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 诗歌部分 第一单元 生命的律动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7376833 上传时间:2022-11-0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0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 诗歌部分 第一单元 生命的律动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 诗歌部分 第一单元 生命的律动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 诗歌部分 第一单元 生命的律动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 诗歌部分 第一单元 生命的律动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 诗歌部分 第一单元 生命的律动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 诗歌部分 第一单元 生命的律动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 诗歌部分 第一单元 生命的律动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生命的律动湛江题诗“一寸河山一寸金” 1961年,郭沫若到湛江题诗“一寸河山一寸金”;寸金桥,坐落在赤坎区西侧。始建于1925年,原为遂溪麻章区绅民所建。桥名含中华国土寸土寸金,不容外敌侵占之意,以纪念1898年当地人民的抗法斗争。1959年重修,重修后的寸金桥为水泥铺面单孔石桥,长19米,宽12米,两侧各立栏柱18根,桥西头立碑一方,记抗法斗争事迹始末。1964年2月国家领导人董必武来湛,为桥题诗:“不甘俯首听瓜分,抗法人民组义军,黄略麻章皆创敌,寸金桥隔自由云。”郭沫若有“一寸河山一寸金”的诗句。1986年7月,市人民政府再修寸金桥,桥宽扩至22米、伸长24米,为水泥钢筋结构。桥两

2、头分别竖碑一方,碑上分别记载董必武“寸金桥”和郭沫若“一寸河山一寸金”手迹。一、作者简介郭沫若(18921978),原名开贞,号尚武,后以家乡大渡河及雅河的别称“沫水”和“若水”取笔名“沫若”。四川乐山人。1906年入嘉定高等学堂学习,开始接受民主思想。1914年春赴日本留学,这个时期接触了泰戈尔、歌德、莎士比亚、惠特曼等外国作家的作品。1919年投身新文化运动,创作了凤凰涅槃炉中煤等诗。1921年6月,和成仿吾、郁达夫等人创立“创造社”,同年出版诗集女神。1924年到1927年间,创作了历史剧王昭君卓文君等。1938年,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创作了以屈原为代表的六部作品。新中国成立后

3、的主要作品有蔡文姬武则天李白与杜甫等。杜运燮(19152002),福建古田人,生于马来西亚霹雳州。1945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外文系,1940年开始发表作品。198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代表作品有诗四十首晚稻集南音集你是我爱的第一个等。穆旦(19181977),诗人、翻译家。原名查良铮,1918年出生于天津,少年时在南开中学读书时便对文学有浓厚兴趣,开始写诗。1935年考入清华大学外文系,抗战爆发后,随学校辗转西南,并在香港大公报副刊和昆明文聚上发表大量诗作。1940年在西南联大毕业后留校任教。1949年进入芝加哥大学英国文学系学习,获文学硕士学位。1953年回国后,任南开大学外文系副教授。1

4、958年受到不公正对待,调图书馆工作。1977年因心脏病突发去世。出版探险者穆旦诗集旗三部诗集。邹荻帆(19171995),当代诗人和翻译家。湖北天门人。早年就读于湖北省立师范学校。1936年发表长篇叙事诗做棺材的人和没有翅膀的人们。1938年后在武汉等地从事抗日救亡运动,曾参与创办时调诗刊。著有诗集青空与林噩梦备忘录等,诗论集诗的欣赏与创作,长篇小说大风歌等。蔡其矫,1918年生于福建晋江。1930年入培元中学,并在学校壁报激流上首次发表文章;1938年11月,入延安鲁迅文学院文学系。受普希金和雨果作品的影响开始写诗。后受惠特曼草叶集影响写成肉搏。1956年起陆续出版多部诗集,代表作品有回声

5、集涛声集祈求等。二、整体感知天狗天狗是郭沫若的第一部诗集女神中的名篇,最初发表于1920年2月7日上海时事新报学灯。1919年,五四运动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崭新的气象、勃勃的生机。五四运动的消息,给正在日本留学的诗人精神上以极大的鼓舞,诗人内心那积蓄已久的爱国热情,如火山爆发般迅速沸腾、燃烧起来。于是,“在一九一九年的下半年和一九二年的上半年,便得到了一个诗的创作爆发期”。凤凰涅槃炉中煤地球,我的母亲等一批激情澎湃、个性鲜明、高扬着时代旋律的诗歌诞生了。天狗就是其中的一篇优秀代表作。井在此诗中,“井”象征着一种坚忍、高洁的品格,这品格显然是某一类人才具有的。这首诗写作于20世纪40年代,在当时的特

