措施,争取解决教学过程中的疑难问题;活动交流要定目标、定场地,能够在活动中体现教师和教学观念、教学水平、教学成

2、果。 四、开展教学专题研究和教育科学研究,根据教学实际和本组教师的专长,确定研究目标,开展课题研究。 五、加强与园内外教研组之间的横向联系,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教学研讨活动。组内成员外出参观学习后,要在组内进行经验介绍,活动汇报,专题讨论,取长补短,充分利用好外来的优秀资源。幼儿园先进教研组评比办法一、评比条件1能依据幼儿园教学目标,结合幼儿园教学实际,每学期初制定好工作计划,全组教师目标和具体任务明确,教研组长经常检查计划的执行和落实情况。2全组教师能认真学习规程,学习大纲,学习教材经常进行集体备课,广泛开展相互听课活动,教师教学常规认真落实保教质量好。3寓教于乐,积极参加教育教学部门举办的幼儿

3、、教师展示活动,成绩显著。4认真学习教育理论,加强教科研的研究,教育教学改革成效显著。5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出勤率高,顾全大局,敢挑重担组内教师之间关系融洽,团结协作,新老教师之间互帮互助,教师业务水平提高显著。二、评比方法1每年年底由教研组长写出书面总结,并在教师会上交流,在总结交流的基础上民主评议推荐,学校行政依据考核结果再行决定。2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幼儿园家长工作制度为提高幼儿教育的整体效能,促使幼儿全面发展,促进幼儿园、家庭、社会教育的一体化,使家长工作做到制度化,系列化,特制定以下家长工作制度。一、建立健全各级家园合作委员会1各班以十比一的人员比例确定家园合作委员会成员,每一个

4、月进行一次工作会议。内容为家园之间存在问题的协商,友好小组等活动方案的制定等。2由园长、副园长、教研组长和各班选推选出来的家长代表组成园级家园合作委员会。3园级家园合作委员会每学期召开一次会议,必要时可随时召开会议。4 幼儿园要向家长代表介绍幼儿园的发展方向,学年规范,工作重要,以及本学期的活动安排等,并能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5家长代表要协助幼儿园做好管理与发展的规划工作,要为改善办园条件,提高办园质量,献计献策。二、做好家园联系工作1建立家访制度。新生入园前家访,以后每学年普访一次,对个别特殊幼儿或遇到特殊问题应随时家访,并做好记录。2建立家园联系栏和联系册,每周公布教育教学内容,平时利用

5、家长接送幼儿随时做好家园联系工作,期末对幼儿进行全面小结。3及时了解家长对幼儿园工作的要求和意见,随时改进幼儿园工作。4设立科学保育教育的宣传窗,定期向家长宣传有关育儿知识。5教师每学期认真填写每个幼儿的成长手册。三、做好家长回访工作1每学期园长办公室组织对各班进行随机电话回访,以幼儿人数五比一的比例进行,了解家长对本班保教人员的工作满意度; 2每学期园长办公室组织进行幼儿园管理工作的现场随机调查,以全园人数十比一的比例进行,并做好记录、整理与答复。3每学期进行一次全园性家长问卷调查工作,并做好统计整理。四、成立家长学校、组织多种形式的家长活动1每学年举办一次家长学校专题报告。2每学期召开一次

6、家长会。3每学期进行一次家长观摩半日活动。4每学期开展一次家园同乐活动,如亲子活动、春游等。幼儿园家访工作制度家访是教师与幼儿家长沟通的一种最为普遍的方式,在家访中,教师需要做到以下一些方面:一、新生入园前或者插班幼儿,班级教师进行全面家访,教师需要设计好家访计划,并做好新生家庭教育情况分析和幼儿档案记录。二、家访时教师应以工作期间的形象出现,注意自己的仪表,举止大方,语言文明,并尽可能以普通话进行交流。三、新生家访时间不少于30分钟,内容为与家长之间的育儿知识交流,家庭教育情况了解,以及和幼儿之间的游戏与沟通。但也根据情况,如了解家长有其它急事或者显得不耐烦时,可提早告辞。四、遇到特殊事件如

