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大模板施工方案编制指南.docx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7957895 上传时间:2023-03-2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3.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大模板施工方案编制指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高大模板施工方案编制指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高大模板施工方案编制指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高大模板施工方案编制指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高大模板施工方案编制指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大模板施工方案编制指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大模板施工方案编制指南.docx(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总则32、基本规定33、工程概况41、项目介绍43.2、设计简介53.3、特点与难点 53.4、工程目标54、施工部署54.1、项目组织机构54.2、施工准备65、支撑系统设计71、支撑系统选型、选材75.2、支撑系统构造设计76、高支模施工85. 1、施工顺序86.2、支撑系统安装66.3、验收及拆除的批准程序86. 4混凝土浇筑96.5、支撑系统拆除97、施工安全管理 9 月进行安全检查,所有安全检查记录必须形成书面材料。2、高支模日常检查,巡查重点部位:1)杆件的设置和连接、连墙件、支撑、剪刀撑等构件是否符合要 求。2)地基是否积水,底座是否松动,立杆是否悬空。3)连接扣件是否松动。

2、4)架体是否有不均匀的沉降、垂直度。5)施工过程中是否有超载现象。6)安全防护措施是否符合规范要求。7)支架与杆件是否有变形的现象。3、支架在承受六级大风或大暴雨后必须进行全面检查。4、监测项目:立杆顶水平位移、支架整体水平位移及立杆的基础 沉降。5、监测点布设1)支架监测点布设应按监测项目分别选取在受力最大的立杆、支 架周边稳定性薄弱的立杆及受力最大或地基承载力低的立杆设监测点。2)监测点布置应根据支架平面大小设置各不少于2个立杆顶水平 位移、支架整体水平位移及立杆基础沉降监测点。3)监测仪器精度应满足现场监测要求,并设变形监测报警值。6、监测频率:7、在浇筑俭过程中应实施实时监测,一般监测

3、频率不宜超过20 30分钟一次。监测时间可控制在混凝土浇注前直至佐终凝。当监测数 据超过上表预警值时必须立即停止浇筑於,疏散人员,并进行加固处理。6. 3. 3扣件式钢管脚手架高支模搭设允许偏差及监测变形允许值、 预警值参考附表二编制。8 .质量保证措施7. 1质量控制管理流程8. 1. 1目标管理是施工全过程质量管理中心内容,质量保证措施的 每一项具体的工作都必须围绕“质量目标”展开,确定工程整个施工过 程将以目标管理统揽全局,以全面推广应用质量目标为手段,开展质量 管理工作。8.2质量管理制度8. 2. 1应说明施工质量的责任制度,施工构件、材料的进场检验制 度,各环节检查验收标准等。8.

4、3保证工程质量的技术措施8. 3. 1质量控制措施应从施工人员的管理、材料设备的控制、施工 方法控制、技术资料控制等方面进行说明。9. 应急预案9. 1应急领导机构项目部成立应急领导小组。由安全、保卫、工程技术、材料设备、后勤等部门组成,明确人员职责、姓名、联系电话等。9. 2应急计划8. 2.1其内容包括:支撑系统失稳、坍塌、坠落发生的原因及预防 措施;应急对策、应急设施和装备;职责和信息传递,应急准备和响应 计划(预案)应及时让所有相关岗位、人员掌握,并对应急计划(预案) 的有效性适时进行演练,并做好记录。9. 2.2工程开工或阶段性施工开始前,项目经理部根据活动、项目 特点、管理水平、资

5、源配置、技术装备能力、外部条件等识别潜在事故 和应急情况,控制潜在事故和可能引起人员、材料、装备、设施破坏的 紧急情况。如:失稳、坍塌、高处坠落、物体打击等。9. 3应急响应9. 3.1应说明发生事故或紧急情况时的现场处理及信息上报方法, 发生事故后的求助措施、现场协调处理措施、资源调配等。9.4保障措施9. 4.1应说明通信与信息保障,现场救援和工程抢险设备、药品保 障,后勤保障,资金保障等保障工作。10验算书10. 0.1计算图式要求:每项计算必须列出计算简图和截面构造大 样图,并注明材料尺寸、规格、纵横支撑间距。9. 0.2验算项目及计算内容1、模板、支架的主要结构强度和截面特征及各项荷

