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中秋咏月诗词三首教案 苏教版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7552979 上传时间:2022-09-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1.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中秋咏月诗词三首教案 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七年级语文中秋咏月诗词三首教案 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七年级语文中秋咏月诗词三首教案 苏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七年级语文中秋咏月诗词三首教案 苏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七年级语文中秋咏月诗词三首教案 苏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中秋咏月诗词三首教案 苏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中秋咏月诗词三首教案 苏教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语文中秋咏月诗词三首教案 苏教版学习目标1、培养独立鉴赏诗词的能力,形成个性化的审美情趣。2、培养丰富的联想、想象能力。3、积累咏月的诗词。一、学生活动1、课前准备:利用书籍、报刊、网络收集关于咏月的诗词、佳句,誊写在小卡片上。2、小组评析其它咏月的诗词佳句。组长记录有价值的赏析,综合成一篇赏析短文,全班交流。二、教学过程(一)导入“诵明月之词,歌窈窕之章”这是历代文人墨客的雅事,今天我们将通过十五夜望月来学会如何赏析这些名句佳作。(二)赏析十五夜望月教师印发十五夜望月的赏析文章,让学生加以体会,并进一步展开讨论,哪些地方特别精彩?哪些地方有不同的见解或补充?十五夜望月赏析在唐代咏月的篇

2、章中,这是较为著名的一首。诗人在万籁俱寂的深夜,仰望明月,凝想入神,丝丝寒意,轻轻袭来,不觉浮想联翩,那广寒宫中,清冷的露珠一定也沾湿了桂花树吧?这样,冷露无声湿桂花的意境,就显得更悠远,更耐人寻思。同是望月,那感秋之意,怀人之情,却是人各不同的。诗人怅然于家人离散因而由月宫的凄凉,引入了入骨的相思。他的秋思必然是最浓挚的。这首诗意境很美,诗人运用形象的语言,丰美的想象,渲染了中秋望月的特定的环境气氛,把读者带进一个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意境,加上一个唱叹有神悠然不尽的结尾,将别离思聚的情意,表现得非常委婉动人。(三)诵明月之诗小组之间把准备好的有关“明月之诗”的小卡片,相互交换赏析,组长记录学

3、生的赏析或评价,大家动手把有价值、有个性的见解综合成一篇赏析文章,全班交流。(四)思维训练用媒体展示不同角度所看见的月,(诸如:海上明月、沙漠月升、小楼新月、水中望月等)学生对自己有所感悟的图景发挥想象、进行联想。(五)学生小结你认为这堂课好不好?说明原因。(这既是使学生总结所得的过程,也是教师了解学生所需的过程,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因此,学生即使否定了这堂课,教师也要辨证地接受学生的否定。我的思念是圆的学习目标:1、通过朗读,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感悟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教学方法:朗读法,合作探讨法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1、由七子之歌导入2、自由朗读诗歌,试着读出感情3、以小小组为单

4、位,推荐代表朗读诗歌(全班学生做评委)4、说说诗歌中给你印象最深的内容,揣摩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各抒己见,只要言之成理即可)5、你觉得诗人要表达的愿望,在今天看来有什么现实意义吗?6、诗歌中说:“在这样的夜晚会想起什么”发挥你的想象,用语言或者图画表现你想象的情景作业:课后收集一些表达思念之情的诗文,并说说你选择此文的理由。水调歌头苏轼教学重点:一:读懂、背诵这首词。二:联想力和想象力的训练。教学难点: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及其旷达胸襟在词中的体现。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我们传统意识中,每年农历八月十五的月亮是最圆最亮的。不知道同学们在往年看中秋圆月时有何感受?今天,我们不妨来欣赏宋朝著名诗人

5、苏轼的咏月名篇水调歌头。看看他的感受如何。二、欣赏水调歌头1、对照小序部分简介词作背景,让学生了解创作时间及创作原因。2、初读全诗,感知内容。(1)学生读书下注释。(2)由学生迅速自读课文。(3)点一生朗读(学生点评后,教师总结点评)(4)全班齐读3、疏通全文(1)学生对照全文,自主疏通全文,并记下读不懂、有问题的地方。(2)小小组交流问题(能小组内解决的自主解决,不能解决的有组长整理提出)(3)全班交流、解决问题(4)打出全文注释,学生自主整理在课本上。(5)问:对照注释你认为词的上下阕主要写了什么?两者联系何在?(上阕望月写景;下阕怀人抒情。两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问:词中哪些是实景?哪些

6、是虚景?(6)作者对人生的感悟体现在哪些词句上?你如何理解?4、能力训练(1)什么是联想?什么是想象?(2)文中哪处是联想?哪处是想象?(3)看图一,发挥联想,你能联想到什么?(4)看图二,发挥想象,你能想象到什么?5、问:比较十五夜望月,你喜欢哪一篇?讲讲理由。6、音乐欣赏(1)播放王菲的水调歌头(2)第二遍播放,学生轻声跟唱7、学生总结(1)一生总结本课教学思路(2)由学生总结学习本课的收获三、布置作业1、背诵这首词2、小作文:根据下文开头,发挥丰富想象和联想,续写文章。金秋十月,夕阳西下。一老农坐在自家的田埂上,一边抽着烟,一边浮想联翩从生活中找“米”【教学活动目的:】一、培养学生课外学

