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石油地质学知识点总结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7445336 上传时间:2023-04-07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5.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等石油地质学知识点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高等石油地质学知识点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高等石油地质学知识点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高等石油地质学知识点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高等石油地质学知识点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等石油地质学知识点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等石油地质学知识点总结(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等石油地质学知识点总结绪论 第一章现代油气生成理论 第二章输导体系与油气运移 第三章油气聚集过程与成藏期 第四章断层与油气聚集与运移 第五章油气藏封盖保存理论 第六章异常压力、流体封存箱与油气成藏 第七章含油气系统与成藏动力学 第九章天然气地质学进展 绪论: 现代油气生成理论(未熟低熟油理论、煤成油理论)油气运移聚 集理论(优势通道、输导体系)流体封存箱与成藏动力学(异常压力与成藏、幕式成藏) 油气藏封盖保存理论(盖层与断层封闭理论) 天然气成藏理论(晚期成藏、动态成藏、深盆气与煤层气成藏理 论)含油气系统与油气成藏系统 第一章现代油气生成理论一. 干酪根热降解成烃理论 要点:在成岩作用晚期

2、,有机质主要由干酪根组成,热降解形成 大量油气;干酪根是石油的主要前驱物质; 沉积岩必须达到一定埋深(温度),即门限深度(温度),才能 大量生成石油;油气生成数量取决于干酪根的类型及其所经历的地质 时间和温度。四个阶段:(1)生物化学生气阶段。低成熟演化阶段,主要为活跃细菌作用, 生成生物甲烷和少量二氧化碳和水。生物单体转化为干 luo 根。后期 生成少量液态石油。(2)热催化生油气阶段。成熟演化阶段,主要为粘 土矿物的热催化作用,热力使干 luo 根化学键大量断裂,转化为大量 烃类。生油窗。(3)热裂解生凝析气阶段。高成熟演化阶段,残余干LUO根和大分 子液态烃,在热力作用下,生成水、二氧化

3、碳、氮气等。低分子量烃类转化为 凝析气,采至地表,为凝析油。(4)深部高温生气阶段。过成熟演化阶段,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剩 余干 LUO 根,裂解,生成碳沥青、石墨。液态烃和重烃在热变质作用 下,转化为甲烷。干酪根热降解成烃理论在勘探中卓有成效。 存在问题:(1)忽略了成岩-深成作用早期沉积岩中可溶有机质对油气形成 的的贡献;(2)不能很好地解释在生油门限以上形成的大量未熟石油二、低熟油理论1. 低熟油基本概念(Immature oil) 低熟油:所有非干酪根晚期热降解成因的各种低温早熟的非常规石油。(未熟-低熟油)低熟油生成的物质基础:1)各种显微组分的热稳定性与生烃活化能不同,生烃时间和生烃

4、 潜力不同。2)若源岩有机质中存在大量化学性质不稳定、活化能较低 的富氢显微组分,可生成低熟油。2、低熟油形成机理:1)树脂体早期生烃 植物分泌出树脂,随沉积物埋藏,树脂可转化成树脂体。树脂体可在低温条件下率先早期生烃。2)木栓质体早期生烃 木栓质体来源于高等植物,在低热条件下,发生低活化能的化学反应,生成并释放以链状结构为主的烃类。3)细菌改造陆源有机质早期生烃细菌作用对陆源有机质进行降解改造,提高富氢程度和“腐泥化” 程度,使有机质热降解生烃反应所需活化能降低,有利于生成低熟油 气。4)高等植物蜡质早期生烃 高等植物蜡质易于水解形成长链脂肪酸和长链脂肪醇。在低温阶 段,经脱官能团形成原油中

5、C22+正构烷。5)藻类类脂物早期生烃 藻类以蛋白质和脂肪物质含量高为特征。藻生物类脂物结构简单, 在低温还原条件下,可转化成链烷烃和环烷烃。6)富硫大分子有机质早期降解生烃干酪根中不同原子间的键能不同,SS和SC键易断裂,富硫 大分子可早期低温降解形成低熟油。3、低熟油的地球化学特征 一般为重质油,也有凝析油和轻质油。 饱和烃含量较低,非烃和沥青质含量较高,饱/芳比低。 甾烷的立体异构化程度低,如C29甾烷20S/(20S+20R)小于0.4为低熟油,小于0.2为未熟油。4、低熟油的分布特征分布广泛,多与陆相沉积或陆源有机质有关。具有早期生烃和分 期生烃特点。不是每个盆地都有低熟油,必须具备