6、载设计值及荷 载组合2、梁、板模板支架的强度和刚度计算 各构件的计算简图; 底、侧模抗弯、抗剪、挠度计算,侧模对拉螺栓计算; 小楞抗弯、抗剪、挠度计算; 大楞抗弯、抗剪、挠度计算; 大楞与立杆交接处之扣件抗滑承载力计算;3、梁板下立杆稳定性计算。4、立杆基础承载力验算,支撑系统支撑层承载力验算,如大型梁 板下楼层验算;转换层下支撑层承载力验算。5、其它特殊高支模必须增加的相关验算。11附图11.0. 1附图必须与支撑系统设计及演算书相吻合,且经验算是安 全的。支模区域立杆平面布置图,纵横水平杆平面布置图图中必须标示立杆或门架纵横间距、跨距、水平杆件、柱及主次梁 截面相对位置及轴线编号等。支撑系

7、统立面图、剖面图图中必须标示立杆间距、步距、竖向剪刀撑、水平剪刀撑投影、扫 地杆、底座及垫块等。水平剪刀撑布置平面图及竖向剪刀撑布置投影图图中必须标示立杆纵横间距、跨距、标注水平及竖向剪刀撑布置原 则等。梁板支模大样图图中必须标示底模大小楞、侧模、侧模内外楞、对拉螺杆规格尺寸 间距等。支撑体系监测平面布置图图中必须标示支架沉降观测点布设、地基稳定性沉降观测点布设以 及支架水平位移观测点布设等。连墙件布设位置及节点大样图。特殊位置支撑布置图(指平、立面复杂的高支模)。附表构件材质规格间距强度梁下立杆主梁次梁板下立杆模板梁下小楞主梁次梁板下小楞梁下大楞主梁次梁板下大楞梁侧内楞主梁次梁梁侧外楞主梁次

8、梁对拉螺栓主梁次梁梁侧斜撑主梁次梁水平杆连墙件立杆垫块附表二7.1、施工安全管理机构 9序号项目搭设允许偏差变形允许值变形预警值检查工具1立杆钢管弯曲3mLW4ni4mLW6. 5m/吊线和卷尺2水平杆、斜杆的钢管弯曲LW6. 5m/吊线和卷尺3立杆垂直度全高/经纬仪及钢板尺4立杆脚手架高度H内/吊线和卷尺5立杆顶水平位移/经纬仪及钢板尺6支架整体水平位移/经纬仪及钢板尺7立杆基础沉降/经纬仪及钢板尺7.2、施工安全管理措施107.3、安全监测措施108、质量保证措施 118.1、质量控制管理流程118.2、质量管理制度118.3、保证工程质量的技术措施119、应急预案119. 1、应急领导机

9、构119.2、应急计划129.3、应急响应129.4、保障措施1210、验算书1211、附图1312、附表151总则l.o. 1为规范建筑施工高大支模架施工方案的编制与管理,提高高 大支模架编制水平,制定本指南。本指南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建筑工程高大支模架施工方 案的编制与管理。1. 0. 3该施工方案应结合地区条件和项目特点进行编制。该施工方案的编制除符合本指南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 地方现行的有关标准和规程的规定。2基本规定2. 0. 1高大支模架施工方案的编制应符合下列原则:1、符合施工合同或招标文件中有关工程进度、质量、安全、环境 保护、造价等方面的要求;2、坚持科学的施工程序和合

