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调查汇报:调整农村和农村经济结构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7535659 上传时间:2024-02-1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7.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实践调查汇报:调整农村和农村经济结构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社会实践调查汇报:调整农村和农村经济结构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社会实践调查汇报:调整农村和农村经济结构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社会实践调查汇报:调整农村和农村经济结构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社会实践调查汇报:调整农村和农村经济结构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社会实践调查汇报:调整农村和农村经济结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实践调查汇报:调整农村和农村经济结构(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社会实践调查汇报:调整农村和农村经济结构, 7月22日我们工程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小组一行14人来到平度市崔家集镇周家村,开展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周家村的五天中,我们开展了很多活动,和小学生联欢、和当地青年座谈、为小学生义务教导功课,深入农民之中调查研究等等。在农村里,我们学到了好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同时也看到了部分问题。这是我们这些大学生第一次如此热衷于农村问题,而且如此深入地思索农村问题。其中大家关心最多,也是讨论最多的,就是农村经济的发展问题。进入二十一世纪,中国将开始实施第三步战略布署,全方面建设小康社会,加速推进当代化进程,对农业将提出更高的要求。中国的经济结构能否顺

2、利调整,国民经济能否发展的更加快部分、更加好部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业基础是否稳固。只有加强农业基础,确保农产品供给,才能顺利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只有加强农业基础,开拓农业市场,才能支持国民经济的快速增加。农业效益和农民收入问题不但关系到农村的改革、发展和稳定,而且关系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十五计划纲要提出,必需高度重视农民收入问题,把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做好新阶段农业和农村工作、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基础目标。靠天吃饭是几千年来中国农民祖祖辈辈唯一的谋生手段,不过伴随时代的发展,这种方法显然已经不能满足时代的需要。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后,农业生产受到资源和市场的双重约束,市场

3、风险增加。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国农业将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依据江泽民同志?quot;三个代表的思想,周家村两委在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拓宽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领域上做文章。吸引外资和引进国外优秀技术,率领全村人走上了致富之路在产品供求关系发生改变、市场竞争加剧的情况下,必需对农产品的品种结构进行调整,面向市场,依靠科技,深入加强优质品种的引进、选育、繁育和推广工作,立即淘汰和压缩劣质品种,全方面优化农作物品种结构,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种植业。她们为村民们联络了南韩的育种辣椒和西瓜,辣椒2021元/亩,西瓜4000元/亩,西葫芦5000元/亩,围绕村子还重了5000棵柿子树,每棵树收入200多

4、元,年人均收入3800元。即使取得了这么大的成绩,但村两委并没有固步自封,她们清楚地知道地,也就种成这么了,要想再发展农村经济,还是要想措施,上项目。我以为要想拓宽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领域,还要在以下三点上想措施: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激励农民服务组织创新,培育经纪人队伍,加强农业质量标准体系、农产品质量检测检验体系和市场信息体系建设,加紧制订或修订农业行业标准和主要农产品质量标准,推广采取国际标准,创立一批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加强农村市场体系建设,有计划地兴建或扩建一批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和科技、劳务等要素市场。搞好农业服务,大力推广优良品种,引导农民发展优质高效经济作物;搞好对农民的科技教育和

5、培训,组织技术人员深入到农户,立即为农民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在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推进规模经营和农业当代化的有效路径,也是加紧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主要带动力量。1、激励采取企业加农户、订单农业等多个形式。要采取财政、税收、信贷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扶持关键龙头企业发展。从信息、技术、资金等方面为龙头企业搞好服务,支持龙头企业建设农产品生产、加工和出口基地,引进、开发和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销售企业和科研单位带动农户进入市场,和农户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营机制。合理调整农业生产区域布局,发展特色农业,形成规模化、专业化的生产格局。推进农

6、业机械化,提升劳动生产率,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2、提升农产品加工水平和效益。农产品的转化关键是发展畜牧业和水产养殖业。现在,中国农产品加工业水平还很低,经过利用高新技术,实施对初级产品的深加工,还能够为农产品的增加提供极为宽广的市场空间。要加紧农产品加工技术和设备的引进开发,发展农产品销售、储运、保鲜等产业,主动促进初级农产品的转化和加工,不停开发名、优、特、新品种,搞好优良品种的繁育。3、扩大对外开放,发展创汇农业。十五期间,中国将加入世贸组织,要以此为契机,千方百计引进国外资金、优秀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中国农产品结构调整优化和升级。建设农产品出口创汇基地,关键扶持和扩大畜禽、水产品、水果、

7、蔬菜、花卉及其加工品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特色产品和有机食品的出口。有计划地组织劳务输出,参加国外农业开发、水利工程承包等。 主动有序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步从种植业向多个经营、乡镇企业和小城镇转移,是提升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必由之路,也是使农村丰富劳动力资源得到充足利用、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的客观需要。1、向农业的深度和广度进军。引导农民更多地从事非农产业,要立足当地资源优势,关键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储藏、保鲜、运销等行业,加紧改造传统工业,主动发展商业、运输、饮食服务、旅游等劳动密集型产业。2、发展个体私营企业和乡镇企业。经过深化改革,完善机制,充足调动投资者、经营者的主动性,引导乡镇

8、企业加紧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加紧科技进步和体制创新,主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名、优、特、新产品,加紧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提升乡镇企业的科技水平和竞争能力。3、加紧发展小城镇。小城镇是转移农民的基地,是二、三产业的载体,对增加农民收入含有强大的带动作用。有选择的培育一批关键的中心集镇,努力在城镇投资体制、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等方面取得突破,使小城镇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增加点。4、激励、支持和组织农民开展劳务输出。采取多个形式,经过多个渠道,把农村富余劳动力组织起来,到大城市和沿海开放城市务工经商,加紧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步伐。这次三下乡活动即使早已结束,但它给我们留下了很多思索,使我们这些读圣贤书的人也开始关心窗外事。它时时刻刻提醒我们,在生活着九亿多农民的广大农村中,还存在着许很多多这么或那样问题,那里的经济还不够发达,那里的政治体制还不够健全,很需要我们这些大学生为祖国的繁荣昌盛,为人民生活水平的整体提升,为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尽自己应尽的一份力,作出自己应做的一份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