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语文教与学同步导练9(含答案)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7982349 上传时间:2024-01-3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七年级下语文教与学同步导练9(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语文教与学同步导练9(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语文教与学同步导练9(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语文教与学同步导练9(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语文教与学同步导练9(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下语文教与学同步导练9(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下语文教与学同步导练9(含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七年级(下)语文教与学同步导练(九)(期中考试卷)本卷共三道大题 满分100分 时量100分钟一、 语言积累与运用(共26分,除未标注的外每小题2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懊悔(hu) 字帖(ti) 、惩罚(chn)和蔼 (i)、亘古(gn) 木屐(j) 、宰割(z) 筹划(ru)2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并在括号中改正。 (1)用你那英雄的体魄,筑成我们民族的屏嶂。 ( )(2)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祁祷的钟声也响了。 (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都不甘成为任人宰割的民族。B二战中日军恶贯

2、满盈,家喻户晓C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锋芒毕露。D风小心翼翼的吹过来,唯恐弄乱了他的头发。4、从上下文连贯的要求看,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五千多年的华夏文明史,与黄河有着血肉相连的关系。黄河流千古,流出了,_,流出了,_,流出了,_。A、黄皮肤人的群落 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 漫无边际的黄土地B、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 漫无边际的黄土地 黄皮肤人的群落C、漫无边际的黄土地 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 黄皮肤人的群落D、漫无边际的黄土地 黄皮肤人的群落 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5、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爸爸的花儿落了节选自台湾作家林海音的小说城南旧

3、事的最后一部分,全文的线索是“花儿”。B、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写于五四运动之后,作者李大钊预见中华民族正逢新的转机,号召国民开创历史新纪元。C、黄河颂选自黄河大合唱的第二部分,组诗共六章,冼星海作词,光未然谱曲。D、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记叙了闻一多先生的主要事迹,不是人物传记。6、下面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中的人物与情节,其中搭配不当的一项是( )A.鲁智深-倒拔垂杨柳 B.孙悟空-大闹天宫C.诸葛亮-三顾茅庐 D.刘姥姥-进大观园7、语文功底来自于积累,考考你古诗文背得怎样。默写古诗文,并在括号内的横线上填写相应作家、作品。(5分)深林人不知,_。(_,王维)故园东望路漫漫,_。(逢入京使,_)

4、_,野渡无人舟自横。(_,韦应物)_,关山度若飞。_,寒光照铁衣。(木兰诗)请写出两句关于黄河的诗_。8、写出下列各句所使用的修辞手法。(1)我想起红布似的高粱,金黄的豆粒,黑色的土地,红玉的睑庞。( )(2)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3)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升监狱大门的钥匙、,( )(4)可怜的人啊,现在要他跟这一切分手,叫他怎么不伤心呢?( )9、修改下列病句(每句只要改一处 )。平潭海滨水温净,浪轻柔,是天然的一个海水浴场。 我们中学生如果缺乏创新精神,也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 10、试用一句话说明京剧是怎样形成的。(连标点在内不超过30个字)(3分)京剧

5、的前身是安徽的徽剧。清乾隆五十五年(1970)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剧戏班相继进入北京演出,它们吸收了汉调、秦腔、昆曲的部分曲目、曲调和表演方法,使徽剧与这些剧种逐渐融合,演变成一种新的声腔,更为悦耳动听,称为“京调”。清代末期民国初期,上海的戏院全部为京班所掌握,所演的戏称为“京戏”。 二、 阅读(共34分,每小题2分)(一)他“说”了,跟着的是“做”。这不再是“做了再说”或“做了也不一定说”了。现在,他“说”了就“做”。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这是人格的写照,而且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 1944年10月12日,他给了我一封信,最后一行说:“另函寄上油印物二张,代表我最近的

6、工作之一,请传观。” 这是为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他起稿的一张政治传单! 在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 他“说”了。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 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11、简要

7、的语言概括闻一多在学术研究和革命工作方面的不同态度。_。12、在文中找出与“而且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一句相照应的句子。_。13、选择不属于选文中表现闻一多“做”的事例( )A、为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他起草了一张政治传单。B、他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C、他说要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D、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14、谈谈你对选文最后一段话的理解。_。(二)用 爱 倾 听方冠晴那段日子,我被楼上楼下的住户折磨得快疯掉了。我家住二楼。住我楼下的,是一对下岗夫妇。为了生活,这对夫妇买了一辆破旧的三轮摩托车,每天出去载客,深更半夜才回来。那辆摩托车破