10、理的施工顺序;3、采取技术和管理措施,推广建筑节能施工。2. 0. 2高大支模架施工方案应包括编制依据、工程概况、施工部署、 支撑系统设计、高支模施工、施工安全管理、应急预案、验算书、附图 等基本内容。高大支模架应以下列内容作为编制依据:1、与施工方案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文件;2、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和技术经济指标;3、工程施工合同或招标投标文件;4、工程设计文件;5、工程施工范围内的现场条件,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气象等自 然条件;6、局发布管理手册、标准图集以及红线管理规定等;7、企业的机具设备状况、技术水平等。2. 0. 4、高大支模架施工方案的编制和审批符合下列规定: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和审批流

11、程按照科技管理手册4. 3. 2的要 求执行。施工方案应在工程竣工后归档。3工程概况3. 1项目介绍3.1. 1项目介绍应包括项目的主要情况和项目主要施工条件等;项目的主要情况应包括的内容:1、项目名称、性质、地理位置和建设规模;2、项目的建设、勘察、设计和监理等相关单位的情况;3、项目设计概况;4、其他应说明的情况。项目主要施工条件应包括下列内容:1、项目建设地点气象状况;2、项目施工区域地形和工程水文地质状况;3、项目施工区域地上、地下管线及相邻的地上、地下建(构)筑物情况;4、与项目施工有关的材料、设备及交通运输状况;5、其他与施工有关的主要因素。3.2设计简介3.2. 1应详细叙述支模

12、区域、支模标高、高度、荷载、支模范围内 的梁截面尺寸、跨度、板厚、支撑的地基情况等。3. 3特点与难点3. 3. 1根据本工程特点提出高大模板工程施工中特别值得重视的 关键问题,供编制方案及施工时考虑针对性措施。3. 4工程目标3.4. 1应对工程质量、安全施工、施工进度等方面制定本方案的工 程目标。4施工部署4.1项目组织机构4. 1.1主要应阐述项目组织管理体系模式和内容,建立统一的工程 指挥系统,通常采用组织机构框图表示,并体现岗位配置、人员安排。项目管理人员工作职责和权限,应与质量、环境、职业安全 健康管理体系文件中管理人员职责和权限相一致。组织机构框架可按下图编制:项目经理姓名:项目

13、工程师姓名:项目副经理 姓名:材料员安全员资料员技术员质检员4. 2施工准备4. 2.1应分技术准备、物资准备、劳动力准备和现场准备四个方面说明。5. 支撑系统设计5.1支撑系统选型、选材选择适合本工程的模板支撑系统,确定梁板杆件、大楞、小 楞,梁侧模内楞、外楞、对拉螺栓,模板、剪刀撑等的选材、规格、尺 寸,列出各构件力学性能指标。5.2支撑系统构造设计5. 2. 1梁支模设计1、应选取有代表性的一个或多个梁进行支撑系统设计,包括底模、 侧模、立杆(门架)、水平杆、扫地杆、地基处理、剪刀撑及梁、板支 撑系统可靠连接。2、底模应说明小楞间距、布置方向、大楞的间距、布置方向,梁 下立杆(门架)间距

14、、支顶方式。3、侧模应说明内楞设置方向、间距,外楞设置方向、间距,斜撑、 对拉螺栓的设置方式、间距等。4、剪刀撑设计应说明水平、竖向剪刀撑设置间距,剪刀撑跨越立 杆数、夹角等。5、说明扫地杆的布置及地基处理措施,确定构件、连墙件连接方 式、布置间距以及垫块材质、规格等。5. 2. 2板支模设计1、应选取有代表性的一个或多个板进行支撑系统设计,包括底模、 侧模、立杆(门架)、水平杆、扫地杆、地基处理、剪刀撑及梁、板支 撑系统可靠连接。2、底模、侧模、立杆(门架)、水平杆、扫地杆、地基处理、剪刀 撑及梁、板支撑系统可靠连接的设置要求同梁支模设计。保证高大模板重要构件、关键节点整体稳定的构造措施:1、应对高大支模纵横水平拉杆与周围己浇注梁、板、柱的拉结、 抱箍措施,与周边非高支模区支撑体系的拉结措施说明清楚。2、对缺乏侧向拉结工况的支撑体系应采取的侧向稳定措施。3、对高大支模高空悬挑支模的专项构造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