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贵州省都匀市第二次中考模拟考试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7418352 上传时间:2023-11-0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贵州省都匀市第二次中考模拟考试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精品贵州省都匀市第二次中考模拟考试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精品贵州省都匀市第二次中考模拟考试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精品贵州省都匀市第二次中考模拟考试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精品贵州省都匀市第二次中考模拟考试试卷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品贵州省都匀市第二次中考模拟考试试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贵州省都匀市第二次中考模拟考试试卷含答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资料最新资料最新资料最新资料最新资料都匀市第二次中考模拟考试试卷语文第卷客观题(30分)一、选择题(30分,每小题3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感慨(ki) 铁锹(qi) 叱咤风云(ch) 瞠目结舌(chn) B戏谑 (xu) 稽首(q) 鳞次栉比(zh) 相形见绌(ch)C荣膺(yng) 慰藉(ji) 戛然而止(ji) 未雨绸缪(mu)D嗥鸣 (ho) 怂恿(sng) 吹毛求疵(c) 强词夺理(qing)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亵读 媲美 群蚁排衙 有例可援B. 销蚀 扶掖 万贯家私 如坐针毡C襁褓 寒禁 不容质疑 好高骛远D沉

2、缅 默契 轻飞慢舞 奄奄一息3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长江江畔,泸州渡口,花红柳绿,碧波荡漾,人们在这里或漫步,或对弈,或垂钓,或舞蹈,怡然自得,其乐融融。B就像建筑师要精心设计才能打造出令人叹为观止的作品一样,我们的人生也需要用心经营才能有所成就。C在利益的驱使下,一些不法厂商大肆仿冒名牌,各种“山寨名牌”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严重扰乱了市场的正常秩序。D在柔和舒缓的乐曲声中,老人们行云流水般的太极扇舞表演,引来阵阵喝彩。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本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各场演出的上座率超高,显示出市民对传统戏剧的热情可见一斑。B有些科学家认为,转基因大米富

3、含维生素A,可以有效改善发展中国家人们营养不良。C中国科技创新成果交流会永久落户羊城,这是广州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硕果。D能否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让他们快乐成长,是我国中小学教学工作的当务之急。5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鲁迅先生称赞“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B“嘎”传过来一声水禽被惊动的鸣叫。C人生在世,最高价值的欣赏是什么?是事物外表的迷人美丽?还是处于自己直觉的驱使?D飞机在600米高空水平飞行时,只能看到两侧八九公里和前方一、二十公里范围内的地面。6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A辑录了阿长与山海经、风筝、藤野先生等作品的朝花夕拾

4、,是鲁迅先生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散文集。B范文正公集和欧阳文忠公集中的“文正”和“文忠”分别是范仲淹和欧阳修的谥号,这两本书都是以作者去世后的封号作书名。C水浒传是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通过描写众多草莽英雄不同的人生经历和反抗道路,鲜明地表达了“官逼民反”的主题。D诗经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编成于春秋时期,共305篇,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7. 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3分)这样长而富有变化的墨线是中国画的特点。宋代梁楷李白行吟图中李白的一件斗篷,只用了不到十根线条,便勾勒出人物身体的结构、衣褶的变化。线条的起落及抑、扬、顿、

5、挫都清楚可辨。造型以线条为主,是中国画区别于西洋画的重要特征,它是中国书法用笔方法的发展和延伸。 中国画以“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的独特风格,闻名世界。 A. B. C. D.8. 下列句子语言表达不得体的一项是( )(3分)A看到您老95岁高龄还这样硬朗,我们从心里高兴,祝您长命百岁。B今天是您的生日,妈妈,女儿祝您青春永驻,永远漂亮。C大家既然欢迎我表演一个节目,我就不怕献丑了,唱一支歌吧 。D小芳,一次考试失败算不了什么,胜败乃兵家常事,振作精神,胜利终归是你的。9. 下列加点的词意思完全相同一项是( )(3分)A.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同舍生皆被绮绣 B. 是亦不可以已乎 然胡不已乎 C

6、. 故患有所不辟也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D. 万钟于我何加焉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10. 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3分)A.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B.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C.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D.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第卷 主观题(120分)二、积累与运用(共10分)11. 古诗文名句默写(8分)选择无处不在。面对陋室,刘禹锡选择坦然:斯是陋室,(1);面对名利,陆游选择淡然:无意苦争春,(2);无长兄的木兰选择担当,奔赴战场: (3) ,关山度若飞;博学的孔子选择虚心向他人学习: (4),其不善者而改之;面对失意和挫折,李白选择自信和乐观:(5