7、习语文的兴趣和爱好,养成在生活中时时处处都能学习语文的好习惯。二、积累、丰富词汇,并对其产生、构成、表达技巧及折射的文化心理等方面进行探究。三 、鼓励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学习鲜活的富有时代气息的语言。【活动过程:】、收集和探究1、收集社会、日常生活中健康、清新的新词汇,感受语言表现力;2、收集歇后语、名言警句,体会其蕴涵的道理;3、收集广告词、公共场所标语,探究其语言表达技巧;4、收集店铺名,探究其折射的文化心理。、交流和点评、学习和运用1、为学校图书馆阅览室拟一条标语。2、为自己教室或书房学习环境拟一条标语或对联3、为学校水族馆拟一则广告词。【课堂实录:】一、出示投影片导入,学生齐声朗诵

8、: 观书有感 . 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师: 半亩方塘,天光云影,异彩纷呈,是因为有活水汩汩;我们的课堂要有“天光云影”,也得引进时的活水。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把眼光投向社会,收集宣传标语、广告词、店铺名,探究其语言特点和文化心理。一起采撷生活,表现生活。二、请大家把自己收集的宣传标语交流一下。生:龙舟龙灯龙风筝,龙城龙园龙文化。漫步远古时光,聆听现代经典。常州旅游节宣传标语生:芳草萋萋,踏之何忍?生:书香世界展示人类文明,知识天地荟萃人类文化。生:清洗有洁美,生活更和美。生:新世纪穿什么?东盛绒布。(全班每人三条)师:这些标语简明、清新、幽默、得

9、体,形式多样既令人赏心悦目,又给人以教育。三、小组交流,并选一位同学对本组的广告词进行点评。(从语言特点、修辞等方面。略) 师: 这些广告词精练、生动、通俗、实用,巧用修辞,便于记忆,易于流传,有利于产品打开销路。四、学生自由点评店铺名,揣摩其心理文化。生:口福鸡、德泰恒,表示店主追求吉祥、发达。生:小吴理发、小泉剪刀,非常朴实、实惠。生: 写意空间、猫空、左岸吧。(咖啡店名)有些别致、新奇。生:万山红、清华园、苏果超市,比较大众化。生:花之韵、伊可爱、聚雅轩,追求韵味、雅致。 师:这些店铺,有百年老店,有新开店铺,而店铺名则是人们心理文化的折射。它们所反映心理追求:(板书)有追求吉祥发达的,

10、有追求亲切朴实的。有追求清新雅致的,有追求另类别致的。有追求华丽典雅的,有追求新奇活泼的总之,不同的店名,反映了不同的心理文化和欣赏品位。五、学习运用,根据所设置的情景,小组讨论拟定。设置情景(1):这学期我们处在人生选择的十字路口,每个同学都期盼成功。初三开学后,你们的班主任老师想为班级换条标语,来找我。我现在就把这个任务教给你们。生:想象自己成为胜者。生:精彩人生从拼搏开始。生:良好的习惯助你打开知识之门。生:重要的是你的努力。生:行动是金。生:努力就是最好。设置情景(2):上星期天我到二中去学习,看到这样一句口号:“自强不息,与时俱进,向学习化社会进军。”我想,创建学习型城市、学校、必须

11、从自我做起,为创设学习环境,我提议大家为自己的家或书房题名并作简要说明。生:菁菁小屋、求索、浅草、我的乐园、学习地带、七彩星空、撷趣园等。设置情景(3)毕业前夕,同学们要给母校一块匾,上面要书写8个大字,准确表达以下意思:老师对我们的恩情永远难以忘怀,学校对我们的训导永远记在心中。已拟定“校训永记”4个字,请你写出另4个字。 生:师恩难忘 师:对联要求上下句结构相同或相似,字数相等,句意相关或相对,词性相同。)设置情景(3)读名著对对联师:(示例)上联:亲近冰心点数繁星熠熠 下联:重温鲁迅倾听呐喊声声生: 品读曹禺聆听雷雨阵阵生: 走向茅盾仰望子夜茫茫六、小结: 走出门去,生活是多么广阔,哪里

12、有生活,哪里就有快乐和宝藏。 走出门去,海阔天空,那里才是我们广阔的课堂。在生活这个大课堂里,我们要勤于采撷,善于思考,才能领略语文学习的情趣,才能品尝生活的甜美,才能生动真实的表现生活。最后,我就用一幅对联作结,并与大家共勉。 师: 上联:天天阅读社会之书无页不学问 下联:处处采撷生活之花每枝有语文 七、作业设计1、我校水族馆是常州市生物教学的基地,请你为水族馆拟一则广告词。2、你一定有课外读书笔记本吧!请你为自己心爱的课外阅读摘抄本或课外练笔本写一幅对联式的自勉语。3、读自然对对联上联:风吹芳草绿附: 下联:雨润杏花红雨洒李花白雪映梅花红(以上三题学生可自选有兴趣的做)4、我看”为话题,写一篇550字的文章。(此题必做)我看广告、店铺名 ;我看社会、人生;我看唐诗、宋词 ; 我看歇后语、名言警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