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上册-滑轮教案-苏科版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7907032 上传时间:2023-08-0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9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物理上册-滑轮教案-苏科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九年级物理上册-滑轮教案-苏科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九年级物理上册-滑轮教案-苏科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九年级物理上册-滑轮教案-苏科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九年级物理上册-滑轮教案-苏科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物理上册-滑轮教案-苏科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物理上册-滑轮教案-苏科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题:11.2滑轮课型:新授课教学设计设计思路本节课通过开放性活动,讨论“如何把木料运上楼”,从而想到滑轮,认识滑轮,知道什么是定滑轮和动滑轮;通过探究性活动“探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从理论上解释了滑轮的特点,并从杠杆的角度分析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实质。指导学生组装滑轮组,以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1.初步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了解两滑轮在生活和实际中的应用。2.明确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实质是变形杠杆。3. 知道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可以组成滑轮组,达到既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的目的。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结构。2. 通过探究,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情

2、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观察能力、概括总结的能力。2. 通过本节的学习,初步了解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想方法。重点难点重点 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及它们的实质 难点1.动滑轮的瞬时支点的确定方法。2. 根据设计要求,连接滑轮组的绕绳方法。教学准备铁架台、滑轮两个、长细绳、钩码、滑轮组(两个滑轮组的)两个教学过程提要教 学 环 节集 备 意 见个 人 复 备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一复习:1、杠杆的平衡条件。_2、 杠杆分为那几类?各类杠杆的特点是什么?_二:探究新知:1。开放性活动,讨论“如何把木料运上楼”?、你在生活中哪些地方见过滑轮?你知道它们起到什么作用吗?学生通过讨论自己解决

3、问题。学生可以讨论二、讲授新课(新知探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一、初步认识滑轮1提出问题:如何把木料运到楼上? 做一做:选择合适的器材做一个模型,试一试能否实现自己的设想。2介绍滑轮的结构:主要部分是能绕轴转动的轮子。观察使用时的情景:a.使用时滑轮轴的位置固定不动;这种滑轮称为定滑轮;b.使用时轴的位置随被拉物体一起运动,这种滑轮称为动滑轮。3.请学生举出生活和生产中应用滑轮的实例,并指出分别是哪一种滑轮。4.说明滑轮是一种简单机械。二、探究使用定滑轮的特点旗杆顶端的滑轮、塔吊提起重物时下端的动滑轮、电梯上的滑轮等。1按上图所示方式组装定滑轮。2在它的左侧挂钩码,右侧竖直向下拉弹簧测力计,观

4、察比较弹簧测力计示数与钩码所受重力的关系。(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中)3改变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方向,再进行观察和比较。4改变钩码的个数,重做上述实验。实验次数钩码所受的重力F2/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N1235分析表中的数据,得出的结论是: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可以改变动力的方向。三、探究使用动滑轮的特点1按右图所示方式组装动滑轮。2竖直向上拉弹簧测力计,使钩码保持平衡态,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并思考这个示数与钩码所受重力的关系。(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中)3改变钩码的个数,重做上述实验,进行观察和比较。实验次数钩码所受的重力F2/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N1234分析表中的数据,得出的结论是:使用动滑

5、轮能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动力的方向。补充实验:改变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方向,再进行观察和比较。可以发现,当弹簧测力计斜向上拉时,拉力的示数会变大。四、滑轮组1定义:将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的组合装置称为滑轮组。2特点: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重物和动滑轮的重力由几段绳子承担,提起重物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五、简单滑轮组的设计与组装组装口诀:单从动,双从定,从里向外绕。例:按照要求组装下列滑轮组。(动滑轮自重不计)用G/2的力提起重物;用G/3的力提起重物。学生举例并做简单的演示。 学生通过比较F1和F2的数值 (可以有误差)学生归纳学生讨论总结 可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并为滑轮的引

6、出做好铺垫。让学生积极地参与,有助于学生的理解。让学生积极地参与,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学生归纳学生讨论,归纳总结三、拓展延伸1工厂为了搬运一个笨重的机器进车间,某工人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种方案(机器下方的小圆表示并排放置的圆型钢管的截面),其中最省力的方案是 ( )2. 如图所示,用滑轮按甲、乙、丙三种方式拉同一重物在相同的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拉力分别为F1、F2、F3,比较它们的大小,其中正确的是 ( ) AF1=F2=F3 BF1F2F3CF1F3F2 DF3F1F2学生练习,教师讲解。四、课堂小结1回忆杠杆的五个要素,找出定滑轮支点,确定其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2请学生根据以上分析,

