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仲永》三案设计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7520941 上传时间:2023-04-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伤仲永》三案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伤仲永》三案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伤仲永》三案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伤仲永》三案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伤仲永》三案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伤仲永》三案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伤仲永》三案设计(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伤仲永三案设计 年级 : 七年级 学科:语文 课题: 伤仲永 课型: 新授课 备课时间:3月11日 主备人: 审核人:学习目标:1、能结合课文注解和查阅工具书自主学习疏通文意。2、继续提高文言文的诵读能力。3、让学生懂得天赋好还需努力学习,才能有所成就,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生活态度。教学流程导航台知识链接自主探究环节:一、预习要求1、掌握下列字的读音及意思:字音:隶邑乞扳谒称泯耶 词意:隶邑乞扳谒称泯耶为意未尝自为其名收族立就文理自是通悟受贤彼其 词类活用:伤仲永父异焉借旁近与之邑人奇之宾客其父父利其然 一词多意:于之其 2、朗读课文,画出文中不清楚停顿的句子。二、在了解大致内容的基础上

2、,朗读课文。 1要求不读破句。自己读,听同学读,校正不正确的朗读,调整理解偏差。 结合课后练习二,提醒学生注意句中的停顿,还可让学生揣摩停顿规则。 2要求读出层次。先理性认识课文中的大小层次,标记后再读,养成把理解渗透于朗读中的习惯,以期形成良好的语感。 在这一环节中贯彻对课文结构的理解:全文借事说理,一、二两段叙述方仲永的故事,第三段说后天教育对成才极为重要之理;从叙事部分看,仲永的变化经历了三个阶段幼年天资过人,禀赋极高,十二三岁时才能衰退,大不如前,二十岁时才思衰竭,完全变成了一个平庸之人,也有层次之分;从写仲永幼时才能之“奇的第一段来看,还有层次首句交代籍贯、身份、姓名、家世,二至五句

3、写他忽有赋诗才能,六、七两句写成名后的状况。本环节实际上是要学生既能整体把握课文,又能从细微处思考句与句间的逻辑关系。 3要求读出感情。学生自己读,表演读,要能读出作者的惊喜、愤慨、惋惜、哀伤、告诫之情。 王安石(1021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人。22岁中进士,从此开始仕宦生涯,在各地任州县官吏达二十多年,对宋朝社会的种种弊端有痛切的感受,慨然有矫时匡世之志。39岁时写了著名的上仁宗皇帝万言书,提出改革政治的方针。神宗即位,任命王安石为参知政事,时年仅49岁。在他为相期间,大力推行新法,以期改变北宋中期积贫积弱的局面,使国家臻于富强,但遭到保守势力的强烈反对而成效不

4、大。晚年退居金陵,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 王安石是一位出色的文学家。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散文创作是他政治斗争的工具,内容多直陈政见,揭露时弊。说理透彻,逻辑严密,笔力雄健,语言简洁。他的诗歌多咏时事,具有较强的政治性。晚年之作,别有含蓄雅洁的情韵,在艺术上独具特色,被时人称为“王荆公体。他的词作不多,而能一洗五代绮丽风习,意境开阔,感慨深沉。有临川集。合作交流环节1、方仲永的天资过人,表现在哪里?在课文中找出原句。2、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3、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什么?用原句回答。你还有什么新的、独到的见解吗?4、最后一段作者讲了什么道理?小组交流,推荐优秀者在班内

5、交流。展示点拨环节1、“忽啼求之”;“即书诗四句”;“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2、 第一阶段:幼时天资过人第二阶段:十二三岁时才能衰退第三阶段:又过七年后变成平庸之人3、从方仲永个人情况来看,原因是其父“不使学”;从道理上来说,原因是“其受于人者不至”。4、天资好的人,没有得到良好的教育,尚且变成普通的人,那些天资平常的人,如不接受教育,连普通人都赶不上了。巩固达标环节搜集有关“天才与勤奋名言 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了。鲁迅 天才就是长期劳动的结果。牛顿 天才就是这样,终身劳动,便成天才!门捷列夫 天才的十分之一是灵感,十分之九是血汗。列夫托尔斯泰 天才就是百分之

6、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奋。爱迪生 天才就是勤奋。李卜克内西 人们把我的成功,归因于我的天才;其实我的天才只是刻苦罢了。爱因斯坦 我是个拙笨的学艺者,没有充分的天才,全凭苦学。梅兰芳 虽有卓越的才能,而无一心不断的勤勉,百折不回的忍耐,亦不能立身于世间。亚历山大(马其顿) 首先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让学生自己疏通字词句,读懂课文,完成练习;其次熟读课文,了解文章借事说理的特点,最好能做到熟读成诵。 1、“世隶耕”:三字交代了身份、家世,是对“未尝识书具”“不使学”的必要铺垫,既衬托了方仲永的非凡天资,又暗示了造成他命运的家庭背景。2、“啼”:一个字生动地写出方仲永索求书具的儿童情态。请同学们尝试着到文中发掘发掘。(学生讨论)自由发表意见。明确:1、“忽”“即”“立”:三个副词,使一个天资非凡、文思敏捷的神童形象跃然纸上。2、“奇之”“宾客其父”“乞之”:三言两语就从旁衬托出方仲永的杰出才华。3、“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仅一句话就刻画出方仲永父亲贪图小利、愚昧无知的形象。4、“不使学”:三字看似平淡,却也点明了仲永终未成大器的原因。5、第二段叙事:仅以一“见”一“闻”一“问”就交代了方仲永后来的变化和结局。6、结尾议论:言简意深,说理严谨。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