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山寺导游词及问题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7883236 上传时间:2023-12-30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2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寒山寺导游词及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寒山寺导游词及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寒山寺导游词及问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寒山寺导游词及问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寒山寺导游词及问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寒山寺导游词及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寒山寺导游词及问题(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寒 山 寺(楷体小四为走读江苏材料斜体为现场导游问题1、景区概况 寒山寺在苏州城西阊门外5公里处的枫桥镇,建于六朝时期的梁代天监年间(502519年),距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原名“妙利普明塔院”。唐代贞观年间(627649年),传说当时的名僧寒山和拾得由天台山来此住持,改名寒山寺。1000多年内,寒山寺先后5次遭到火毁(一说是7次),最后一次重建是在清代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历史上寒山寺曾是我国十大名寺之一。寺内古迹甚多,有张继诗的石刻碑文,寒山、拾得的石刻像,文徵明、唐寅所书碑文残片等。1982年,寒山寺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寺内主要建筑有山门殿、前院、大雄宝殿、藏经楼、碑廊、

2、钟楼、弘法堂等,塔院和寒山别院为近年新建。1、寒山寺因何得名?答:寒山寺旧称妙利普明塔院。相传唐代诗僧寒山、拾得从浙江天泰国清寺隐迹后,曾来到此寺,而且寒山和尚还曾住持于此,故唐代时,该寺就被称为寒山寺了。可见,寒山寺寺名是因人而名,而不是因山得名。 6、寒山寺为何名扬东瀛? 答:据寒山寺大雄宝殿中所悬挂的仿唐青铜乳头钟上日本首相伊藤博文所撰的钟铭文来看,自古日本人也认为寒山寺古代的那口钟是流失在日本了。因此,山田寒山等人的寻钟、不得、铸钟、送还等一系列行动充分说明了寒山寺因钟自古就和日本有着交往的渊源。 另据史书记载,日本平安时候著名高僧空海于公元804年来华研修佛法和中国文化,曾到过寒山寺

3、,因此有史学家认为是空海和尚最早将“寒山寺”传入了日本。今天在日本东京的青梅市和大阪府都建有“寒山寺”。此外,清代张继的枫桥夜泊一诗,自古为广大日本民众所吟诵,而且从昭和时代起,就列入了小学的汉文教材,可谓家喻户晓。战争年代,由日本歌手李香兰唱红的苏州夜曲也将寒山寺和苏州牢牢地烙在了日本民众的脑海里。16、请介绍寒山寺概况。 答始建于南北朝时期的梁天监年问,即公元502年-519年。 旧称妙利普明塔院、枫桥寺。 相传唐代高僧寒山、拾得曾到过寺里,且寒山和尚曾住持于此,故又名寒山寺。 北宋时,孙承祜在寺中重建七级佛塔,到元末寺塔俱毁。 在一千五百余年的深长历史中,寒山寺前后被战火烧毁过七次。现存

4、建筑始建于清末光绪、宣统年间。属江苏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新建了一座仿唐楼阁式佛塔普明宝塔,是以成为寒山寺的标志。 寒山寺在佛教宗派上属禅宗的临济宗。 自古以来许多文人墨客都曾留墨宝于此。现今寺内陈列有岳飞、张即之、唐寅、文征明、俞樾、康有为等名人的书法碑刻。唐诗人张继的一首枫桥夜泊已将古寺名扬海内外。尤其是来自东瀛日本的客人到苏州必游寒山寺。现在悬挂于大雄宝殿内仿唐青铜乳头钟和罗汉堂中供奉的观音铜像以及弘法堂里供奉的空海铜像都是日本友人和友好团体捐赠的。自一九七九年以来,每年12月31日举办的寒山寺除夕听钟声活动更是吸引了众多的日本游客。 1 9、请介绍寒山寺周围的历史古迹。 答:以

5、著名的寒山古寺为中心,苏州城西枫桥一带的名胜古迹素以“五古”著称。除寒山古寺外,还有古运河、古桥、古关和古镇。 古运河:始凿于二千多年前的江南运河到一千四百年前的隋代,隋炀帝时成为了著名的京杭大运河的一部分。 京杭大运河是当今世界上最古老的人工运河,最初长达2700公里。现存长度为l794公里。流经京、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等省市,是我国东部地区南北水路运输的大动脉。同时,和万里长城并列为我国古代两大伟大工程。古运河对沟通江南和中原、华北地区的物流和人员往来,以及对刺激江南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古桥:这里主要是指寒山寺山门外的江村桥和铁铃关旁的枫桥。两座古桥同跨一条运河,遥遥相望。