7、解释为什么斜着拉动重物时,拉力的大小不变。3得出结论:定滑轮实质是一个等臂的杠杆。4找出动滑轮的支点,强调这是一个瞬时支点,拉力的方向一定要竖直向上,确定其动力臂和阻力臂,并比较其的大小关系。(动力臂是阻力臂的2倍)5请学生进一步分析,解释为什么斜着拉动重物时,拉力的大小会变大(动力臂变小)。6得出结论:动滑轮实质是一种能省力的杠杆。7.滑轮组即能省力,又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学生归纳总结五、布置作业课堂作业板书设计11.2滑轮1.定滑轮实质是一个等臂的杠杆。2. 动滑轮实质是一种能省力的杠杆。3. 滑轮组即能省力,又可以改变力的方向。教后感初三物理学案 课题:11.2滑轮主备董继春 审核 初三物

8、理备课组 时间2020.08.29复习:1、杠杆的平衡条件。_3、 杠杆分为那几类?各类杠杆的特点是什么?_(一) 探究新知1、 观察滑轮,说出它的构造。2、你在生活中哪些地方见过滑轮?你知道它们起到什么作用吗?1、钩码G= N2、提升重物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_N,与钩码重力(G)进行比较,F G(、=)3、拉力的方向与钩码的运动的方向_(相同、不同) 4、以桌面为参照的图1 中的滑轮_运动。(填“是”或“否”)对于上述实验得出的结果分析:表一中滑轮_动,不能_,但可以改变力的_,所以该滑轮是 滑轮。表二中滑轮_动,省力_,不能改变力的_,所以该滑轮是 滑轮4、思考一下:能不能将动滑轮和定滑

9、轮组合起来,使它能同时具有两者的特点。(1)工厂为了搬运一个笨重的机器进车间,某工人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种方案(机器下方的小圆表示并排放置的圆型钢管的截面),其中最省力的方案是 ( )课题:11.2滑轮 当堂训练 班级 学号 姓名 1.定滑轮和动滑轮在构造上是相同的,只是在使用中, _的滑轮叫定滑轮, _的滑轮叫动滑轮;定滑轮的作用是_动滑轮的作用是_。2.定滑轮实质是一个_杠杆,使用定滑轮时不能_,但能_。3.动滑轮实质是一个动力臂是阻力臂_ _的杠杆,使用动滑轮时能省_力,但费_。4.动滑轮下面挂一个20千克的物体A(如图1),挂物体的钩子承受_牛的力,挂绳子的钩承受_牛的力(动滑轮重不计)

10、.5.如图2,物体重10N,且处于静止状态。该滑轮是滑轮,手拉弹簧测力计在1位置时的示数为N。若手拉弹簧测力计在1、2、3三个不同位置时的拉力分别是F1、F2、F3,则它们的大小关系是F1F2F3。这证明使用定滑轮不能改变力的,只能改变力的。6.旗杆顶上的滑轮,其作用叙述正确的是 ( )A省力杠杆,可改变力作用方向 B费力杠杆,可改变力作用方向C等臂杠杆,可改变力作用方向 D以上说法都正确7如图3所示,不计动滑轮的质量及转动摩擦,当竖直向上的力F=10N时,恰能使重物G匀速上升,则重物G= N,绳固定端拉力为 N,重物上升10cm,力F向上移动 cm。 8.用如图4所示的滑轮组提升物体,以及已

11、知物体重200牛,物体匀速上升1米,不计滑轮组重及摩擦,则:( )A.拉力为80牛B.拉力为40牛;C.绳的自由端拉出4米D. 绳的自由端拉出1米。9.用“一动、一定”组成的滑轮组来匀速提升重物时,所需要的力与不使用滑轮组直接提升重物时相比较,最多可省 ( ) A1/3的力 B1/2的力 C2/3的力 D3/4 的力*10.如图5所示的滑轮组,不计拉线质量及滑轮转动摩擦。重物G=100N,每一个滑轮重20N。当绳自由端拉力F竖直向上大小为30N时,重物G对地面的压力为 N。拉力F为 N时,恰能让重物G匀速上升。若重物G能以0.1m/s的速度匀速上升,则绳自由端向上运动速度为 _m/s。*11.如图6所示的是用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用这个滑轮组提升重为300牛的重物(忽略滑轮组和绳子重及摩擦)(1) 在图甲上画出当动力F=150牛时绳子绕法;(2) 在图乙上画出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