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铭课时作业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7884226 上传时间:2022-09-2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陋室铭课时作业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陋室铭课时作业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陋室铭课时作业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陋室铭课时作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陋室铭课时作业(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九年级语文日期: _3_月28日第_6周 第2次 陋室铭复习作业(总分100分,时间45分钟)姓名:_班级:_座号_分数_一、佳句默写1山不在高,_。 2斯是陋室,_。3_,草色入帘青。 二、给下列加线的字注音。 德馨_ 调素琴_ 鸿儒_ 案牍_ 西蜀_苔痕()三、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斯:惟:德馨: )无丝竹之乱耳(丝竹: )无案牍之劳形(劳: 形: )谈笑有鸿儒(鸿:)往来无白丁(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调:素:金经:)南阳诸葛庐(庐:)四、下列句子,朗读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B、苔

2、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C、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D、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五下列各句不属于骈(pin)句(多用字数相同、意思相连的对句或排比句)的一项是()A、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B、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C、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D、孔子云:何陋之有?六、译句: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译: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译: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译: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译:孔子云:何陋之有? 译:七、按要求回答下面问题。1、作者为何要写“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答:2写出本文的中心句(主旨句)。和起画龙点睛作用的句子。答:3写山水对写陋室有何作用?答:4用自己的语言概括陋

3、室的特点。说说本文表过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你如何看待作者的这种道德情操?答:5作者描写室中之景、室中之人、室中之事,对写陋室有何作用?答:6“可以调素琴,阅金经”与“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都是写室中事,写作角度有何不同?答:7体会下列加点词在表情达意上的好处。“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答:8、作者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请你对这种交友之道进行辩证的分析。答:9、本文引用孔子的话的目是什么?这话与题目是否矛盾?为什么?答:陋室铭中考试题汇编1、解释下例句中加点的词。(4分)(1)有仙则名 ( ) (2)谈笑有鸿儒( )(3)无丝竹之乱耳 ( ) (4)无

4、案牍这劳形( )3、文中表现作者对自己摆脱了喧嚣生活和繁杂公务的欣喜之情的语句是 , 。4、下面对选文内容和写法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托物言志,以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对高洁情操的追求。 B选文在描写陋室时,重点突出了“陋室”环境之清幽宁静和室内主人生活情趣之高雅。 C文中的“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表明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鄙弃。 D作者在结尾处引用孔子的话,意在表明只要环境清幽宁静,生活闲适,“陋室,就不陋。5、作批注是学习古诗文的一种好方法。请仿照句的批注,任选一个角度为句在括号内作批注。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以名人高雅居室衬托自己居室的高雅)。孔子云:何陋之有?

5、 6、“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功颂德的文字,后成为一种文体。人们经常用“座右铭”来激励鞭策自己。请你从平时积累的古诗文中写出一则有关学习方面的“座右铭”。 7“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对于作者这种交友方式,你有什么看法? (4分) 七、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1619题。(共8分)(一)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孔子云:何陋之有?(二)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18用陋室铭中的句子填空。(1分)“空山无人,水流花开”二句,极琴心(寄托心意的琴声)之妙境;“胜固欣然,败亦可喜”二句,极手谈(下围棋)之妙境:“_,_”二句,极交友之

6、妙境。19刘禹锡和颜回一居“陋室”,一在“陋巷”,对此,他们的态度如何?体现了他们怎样的精神品质?(3分) 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23题。(甲)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乙)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8解释文中加点的词。(2分)以: 期: 劳: 之:10甲段文字中直接表现作者性格和品质的语

7、句是 。乙段文字中统领全文、点明作者品德的语句是 。(2分)11甲、乙两段文字表现了作者共同的情怀和志趣,试加以概括。(3分) 十二、阅读下面文段。按要求答题(共42分)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9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谈笑有鸿儒(博学的人) B可爱者甚蕃(多)

8、C陶后鲜有闻(少) D宜乎众矣(适宜)10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文言句子的大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11简要回答问题。(1) (1)甲文中统领全文、表明作者品德的语句是 (2)乙文中多次提到菊和牡丹这样写的作用是 12甲文先说“斯是陋室”,结尾又说“何陋之有”,是否自相矛盾?请简要分析。(3分)1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甲文表现作者安贫乐道的情趣,乙文表现作者洁身自好的高贵品质。 B甲乙两文都是托物言志的名篇,文字优美,意味深远。 C“铭”和“说”都是古代文体,“铭”侧重于议论,“说”侧重于叙事。 D甲文句式整齐,对仗工整;乙文语言精练,骈散相间。十四、阅读下文,完成8-

9、10题。(15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孔子曰“何陋之有?” 9、这段文字从哪几个方面表现陋室不陋?请你用自己的话概括。(4分)_10、文中写到哪三位古人?为什么要写这三位古人?(5分)_十五、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1114题。(12分)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孔予云:“何陋之有?” 乙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11下列句子朗读停顿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1分)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C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D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2分)(1)无案牍之劳形( )(2)微斯人,吾谁与归( )(3)孔子云:何陋之有( )(4)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14批注是一种实用的读书方法。批注可以写心得,作评价;也可以联想、概括等。请参考下面示例,在乙文三个画线句子中选择其中一句进行批注。(3分) :示例:甲文读书批注卡作者刘禹锡内容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批注一“上”一“入”,灵活机动,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环境雅致、闲适、清静的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