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2苏教版小学语文六下教案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7384565 上传时间:2023-07-1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练习2苏教版小学语文六下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练习2苏教版小学语文六下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练习2苏教版小学语文六下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练习2苏教版小学语文六下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练习2苏教版小学语文六下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练习2苏教版小学语文六下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练习2苏教版小学语文六下教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练习2苏教版小学语文六下教案 【教学要求】.认识一些农具并了解其作用,能说出一些诗句中的农业生产和什么农具有关,让学生能联系生活来学习语文。 2.诵读与欣赏夏日绝句,并能联系背景知识了解诗人的心理和情感。 用钢笔描红一段话,注意整体布局。 以口语交际来增强学生关心时事的意识和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5.学写毛笔字。【教学过程】一教学第一题(语文与生活) 教学第一部分。 学生读题。 学生指认图中的农具,教师注意引导。 学生再读题中的农具名,将其与相应的图连线。 2教学第2部分。 教师提问:你们知道这些农具的作用吗 学生尝试回答。(可以查字典,也可以让学生课前查资料) 要求学生写下它们的用途。 3

2、.教学第部分。 学生读诗句。 要求学生说出诗句中带点的词语是什么样的农业活动。 学生讨论:这些农业活动和什么农具有关 教师小结:语文学习既要联系我们的现实生活去学,同时也要注重从历史生活中去学习。 二、教学第二题(诵读与欣赏) 学生自由诵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出韵律。(注意阅读诗歌下面的注释文字) 指名试读,相机正音、正调。 学生反复诵读诗歌,做到熟读成诵。 在熟读背诵的情况下,学生试着理解诗句的意思。指名背诵,集体背诵。 .欣赏与拓展。 简介李清照的诗歌背景。 引导学生思考第二部分的问题。(让学生联系诗歌背景来思考) 师生共同得出答案:南宋君臣不战而退、苟且偷安的行径让作者十分绝望,她渴望朝廷

3、具有项羽那样的气概,能够收复失地,拯救家园。 三、教学第三题。(写好钢笔字) 1.指导 指读题目,教师进一步明确练习要求。 要求学生朗读这段话,指明这段话选自卢沟桥烽火。 引导学生观察书写的格式,留意字与字之间、字与标点之间的距离,以及每个字放在一行中的位置。 让学生说出哪些字不宜和其他字写成一样大小。 教师重点指导序幕、如火如荼等词的写法和整体布局。 2.练习。 学生练习描红。教师根据描红情况即使小结。 学生仿写。要求一气呵成,注意行款布局。3反馈。 展示写的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 对写得不好的字,加以纠正并强化训练。 四、教学第四题。(口语交际) .审题。 学生读题。 教师由风声雨声读书声

4、,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副对联引导学生关心时事。 教师明确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学会关注时事、了解时事,围绕热点问题进行口语交际。 2.指导。根据学生回忆:最近有哪些热点话题(可以从近期的报纸、电视和人们街头巷尾的谈话中去寻找) 学生围绕各自关注的热点话题分组互相聊聊。3.练习。 每组派代表说说所关注的问题。(教师以引导和鼓励为主) 让学生互相补充、评议热点话题。 4.反馈。指明让学生说出本次口语训练后自己的收获。 教师小结。(关注时事、了解时事和评说时事的方法) 五、教学第五题(学写毛笔字)1.审题。明确本次学写的字是:回、国 学生细心观察范写字的写法以及在米字格中的位置。 教师

5、边示范边讲解书写方法。 学生初练,教师及时指导。 .练习。 学生临摹,教师巡视,帮助写字有困难的学生。 练习回、国的写法。(注意在米字格中的位置) 4.反馈。 展示写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 指出不足,进一步纠正。 写作背景: 据载:公元67年,强悍的金兵入侵中原,砸烂宋王朝的琼楼玉苑,掳走徽、钦二帝,赵宋王朝仓皇南逃。李清照夫妇也开始了飘泊无定的逃亡生活。 不久,丈夫赵明诚被任命为京城建康的知府。一天深夜,城里发生叛乱,身为知府的赵明诚没有恪尽职守指挥戡乱,而是悄悄地用绳子缒城逃跑了。叛乱被定之后,赵明诚被朝廷革职。李清照深为丈夫的临阵脱逃感到羞愧,虽然并无争吵,但往昔的鱼水和谐已经一去不返

6、,她从此冷淡疏远了赵明诚。 28年,他们向江西方向逃亡,一路上两人相对无语气氛尴尬。行致乌江,站在楚霸王项羽兵败自刎的地方,李清照不禁浮想联翩,心潮激荡。面对浩浩江水,随口吟就了这首诗。赵明诚站在她身后,闻听之后愧悔难当,深深自责。从此便郁郁寡欢一蹶不振,不久便急病而亡。 练习2反思:一是始终让学生在诵读诗歌,强调让他们读出感情来,充分强调学生诵读的热情,使学生乐于诵读,善于在诵读中把握诗歌感情。 二是贯穿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了解欣赏诗歌有时还需要了解相关的背景知识,这样有利于正确、全面把握诗意。另外,课堂上还注意了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并能引导学生自己找出合理的答案。 教学反思:口语交际课堂上建立平等、信任、和谐的师生关系。口语交际课是我们自己的,是轻松的、自主的。同时,学生是处于发展中的人,是一个正在成长的人,每个学生都是等待开垦的金矿,有着发展的可能和潜力。老师是一个听众、朋友而不是一个威严的法,与学生一起聊天、讨论当今最热门的话题,进行没有心灵距离的开放式的交流。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