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整理过)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7488159 上传时间:2024-01-07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86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整理过)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整理过)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整理过)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整理过)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整理过)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整理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整理过)(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生物必修一知识点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没有系统)个体种群 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细 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除了病毒以外,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2、显微镜专题:玻片夹镜座反光镜遮光器通光孔载物台物镜目镜镜筒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镜臂物镜转换器镜柱(1) 使用显微镜的基本步骤:(一)取镜和安放;(二)对光;(三)低倍镜观察:(四)高倍镜观察;(五)收镜。(2) 重要步骤:高倍镜观察 移动专篇,在低倍镜下使需要放大的部分移动到视野中央; 移动转换器,移走低倍物镜,换上高倍物镜; 调节光圈,使视野亮度适宜; 缓缓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

2、清晰; 换上高倍物镜后禁止向下转动粗准焦螺旋。(3) 基础知识和利用 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调亮视野的两种方法(放大光圈)、(使用凹面镜)。高倍镜:物象(大),视野(暗),看到细胞数目(少)。低倍镜:物象(小),视野(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物镜:(有)螺纹,镜筒越(长),放大倍数越大。目镜:(无)螺纹,镜筒越(短),放大倍数越大。 显微镜放大的是长度和宽度,而不是面积; 放大倍数变大:视野中细胞数目变小,物象变大,视野变暗。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范围越小视野越暗视野中细胞数目越少每个细胞越大放大倍数越小视野范围越大视野越亮视野中细胞数目越多每个细胞越小细胞放大倍数与细胞个数的

3、关系:一行细胞的数目变化可根据视野范围与放大倍数成反比。计算方法:个数放大倍数的比例倒数=最后看到的细胞数如:在目镜10物镜10的视野中有一行细胞,数目是20个,在目镜不换物镜换成40,那么在视野中能看见多少个细胞? 201/4=5圆形视野范围细胞的数量的变化可根据视野范围与放大倍数的平方成反比计算如:在目镜为10物镜为10的视野中看见布满的细胞数为20个,在目镜不换物镜换成20,那么在视野中我们还能看见多少个细胞? 20(1/2)2=5(4) 倒立的物象:上下、左右相反 (将原物象旋转1800即可(5) 玻片的移动与物象的移动由于是倒立的像,玻片的移动方向与物象的移动方向相反。结论:物象偏什

4、么方向,玻片向什么方向移动。(6) 视野中污点的判断转动目镜,污点移动,则污点在目镜上,不动则不再目镜上。移动装片,污点移动则污点在玻片上,不动的不在玻片上。不在目镜、玻片上则在物镜上。3、细胞种类: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注、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比较: 、原核细胞:细胞较小,无核膜、无核仁,没有成形的细胞核;遗传物质(一个环状DNA分子)集中的区域称为拟核;没有染色体,DNA 不与蛋白质结合,;细胞器只有核糖体;有细胞壁(主要成分是肽聚糖),成分与真核细胞不同。 、真核细胞:细胞较大,有核膜、有核仁、有真正的细胞核;有一定数目的染色体(DNA与蛋白质结

5、合而成);一般有多种细胞器。、原核生物: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如:蓝藻、细菌(如硝化细菌、乳酸菌、大肠杆菌、肺炎双球菌)、放线菌、支原体等都属于原核生物。、真核生物: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如动物(草履虫、变形虫)、植物、真菌(酵母菌、霉菌、粘菌)等。1、 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的异同:原核生物真核生物不同点大小较小(110um)较大(10100um)本质区别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细胞壁主要成分有肽聚糖植物细胞有,动物细胞没有纤维素和果胶细胞质有核糖体,无其他细胞器有核糖体和其他细胞器细胞核遗传物质分布的区域称拟核,无核膜、核仁,DNA不与蛋白质结合有核膜和核仁,DNA与蛋白质

6、结合成染色质举例细菌、蓝藻、支原体动物、植物、真菌相似点1、 都有相似的细胞膜和细胞质;2、 都有遗传物质。 补:病毒的相关知识: 1、病毒(Virus)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体,病毒既不是真核也不是原核生物。主要特征:、个体微小,一般在1030nm之间,大多数必须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见;、仅具有一种类型的核酸,DNA或RNA,没有含两种核酸的病毒;、专营细胞内寄生生活;、结构简单,一般由核酸(DNA或RNA)和蛋白质外壳所构成。 2、根据寄生的宿主不同,病毒可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细菌病毒(即噬菌体)三大类。根据病毒所含核酸种类的不同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 3、常见的病毒有:人类流感

7、病毒(引起流行性感冒)、SARS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艾滋病(AIDS)、禽流感病毒、乙肝病毒、人类天花病毒、狂犬病毒、烟草花叶病毒等。 4、蓝藻是原核生物,自养生物(1) 蓝藻包括:蓝球藻、念珠藻、颤藻、发菜(2) 蓝藻细胞内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生物。5、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统一性体现在二者均有细胞膜和细胞质6、虎克既是细胞的发现者也是细胞的命名者;细胞学说建立者是施莱登和施旺,细胞学说内容:1、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 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产生。细胞学说建立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细胞学说建立过程,是一个