6、特定的有机母质和 适宜的沉积-成岩环境,才能形成低熟油。湖盆范围小,邻近物源区,有机质搬运距离短,沉积速率高,有 利于各种沉积有机质的堆积和保存。三、煤成油形成及特点1. 煤成油的基本概念 煤和煤系地层中分散和集中的陆源有机质,在煤化作用过程中生成的液态烃。煤系烃源岩特点:有机碳含量高,可溶有机质含量偏低 与湖相泥质烃源岩相比,煤和含煤岩系相对贫氢,在煤化作用过 程中所产生的主要是低分子量的烃类。多数情况下,煤系和气藏相联系。2煤的显微组分及其生烃潜力 煤生成液态烃的能力大小,与煤的类型和显微组分组成密切相关 富氢的显微组分具有更大的液态烃生成潜力, 煤显微组分的生烃能力从大到小为:壳质组、镜

7、质组、惰质组。 生烃潜力取决于煤中壳质组的数量与组成。3、煤成油的排驱机理及成烃模式 煤的微孔隙性,高塑性和高吸附性使煤成油的排驱受到限制,并 造成地质色层分异效应。三种排烃机理:压实排驱:低熟阶段,Ro=0.5-0.7%连续沥青网络运移:生油窗,Ro=0.7-1.2%气溶方式运移:成气阶段,Ro大于1.2%4煤成油的地球化学特征(1)密度较轻,饱和烃含量高,非烃和沥青质含量低;(2)正构烷烃中高碳数组成含量高;(3 )具姥鲛烷优势(pr/ph 2 );(4 )具明显的藿烷类和C29甾烷优势,含有较丰富的芳香烃类;(5 ) 13C重,富集重碳同位素。【二次生烃】:已发生生烃作用的烃源岩由于构造

8、抬升,温度降 低导致生烃作用终止,当源岩再次被深埋,受热温度增高并达到有机质 再次生烃所需的临界热动力条件时,烃源岩发生的再次生烃演化。【有效烃源岩评价】烃源岩评价主要内容(1)烃源岩地质特征:岩性,颜色,厚度,沉积环境(2)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有机质丰度:有机碳含量,氯仿沥青含量 有机质类型:腐泥型、腐殖-腐泥型、腐泥-腐殖型、腐殖型 有机质成熟度:未熟、低熟、成熟、高熟、过熟(3)油源对比简述现代油气生成理论及其对油气勘探的指导意义干酪根热降解成烃理论 +低熟油+煤成油第二章输导体系与油气运移一、输导体系1输导体系(petroleum migration pathways )是指连接源岩

9、与圈闭的油气运移通道的空间组合体,其要素包括:骨架砂体、层序 界面、断层及裂缝。有效输导体系是指受砂体高孔、高渗带,断层性质、形态和幕式 活动,以及各类构造脊控制的在一定地质时间和空间内发生了油气运 移的输导体系。输导要素/输导体:在沉积盆地中具有比较发育的空隙空间,并且 有作为尤其二次运移的宏观通道的地质体。(渗透性岩层、断裂、不 整合面)运移通道:渗透性岩层、断裂、不整合面、微裂缝输导体系是连接圈闭与油气源的“桥梁和纽带”。油气从分散的 “源”到集中的“藏”。最佳的远景圈闭总是位于最佳的油气运移通 道内。油气运移通道研究对于预测油气藏的分布具有重要意义。输导体系的识别方法:1)骨架砂体识别

10、方法:2 )输导断层识别方 法 3)砂体断层组合识别方法 4)含氮化合物识别方法 5)油气分布方 法识别二、油气运移通道的基本模式有四种:(1)级差优势通道:指输导层内孔渗性结构分布差异形成的优势 通道。油气在这类介质中总是沿着级差优势最大的通道向前运移。(2)分隔优势通道:指有效烃源岩之上的输导层沉降中心的有序 偏移所形成的油气运移通道。(3)流向优势通道:指油气受浮力作用而形成的优势通道。油气 运移方向和通道受浮力和断面(或储集层)倾角的控制。(4)流压优势通道:指油气在运移过程中流压作用形成的优势通 道。油气运移的方向和通道受浮力和水流动力的双重作用控制。(5)断层优势通道:沿断层面,总