6、殊背景下,这首诗无疑会起到一定的鼓舞人心的作用:鼓励大家众志成城、同仇敌忾,顽强地应对民族的苦难。春作者写此诗时正是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作者即将赴缅甸抗日战场参加工作。民族、生命、道德等都在遭受侵略者铁蹄的蹂躏,使这时期的青春的诗歌,被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充满了对结束战争、迎接新生活的等待和渴望。无题诗人写此诗时,身虽在香港,心却向着人民解放战争。此诗是一首英雄颂歌,也是一首新鲜别致的政治抒情诗。诗歌歌颂了为人民的解放而战斗牺牲的革命先烈。 川江号子本诗写于1958年,诗成之后诗人饱受责难。在当时,诗界几乎都沉迷于对大跃进的乐观歌唱,作者于长江汉水,却听到了另一种属于悲歌的声音,这种声音在当时

7、被认为是异类。小贴士1九叶诗派九叶诗派是20世纪40年代后期在上海以诗创造中国新诗等刊物为中心而形成的一个诗歌流派,包括辛笛、陈敬容、杜运燮、杭约赫、郑敏、唐祈、唐湜、袁可嘉、穆旦九位诗人。因九位诗人的作品合集九叶集(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而得名,也有人以其发表诗歌作品的刊物而把他们称为“中国新诗派”。2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现实主义一般以现实为题材反映现实,在19世纪的西方比较盛行,与浪漫主义并称。主要作家有巴尔扎克、狄更斯等。特点:真实与批判现实。现代主义则大部分是二十世纪的作品,是一类非理性的作品,他们不以讲故事为主要目的,而是通过荒诞的故事情节反映人的深层生活状态。特点:荒诞性与非理

8、性。现代主义诗歌的特点:现代主义诗歌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强调诗歌内在的张力和戏剧性,往往将一系列充满对抗、冲突的词语和意象组织在一起,以形成错综复杂而又强烈的抒情形式。阅读课文天狗,回答12题。1下列对天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A这首诗借用民间传说,塑造了一个狂放不羁、气势磅礴的“天狗”形象,这一形象既是解放时期觉醒了的古老民族的自我写照,又是具有彻底破坏和大胆创造精神的新人形象,体现了个性解放的时代潮流。B第一节的起句“我是一条天狗呀”犹如横空出世,“天狗”的形象就此脱颖而出。紧接着,诗人连续用四个“吞”字,展示了“天狗”无比豪放的气概。C第三节是全诗的核心和高潮。诗人连用三个“我飞跑”和

9、三个“在上”的句式,来烘托奔跑的速度,勾勒了“天狗”一往无前的气势。 D“我便是我”在诗中出现两次,不仅起到了强调的作用,也在语感上前后呼应、相互印证,突出了“天狗”的自信与自我完成。解析:A项,“解放时期”有误,应为“五四时期”。2这首诗中,拟人和夸张手法的运用极有特色,请简要分析。答案:这首诗的整体手法是拟人,“天狗”形象的塑造能够生动地展现作者充满豪气的时代精神。拟人手法也便于作者进行富于想象力的夸张:“天狗”的吞“月”“日”“星球”以及“全宇宙”,“天狗”的“飞奔”“狂叫”“燃烧”乃至“剥皮”“食肉”“吸血”“啮心肝”,就变得十分自然、合理。因此,这首诗的拟人手法的运用是巧妙的,夸张拟

10、人手法的运用也是合理的。阅读课文井,回答35题。3下列对于井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C)A这首诗以“井”喻人,写出了一种不事喧哗、甘于寂寞、默默承受的生命形态。与天狗不同,这首诗里的生命律动是内敛的、“静默”的,表现了一种坚忍不拔的品质。 B全诗有七节,每节三行,诗的外形和句式显得比较齐整,如同“静默”的“井”。第一节,首句“我是静默”为全诗奠定了基调,突出了“井”的沉静与沉默的品质。C从第二节起,在作为诗人的“我”之外,忽然引入了一个对话者“你们”。第二至六节,便是“我”与“你们”的对话。“你们”是指来井边取水的人们,他们因“饥渴”“前来淘汲”。D最后一节是全诗的总结和提升,准确概括了“井”