8、在科学探究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充满耐人寻味的曲折。 7、组成细胞(生物界)和无机自然界的化学元素种类大体相同,含量不同。8、组成细胞的元素大量无素:C、H、O、N、P、S、K、Ca、Mg 微量无素:Fe、Mn、B、Zn、Mo、Cu(口诀:新木桶碰铁门)主要元素:C、H、O、N、P、S 基本元素:C细胞干重中,含量最高元素为C,鲜重中含最最高元素为O 水85%90%无机盐 无机盐1%1.5%组成细胞的化合物 糖类和核酸 1%1.5% 有机物 脂质1%2% 蛋白质7%10%统一性:构成生物体的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是生物所特有的。 差异性:组成生物体的元素在生物体体内和无

9、机自然界中的含量相差很大。 9、生物(如沙漠中仙人掌)鲜重中,含量最多化合物为水,干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为蛋白质。10、(1)还原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可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脂肪可与苏丹III染成橘黄色(或被苏丹IV染成红色);淀粉(多糖)遇碘变蓝色;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2)还原糖鉴定材料不能选用甘蔗(3)斐林试剂必须现配现用(与双缩脲试剂不同,双缩脲试剂先加A液,再加B液)染色活颜色反应有关的实验专题还原糖鉴定 : 实验内容所用试剂实验结果还原糖的检测斐林试剂 5065浅蓝色棕色砖红色(沉淀)蛋白质的检测双缩脲试剂紫色脂肪的检测苏丹或苏丹橘黄色或红色淀粉的检测碘液

10、蓝色观察线粒体健那绿黄绿色观察DNA甲基绿绿色观察RNA吡罗红红色观察染色体龙胆紫溶液/醋酸洋红溶液紫色或红色酒精的检测重铬酸钾(橙色)溶液在酸性条件下遇重铬酸钾变灰绿色CO2的检测澄清石灰水或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 11、蛋白质由C、H、O、N元素构成,有些含有P、S R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氨基酸结构通式为NH2CCOOH,各种氨基酸的区 H别在于R基的不同。氨基酸约20种,有8种是人体不能合成的必需氨基酸;结构特点: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NH2)和一个羧基(COOH),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

11、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原子和一个侧链基因。(口诀:中间一个炭,两边一氨一羧,上下一氢一R。)12、两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二肽,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NHCO)叫肽键。多 肽: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氨基酸分子缩合而成的链状结构。肽 链:多肽通常呈链状结构,叫肽链。13、有关计算:脱水缩合中,脱去水分子的个数=形成的肽键个数=氨基酸个数n肽链条数m 蛋白质分子量=氨基酸分子量氨基酸个数-水的个数18至少含有的羧基(COOH)或氨基数(NH2) = 肽链数14、蛋白质种类不同原因: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数目、种类、排列顺序不同的肽链折叠形成的空间结构不同。15、蛋白质的主要功能(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12、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物质,即结构蛋白,如羽毛、头发、蛛丝、肌动蛋白; 催化作用:如绝大多数酶; 传递信息,即调节作用:如胰岛素、生长激素; 免疫作用:如免疫球蛋白(抗体); 运输作用:如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 (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所有活细胞都离不开蛋白质。并非所有的酶和激素都是蛋白质。)16、氨基酸结合方式是脱水缩合: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与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相连接,同时脱去一分子水,如图: H O H H HNH2CCOH + HNCCOOH H2O+NH2CCNCCOOH R1 H R2 R1 O H R217、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核酸由C、H、O、N、

13、P ,5种元素构成。基本单位:核苷酸(8种) 结构:一分子磷酸、一分子五碳糖(脱氧核糖或核糖)、一分子含氮碱基(有5种)A、T、C、G、U 构成DNA的核苷酸:(4种)构成RNA的核苷酸:(4种)功能 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载体,在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核酸包括两大类:一类是脱氧核糖核酸,简称DNA;一类是核糖核酸,简称RNA。18、(1)DNA与RNA的比较DNARNA全称脱氧核糖核酸核糖核酸分布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主要存在细胞质染色剂甲基绿吡罗红链数双链单链碱基ATCGAUCG五碳糖脱氧核糖核糖组成单位脱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代表生物原核生物、真核生物、噬菌体HIV、SARS病毒注:DNA所含碱基有:腺嘌呤(A)、鸟嘌呤(G)和胞嘧啶(C)、胸腺嘧啶(T)RNA所含碱基有:腺嘌呤(A)、鸟嘌呤(G)和胞嘧啶(C)、尿 嘧 啶(U)(2) 构成DNA的是4种脱氧核苷酸,但成千上万个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是多种多样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