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东新区规划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07586340 上传时间:2023-11-2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0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郑东新区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郑东新区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郑东新区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郑东新区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郑东新区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郑东新区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郑东新区规划(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郑汴新区总体规划(20092020年)2010-07-29 08:31来源:聊宅网整理评论核心阅读:郑汴新区规划范围为西起郑州市中州大道、机场高速公路、京广铁路,东至开封市金明大道,北起黄河南岸,南至中牟县及开封市区南界,包括郑州新区、开封新区,总面 积2127平方公里。规划总面积已变为2127平方公里,相当于现在郑州市区的7倍大。7月28日郑汴新区总体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交河南省十一届人大常委第十六 次会议审议,副省长秦玉海向大会报告了 规划的主要内容。规划的期限为20092020 年,远景展望至2050年。郑汴新区规划范围 为西起郑州市中州大道、机场高速公路、京广铁路,东至开封市金明 大

2、道,北起黄河南岸,南至中牟县及开封市区南界,包括郑州新区、开封新区,总面积2127平方公里。规划总面积已变为2127平方公里,相当于现在郑州市区( 303平方公里)的7倍 大。郑州聊宅网其中,郑州新区面积1840平方公里,开封新区面积287平方公里。在这个新区内,有郑东 新区、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航空港区、白沙组团、刘集组团、九龙组团、中牟组团、汴西 组团“个组团。郑州新区范围既有规划拼合图新市乡4戌中心城区4* -中牟县城开庄慎郭店a市新郑市八千n篠寺債万潭慎(JH呜湖0賛店 *辛酉A! A图片仅作参考,了解大概区位,与实际规划不同郑汴新区调整后的定位是:中原城市群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

3、业现代化三化”协调科学发展先导示范区,国家综合交通枢纽、 物流中心,区域服务中心,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增长极。发展目标为:把郑汴新区建设成为 五区一中心”即现代产业集聚区、现代复合型新区、城 乡统筹改革发展试验区、对外开放示范区、环境优美宜居区和区域服务中心,形成北部旅游、中部城市、南部农业 ”的城乡经济发展格局,以 8个城市功能区组团为主体。到2015年,城市功能区居住人口规模为 270万人左右,基本形成骨干联络系统、生态系统、综合交通枢纽。到2020年,郑汴新区总人口达到 500万人(其中,城市功能区人口 430万人,镇区人口 45 万人,农村人口 25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95%。到

4、2050年,城市功能区人口规模大幅提升,城市功能区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550平方公里以内,刘集组团成为区域级产业服务中心,官渡组团成为组团级服务中心,白沙等8个镇并入就近组团发展,形成现代化复合型城区。【公共设施】 住宅主要建在4个区域内居住用地和住宅主要划定在郑东新区、汴西组团、白沙组团、中牟组团内。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用地67.1平方公里,以郑东新区为服务中心,结合各组团功能,布局行政办公、商业金融业、文化、体育、医疗卫生、教育等公共服务设施。【市政设施】 建3座热电厂、20座通信汇接局水:规划区供水的水源为黄河水、黄河滩地地下水、南水北调水,地下水为补充水源。镇区优先选择城市功能区配水管网

5、统一供水,距离城市功能区较远的镇区,另外新建5座小型水厂。电:规划热电厂3座,建成后将成为郑州、开封 220千伏电网的主供电源。热:规划集中热源项目7座,形成以热电联产为主的多样化供热系统,积极推广城市原生污水水源热泵供热、太阳能供热等新能源供热技术。气:燃气以国家西气东输工程为主供气源,到2020年城市功能区气化率要达到100%,管道气化率达到 95%。通信:新建20座通信汇接局,集中设置通信、有线电视、宽带网等各种设施,实现地面数字有线网络全覆盖。镇区结合村村通”工程,实现有线电视全覆盖。【公共交通】 快速公交延伸至开封路网:在新区内打造 七横九纵”的快速路骨干网络,形成开放式道路网络布局

6、,路网将完善自行车交通和步行交通系统。轨道:依托郑州至开封城际轨道交通,在中心城区轨道交通线网基础上,规划延伸轨道交通6号线、3号线以及4号线,新增机场联络线,构成四横两纵”的轨道交通线网。公交:培育公共交通客运走廊,还将规划布局 七横六纵”的快速公交廊道。比如,建设 快速公交线路连接郑东新区、白沙组团、中牟片区、开封片区,同时加强郑东新区与机场的联系,开通新郑州站至机场的快速公交线路。停车:以配建停车场为主, 公共停车场为辅,路边停车场为补充, 形成停车设施供应体系。加快城市地下空间开发,鼓励建设立体停车库,倡导停车换乘交通模式。【防灾能力】 按100年一遇标准设计城市功能区防洪标准按 10