7、) , (6) ;选择有时意味着奉献和牺牲:(7),(8)。12. 用一句话概括下面一段话的主要信息(不超过10个字)(2分)目前,全球已有85个国家的2300余所高校开设了汉语课程,3000万外国人正在学习中文。许多外国人为留学、就业、投资、贸易等,苦学“方块字”,苦练“中国话”。英国计划在未来五年内拨款100万英镑普及中文学习;美国将汉语纳入国民教育体系;韩国不少企业都开设中文学习班。 三、阅读理解(共42分)(一)古诗词赏析,完成13-15题(8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

8、酒长精神。13. 诗歌首联“ ”和“ ”两个词写出了作者被贬谪、遭弃置的境遇,也表达了作者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的心情。(2分)14. 对全诗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A“怀旧空吟闻笛赋”中的“闻笛赋”,指晋代向秀的思旧赋。这篇赋是向秀为悼念被司马昭杀害的朋友嵇康等而写的。诗人用这个典故也有怀念被贬被害的朋友之意,以及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B“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两句诗比喻诗人自己在政治上遭受打击,眼看着别人纷纷志得意满。这两句诗也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着深刻的哲理。C这首诗感情浓郁,但前后基调不同,前四句低沉愤懑,后四句高昂乐观,前后形成鲜明对比。D

9、本诗既表现了诗人被贬官之后凄楚难言的激愤之情,也表现了诗人对仕宦升沉和世事变迁的豁达乐观的胸襟。15诗的开头两句“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19题(15分)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宋濂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

10、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1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1)未尝稍降辞色 (2)援疑质理 (3)媵人持汤沃灌 (4)皆被绮绣 1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2)以中有足乐者,

11、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18. 下面对文章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略无慕艳意”“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表现作者在艰苦的环境中一心向学的精神。B. 描写富家子弟的豪华,是为了突出对自己穷酸生活的遗憾。C. 作者以“勤且艰”的求学经历,勉励马生勤奋学习。D. 文段内容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道理:精神上的富足,能够战胜物质上的贫困。19. 作者写自己艰苦求学经历的用意是什么?有关古人刻苦读书的故事你还知道哪些?请写出两个(4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2023题(10分)比刹那更短,比时光更长一个不眠的寒夜,窗外依然是飘飞的雪和小兴安岭腊月的寒流。辗转反侧中,一些散乱的情

12、节却温暖了一枕的冷清。所有曾经的感动,仿佛静静地滋润了一生的时光,从来不需要想起,却一直在心底盈然。有时候,刹那间的一点光一滴暖,都可成为生命中永不消散的感动。沿着时光的脚步追溯,我想起了最初的那个刹那。那个时候,我刚刚从农村搬进城里,内心总有些许黯淡。或许是自卑心理的影响,便开始用偏激的行动来引起别人的注意。有一次和别人打架后,被老师叫去办公室了。当时心里正愤愤,便与老师顶撞了。当我离开,老师关上门的瞬间,我看见他嘴角扬起一丝笑意,一句他和其他老师的说笑从门缝挤了出来:“这孩子和小时候特别像”那一刻,心上的茧壳片片剥落如花。老师曾经那么多的严厉话语,都不及这无意间的一丝笑意半句闲话。此刻,那

13、点滴的同情与理解的触动,洗亮着所有的黯淡。老师根本不知道,是他当年的微笑和话语,使一个叛逆的少年从此有所改变。 短短的一瞬,影响着长长的一生。或许每个人的生活中都有着类似的情节,看似遗忘,却一直在散发着温暖与力量,像落在心间不经意的一粒种子,刹那间的感动不知不觉长成郁郁葱葱的希望和美好。就像一个朋友所说,自闭恐惧与防备,一直是她从小到大的常态,只因为她是孤儿。就这样一直到高中,她几乎一个朋友都没有。就算别人善意的结交,她也是冷漠以对。班上有个女生是城里人,对她也总想关心,可是不管是否真心真诚,她都不予理会,她只觉是怜悯。有一天,好些天没来上学的女生遇见她,低沉地说:“现在咱们一样了,我也成孤儿了!”原来,那个女生的父母在一场车祸中双双身亡。朋友说,只那一句,就让她打开了心扉。并不是因为女生真的变得和她一样,而是女生眼中的真诚与失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