6、张继枫桥夜泊诗中的“江枫”,二字,一般认为就是指江村桥和枫桥。 现存的江村桥是康熙年间重建,同治年间修复的,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而枫桥建于同治年间,其人文价值比江村桥高,所以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两桥均为金山石(花岗岩)石级拱桥。 古关:矗立在枫桥旁的城楼叫铁铃关,它是明代为抵御倭寇入侵而建的古关,所以也称敌楼。它与浒墅关和白虎关并称“苏州三关”。现在铁铃关城楼上陈列有“抗倭史实展览”。 古镇:指的是寒山寺附近的枫桥镇。依靠有“交通运输大动脉”之誉的京杭大运河,枫桥古镇自明、清以来就是一个以米、棉、丝绸、手工业品集散地而闻名的贸易市镇。明、清时,苏州就有“探听枫桥价,买物不上当”的说法,可见古镇

7、当时的繁荣程度。 现在古镇的枫桥大街两侧粉墙黛瓦的民居、林立的店铺和书场、茶馆以及河埠码头似乎还隐约透着昔日的繁华。 二、各景点介绍 【历史沿革】 寒山寺面积并不大,只有16公顷,然而其名声却很大。其中缘由何在?当年诗人张继不经意间对旅愁的几句感怀,不仅为寒山寺大弘其名,也让他成为了家喻户晓的诗人。当然,千百年来为寒山寺送来众多香客僧众的,除了张继的诗句外,寺前默默流淌的京杭大运河也是功不可没。自隋炀帝凿通大运河以来这条沟通我国东郡地区的南北交通大动脉迅速成为南北物流的主要干线,对南北方及沿岸各地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起到了强劲的推动作用,尤其是自古水运发达的苏州地区,更是深得其惠。寒山寺地处京

8、杭大运河之畔的有利地理位置,这对它的声名远扬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另外,寒山、拾得两位高僧被世人传为文殊和普贤菩萨的转世化身,尤其是他们在被清雍正皇帝分别敕封为“和圣”和“合圣”之后,更是被世人广为敬奉为“和合二仙”而。事实上出于对“和合二仙”的敬奉前来寒山寺参拜礼佛的香客也不在少数。 寒山寺不仅全国闻名,在日本也非常有名。究其原因主要也是因为张继的这首诗。清末朴学大师俞樾在新修寒山寺记中就有“其国三尺之童,无不能诵是诗者”的记述。直到今天还有很多日本人能面对寒山寺的诗碑脱口吟唱这首古诗。在日本的昭和时代,这首诗还被收录到小学汉文课本中。当然,寒山寺在日本变得如此家喻户晓还另有一个原因,这就是日本

9、有一个寺庙叫做馆山寺,而馆山寺和寒山寺在日语中的发音竟然完全一样。所以对于熟知馆山寺的日本人来说,耳熟能详的寒山寺也就变得非常亲切了。 2【照壁前】 各位游客,我们现在来到了寒山寺的照壁前。照壁也叫“影壁”或者“萧墙”,古代一般建在官衙或大户人家的正门前或门内,既可形成视觉上的遮挡,避免风水学上的所谓“气冲”而起到避邪的效果,在客观上也很好地起到了烘托气氛的作用。这里的照壁建在寒山寺山门与码头之间,正好起到为佛教庄严国土阻隔红尘喧嚣的作用,也为香客的虔诚参拜提供了很好的心理过渡空间。这块照壁是l954年修复寒山寺时,由时任苏州文管会主任的谢孝思先生提议建造的。 照壁上所嵌的“寒山寺”三个大字,

10、是陶浚宣所题,周容所刻。 我们在照壁前可以看到一条河道从北向南流去。虽说河面不宽,但它却是京杭大运河的一部分。河对岸是大运河中的江心洲,叫江枫洲,现已建成江枫洲公园。以前,来寒山寺进香的香客多半是坐船走运河水路而来,因此为了方便香客,寒山寺就一改佛寺朝南的传统格局,将山门开在西面,面向运河。在运河上,我们可以看到一座高高的石拱桥,那就是江村桥。各位眼前的这座江村桥不是唐代的遗物,而是清康熙四十五年(1906年)重建,同治六年(1867年)重修的。2、请介绍寒山寺山门前的照壁。 答:照壁一般建在官衙、庙宇、大户人家门前或门里,主要起隔断空间、肃穆气氛、突出建筑地位的作用。寒山寺照壁对烘托佛寺“庄