8、旧得像严重的哮喘病人,“突突突”的响声像哮喘病人的咳嗽,不但巨大,而且让人揪心般的难受。每晚,我躺在床上,刚有一点睡意的时候,那辆摩托车就拼命“咳嗽”着回来了,声音攀上楼来,钻进窗内,搅得我睡意全消。我楼上的那家住户,不知怎么心血来潮,给女儿买了一支箫。每天天刚麻麻亮,他就逼着女儿练习。那声音呜呜咽咽,毫不连贯,毫无乐感,听在耳里,像鬼哭狼嚎。我每晚被楼下摩托车的“咳嗽”搅得没有睡意,早晨又早早地被楼上的箫声“哭”醒,弄得我精神不振,心情烦躁。我想,应该好好与楼上楼下的住户谈一谈。但临到他们的门口,我又犹豫了,谈什么呢?让他们不要再发出噪音?可楼下的那个住户,破摩托车就是他们的饭碗;楼上的那个

9、住户,箫声就是家长对孩子的希望。难道我要他们放弃饭碗放弃希望?我不忍开口,他们也不会答应。几经考虑,我决定搬家,搬到一个清静的地方去居住,那样有利于我的写作,也有利于我的健康。我找到一位朋友,诉说了我的苦衷,叫他帮我物色好的住所。朋友笑眯眯的听着,然后问我:“你觉得我居住的环境怎么样?”我说:“就是觉得你这里清静,所以叫你帮我找住的地方。”朋友得意的点点头,说:“好吧,你先在我家里坐一个小时,感受一下。”一个小时后,隔壁的阳台上传来一种含糊不清的类似于说话的声音,像原始部落的人用特殊的声音在喊叫,声音刺耳而使人不明所以,让人听了格外不舒服。我问朋友这是什么声音。朋友说:“一个岁的男孩,在学说话

10、。你仔细听听,他说的是什么?”我侧耳倾听,那男孩无疑在重复一句话,但我怎么听都听不明白他在说什么。我猜测说:“他好像在说,羊刚仆倒在地。”朋友哈哈大笑,说:“你错了。他是说阳光普照大地。”说着话,他拉开了通往阳台的门,以使那孩子的声音更大一些。这时我听到,有一位妇女,在不断地纠正那个男孩。妇女说的,正是“阳光普照大地”。但无论妇女怎么纠正,那男孩说的,仍是“羊刚仆倒在地”。朋友见我一脸诧异,便解释说:“这孩子是个弃儿,一出生就又聋又哑,所以他的生身父母抛弃了他。是我的邻居将他捡了回来,不但抚养他,而且到处求医问药为他治疗。从他岁开始,我的邻居就开始锲而不舍地坚持每天教他说话,到他岁的时候,有一

11、天,他居然开口叫妈妈了,虽然声音那么模糊,但我们都听清了。我的邻居当时就激动得哭了,我们在场的许多人都热泪盈眶。我的邻居含辛茹苦这么多年,终于让这孩子开口说话了,这怎么不让人激动?你听这孩子的声音,很刺耳,很不舒服,那是因为你是用耳朵在听。而我们听这孩子的声音,很动听,很欣慰,那是因为,我们是用爱在听。这世间的许多声音,有动听的,有刺耳的,有美妙的,有聒噪的,这些声音全部入耳,可以让你觉得是一种享受,也可以让你觉得是一种折磨。但如果用爱去听,这世界上,就只有一种声音,那就是,美妙与和谐,让人觉得欣喜和欣慰。”我打消了搬家的念头。奇怪的是,再听楼下摩托车的轰鸣,我没觉得刺耳,而是觉得欣慰,这对下岗夫妇今天又有生意了,又有收入了,我为他们感到高兴。而再听楼上的箫声,我也能听到小女孩的进步。上帝给了我们耳朵,是让我们能听得到世间所有纷杂的声音;人类给了自己爱心,是让我们将所有纷杂的声音,转换成美妙动听的音乐。想享受美妙的音乐,就要学会用爱倾听。(摘自做人与处世)15、阅读全文,说出“我”倾听到的“美妙音乐”的具体内容。怎样才能做到用爱心去倾听? 16、联系上下文,说出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或作用。(1)我找到一位朋友,诉说了我的苦衷,叫他帮我物色好的住所。含义: (2)声音攀上楼来,钻进窗内,搅得我睡意全消。作用: 17、如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