7、幼儿住院、特殊儿童,个案跟踪、幼儿行为反常等情况,要及时进行家访,并认真作好记录。五、家访时间应事先和家长联系,取得家长的认可,应该考虑家长的需要,以家长的情况来定时间。如有特殊事情临时变动,要尽早通知家长。六、在家访中杜绝收受家长赠送的礼品,不有意打听家长的工作单位,收入情况等私人问题。 七、在家访过程中要把幼儿园的教育理念,教学思路,以及相配合的事项,作一些说明。家访中谈到幼儿表现时,尽可能先从孩子的优点入手,要抓住孩子的生活细节,并进行分析,然后比较婉转地谈到孩子的不足以及需要家长配合的事项。八、在家访过程中不能长时间接听电话,把重点放在家访这一事项上,如需要接听电话时,请使用礼貌用语:

8、对不起,我接听一下电话。九、在不同类型的家访中,事先要做好预约工作,和话题的选定,以免无话可说的情况出现。十、家访过程中尽可能不麻烦家长,如不要求家长用车接送,不在幼儿家里用餐等。十五、教师离开时,应与幼儿及每一位家长告辞,并对他们的接待表示感谢。并在家访结束后,及时做好家访记录整理工作。幼儿园家长会制度 家长会是家园沟通的一种最为普遍的形式,对于家长会工作,我们制定以下制度。一、家长会一般安排一个学期一次,并根据家长的需要及时调整。二、时间安排在春秋季节,并提早了解天气情况,尽早做好通知工作。三、个别家里没有人带的孩子,幼儿园可以临时接管,让家长安心开好家长会。四、班级教师根据情况认真制定好

9、家长会计划,并在年级组通过,会议后做好会议分析和材料整理工作,并及时上交。五、家长会要根据班级和幼儿年龄特点,有所变化和创新,尽可能形式多样,并能强调家长互动,积极调动家长参与。六、家长会上减少对个别幼儿的评价,要面向集体。七、教师要热情招待到会的家长,认真做好签到工作,对个别因特殊原因没有到会的家长,事后应把家长会重要的内容与其进行联系和传达。八、针对会议中家长提到的建议和意见,做好收集和整理工作,会后及时上报,并进行全园分析,给予答复。九、教师在家长会前,要提前做好会场的布置工作以及会议中需用到的辅助物品等准备工作。十、教师在会议中要做到落落大方,用普通会进行主持,并能以半脱稿的形式进行会

10、议。十一、充分利用家长会的机会,把本学期的工作计划、主要活动作简要说明,还应有重点的就一个主题进行育儿方法的介绍或讨论。幼儿园家园电话联系制度电话联系是家园联系中一种重要的沟通方式,特别是一些工作比较忙的家长,平时和教师交流沟通比较少,因此我们利用电话主动与家长进行联系家,使家长工作能更好地开展。对于电话联系,我们特制定以下制度:一、教师应主动向家长提供教师个人联系电话、幼儿园联系电话,以方便家长联系。二、主班教师在组织活动时原则上不接听电话,由配班教师负责接听家长来电。三、幼儿两天以上不来园,教师利用电话主动与家长进行联系,及时询问幼儿情况。四、幼儿园发生特殊事件后,如果没有遇到来接的家长,

11、或者是老人来接时,主班教师应主动打电话说明原因。五、发现幼儿身体不适等情况,除及时处理并与园内相关人员联系外,要主动与家长联系,说明真实情况。六、教师应该选择适当的时间进行电话联系,早上7点前和晚上10后,及中午休息时间,原则上不作电话联系。七、通话前应确定正确的电话号码,并简单列出所要讲述的内容,通话中对家长反映的一些情况及时进行记录。八、无特殊情况,通话时间控制在5分钟左右。九、配班教师在接听家长电话后,及时将情况与主班教师进行沟通。十、在接听电话时,不可嘴里含着食物,或一边吃东西,一边听电话。十一、办公室有教师接听家长电话时,其它教师要注意保持安静,不在一边大声吵闹。十二、在电话联系中,