11、严国土”的氛围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照壁上“寒山寺”三个大字是绍兴人陶浚宣所书,他也就是构建绍兴东湖的“东湖居士”。他的书法特别好,据说清光绪年间的银元、铜板上的“光绪通宝”就是他的手笔。而这三方石刻是著名书画篆刻大师吴昌硕的弟子周容所刻,刻于民国元年。 3 【山门殿】 山门上方高悬“古寒山寺”匾额,为清末宣统年间江苏巡抚程德全所题。 山门殿面阔三间,进深两间。正中佛龛中供奉着大肚弥勒像,笑容可掬地迎接着八方来宾。在大肚弥勒佛的背后站着形象威武的韦驮菩萨。 山门殿两侧,分别供奉着四大天王的雕像,因其手中执有的法器分别是宝剑、琵琶、宝伞和赤索,因而传人我国时,被汉化成了能够保佑风调雨顺的中国古代虎

12、将的形象。宝剑取其“锋”、琵琶取其“调”、宝伞取其“雨”、赤索取其“顺”等音和义而来。俗称四大金刚。在山门殿的南侧院中建有枫江第一楼,是50年代从古城中移建过来的一处花篮楼,现为寒山寺接待贵宾的地方。与枫江第一楼南北相对的是位于山门殿北侧院中的霜钟阁,于l982年修复而成,现为寒山寺素斋馆。18、请介绍寒山寺寺门。 答寺门门楣上高悬金字朱匾,上有“古寒山寺”四个大字,系清末宣统年问江苏巡抚程德全所题写。 进入寺门正中央佛龛中供奉着弥勒菩萨,一手拿佛珠,一手提布袋。 两侧有一副对联:大肚鼓圆,能容天下难耐事;满腔欢喜,迎接世间有缘人。 在弥勒菩萨像的背后站立着威风凛凛的韦驮菩萨。 韦驮手按的是降

13、魔杵,也叫金刚杵。 韦驮的特长:快步如飞。 韦驮像为何立于此处:与大雄宝殿正中供奉的佛主像正面相对,同时监视寺中情况,如有情况可直报佛主,同时也是在保护佛主。15、寒山寺门为何面西而开? 答:主要是因为地形所限,其实并非寒山寺一家如此。苏州许多寺庙都是面河而建的,而且其山门外还都有供香客,游人上下船的码头。中国自古以来有“南船北马”一说,尤其对我们生活在水乡古城的苏州l人来说,从前出门办事,朝山进香一般都以船代步,所以为了方便香客,许多寺庙都面河而建,寒山寺当然也不例外。 4【前院】寒山寺寺内建筑以山门一大雄宝殿一藏经楼普明宝塔为中轴布局,寺院分为前院、后院和塔院三个部分。前院正中的主体建筑是

14、供奉着佛祖释迦牟尼的大雄宝殿,两侧的配殿分别为罗汉堂和大悲殿。院中有一花坛,坛壁嵌有花岗石碑,上面刻有宣统年间江苏巡抚程德全手书的“妙利宗风”四个大字。寒山寺初名“妙利普明塔院”,这四个字点明了寒山寺的历史渊源。在花坛的另一侧坛壁上嵌有明代翰林学士姚希孟所题的“寒拾遗踪”四个大字,它点出了古寺与寒山、拾得两位高僧的一段因缘。12、请介绍“寒山遗踪”和“妙利宗风”两块石刻。 答:这两块花岗石碑现嵌在寒山寺前院左侧花坛壁上,其中“妙利宗风”四字是清末江苏巡抚程德全所题写的。“妙利”是指寒山寺旧名妙利普明塔院。千百年来,寒山寺宗脉绵延。“妙利宗风”点明了寒山寺的历史香火不断。 而“寒拾遗踪”四字则是

15、明万历年问的翰林学士姚希孟所题,崇祯年间章美所书的,这里点出了寒山寺与寒拾二圣的关系。 二块石刻令寒山寺透出了几多的历史沧桑和悠长的渊源。 5【罗汉堂】 罗汉堂内供奉着五百尊香樟木雕成的金身罗汉像,因此也被称为五百罗汉堂。这五百尊造型生动的罗汉像是清雍正年间的文物,于1958年从苏州隆庆寺移置于此。门楣匾额上的“罗汉堂”三字为已故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持茗山法师所题。 罗汉堂中央还供奉着一尊观音菩萨铜像。铜像高25米,重15吨,落成于1995年,是日本宗教画院和日本禅宗画家协会敬赠的。与罗汉堂相对的是供奉观音菩萨的大悲殿。殿内供奉有三尊神态各异的观音菩萨像,因观音菩萨又被称为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所以殿名称为大悲殿。9、请介绍寒山寺罗汉堂。 答:寒山寺罗汉堂中供奉着五百尊香樟木雕成的金身罗汉像,所以罗汉堂也被称为五百罗汉堂。这堂五百罗汉造型生动,原为苏州隆庆寺旧物,于1958年移置寒山寺。 罗汉是小乘佛教所宣传的最高正果,修行成罗汉后,就可以不受生死轮回之苦;就没有贪欲,没有烦恼;永远进入受天人供养的涅粲状态。 罗汉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