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和王朔的“京式”幽默对比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8045035 上传时间:2023-12-10 格式:DOCX 页数:1 大小:8.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老舍和王朔的“京式”幽默对比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老舍和王朔的“京式”幽默对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舍和王朔的“京式”幽默对比(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龙源期刊网 http:/老舍和王朔的“京式”幽默对比作者:董汀来源:文学教育中旬版2011年第01期摘要 老舍是蜚声中外文坛的“ 幽默大师” ,王朔的幽默才华也闪现在作品的字里行间。二 者作品的题材和语言都与北京这一独特的地域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有研究者将其都归入 “京味”文学谱系。本文则从语音、词汇、句式和修辞方面,比较二者各具特色的“京式”幽默。关键词 老舍;王朔;“ 京式 ”幽默一、京片儿韵味与节奏儿化韵是北京话的一个鲜明特色。老舍和王朔作品中都随处可见儿化的使用。10.7万字的 骆驼祥子,儿化多达641处。王朔 15.3万字的看上去很美,也有560处儿化。儿化韵 弱化了浓重的鼻音和

2、铿锵生硬的语音,使作品带上了浓郁的“京味”。不同于王朔的作品语言,老舍作品中的北京话语音四声俱全,节奏匀称。如骆驼祥子 中,“勺勺颠颠、迷迷糊糊、安安顿顿”等语素重叠,增加了信息量,又富音乐感;“轻手蹑 脚、松头日脑、野调无腔”等同义语素重现,使得平仄和谐、抑扬顿挫;“老实巴焦、冒儿咕 咚、糊里糊涂”等增加助字,补足了音节,形成节奏。还有借“咚咚嚓”言祥子办婚事,既诙谐 又具象声感。在王朔笔下人物的对话中,这种利用语音达到幽默效果的方式明显被削弱了。二、不同时代的北京口语词汇北京口语词汇在老舍作品中随处可见,“吧唧、嘁喳、大赤包、虎耳草、白吃猴儿、犯牛 脖子”等,这些口语词汇在语义上都带有一定

3、的感情色彩和形象色彩(描摹声色形态),因而 幽默诙谐。而王朔小说中的京式幽默很大程度上是靠“北京流行语”的营造。我们比较了两部代表作的口语词汇:词汇子催碎、主儿,猴崽子,哥儿们、娘们等儿们、咱们等着院子、泡一天、扒搂着 饭、蘑菇时间、扫搭一眼等亲、哈腰等勺勺颠颠、松头日脑、野调无腔、硬棒等、假摸山道等 情、头顶头的等、杀进腰、卷铺盖、吃哑巴亏、海底摸锅、不论秧子,太岁头上动土,哑吧吃 扁食心里有数等鸡捣米、吊膀子、端架子、外国的月亮圆过程中我们发现,王朔作品里 北京方言土语的出现频度明显减少。这一是因为我国的通用语言日臻完善,普通话规范着文学 作品中的土语土音;二是与作家成长的语言环境有关。王朔长大的地方是住着来自全国各地移 民的部队大院,而非小胡同儿、四合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