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营经济发展会议上的讲话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7408817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民营经济发展会议上的讲话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在民营经济发展会议上的讲话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在民营经济发展会议上的讲话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在民营经济发展会议上的讲话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在民营经济发展会议上的讲话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在民营经济发展会议上的讲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民营经济发展会议上的讲话(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在民营经济发展会议上的讲话 在民营经济发展会议上的讲话篇1 同志们: 这次全省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大会的主要任务是,总结202X年以来全省民营经济发展情况,研究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民营经济发展工作。刚才,大会隆重表彰了全省个体私营经济践行科学发展观示范企业和带头人。在此,我代表省委、省政府,向获得表彰的单位和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青岛、临沂、诸城、博兴四市县作了典型发言,大家要认真学习借鉴他们的经验和做法。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民营经济是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历届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工作。自202年以来,全省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壮大规模、提升质量为目标,解放思想、改

2、革创新,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强化措施、优化服务,全力推进民营经济发展,作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一是优化发展环境。22X年以来,省委、省政府先后出台实施了一系列鼓励、扶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进一步放宽民营资本进入的行业和领域,积极鼓励民营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制改组,大力引导民营企业加快体制、机制、技术和管理创新,努力营造平等竞争的的法制环境、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二是实施扶持计划。针对我省民营经济发展的实际,制定出台中小企业成长计划、小企业培育计划、特色产业提升计划和科技创新计划,不断加大对民营经济的扶持力度。全省列入成长计划的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税总额、上缴税金年均增长都在20%以上,特色产业

3、镇达到5处、特色产业集群近.5万处,省级以上中小企业技术中心科研投入占企业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2%以上。三是推动集聚发展。省政府颁布实施了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发展规划,推进16个特色产业加快发展。全省销售收入过10亿以上的产业集群达到343家,实现销售收入2.5万多亿元、利税962亿元,产业集群已经成为全省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的新亮点。四是强化金融支持。针对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不断创新融资方式,加快担保体系建设,鼓励支持银企合作。截至去年底,全省共建立担保机构55家,累计为3.万家中小企业提供了担保贷款24亿元。全省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余额达到907亿元。五是健全服务体系。着力

4、在建立健全信息网络体系、创业辅导体系、人才培训体系、诚信体系上下功夫,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全方位服务。目前,已经初步形成覆盖全省的中小企业信息网络服务体系,建立创业辅导基地10多家,有2万家企业纳入了省级信用征集库。 经过全省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全省民营经济发展取得了新成效,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一是实力不断增强。自X年到202年,全省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数年均分别递增.7%、14.2%,总户数分别达到215.万户、47万户。自22X年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实施以来,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3.5万户,出资总额达到32.2亿元,居全国第一位。在市场主体总户数中,民营经济所占比重持续上升,达到5。目前,全省

5、注册资本过亿元的私营企业90户,私营企业集团042户,私营股份公司9户,私营企业注册资本已突破万亿元。二是贡献率大幅提高。去年,全省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41.8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2X年的91上升到2.8%;实交税金466亿元,是22X年的4.7倍。同时,在全省工业、投资、外贸领域的份额迅速增大,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提高到37.3%,占全社会投资比重提高到27.5%,占外贸进出口比重提高到.9%,分别高于202年28.2、13.6、.2个百分点。三是有效地拉动了内需。去年,全省民营经济实现的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达到40.2亿元,是20X年的2.4倍,占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达到3

6、4.9%,繁荣了城乡市场,促进了城乡居民消费。四是极大地促进了就业。截至去年底,全省民营经济从业人员达到139.7万人,占全省人口总数的11.%,高于202X年5个百分点。同时增加了城乡居民收入,为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与先进省市相比,我省民营经济的发展仍有较大差距,还存在不少问题,突出表现为民营企业规模总体偏小、产业层次不够高、发展后劲不足、核心竞争力不强等问题。其主要原因,一是思想认识不够到位。一些地方和单位思想不够解放,还存在恐私怕私、轻商抑商的思想,对发展民营经济观念上存有偏见,固守陈规,还没有完全形成重视、关心、支持

7、民营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舆论导向和社会氛围。二是政策落实不够到位。近年来,虽然国家和省里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对民营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抓落实的力度还不够,有些政策措施并未完全落到实处,有的甚至在执行过程中变了形、走了样。某些领域和行业对民营企业采取歧视性政策,限制了民营企业公平参与竞争,甚至民营企业合法的权益也得不到保护。三是发展环境不够宽松。一些地方和部门对民营经济的支持力度不够,管理服务不到位,部分前置审批门槛过高、条件苛刻、手续繁杂、收费过多等,缺乏具体的扶持配套措施,存在着名义上开放、实际上限制的玻璃门、弹簧门现象,特别是个别政府部门和工作人员服务

8、意识淡薄,办事效率不高,甚至利用权力寻租,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创业者的积极性、损害了企业利益。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在新起点上争创民营经济发展新优势 当前,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转方式调结构的任务十分艰巨。在新的形势下,加快民营经济发展至关重要,意义重大。第一,发展民营经济是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在要求。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要求,要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平等保护物权,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

