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市第十四中学高中语文 滴血的古城教学随笔素材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7383574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南宁市第十四中学高中语文 滴血的古城教学随笔素材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广西南宁市第十四中学高中语文 滴血的古城教学随笔素材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广西南宁市第十四中学高中语文 滴血的古城教学随笔素材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广西南宁市第十四中学高中语文 滴血的古城教学随笔素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南宁市第十四中学高中语文 滴血的古城教学随笔素材(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滴血的古城记得三年前,我第一次到扬美时,就被她那美丽的河岸,古朴的建筑所深深吸引着,一直想着再去欣赏的.时至今日,我才有机会再次踏足这片曾令我向往的土地。下车后,我难以抑制心中的兴奋,仰望碧落,万里纯云,实在太美了。便随众人汇入道旁的蕉林了.道回路转,顿现一楼,此乃魁星楼,明清时期落成。踏上布满青苔的石阶,突然感到一种历史的沉重,仿佛自己也背负着兴盛五千年中华文学的使命。在烟雾缭绕中,我步入前阁,文昌帝正襟危坐,居高临下,俯看那络绎不绝的朝拜者。可在那充满祝福的神香中,我分明感到一种格格不入的气息,踱上二楼,沉旧的木梯顿时发出“咯咯”的声响。这声音是它痛苦的宣泄吗?还是它发出的无比悲伤的呐喊呢

2、?好比戎马半生的将军,在暮年还要为生计而苦苦奔波。二楼顶层供奉着魁星,他是中国古代主宰文章兴衰的神。我乃一介书生,自然对魁星充满敬意。导游鼓吹,当人们上楼时,会因共振将魁星手中的笔尖抖动,像在暗中定夺中举之人的姓名。望着面目全非的阁楼,抚摸着新近修葺的联匾,我心中有一种难言的悲痛。本来前人修筑魁星楼,是希望子孙后代能出现王佐之才,辅弼圣帝,治国安民,为官一任,福泽一方,故寄予儿女成栋梁之厚望,可后人却不以为然,只把它当作一种牟利的手段。也许中外来此的游客,只是怀着纯洁的心,来祈求万世福瑞,可有些人却早已在心里算好了金钱财路,准备用此地谋来的钱填塞着心中无底的私欲黑洞。也许前人根本没有想到魁星的

3、笔会因上楼产生的共振而抖动,可心怀他念的人却以此为招牌,吸引游客,讲述着一个又一个荒诞而能令游客欢欣的神奇。二 垂柳夹道,身在其中,心情骀荡,望着新开的芙蕖,如绰约女子,亭立于平静的水面,曼妙的舞姿,柔美的身形,姣好的面容,任凭我如何堆砌辞藻,也无从落笔描画这幅乡间柔柳河中莲的美景。也许这才是古镇应有的恬静和宁谧。河边几只玄色的水鸭更增添了情趣,实是一种返璞归真,可不远处一群汉子的叫卖声却与这难得的寂静扞格。我走上前去,拣选了几个水果,付过钱,汉子将零钱递上。我瞥了一眼他的手,不禁哑然,那是只肥厚的手,丝毫没有历经沧桑的印记,是从小娇生惯养,还是生活好了,手也随之滋润了呢?不!那决不是一个古镇

4、淳朴男人的手,从手里看不出那特有的勤劳,更看不出与生俱来的朴实,虽然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早已晃过。可对于一个劳动人来说,双手是不会闲着了。它是有灵性的,或许不会浮现风雨磨蚀的痕迹,但从手里,人们总能感到古镇人的品质诚实,勤劳,朴素,真挚,可这双手分明显出一种诡谲。难道真是外界的利诱,腐化了原本纯净的心灵吗?还是对金钱的追逐遮蔽了固有的淳朴?外界不仅人为破坏了古镇的建筑,更深深腐蚀了人们的美好心灵。我不由自主地也望向他的双眼,可他的双眼是浑浊的,我根本看不清。他缺少古镇人特有澄澈平和的眼神,在他眼里有另一种幻象,那是金钱利禄,不愿多想,转身离去了。 三 当快隐入小径时,我还是回眸来路,看到那翠柳

5、,想起汉子那手,那眼.我的泪也不能自已。从那清澄的泪水里眺去,那里,一个古老城镇的伤口在滴血。沿着古镇的青石板彳亍,心情自然比那些谈笑徜徉的游人要沉重,看着身边岭土垒粘而成的古墙不禁感慨它的坚实,竟屹立近百年。兴许古墙不会倒在罡风暴雨之下,可它却必定丧于后人之手。几十年,几年,甚至几个月后,它就可能被那些自诩开发利用的人推倒。那时一幢新式的饭店盖起来了,可那一段繁华的历史倒下了,离去了再也不回来了突然导游对着扩音器大喊.催促大家向黄氏庄园前行.在我们眼里这再普通不过的声音,可它却打碎了古镇的安逸,如利剑一般深深的扎在小镇人们的心中.他们会怨恨我们的,可这又有什么用呢? 只是枉然罢了。踏入庄园的

6、那一刻,我沉静了。那是一座建于二百多年前的古老豪宅。世事变迁,沧桑历尽,如今还能保存完好,算得上劫后余生,实在是古镇值得骄傲的。脱漆的基柱,显出庄园的久远,高大的屋宇,显出当年的辉煌,可是又有哪一处古宅可以完全不受人的影响呢?当年黄氏家族,见证了扬美的鼎盛,也成就了自己的富足,建筑了这座庄园。如今,人们发现了古镇扬美,游客滚滚而来。也许是古宅沾染上了人气,原本含蓄的飞檐斗拱变得飞扬跋扈,骄横放恣。原来方正的木窗石柱也变得像人一样个个圆滑无比,深谙世故。我不懂为什么,为什么要让人去破坏这美好的景致呢?为了谋取眼前的利益竟忍心粉碎这百年来的平和。人是自私的,欲望也是无尽的,古镇还没有吐纳千年的本事,自然无法填满人们贪婪的胃口,可人却无休的索取。像庄园后墙上那成株的爬山藤,借着墙垣,一直向上攀,攀得越高,墙就越难以支持。终有一日,墙坍弛了,可能庄园也会毁于一旦,古镇也受人为的破坏失去往日的柔美。更可悲的是,中国五千年来的灿烂文化怕是要如此一般,一点点被腐朽,直至完全消失在莽原中。当人们想再次追寻那些古物时,也就只能一次次地翻看那发黄的相片了 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