12、教师要使用礼貌用语,“您好,我是*小朋友的老师。”“我会记住您提出的建议,请您放心。”等。十三、电话联系后,在家长工作记事本中应该做相应记录。幼儿园班级家园联系栏指导细则家园联系栏是以文字和图片等多种形式进行家园沟通的一种方式,在这一块工作中,教师要做到以下方面:一、每个班根据自己的班级特色设立家园联系栏,确定相对固定的几大内容,并可根据家长工作的需要及时调整。二、家园栏要求展示一周主题活动安排,在周五准备好,下周一早上张贴。三、对家长的推荐文章,要有计划性、主题性和针对性,建议每两周更换一次。四、家园栏所有内容更换后及时存档,每学期作一次装订。五、针对家园联系中家长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每一条都

13、要及时给予答复。六、教师应注意家长对家园栏的需求,及时调整家园栏的内容,对家长的育儿真正起到作用。七、调动家长的参与积极性,鼓励家长参与家园联系栏工作,可开设家长信箱,温情留言板,并提供纸和笔等。八、把班级工作中有特色的内容,或者对家长来说不太能理解的内容,在家园栏内可以有一个比较仔细的说明,让家长对我们的教育工作有更深入的了解。幼儿园家长培养、维护幼儿心理健康细则家长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远胜于教师,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场所是家庭。家长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孩子的心理产生大小不一的影响,家长在丰富孩子知识、技能的同时更要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状态,健康的心理品质包括:健全的自我概念、良好的情绪和感受

14、、较强的独立性、活泼开朗的性格、适当的人际交往方式等。以下的操作技巧有利于您孩子的成长: 一、欣赏孩子,并适时的当面表示对孩子的欣赏,尤其是在外人面前,使孩子感受到家长对自己的认可,提高自信。二、大胆表露您对孩子的爱拥抱、抚触、鼓励的微笑等,以满足孩子爱的需要,建立安全感。三、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自理生活能力、独立玩耍能力、独立交往能力,提高孩子的适应性。四、适当的批评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受挫性,以及良好的行为规范。五、在不伤害自己、他人及物品的基础上,允许孩子发泄消极的情绪,健全孩子的情绪感受力。六、平等的与孩子交往,关系到孩子的事情,最好能征求孩子的意见,并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培养孩子的自我

15、意识。七、不随意打骂孩子,或对孩子做粗暴的动作,防止孩子模仿或自残。八、不随意在孩子面前指责成人的亲戚、同伴,而应更多的表示欣赏他们,为孩子建立起良好人际交往的心理状态。幼儿园优秀家长评选制度为了更好地促进家长学习良好的育儿经验,为孩子做出表率,为更多的家长提供良好的育儿经验,特制定优秀家长评选细则。一、评比条件1能认真参加幼儿园组织的各项家长学校学习活动,具有先进的育儿理念,良好的亲子关系。2热爱学习,热爱生活,有积极的人生观,给孩子良好的榜样示范作用。3能尊重理解孩子,并能保证一定的优质亲子时间,关注孩子的成长。4有灵活有效的育儿方法,能把先进的育儿理论与实际教育相结合,并取得一定的效果。二、评选方法1每学期评选优秀家长学校学员一次。2由家长自我推荐,班主任推荐,幼儿园考核相结合。3并填写优秀家长事迹表。三、权利义务1评选的优秀家长,进行本班育儿研讨会的交流性发言。2并推选若干名家长在次年家长学校开会工作中交流。3进行全园性表彰与奖励。幼儿园接待参观时礼仪制度接待领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