7、0年一遇标准设计,建设抗震防灾、消防、人防工程、应急避 难所等基础实施,建立灾害监测、预警、信息、指挥和救援的综合服务网络。【宜居规划】 建大型公园13个、500米一游园生态:建绿色生态廊道,形成黄河湿地、基本农田、城郊生态绿地、人工林地、林带、 苗圃地、人工湖和河道系统的城市人工生态系统。水系:结合现状水系格局,将规划区范围内的河、库、湖、渠相连,构建以贾鲁河、七 里河为主轴线的两轴两翼、两心多点”的生态水系格局。游园:至2020年,规划公共绿地面积 52.9平方公里,人均12.3平方米。城市功能区内, 规划建设大型综合公园 13个,专题公园7个;沿城市道路、水系建设带状公园;按标准配 建居

8、住区公园绿地, 按照500米服务半径规划建设小游园、街头绿地。【景观风貌】 郑开大道、人文路建成景观大道沿郑开大道、人文路规划两条城市景观大道,京港澳高速辅道、新安路规划两条产业景观大道,形成 两横两纵”景观轴线。规划郑东新区 CBD地区、郑汴中央公园地区、汴西新区中心广场地区3处城市核心景观节点。【旅游布局】建成我省休闲旅游区建成 河南省重要的休闲旅游区、旅游接待及中转中心”内有都市旅游中心、绿博园、汴西组团的文化休闲中心、北部沿黄生态文化旅游区、中部都市文化旅游区、南部生态农业 区等。打造三心+三区”的旅游,总体规划划定了商都、宋都、中牟南、航空港四大历史保护片 区。将建设 河南省重要的休

9、闲旅游区、旅游接待及中转中心”为目标,打造 三心+三区”的旅游格局。具体来说,三心是以郑东新区的CBD中心、CBD副中心以及如意河沿岸为核心,打造郑汴新区的都市旅游中心。同时,还将以绿博园为核心,打造郑汴新区绿色休闲中心;以汴西组团为核心,打造文 化旅游休闲中心。三区”则是北部沿黄生态文化旅游区、中部都市文化旅游区、南部生态农业示范旅游区。 【出行环境】郑新城际铁路争取年内开工航空:郑州机场将建成全国大型区域枢纽机场和国际客货中转集散枢纽。未来,郑州机场城际轨道交通枢纽站将实现机场对中原城市群的快速交通覆盖。铁路:石武客专争取今年底建成通车,尽快开工建设郑徐客专,郑汴新区内将率先形成客运专线十

10、”字大通道;已经开工的郑州至焦作、郑州至开封、郑州至新郑机场城际铁路, 加快建设进度;今年年内要开工建设新郑机场至许昌、新郑机场至登封至洛阳城际铁路,争取开工建设郑州至新乡城际铁路,形成以郑州为中心半小时交通圈”;郑州至重庆客运专线铁路争取明年开工;规划郑州至太原、郑州至合肥、郑州(开封西)至济南等铁路客运专线, 形成与周边省会城市的“2小时交通圈”。公路:加快郑州至民权高速公路建设,郑州机场至少林寺高速公路尽快开工,建设新107国道、310国道以及省道223,升级改造省道314等公路。河南省副省长秦玉海说,近期,河南省委、省政府正在谋划研究建设中原经济区的重 大战略,并争取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

11、。主要设想以河南为主体、涵盖周边,探索走出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道路,形成全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极,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破解 三农”难题、完善全国区域经济布局等做出更大的贡献。如果中原经济区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郑汴新区作为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增长极,在全国区域经济布局中的地位将大幅提升。两轴、两带、八组团郑汴新区的产业布局将形成 两轴、两带、八组团”空间结构。 两轴”为东西、南北向两 条产业发展轴,东西向轴沿郑开大道展开,南北向轴沿四港联动大道展开。两带”为沿黄河文化旅游产业带和东南部现代农业带,主要发展旅游业和生态高效示范农业。8个组团的空间布局是怎样的呢?秦玉海介绍说,郑

12、东新区为区域性现代服务业中心、 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先进制造业基地和外向型经济基地、航空港区为空港经济集聚区、白沙组团为科技教育与创新产业基地、九龙组团为国际物流园区、刘集组团为高品质生活居住区与创意产业区、中牟组团为综合性新城区、汴西组团为综合性新城区。郑东新区:区域性现代服务中心,金融、会展、科研、文化、高等教育及体育中心。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先进制造业基地和外向型经济基地,以汽车及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为主。航空港区:空港经济集聚区、交通枢纽。白沙组团:科技教育与创新产业基地,兼有居住、服务功能。 刘集组团:高品质生活居住区与创意产业区,兼有商务休闲与产业服务功能。中牟组团:综合性新城区,以现代服务业、居住、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产业服务功能为主。 九龙组团:国际物流园区。汴西组团:为综合性新城区,以金融商贸、休闲娱乐、行政办公、文化创意、商住以及现代 制造业功能为主。以上综合大河报郑州晚报 东方今报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