9、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胡锦涛在今年两会期间看望民建工商联界政协委员时强调指出,我国非公有制经济正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殷切期望广大非公有制企业认清形势,把握机遇,在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保障改善民生、提升自身素质上有更大作为。这为今后发展民营经济进一步指明了努力方向。我们要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出发,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在行动上真正推动,在工作上真正落实,积极推进民营经济发展,促进我国基本经济制度不断完善。第二,发展民营经济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进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我省民营经济量大、面广,是当前经济发展中最具活力的市场主体。没有民营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就没有全省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没有民营

10、经济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就不可能打好转方式调结构这场硬仗。这就要求我们要一手抓民营经济大发展,一手抓民营经济素质大提高。要加快完善各项配套政策,促进民营经济调整产业结构,积极推进民营企业抓好技术改造和自主创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严格执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淘汰落后产能,搞好节能减排。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打好转方式调结构这场硬仗,才能提高全省经济发展质量和水平。第三,发展民营经济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内在要求。民营经济是吸纳就业的主渠道,是服务业发展的生力军。民营经济的发展直接关系到民生的保障与改善。只有发展民营经济,才能有效增加税收、增加就业,逐步形成合理的社会结构,把民生各项政策落到实处。

11、各级各部门必须进一步认识发展民营经济的重要性,彻底摒弃各种不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陈旧观念,切实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充分发挥现有的基础、优势和条件,进一步加强领导,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全力促进民营经济实现大发展、大提高。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促进我省民营经济发展总的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一系列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以转方式调结构、壮大规模提升素质为重点,切实在落实政策、强化服务、创新体制机制、促进发展上下大功夫,加快形成民营经济与其他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再上一个大台

12、阶,为加快经济文化强省建设提供强有力支撑。争取今后5年民营经济实现的增加值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每年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到202X年吸纳就业占整个社会新增就业总数的比重达到95%。 (一)扩大民间投资要有新突破。扩大民间投资,是实现民营经济快速发展的首要条件。各级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强化政策引导和扶持,激发民间投资积极性,不断提高民间投资在社会总投资中所占比重。省直有关部门要加快对现行法规政策文件的清理,重点清理修改不利于民间投资发展的政策规定,全面清理整合涉及民间投资管理的行政审批事项,简化环节、缩短时限,进一步推动管理内容、标准和程序的公开

13、化、规范化。要进一步清理和规范涉企收费,切实减轻民营企业负担。同时,要按照平等准入、公平待遇原则,根据各自实际,抓紧时间制定和完善具有操作性的行业准入配套政策,规范设置投资准入门槛,公开市场准入标准和优惠扶持政策,不得针对民间资本设置附加条件,彻底消除民间投资领域内存在的玻璃门和弹簧门现象。凡是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没有明令禁止的领域,都要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 (二)调整经济结构要有新突破。优化结构,是做大做强民营经济的内在要求。一是抓大扶小。抓民营经济既要顶天立地,又要铺天盖地。要加快培育和发展带动力强、辐射面广的民营骨干企业,形成一批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型民营企业集

14、团,促进企业发展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转变。继续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和小企业培育计划,帮扶中小企业做强做大,尽快形成民营企业梯次发展、滚动成长的格局。二是大力发展产业集群。产业集群是民营经济加快发展、增强实力的重要载体。要突出抓好省级重点产业集群建设,不断完善园区配套产业链,努力提升各类园区层次,形成区域特色突出、功能定位明确、专业协作程度高、功能配套完善的产业聚集园区,提高产业集聚度,推动有产业关联的民营工业企业抱团发展。从今年开始,要整合中小企业专项资金,采取集中资金、集约投入的方式,每年有计划地选择部分重点产业集群给予资金支持,力争三年支持一遍。三是优化民营经济产业结构。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鼓

15、励引导民营企业大力发展吸纳就业、扩大消费需求的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进一步提高民营经济在这些行业的比重。要围绕建设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积极引导鼓励民营企业参与两区建设,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海洋工业。要采用铁的手腕,加强对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民营企业节能减排情况的督促检查,严格奖惩,确保完成全省十一五节能减排任务目标。 (三)增强内生动力要有新突破。持续不断的内生动力,是实现民营经济科学发展的根本途径。一要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完善民营企业自主创新配套政策,全省工业发展规划、工业结构调整规划、投资导向计划,都要把民营企业列为支持重点;同时在企业技术中心认定、技术

16、创新资金、工业设计奖励项目安排等方面,要向民营企业倾斜。鼓励民营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参与组织实施重大科技计划项目和关键领域联合攻关,大力扶持民营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充分发挥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专项扶持资金的作用,加大对民营企业科技创新的资金支持力度。今后各市也要建立相应的市级专项扶持资金,二要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引导民营企业树立商标意识,积极注册商标和争创省著名商标、中国驰名商标。加强名牌产品培育工作,强化民营企业质量、标准化和计量等基础管理工作,重点培植100家民营企业成为重点名牌产品企业。三要推动民营企业完善内部管理制度。指导民营企业不断完善内部管理,健全公司治理结构,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对管理优秀的民营企业和管理创新成果,要纳入山东省企业管理奖进行表彰奖励。进一步提高民营企业标准化工作意识和质量观念,加强对民营企业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