11、是沿着最大流体势降低的方向 运移。三、盆地动力学类型与油气运移:1、裂谷盆地:快速沉降,快速沉积,高热流,烃源岩快速成熟, 油气垂向运移为主,优势运移通道为断裂,断层圈闭为主,异常高压 分布普遍。断裂运移体系2、克拉通盆地: 沉降沉积中心速率慢,低热流,烃源岩成熟慢, 油气横向运移为主,优势运移通道为储集砂体,不整合面,地层、岩 性圈闭发育,常压。长距离运移体系。3、前陆盆地:分散运移体系盆地呈契形,靠活动带一侧下拗,向 克拉通方向超覆,成缓斜坡带。活动带一侧:挤压变形,构造运动强 烈,断层发育,盆地流体的驱动力大小和运动方向主要受构造作用和 压实作用的影响,垂向运移活跃,油气苗多见,在稳定带

12、一侧,主要 受重力作用影响,侧向移为主沉降和沉积速率变化大,热流值较低.四、输导体系研究内容及思路 内容:”层”-输导层;“面”-不整合面和断层面;“网”由输 导层、不整合、断层、裂缝不规则连接组成的。思路:正演:研究一个地区的构造,储集层与油藏的展布空间等 确定油气运移的可能输导体系。反演:从已发现的油藏出发,寻径追根,反推油气曾经的运移路 径,确定油气的有效输导体系。五、油气运移研究方法1)、利用生物标志化合物、正烷烃、碳同位素等地化指标,进行 油源对比,并在此基础上追索油气来源;2)、利用储层中原油的物性变化和储层沥青的分布特征及地化指 标判断石油运移方向。3 )、利用水动力学研究二次运

13、移:流体势、UVZ法则4)、实验室物理模拟方法5)、综合研究,追索油气运移路径。简述油气输导体系与油气成藏关系。输导体系是连接圈闭与油气源的“桥梁和纽带”。油气从分散的 “源”到集中的“藏”。最佳的远景圈闭总是位于最佳的油气运移通 道内。油气运移通道研究对于预测油气藏的分布具有重要意义。油气输导体系是客观存在的,没有输导体系就没有油气藏,油气 输导体系研究是油气成藏和油气勘探的重点和难点之一。油气输导体系主要包括各种构造应力作用下的大大小小的断裂、 各种类型的粗碎屑岩层和区域性不整合面。可见,陆相构造盆地油气输导系统的形成、分布、输导油气的质 量,及其控藏作用,严格受区域地质构造作用和幕式构造

14、运动性质的 控制,即湖盆的地质构造单元和沉积构造演化阶段的控制。(1)断裂输导体系古断裂系指控制新生代盆地、凹陷或次凹形成 的边界大断裂和次级断裂,尤其是湖盆内部发育的次级断裂,它们的 展布方向常常控制凹陷或次凹的展布方向,其延伸长度为几公里甚至 数十公里,它们不仅控制凹陷或次凹的延伸范围、地层发育程度和沉 积相带展布;更重要的是派生了一组相同性质的次级断层,以及不同掉 向同级别断层或多级别小断层,构成断裂输导体系,成为深部地层生成的油气向浅部地层运移聚集的主要通道。断裂输导体系在空间上的延伸层位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着油气在垂 向上运移的最大距离(2)骨架砂体输导体系沉积盆地内粗碎屑砂体构成盆地充

15、填中的 骨架砂体,它们既是油气运移的主要通道之一,又是油气聚集的主要 场所。在油气运移和油气藏形成过程中,大量烃类沿输导层向上倾方向 运移,并在上倾方向圈闭和封挡条件具备的情况下,聚集成藏。这类储层就必须在油源断层存在的情况下,深层烃源岩所生的大 量烃类才能向上运移到这些储层中。但由其内部的封盖条件较差,烃类沿其内部输导层向上倾方向和 垂直方向均可运移,直到具备圈闭条件的情况下,方可聚集成藏,否 则,烃类继续运移。6.2.3 不整合面输导体系研究表明,伸展断陷盆地中油气侧向运移主要受砂体储集层和不整合面输导系统控制6.2.4 复式输导体系复式输导体系是指碎屑岩输导系统、不整合面 输导系统与断裂输导系统在三度空间的组合方式。多数情况下,油气 成藏都是多种输导体系的综合作用的结果。第三章油气聚集过程与成藏期一、油气聚集的动力学机制势差或压差:浮力-水动力机制油气在圈闭中聚集的主要动力 学机制渗滤作用(含烃的水或游离烃。盖层:对烃类毛细管封闭。水: 可通过盖层继续运移)、排替作用(圈闭中的水难通过盖层,油上移、 向下排替水直到束缚水饱和度,止到充满圈闭)、渗滤作用+排替作用 (上覆盖层:毛细管封闭。盖层:异常高压封闭:水不能通过上覆盖 层渗流,只向下排替)浓度差或盐度差:渗透力-扩散力机制主要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