11、丰富而可贵的品质。尤其是末尾的“绝不逃避,也不兴奋”“苦笑几声”,形象十分可感,“井”不卑不亢的姿态跃然纸上。解析:C项,作为“诗人的我”不当,应为作为“抒情主人公的我”。4如何理解“我的生命来自黑暗的地层/那里我才与无边的宇宙相联”的内涵?答案:这两句诗点明了“井”的生命内涵的源泉。“黑暗的地层”既指保持高洁品质的“井”所面对的险峻处境,又隐含着其生命内涵的强大支撑生存在社会底层的民众。“无边的宇宙”带有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的观念,实际展示的是“井”所向往的开阔的胸襟和高远的抱负。5请联系诗歌的写作背景,说说“井”有什么样的象征意义。答案:“井”象征着一种坚忍、高洁的品格,这品格显然是某一类

12、人才具有的。这首诗写于20世纪40年代,在当时的特殊背景下,无疑会起到一定的鼓舞人心的作用:鼓励大家众志成城、同仇敌忾,顽强地应对民族的苦难。阅读课文无题,回答68题。6下列对于无题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C)A这首诗通过虚拟一种死后的情景鲜血随着雪一起融化,流淌在五月的河里,滋润着大地上的树木和小草,而雪后的平原会出现天青、水绿、鸟飞、鱼游的景象来表达一种大无畏的英雄气概。B全诗共十五行,按其内容大致可以分为四个层次:头两行是第一个层次,接下来的五行是第二个层次,随后的七行是第三个层次,最后一行是第四个层次。C诗歌起句是一个反问句,将诗人追求光明、迎接新时代到来的誓死不渝的坚定决心和忠贞理想

13、表达得坚定而鲜明。 D最后八行,描绘出一个经过血与火的洗礼后归于宁静的天地:天青、水绿、鸟飞、鱼游一派祥和安宁的美丽景致。这是对前面主题的延续和深化:烈士用鲜血换来了人民的和平。解析:C项,应为“设问句”。7这首诗采用了虚拟的手法,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答案:这首诗以虚拟的情景展开,充满了奇特的浪漫主义想象:先是战士壮烈地仆倒在大风雪里,然后是鲜血随着雪的融化而滋润树木和小草,再就是雪后的平原上一派安宁的景致。全诗共有四处表示将来的用法,把这些虚拟的情景勾连起来。这种虚拟的方式,暗含着作者的悲壮之情和希冀之意。8有人说,诗歌的结尾一句可以删去。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答案:不同意。因为结尾

14、一句含蓄地表明,生活在新时代的人民不会忘记与冷酷的“大风雪”搏斗而倒下的先烈,这样使文章的感情更加凝重、悲壮,主题更加深刻、有力。这是全诗的点题之句,堪称点睛之笔,使诗意得以完全显现。阅读课文川江号子,回答第910题。9下列对于川江号子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D)A这首诗借助对江上号子的动人的刻写,表达了对英雄般的船夫及其蕴含的生命活力的敬仰。在诗中,号子和船夫两种形象融为一体,共同塑造了一尊强悍而悲壮的生命雕像。B全诗共20行,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前九行为第一部分,写如生命浪潮般的川江号子;随后七行为第二部分,写搏斗在急流上的船夫;最后四行为第三部分,作者发出了几许无奈的感慨。C诗的最后四

15、行,忽然插入“但是几千年来”一句,其中“但是”既表示转折,又承续前面“我看见”三行的意绪;随后的一个设问句“有谁”,进一步渲染了川江号子的孤寂与悲壮。 D这首诗采用了自由诗体,句式十分灵活,而且有严格的押韵,读来有一种强烈的节奏感。解析:D项,应为“没有严格的押韵”。10这首诗是怎样表现“川江号子”的?请简要分析。答案:这首诗着眼于作者的内心感受,用力刻画号子和船夫给人带来的心灵震动。诗中主要有两类意象:一类是听觉意象,如“呼号”“回声”“吆喝”“长啸”,用来描写号子;一类是视觉意象,如“悬岩”“漩涡”“木船”“桨”“云”“树”“野庙”等,用来直接描写船夫以及侧面烘托号子。这两类意象交汇在一起,给人以视听的双重震撼。一、基础知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C)A嚼烂(jio)啮齿(ni)淘汲(j)B瞥见(bi) 和谐(xi) 杜运燮(xi)C屏弃(bn) 剥皮(bo) 邹荻帆(d)D漩涡(w) 洗涤(tio) 蔡其矫(ji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